属实文言文

作者&投稿:佛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属实”和“实属”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

属实 : 属实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确系事实,合乎实际。 实属: 实属'中的 "属",在文言文中就等于 是。

汉语 [hàn yǔ] 汉语(Hànyǔ)又称华语、中国话、中文等,属汉藏语系,全球至少15亿使用者,是中国、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亦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主要流通于中国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的华人社区。一般所说的汉语指的是普通话。

汉语是分析语,有三到十五种声调。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兼具表意和表音功能。

汉语包含口语和书面语两部分,古代书面汉语被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被称为白话文,以现代标准汉语为规范。

2. 求 吕叔湘的 论基本属实 的原文

现在教材改动,把这篇文章删了,你先不要关闭问题,我打给你 论“基本属实”(吕叔湘) 9月5日晚报《古城纵横》的“回音”栏里有这么一条:“河南饭庄来信:贵报反映我饭庄菜内有蝇事,经查基本属实。

……” 乍一看,没什么,再一想,不对头。到底饭菜里边是有苍蝇呀还是没苍蝇?有苍蝇就是“属实”,没苍蝇就是“不实”,这个“基本属实”应该怎么理解呢? 且去查查老底再说。

一查查到8月22日晚报的《古城纵横》栏,里边有一条:“3日,去河南饭庄吃饭,刚吃几口,发现菜里有两个黑东西,竟是两只死苍蝇!……” 原来如此。莫非查明了苍蝇是有的,但是只有一只?——有,所以是“属实”,但是数目不对,所以是“基本”属实?是这么回事吗?那就应当说清楚。

可是来信只说“饭菜内有蝇事”,那“基本属实”就不好理解。其实呀,8月3日的事情,8月22日见报才去查问,那苍蝇究竟是一只还是两只,还是三只,大概是谁也记不清了,所以只说有无,不提数目。

那么为什么又是“基本”属实呢?因为一老一实地说,“有这么回事”,实在有点不好意思,给它来个“基本”,打个折扣。没想到既然没有数目,折扣就无从打起。

总要有个数量问题,或者说是程度问题,才用得上“基本”二字。基本如何如何,意思是十有八九如何如何。

比如说:基本可行,基本有效,基本同意,基本够用,基本吃素,基本不出门……这些都是有意义的。反之,像基本必要,基本困难,基本严重,基本发烧……就不大好理解。

要说二加二基本等于四,或者说某某和某某基本不结婚,基本不生孩子,那就近于说笑话了。虽然类似这样的笑话不容易出现,可是类似“菜内有蝇基本属实”的话,只要对报刊文字,特别是内部文件稍加注意,那是经常会遇到的。

结论:“基本”这个词基本有用,但不是到处可用。

3. 属”字在文言文里面有哪些意思

1. (形声。从尾,蜀声。“尾”与身体相连。①( zhǔ)本义:连接。②类,族) 2. 种类。亦特指牲类 [category]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金属;属禽(分别飞禽的种类) 4. 亲属 [kins folk;dependent;family members]

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家属(户主外的家庭成员);军属;眷属;属从(指按亲属关系而从其丧服);属党(亲属);属姓(同宗);属疏(宗族关系疏远) 6. 侪辈。指同一类人 [fellows;associates]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汉· 贾谊《过秦论》 7. 官属;部属 [subordinate]

徒属皆曰:“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

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书·周官》

台谒当以属礼。——《明史·海瑞传》 8. 又如:下属(部下);属名(南北朝时,壮丁为了逃避繁苛的赋役,多投身于豪门势族为附隶,称为属名);属别(下属的类别);属官(属下的官吏);属佐(指下属佐助人员);属役(仆役,佣人);属部(部下,部属) 9. 生物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 [genus]。动植物分类以种为单位,相近的种合为属,相近的属合为科 10. 特指在十二属相中的归属 [be born in the year of (one of the elve animals)]。如:属相

〈动〉

1. 归属;隶属 [be under;be subordinate to;belong to]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属邦(附属国);属心(诚心归附);属车(随从的车辆。也称副车);属城(隶属的县城);属妇(指妾);属僚(属下,部下) 3. 系;是 [be]

今营中枪弹火药皆在荣贼之手,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查明属实

4. 初中文言文~~

1劝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勉励,奖励)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 63-却 1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3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6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64-如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 ---去,往)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象,如同)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5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如果,假如) 6其如土石何(如----何,对 ---怎么办) 65-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2若入前为寿(你,你的,你们)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 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5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的意思) 66-善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好事,好的行为) 2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擅长,善于) 5先主曰"善" (好,对) 7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优点、长处)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 、处理好) 9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 66-少 1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数量小,不多。

这里为少数人。)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不足,缺少)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少年,青年;年轻) 5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减、减少) 6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 67-涉 1楚人有涉江者(渡过) 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 4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 68-胜 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2刑人如恐不胜(尽)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胜利,战胜,取胜) 4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胜过,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69-识 1相逢何必曾相识(懂得,认识) 2鄙夫寡识(知识,见识) 3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 70-使 1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命令)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使,让) 3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 4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5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 6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7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71-是 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 2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3自信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肯定判断)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 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是以:因此) 72-适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顺从,适合)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 5适为虞人逐(刚才) 6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被流放) 73-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记下)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 4家贫,无以致书以观(书籍,书) 5拜送书于庭(国书) 74-孰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 75-属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6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 7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 76-数 1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 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4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5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6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计算) 77-率 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78-说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讲)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3《师说》《捕蛇者说》(文体的一种) 4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5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79-私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3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 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 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 80-素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 4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 6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白色的,没有文采的) 81-汤 1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 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 3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 5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82-涕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眼泪) 2士皆垂泪涕泣(哭泣) 83-徒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 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不过) 4班白者多徒行(步行)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 84-亡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亡,逃跑)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 3今刘表新亡(死亡,死) 4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灭。

5. 属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亡国破家相随属。——《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冠盖相属。——《史记·魏公子列传》

2/缀辑;撰写

屈平属草稿未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衡少善属文。——《后汉书·张衡传》

3/使聚集在一起;集合 [gather]

齐师将兴,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左传》

4/通“嘱”。托付;委托 [entrust]

属孟尝君。——《战国策·齐策四》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属巡盐御史。——《明史》

5/叮嘱;告诫。后作“嘱”

属儿善藏之,勿遣俗子见。——陆游《北窗试笔》

6/推托;借口

[房法乘]常属疾不治事。——《资治通鉴》

7/通“瞩”。关注

师属之目。——《左传·定公十四年》

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国语·晋语五》

坐者皆属目卑下之。——《汉书·盖宽饶传》

8/佩带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9/跟随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史记·项羽本纪》

10/通“注”(zhù)倾注。

酌玄酒,三属于尊。——《仪礼·士昏礼》

水属不理孙。——《周礼·考工记·匠人》。郑玄注:“属,读为注。”

6. "属"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属"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亡国破家相随属。--《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冠盖相属。--《史记·魏公子列传》

2、缀辑;撰写

屈平属草稿未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衡少善属文。--《后汉书·张衡传》

3、使聚集在一起;集合

齐师将兴,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左传》

4、通“嘱”。托付;委托

属孟尝君。--《战国策·齐策四》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属巡盐御史。--《明史》

5、叮嘱;告诫。后作“嘱”

属儿善藏之,勿遣俗子见。--陆游《北窗试笔》

6、推托;借口

[房法乘]常属疾不治事。--《资治通鉴》

7、通“瞩”。关注

师属之目。--《左传·定公十四年》

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国语·晋语五》

坐者皆属目卑下之。--《汉书·盖宽饶传》

8、佩带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9、跟随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史记·项羽本纪》

10、通“注”(zhù)倾注。

酌玄酒,三属于尊。--《仪礼·士昏礼》

水属不理孙。--《周礼·考工记·匠人》。郑玄注:“属,读为注。”



~

实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答:实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果实,种子;结果实;充满,充实;放进,装满;事实,实际;真实,诚实;确实,的确等。文言文实的意思 ①果实;种子。《采草药》:“用实者成实时采。”②结果实。《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③充满;充实。《论积贮疏》:“仓廪实而知礼节。”④放进;装...

实在古文中的解释
答:回答:实 释义 shí ①<名>果实;种子。《采草药》:“用~者成~时采。” ②<动>结果实。《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 ③<动>充满;充实。《论积贮疏》:“仓廪~而知礼节。” ④<动>放进;装满。《卖柑者言》:“将以~笾豆,奉祭祀,供宾客。” ⑤<名>事实;实际。《石...

文言文实
答:据实陈报 [report] 令国中凡有游产,皆使自实。 ——《三国志》引《魏略》。 2. 文言实词什么意思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

实在古文中有哪些解释“实”在古文中有那些解释
答:充满:实心。充实。虚实。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实话。实惠。实际(真实情况)。实践(实行;履行)。实体。实情。实施。实数。实事求是。名实相符。植物结的果:果实。开花结实。富足:殷实。富实。真实;诚实 实,诚也。——《广雅》坚实;坚强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虚实》

实的文言文解释
答:1. 初中文言文虚字实字解释 三、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1.【而】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 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

击皮得实文言文及翻译是什么?
答:原文: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翻译:有负盐的和负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

慕名矢实文言文
答:1. 古文《慕名失实》译文 译文: 有个读书人因囊萤读书而闻名于家乡,一位同乡仰慕他的品行,便在早晨去拜访他。 他的家里人向同乡道歉,说他出门了。同乡说:“哪有囊萤夜读而早晨却外出的人呢?”家里人说:“不为别的,是为捕捉萤火虫出去了,申时将回来。”现在天下所敬仰推崇的人,定是那些“囊萤”读书的...

李惠击皮得实文言文
答:1. 文言文《击皮得实》翻译 击皮得实 选自《北史》【 原文】: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①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②之物。惠③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④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⑤咸无答者。惠令人置 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⑥矣。”使争...

语文文言文《名实》
答:小题:错在“不要追求名声”, “求名”并不是坏事,从文章末段可知。小题:无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名与实的关系,就像形与影的关系。 如果德行丰厚才艺全面,那么他的名声一定很好;如果相貌俊俏靓丽,那么镜子里的影像也必定美丽。现在不修养自身而到世上求好名声的人,就如相貌很丑却想要从镜中得到美丽的影像一样。 品...

李实文言文翻译韩愈
答:1. 韩愈文选中有关李实的文言翻译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也。少以骁勇为小将,属甘宁、陆逊、潘璋等。 数随征伐,战斗常冠军。每斩将搴旗,身被创夷。 稍迁偏将军。魏遣诸葛诞、胡遵等攻东兴,诸葛恪率军拒之。 诸将皆曰:“敌闻太傅自来,上岸必遁走。”奉独曰:“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