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的诗人有哪些 清代著名诗人

作者&投稿:兀有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

2、舒位(1765-1816)清代诗人、戏曲家。字立人,号铁云,自号铁云山人,小字犀禅。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生长于吴县(今江苏苏州)。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贫困潦倒,游食四方,以馆幕为生。

3、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

4、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5、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一度因避讳太子胤礽的本名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之后又改回纳兰性德之名,大学士明珠长子。



1、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 ,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

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黄遵宪说“风雅不亡由善作,光丰之后益矜奇”(《酬曾重伯编修》其二),他深知诗歌的生命在于变化与创造。他的诗就是在广泛吸取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本着“善作”的精神,沿着“矜奇”的趋势,推陈出新,加以创造,形成自己的独特面目。

首先,他的诗虽然常有一种前瞻追求的浪漫豪情,但更主要的方面是真切的写实。他有不少鸿篇巨制,篇幅都超越古人,往往自成某一方面小史,如《番客篇》近于华侨南洋开发史,《逐客篇》堪称赴美华工血泪史,《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不啻作者的家族史与童年生活史。

他善于以细致的笔墨叙事、状物、写景,铺排场面,勾画人物,既内容丰富,又形象生动。如《渡辽将军歌》形象鲜明地刻画出吴大这个人物。

吴本是湖南巡抚,喜好金石,中日战争爆发,恰好购得一枚汉印,印文为“渡辽将军”,自以为是封侯之兆,遂请缨出师。开篇写其出征的盛气:“闻鸡夜半投袂起,檄告东人我来矣。此行领取万户侯,岂谓区区不余畀!”豪气冲天 

2、夏曾佑(1863~1924)字遂卿,作穗卿,号别士、碎佛,笔名别士。杭县(浙江杭州)人。进士,授礼部主事。近代诗人、历史学家、学者。他对今文经学、佛学有精深的研究,对乾嘉考据学和诗文有相当的素养。此外他还注意学习外国史地知识和自然知识。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天津与严复等创办《国闻报》,宣传新学,鼓吹变法。后致力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用章节体编著《最新中国学》《中国历史教科书》,重版时改名《中国古代史》,是近代中国尝试用进化论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部著作。

民国时,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后调任京师图书馆馆长。

3、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

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1895年5月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雪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

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广东镇平县(今蕉岭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

4、蒋智由(1865—1929),中国近代诗人,原名国亮,字观云、星侪、心斋,号因明子,浙江诸暨紫东乡浒山村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过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后思想逐渐保守。他与黄遵宪、夏曾佑被梁启超并列为“近代诗界三杰”,但大部分作品较为粗率,有《居东集》、《蒋观云先生遗诗》。

蒋智由早期诗歌抒发拯时济世的抱负,反对封建专制的束缚与压迫,颂扬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呼吁变革,期望祖国的复兴强盛,豪宕恣肆,富有朝气,如《时运》、《醒狮歌》等。

其《有感》说:“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卢骚》说:“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花;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这些诗传达时代的“潮音”,不全受旧诗格律的限制,20世纪初,梁启超曾以蒋智由与黄遵宪、夏曾佑并称为“近世诗界三杰”(《饮冰室诗话》)。

在日本的后几年,蒋智由的诗多写忧时伤世、去国怀乡之情。晚年诗作,则转向守旧。

5、唐才常(1867—1900),字伯平,号佛尘,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领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贡生,与谭嗣同时称长沙时务学堂教习中的“浏阳二杰”,戊戌政变后,去日本、南洋集资,回沪后创“自立会”,旋于汉口谋发动自立军起义,事泄被捕就义。有《唐才常集》。

唐才常的著作辑为专集的有光绪二十四年长沙刊本《觉颠冥斋内言》4卷﹑1980年中华书局版《唐才常集》3卷。

在哲学上﹐唐才常力图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说明宇宙观问题。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元质”(即元素的原子)配合成的,但又说“元质”是由灵魂产生和支配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遵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曾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丘逢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蒋智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才常



1、金渐皋

字梦蜚,号怡安,大麻人,是明末清初时期一位有很高知名度的诗人。《清诗别裁集》、清朝的《汉阳县志》、《塘栖志》、清朝徐珂的《清稗类钞》、民国杨钟羲的《雪桥诗话》,以及和金渐皋同时期的许多文人的集子里都提及过金渐皋。

2、章永康

二十岁中举人,二十一岁赴京考取进士,二十二岁殿试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改内阁中书,升太子侍读。时年二十余岁的章永康才华横溢,经、史、子、集博贯精通,尤工古文、诗、词,擅长篆、隶书法,可谓全才,深受士林敬重。

3、厉鹗

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

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

4、张问陶

字仲冶,又字乐祖,号船山(问陶家乡的山名,因以为号),四川遂宁人,自号蜀山老猿。官莱州知府,后寓居苏州。主张诗歌应写性情,有个性,反对模拟。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

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5、袁枚

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6、蒋士铨

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

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诗词都算上的话也有不少,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清代第一大词人纳兰容若,龚自珍和赵翼也算是一代名家,还有大名鼎鼎的纪晓岚和郑板桥,金庸的查家先祖查慎行,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顾炎武和吴梅村,清代中期还有大才子袁枚,清代中晚期有大才子高鼎,晚清时代还有历史上有名的鉴湖女侠秋瑾。按年代和代表作给你说一下吧。
明末清初康乾盛世期间有顾炎武代表作《精卫》《廉耻》《与友人书》《古北口》《白下》《又酬傅处士次韵》。吴梅村代表作怜惜陈圆圆的《圆圆曲》。纳兰容若就比较多了,整理成诗词集就是《纳兰词》其中有长相思,蝶恋花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金庸祖先查慎行代表作有《独游南湖》《舟夜书所见》《青溪口号》《渡百里湖》《初入小河》。大名鼎鼎的纪晓岚代表作无名散诗,由于纪晓岚所做诗词均是奉乾隆谕旨即兴而作,所以很少留有名号,但是纪晓岚在诗词方面成就不输于清代其他文人。大名鼎鼎郑板桥代表作《竹石》《石头城》《周瑜宅》《桃叶渡》《莫愁湖》《长干里》。袁枚代表作《过虞沟游虞姬庙》《所见》《大龙湫》《马嵬》《黄生借书说》。清代中晚期诗人赵翼代表作《论诗》《野步》《赤壁》《山行杂诗》《后园居诗》 。龚自珍代表作《已亥杂诗》《湘月》《秋心三首》《梦中述愿》《歌筵有乞书扇者》。高鼎代表作《村居》《早行》《怀李啸云》《虚堂》《偶书》《秋宵怀湖上》 。晚清时代女诗人著名的鉴湖女侠秋瑾代表作《对酒》《读书口号》《望乡》《赤壁怀古》《去常德州中感赋》。

清代著名的诗人主要有:
1、查慎行,代表作品:《独游南湖》《舟夜书所见》《青溪口号》《渡百里湖》《初入小河》;
2、高鼎,代表作品:《村居》《早行》《怀李啸云》《虚堂》《偶书》《秋宵怀湖上》
3、龚自珍,代表作品:《已亥杂诗》《湘月》《秋心三首》《梦中述愿》《歌筵有乞书扇者》
4、顾炎武 ,代表作品:《精卫》《廉耻》《与友人书》《古北口》《白下》《又酬傅处士次韵》
5、纳兰性德 ,代表作品:《长相思》《蝶恋花》《浣溪沙》《虞美人》《画堂春》《梦江南》
6、秋瑾,代表作品:《对酒》《读书口号》《望乡》《赤壁怀古》《去常德州中感赋》
7、袁枚,代表作品:《过虞沟游虞姬庙》《所见》《大龙湫》《马嵬》《黄生借书说》
8、赵翼,代表作品:《论诗》《野步》《赤壁》《山行杂诗》《后园居诗》
9、郑板桥,代表作品:《竹石》《石头城》《周瑜宅》《桃叶渡》《莫愁湖》《长干里》

清朝有哪些诗人?~

清朝的诗人有龚自珍、纳兰性德、袁枚、郑板桥、顾炎武等。
1、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2、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

3、袁枚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4、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5、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
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1、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对荷花的吟咏、描述很多。以荷花来比喻纳兰公子的高洁品格,是再恰当不过的。出淤泥而不染是文人雅士们崇尚的境界。它起始于佛教的有关教义,把荷花作为超凡脱俗的象征。

2、宋琬
宋琬,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宋琬一生著述颇丰,现在能见到的诗有1333首、词165首、文223篇,此外还有赋2篇、杂剧《祭皋陶》一卷,均收在《安雅堂集》里。
另外,还有《安雅堂诗》八卷、《二乡亭词》、《永平府志》、《北寺草》等。康熙十一年春,王士祯曾审定其诗稿三十卷。宋琬入蜀后又结集《入蜀集》一部。
3、袁枚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袁枚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4、黄任
黄任,字于莘,又字莘田,因喜藏砚,自号十砚老人、十砚翁,清代著名诗人,藏砚家,永福人。黄任性好宾客,每日与名士对砚唱和吟诗饮酒,谈笑风生,口若悬河,听者无不愉快。
黄任在方志的编撰上也有建树。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受聘助修《永春州志》的一个县。雍正十二年提升为州。又受鼓山涌泉寺僧委托,主修《鼓山志》。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再次应聘纂修《泉州府志》。
5、龚自珍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先进的思想是他许多优秀诗篇的灵魂。思想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使龚诗别开生面,开创了诗的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不同于唐宋诗,实开近代诗的新风貌。龚诗在当时欣赏的人不多,它的影响始大于晚清,主要由于它的突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使抒情与思想政治内容结合,又不落于以文字、学问、议论为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兰性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袁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龚自珍

八大诗人是哪些
答:苏辙,字子由,嘉佑二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北宋文学家,诗人,官至宰相。宋神宗时,为制置三司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与父亲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苏辙的代表作品《春尽》。7、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仙,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家。庆历二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

中国现代诗人有哪些?
答: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 扩展资料 闻一多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湖北省黄冈市蕲水县(今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五...

古代著名诗人有谁啊?
答:古代著名诗人有谁啊?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答题得新春福袋】你的花式拜年祝福有哪些? 匿名用户 2013-12-22 展开全部 张九龄(673-740),字子寿,韶州(今韶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

古代著名诗人有哪些?
答:古代中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以下是其中一些代表性的诗人:杜甫(712年-770年):唐代杰出的诗人,被誉为“诗史之宗”,作品广泛涉及社会、政治、人生等各个领域。李白(701年-762年):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豪放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被尊称为“诗仙”。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文学家、...

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有哪些?
答: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有哪些 战国:屈原、三国:曹操、曹植 东晋:陶渊明 南北朝:谢灵运、唐代:王勃、陈子昂、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岑参、李白、杜甫、刘长卿、韦应物、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李贺、杜牧、李商隐、温庭筠 五代:李煜 宋代: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柳永、晏殊...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人
答:(1) 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2) 曹植:三国魏诗人,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现存诗约80首,其中“七步诗”广有影响。(3) 陶渊明:东晋在...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人
答:(1) 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2) 曹植:三国魏诗人,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现存诗约80首,其中“七步诗”广有影响。(3) 陶渊明:东晋在...

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词人有哪些?
答: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岑参、李白、杜甫、刘长卿、韦应物、韩愈等等。1.王勃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

古代有哪些有名的诗人、诗歌?
答: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4、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

古代诗人有哪些
答: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