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大班孩子良好的行为行为习惯

作者&投稿:里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幼儿爱模仿,可塑性强,因此幼儿期是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经过了小班、中班至少两年的学习,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在“幼小衔接”的关键之年,大班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但非常必要,而且可能受益终身。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用记录孩子表现的方法,帮助他养成好习惯

幼儿除了在园的日常生活,其余时间绝大部分幼儿基本上都是与父母在一起。因此,幼儿在父母面前的表现可能要更为自然,父母在家是“一对一”或“二对一”,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观察自己的孩子。针对这一特点,您可以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宝宝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进餐、系鞋带、扔垃圾、刷牙洗脸、与人打招呼、完成任务、穿脱衣服、折叠衣裤、整理学习用品、整理玩具、整理床铺等,评价为“主动”“需提醒”“需帮助”三项,用打勾的方式来记录,用孩子喜欢的小粘贴进行奖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在家培养宝宝的好习惯时注重一贯性和一致性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有一个反复练习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一贯性主要是坚持。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不用我们讲,但是能坚持的人很少。比如规定孩子起床、进餐、游戏、学习、看电视、睡觉的时间。开始时能坚持,时间长了就松懈了。我们应该随时提醒自己,如:孩子有时遇上好看的动画片非要看下去,父母就应坚持要求,不能退让。有的孩子因此会哭闹,父母可以不予理睬,进行冷处理,孩子感到哭也没用,慢慢也就接受了事实。所以,只有坚持要求,才能帮助孩子形成习惯,朝令夕改就难以如愿。再比如,今天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明天为了赶时间上班又急忙帮孩子穿衣,后天又批评孩子不肯自己动手穿衣。家长的要求反复无常没有耐心,孩子自己穿衣的习惯是断然养不成的。当然,在放手让孩子自己穿衣时一定要教会幼儿正确穿衣的技巧,有困难时,家长一定要帮助,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合理适当,不要太高。

一致性则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一致,特别是和老人一起吃饭时,如果家庭成员对孩子所提的要求不一致,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听谁的好,还可能会使孩子养成不同的人面前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的坏习惯。如吃晚饭了妈妈要孩子把玩具整理好,奶奶宝贝孙子,说孩子小整理起来费劲,就包办代替,自己收拾掉了。因此,家庭中,家长应教育意见一致,即使有不一致的地方也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暴露矛盾,而是私下进行沟通,取得一致意见。

三、用游戏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在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时,要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生性好动,游戏是他们的爱好,所以应积极采用游戏的方法来练习。如为孩子准备一些箱子、盒子、挂壁式布袋,整理玩具时让孩子玩“玩具、图书回家”的游戏,孩子便会乐意整理物品,长期坚持会养成爱清洁、有序安放物品的好习惯。

四、提出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提出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不是提出的任务目标越高越好,而是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是他们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任务。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跳一跳,能够得着”的任务。如:在家中我们可以锻炼宝宝有意识的倾听;如:讲故事时,家长可以说“我不一定讲到哪里停下,请你告诉我刚才我讲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一定认真听哦!”还可以变换游戏的玩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您就会发现,宝宝倾听能力有所提高,能复述出较复杂的语句或指令。

还有一些简便的小方法就是:1、请孩子复述老师留的作业。2、每天坚持8点半之前到幼儿园。3、教会孩子整理物品的方法,并练习。其实每天抽出10分钟,就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

其实培养孩子好习惯是每个家长都要做的一件事。希望我在工作中总结的一些小方法,能给您在培养宝宝良好习惯方面有些帮助。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黔西南日报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行为好习惯~

一)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寓于教学活动和游戏之中
1.耐心教育、讲清道理
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就更要耐心。讲道理时我们要把握两点:首先,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幼儿讲清
楚。其次,要具体,讲明白。如:要求幼儿对人有礼貌。
2.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一日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息息相关的。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如
早上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时要向对方说“对不起”;离园时要与老师和小朋友说“再见”等。
3.榜样教育,巩固形成

幼儿在活动中,常会因排队发生推挤,出现不遵守纪律、打闹、告状或争抢玩具、独占玩具,或室内的小椅子倒了,小桌子歪了没人理睬等现象。对此,教师采取的
口头说教收效甚微,且幼儿易旧病重犯。这时教师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二)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
1.课程生活化,活动游戏化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幼儿园的生活游戏与学习是分不开的。幼儿在三岁—六岁是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他
们的大部分生活经验将在幼儿园中获得,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老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幼儿生
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续来帮助幼儿建立积累经验。
2.鼓励为主,少施惩罚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横向看待每一个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惩罚。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也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总是喜欢得到
肯定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的扶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
3.态度温和,切忌粗暴
良好的教师风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会模仿,一个脾气温和的教师往
往会赢得幼儿的喜欢。当幼儿做了错事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关怀爱护他们,而不是粗暴地训斥他们,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
(三)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和老师共同培养孩子

家庭既是孩子的生活环境也是很重要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在家庭的时间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
离不开家庭的熏陶。道理很简单,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
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为了使家园教育同步,我们注重引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首先,要求父母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让
幼儿在这样温馨的家庭中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求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幼儿从小萌发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再者,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以此来巩固良好行为习惯

一、制定好常规。

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开头的时候,我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比如,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接着,提出关于社会行为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礼貌,看到老师阿姨要问好,接受人家的礼物,或者得到人家的帮助要道谢等。

二、不断鼓励。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当幼儿受到鼓励的时候,他们为了要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愉快,也就会自觉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为了。

三、注意矫正。

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这些事情:有些幼儿容易发脾气,躺在地上拼命用两只小脚踩地板,大哭大叫;有些幼儿喜欢玩某些玩具的时,就要人家无条件的给他……对这些行为都不能采取姑息的态度,听任它发展下去。老师要注意矫正。

四、 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给予纠正。

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应该要帮助他们养成哪些习惯呢?
答: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除了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在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这份能力,对将来他们步入小学对待学业,以及不如社会对待生活,都非常重要。2、懂礼貌,会礼貌用语 初入幼儿园的孩子,刚刚离开家面对更多的人。这时候,需要让孩子学会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你好,谢谢,对不起。日...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生活常规?有什么办法?
答:家长对孩子很关注,因为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加优秀,所以父母平时在生活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孩子,但是必须要把握正确的教育时机。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生活常规,那有什么办法呢?一、强化幼儿的良好常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家长...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掌握这些技巧
答: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习惯,而养成良好习惯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共同努力。本文将介绍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技巧,让孩子在健康的成长环境中茁壮成长。明晰规则与期望确保孩子明白何为可接受、何为不可接受的行为,为他们设定明确的标准,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欄一致性与及时反馈始终如一地执行规则,当...

幼儿园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答:行为习惯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符合道德规范和原则要求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幼儿时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答:如果在这个时期不抓紧教育和指导,掉以轻心,放任自流,孩子的一生就毁掉了。”可见幼儿教育至关重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受益终身。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小班人数在20- 25之间;中班人数在25- 30之间;大班人数在30- 35之间,而我园平均人数都在60人以上,基于我园班级人数众多,班额大,培养幼儿的...

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应该怎么做?
答:孩子发现问题时鼓励讨论的方法:教师和孩子根据班级常规中存在的问题一起分析、讨论、修改常规的方法,比较适合中大班的孩子。比如在户外活动上下楼时,孩子大声说话,推啊推。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和幼儿一起分析存在的危险,共同制定上下楼的常规要求。3.幼儿园的生活大部分是集体生活。在培养这些良好的生活...

如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答:应高度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作用,树立良好的行为意识 幼儿园教育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讲养成教育融合在孩子的一日生活和游戏中,让孩子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潜移默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