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人极其反感法国和德国,这背后有何渊源? 法国历史简介

作者&投稿:呈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案策划、监制:袁载誉;文案:立青

意大利、法国和德国都位于欧洲西部,其中意大利和法国甚至还是邻居。不仅如此,这三个国家在历史上同属于法兰克帝国。但是意大利人却极其反感法国和德国。


意大利人认为法国人太过傲慢,不好理喻。同时他们也觉得德国人总对他们有刻板印象,很不舒服。并且有些生活习惯,意大利和德法大相径庭,互相不可理解。比如打电话,意大利人就喜欢热情地与电话那端的人交流。而德国人与此相反,他们就像生怕被人听见一样。


但是刚才所说的也只是一些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而已。这些最多导致意大利人不理解,还不至于反感。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反感呢?这还得从他们的历史渊源说起。

先来说说法国。15世纪末,由于法国和西班牙的争斗,意大利陷入了长达10年的战争。16世纪上半叶,国力逐渐增强的法国多次侵略意大利,导致意大利失去大片领土。这些争斗不仅使意大利领土减少,也导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时也阻碍了意大利国力的进步。

面对这样的邻居,想来意大利人也确实喜欢不起来。


接下来再来说说德国。意大利人对于习惯相近的法国都“看不上眼”,对于风俗习惯完全相反的德国就更不用说了。

因为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被侵略过的国家都不太喜欢德国。而作为和德国同属一个“阵营”的意大利也不喜欢这个同盟。意大利认为德国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资源提供和补充库”。二战期间,意大利给德国供应了大量农产品、汽油和武器等等。然而夺取了别国资源的德国却从来没有把所谓的“战利品”分给意大利。


除此之外,意大利发展第二产业所需的煤、铁等原材料基本被德国垄断,也就是说,德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意大利的经济。这就好比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捏着脖子。你说这个人会对捏着他脖子的人有好感吗?

除了上述所说的原因,意大利、法国和德国都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彼此之间虽有合作,但竞争也十分激烈。在这些竞争中,难免可有得失。

所以意大利人反感法国和德国也并非毫无依据。

不过,就像意大利人看不惯法国和德国一样,法国、德国也看不上意大利人。


但是在笔者看来,不管是过去这三国之间的历史渊源也好,还是现在彼此的激烈竞争也罢,都是国际社会乃至历史中十分正常的事。同处于一块大陆,共享一个市场,有矛盾和争斗都是正常的。就像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人们一样,总有磕磕碰碰的时候。

在看到这些竞争乃至冲突的时候,我们也要看到彼此间的合作与进步。这个时代是和平开放的时代,是合作共赢的时代。我们要相信,整体的合作总是大于个体的单打独斗的。只有携起手来,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益。

参考资料:意大利人在德国|你们德国人的这些习惯真的好奇怪啊! ——凯撒旅游欧洲

欧洲强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何一直搞不好关系?——独孤胜

德国与意大利的关系?——瓦锅瓶罐



这是因为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同属于欧洲,本该是平分秋色,可是由于意大利自身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的发展远远不及法国和德国,所以说在欧洲能说得上话的都是德国和法国,而意大利只有听命服从的份儿,自然意大利的人极其反感德国和法国。其实不仅仅是意大利,讨厌德国和法国,相反过来德国和法国同样对于意大利人十分不屑。

在文化方面,意大利要远远优于德国和法国。可以说欧洲的文明孕育之地,主要就是意大利的威尼斯以及罗马提起欧洲文化的代表,那必然最先想到这两个国家。所以说意大利代表着欧洲文艺复兴。就拿现在来说意大利可是拥有48个联合国组织世界遗产的国家,更是许多国际组织里面的重要成员。在文化上面,意大利是丝毫不输于法国和德国的。


在经济上面,意大利则略逊于法国和德国。由于在欧美国家都是用欧元来进行货币的交换以及流通,所以意大利的GDP在欧元区是略逊于法国和德国的,而在整个欧盟区,他又排在老四,位于德法英之后。虽然说看着局面和发展不错,但是后继乏力,可能意大利的巅峰也只能止步于此了。


从国家政治局面来看,意大利是远远不如德法英三个国家的,虽然说意大利的政治福利非常好,可是由于他自己的经济本身就不是那么发达,可是由于社会福利好就导致意大利整个国家债台高筑,自然没有发展的空间。

从军事实力这方面,在二战期间,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出意大利更是不如德国和法国,虽然说意大利是二战的发源地,可是在整个二战时期,意大利反而一直是法西斯同盟的拖油瓶。有这一层原因,在法国和德国自然对意大利十分的不满。


现在欧洲是一体化的,欧洲而说得上话的都是德国和法国,由于英国是单独的分化在海外,所以说意大利在欧洲就显得格外的凄惨像个弃妇一样。对于德国和法国的命令,他们只有听之任之,所以说意大利极其反感德国和法国而同样的德法的人民都十分讨厌意大利人,因为觉得他们拖了自己国家的后腿,认为意大利的人十分懒惰,并且素质低下。



主要是意大利历史上曾经受到法国和德国的严重破环,从而导致意大利人很讨厌他们两国。

一、历史方面:意大利有着辉煌的罗马帝国史,这个帝国曾经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罗马帝国时期,法国是其一个行省,是为高卢。而德国是其一个藩属地区,相当于唐朝时的藩镇。
二、文化方面: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可以说欧洲古代文明、近代文明是从意大利开始的,随后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和英国的工业革命,但这一切是由意大利奠定的。
三、经济方面:意大利和法国、德国同属西方七国集团,但在西方7个主要发达国家里,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意大利是最低的,甚至在过几年,意大利经济很可能被其近邻西班牙超过,因为目前西班牙人均GDP和意大利是很接近的。在经济上,意大利是落后于德国、法国的。
四、政治方面:说到欧盟,就会首先提到法国和德国,而远远不是意大利。这足以说明意大利在欧盟内的地位是远远不及法国和德国的。英国已经脱欧,意大利本以为可以填补英国在欧盟内的空缺,但就是这个空缺空着,意大利也很难填补,因为实力不够,法国和德国两国已经越俎代庖了英国留下的空缺,这让意大利人很不满,但无奈自身实力有限。
五、军事方面:除了辉煌的古罗马帝国,意大利人在军事上唯一的亮点就是19世界中叶的意大利独立战争,赶走了在其领土上存在几个世纪的法国、奥匈帝国军队,结束了意大利的分裂,成立了意大利王国。除此以外,意大利人在军事上再没有过胜利可言。在历史上,法国皇帝拿破仑做过意大利国王,德国人于1943年占领了意大利全境。
在历史、文化上意大利人有足够的骄傲,但无奈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软肋,使其在法国、德国面前始终抬不起头。另外还有一层原因,就是德国、法国人并不认为意大利人有纯正的欧洲血统,罗马帝国灭亡后,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日耳曼人纷纷进入意大利,加速了东西方民族的一次大融合,这也使意大利人的血液不仅仅只有欧洲血统,同样也有其他民族的血统,这样就使法国、德国人很看不起意大利人。同样,意大利人也是很愤懑法德两国的。
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国家却处处受晚辈――法德两国的气,这让意大利人很是窝火,也特别反感法德两邻国。

法国德国都讨厌意大利人,意大利人的懒世界出名,而且素质不高。加上法国和德国人又领导全欧洲,自然比较嚣张,意大利人又特别讨厌人家比他牛矛盾出来了。

法国历史年表?~

公元前49年:罗马共和国独裁者恺撒征服高卢(法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高卢遭受法兰克人入侵。
6世纪:法兰克王国在法国立足。
8世纪末:法拉克国王查理曼统一西欧。
800年:查理曼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987年:卡佩王朝开始。
1066年:诺曼底的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
1187年:法国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法王腓力二世入侵英格兰的法国领地。
1214年:腓力二世在布汶战役中大败英德联军。
1216年:腓力二世的王子路易八世同英国贵族一起反对英王约翰,第一次诸侯战争爆发。
1250年:法国十字军在埃及登陆与穆斯林作战,遭到惨败。
1309年:法王腓力四世囚禁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史称阿维尼翁之囚。
1328年:瓦卢瓦王朝取代卡佩王朝。
1337年-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
1429年:圣女贞德领导法军在奥尔良战役中取胜,成为百年战争的转折点。
1494年:法国发动意大利战争。
1547年:法国宗教战争爆发。
1589年:亨利四世结束宗教战争,波旁王朝取代瓦卢瓦王朝。
1643年:路易十四即位,法国王权达到全盛。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法国称雄欧洲大陆。
1667年-1668年:法国与西班牙的遗产战争。法国因此战夺得西属荷兰的12个城市。
1672年-1688年:法荷战争。此战导致荷兰军事实力衰弱。
1688年-1697年:法国与反法同盟的大同盟战争。法国扩张收到阻碍。
1701年-1713年:法国与反法同盟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波旁王朝因此战成为西班牙王室,但同时法国与西班牙永不合并。
1740年-1748年:法国与英奥联盟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1756年-1763年:法国与英普联盟的七年战争,此战导致法国丧失其大部分海外殖民地。
1789年-1804年:法国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革命党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并击败两次反法同盟。最终拿破仑建立独裁政府。
1804年-1814年: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后波旁王朝复辟。
1815年:拿破仑帝国灭亡后的短暂复辟。第七次反法同盟导致复辟失败。
1830年:七月革命,路易·菲利普的七月王朝取代波旁王朝。
1848年: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取代七月王朝。
1851年-1870年:拿破仑三世的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1871年: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
1940年:法国战败,北部沦为纳粹占领区,南部为傀儡政府维希法国。
1944年:法国解放。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联合国成立,法国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1993年:欧盟成立。

法国源于查理曼帝国(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是从5世纪到9世纪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王国,其疆域与罗马帝国在西欧的疆域基本相同。查理曼帝国先后经历了墨洛温王朝,丕平王朝和卡洛林王朝,840年,查理曼帝国的最后一位统治者路易一世死后,路易的三位儿子在凡尔登条约中里将查理曼的领土三分为东中西三部,东部的部分形成现下的德意志,中部是在后来逐渐消亡的勃艮第,而西部则逐渐成为现在的法兰西。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英王爱德华三世企图以近亲身分继承王位,但最后由腓力六世夺冠。爱德华三世于是宣战,英法百年战争爆发。1453年,战争最终以法国的胜利而告终。历经116年的百年战争后,在15世纪末,法国逐渐地形成了一个中央集权制和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

在十七世纪三十年战争中,在红衣主教黎塞留的策划下法国成为赢家,在欧洲大陆确定了其霸权地位。十八世纪,法国卷入一连串的战争,到七年战争结束的时候,法国国力大衰,并丧失了大部分海外殖民地。

1789年,由于几个世纪以来的奢靡浪费和与欧洲列强的军现困难,恶化的经济情况以及平民对贵族和教士等特权阶级的普遍憎恨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大革命才推翻了封建制度及君主制,并开始逐步建立起共和制、推向民主制;法兰西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博爱”这三个词就是从法国大革命中来的。而且在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直到1804年拿破仑成为法国皇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结束了短暂的共和国岁月。第一帝国在对第三次反法同盟中取得胜利,击败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其中包括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及弗里德兰战役(1807)等。法国对外的一连串战争被称为拿破仑战争,把法国的影响力扩至整个西欧及波兰。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后,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几乎丢尽,但是自1830年之后,法国重整旗鼓第二次开拓殖民地,在非洲、印度支那,确立了法国殖民势力,并于1869年挖通苏伊士运河。其后,法国于1848年因在国民议会的另一次革命和推翻帝制的背景底下,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并由拿破仑三世担任总统,直至1852年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创立,“帝制恢复”。

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再次恢复共和制(创立第三共和),并一度于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间建立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专政政权:巴黎公社,但随即被推翻。然后法国民众在普鲁士军队撤走后,又再次恢复了第三共和。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导致了法军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装备巨大损失。在1920年代, 法国在与德国接壤的边界建立了马奇诺防线,并且与东欧的各新兴小国结成“小协约国”联盟,防止德国和奥地利的复兴。但英国法国政府在1930年代推行的绥靖政策,导致德国纳粹党和希特勒的坐大,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沦陷更使“小协约国”联盟立即灰飞湮灭。纳粹德军其后更在1940年6月绕过马奇诺防线,迅速攻陷法国北部3/5的土地,包括富有的洛林-阿尔萨斯。第三共和国最后一任国防部长夏尔·戴高乐将军(Gen. Charles de Gaulle)逃亡到英国,并成立“自由法国”武装抵抗组织,在法国发展地下运动,以图终有一日光复法国。终于“自由法国”汇同盟军在1944年底,光复全法国。

二战结束后,法国新政府要面对战后涌现的一大堆新问题。由夏尔·戴高乐将军领导的临时政府,在共和国新宪法通过以后,就立即将权力交与基于政党执政联盟的第四共和国政府,而戴高乐将军自己也很快归隐田园,淡出政治舞台。1958年5月,在阿尔及尔的军官和法国居民发动叛变,企图阻止法国政府允许阿尔及利亚独立,更令法国政府的倒台危机升级。最后,法国总统只好请戴高乐再次出山,收拾残局。戴高乐迅速成立紧急政府,并立即通过另一部共和国宪法,至此第四共和结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即现在的法兰西共和国。戴高乐被推选为首位总统。

七年后,法国人民在20世纪第一次以选票直接选举总统。戴高乐赢得第二轮投票,以55%的选票击败佛朗索瓦·密特朗。1969年4月,戴高乐在其提出的公投案被否决后辞职。之后继任法国总统的是戴高乐派的乔治·让·庞毕度(1969-1974),独立共和党的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1974-81)、法国社会党的法兰索瓦·米特朗(1981-95)、新戴高乐派的雅克·希拉克(1995-2007),和尼古拉·萨科齐(2007-)。

圣诞大餐:西方人圣诞节除了火鸡外吃什么?
答:瑞典语系的国家在做圣诞糕点时,有一个类似于中国人包年夜饺子的习俗,就是在杏仁味的糕点里,故意放一颗完整的杏仁,谁要是吃到惟一的一粒完整无缺的杏仁,谁就是新年的幸运之神。幸运之神当然是得奖品的,北欧人奖给幸运之神的经常是个带着红蝴蝶领结的小猪型大饼干;在荷兰和德国则是小黑人彼得,...

国内外著名音乐家有谁?
答: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及羽管键琴家,虽然终身未出国门,但却是将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 然融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的长兄师从于意大利老师,这让巴赫充分接触了意大利与南德的键盘音乐风格:而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他还研究了法国的古钢琴音乐,意 大...

二战时期德国的防御专家是谁?
答:在这段时间,苏军对他的防区发动了总共4次五十万人到一百四十万人红军参加的大规模的进攻战役,都被莫德尔麾下的部队击溃,并付出了一共622,664人阵亡的代价,其中火星行动,由苏联元帅格奥尔吉·朱可夫所领导的攻势遭到失败,这也是这位被宣传为无敌的苏联元帅一生中所遇到最惨痛的失败。这让莫德尔获得了...

辩论会:科学科技发展大利还是弊大?我支持利大!我需要论据和论证!
答: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德国,法国等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多技术都受限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具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博大...

请问“元旦”是怎么得来的?
答:在德国的农村还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以示步步高升。埃及:埃及人把尼罗河涨水的这...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

德国“古典时期”这个名词解释是什么
答:古典时期(Klassik)(1786-1832)90年代,狂飙突进运动逐渐结束,德国进入所谓的「古典文学时代」。这时期的德国文学同德国古典哲学、古典音乐一起形成了德国古典文化的一个灿烂时期,跃居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这一时期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包括歌德与席勒的合作以及歌德晚年的创作。法国大革命之后,歌德与席勒逐渐脱离...

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原则
答:德国禁止针对驰名商标做比较性的广告。 法国、比利时、瑞士和童大利等国均禁止针对驰名商标做直接或间接或暗示的比较性广告。2.驰名商标的绝对保护 驰名商标的绝对保护指的是禁止在何商品使用他人的驰名商标,其保护范围比相对保护范围宽,驰名商标的专用权具有绝对效力。 如美国法律规定。任何未经注册的商标被使用于同类...

圣诞的资料,急需
答: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奥大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 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各国圣诞节习俗 法国法国中部的色日尔斯地方,每年...

圣诞大餐:西方人在圣诞节里吃什么?
答:还不赶紧背上快乐的行囊,坐上幸福的雪橇,以圣诞之名,寻访各国美食,饕餮在圣诞夜! 10国经典圣诞餐 法国:盛开在浪漫中的丰富 法国人除了最懂搞浪漫...再来点奥地利人很喜欢的产自邻近德国的白葡萄酒,新鲜清甜而富有果香,配合巧克力、糕点,这就是一场巧克力在口中的艺术碰撞! 另外,在奥地利维也纳市郊,有...

外国著名画家名字
答:3、巴勃罗·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4、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