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

作者&投稿:衷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内容简介:
《骆驼祥子》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整部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小说还有力地说明了在旧社会希望仅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
人物简介:
祥子:(前期)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后期)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虎妞:管理车厂工人,大胆追求祥子;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心理扭曲。
刘四爷:残忍霸道、丧失人性的剥削者形象,视金钱重要过女儿,不关心女儿的幸福。
曹先生:旧社会的小知识分子,一个中等人物,自居为“社会主义者”,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才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探究思考〉
专题一:给祥子写小传
本书以主人公祥子的奋斗和毁灭作为线索,可以说是祥子一生的记录。请根据作品的内容,写一篇祥子的小传,完整地勾勒出祥子的经历。写完后注意对照作品进一步修改,力求做到准确无误。
示例:祥子本是农村人,后来到城市谋生。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拉洋车,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但经历了三起三落后,祥子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专题二:探寻悲剧原因
读完全书,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悲剧无疑会给你强烈的震撼。到底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个曾经生气勃勃的人?悲剧的原因何在?带着思考精读一些章节,并查找资料,写下你的探究结果,然后和同学就此做一次深入的讨论。
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反动势力的迫害,这是造成祥子悲剧的客观原因;二是祥子所走的个人奋斗的道路,这是造成他悲剧的主观原因;三是和虎妞的不正常的结合,这是导致祥子悲剧性结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专题三:话说“洋车夫”
书中除了祥子外,还写了形形色色的洋车夫,留下了关于老北京洋车夫这一行当的珍贵历史记录。请根据书中内容进行梳理,从职业特点,人员构成,生活状况等方面介绍洋车夫这个行当的情况。
示例:
在中国现代文学为数不多的描写城市底层人民生活的作品中,洋车夫的形象是很引人注目的。杨春夫在当时社会的三教九流中,只是一个普通的行当。《骆驼祥子》中讲述的旧中国北平城里的洋车夫们大都来自乡间,村使他们无法生存下去,他们来到城市,渴望以己的诚实劳动来创造新的生活。他们选中拉洋这一职业,这个选择表明他们尽管离开了土地,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们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他们一开始往往以坚忍的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搏斗,当搏斗以失败而告时,他们往往走向精神的堕落,直至变成行尸走般的无业游民。
专题四:品析“京味儿”
作品对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等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阅读中你一定感受到了其中散发着的浓浓“京味儿”吧。请选择一个角度,摘抄一些片段,说说其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骆驼祥子》中的“京味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用北京话写北京人。如对祥子的描写:“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这里的“杀好了腰”“鸡肠子带儿”“‘出号’的大脚”都是典型的北京通俗语言的运用。在北京话里的儿化韵带有一种特殊的风味,令人一听就会感觉出它是北京的土特产。老舍用这些大白话来写一个车夫实在是恰到好处。
二是写出浓郁、多彩的北京风土习俗,人情世态。如小说中写道:“‘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子!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子!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来一毛钱。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城里的洋车夫们大都来自乡间,村使他们无法生存下去,他们来到城市,渴望以己的诚实劳动来创造新的生活。他们选中拉洋这一职业,这个选择表明他们尽管离开了土地,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们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他们一开始往往以坚忍的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搏斗,当搏斗以失败而告时,他们往往走向精神的堕落,直至变成行尸走般的无业游民。
三是写出时代、民族、历史等文化传统的积淀在北京人精神、气质、性格上形成的内在特征。如“看着那裹着灰沙的风从他面前扫过去,他点点头。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店户的布幌,揭净了墙上的报单,遮昏了太阳,唱着,叫着,吼着,回荡着;忽然直驰,……忽然横扫,……可是,祥子在那里看着;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胜利是祥子的!”在这段描写中,有北京特有的大风沙,在北京住久了的祥子自然很懂得如何去应付。同时也暗示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但祥子很勇敢顽强地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祥子是一个既有地方性格特征又具有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形象,不仅引起了人们对祥子一生不幸遭遇的同情,而且引起了人们更深刻的思考:为了不再重复祥子的悲剧,必须否定那个不合理的旧社会制度。
【梳理·文学常识】
1.《骆驼祥子》的作者_,原名_,字_,笔名_。
2.《骆驼祥子》描写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_的关于_的故事。
3.老舍的作品独具一格,作品语言以__为基础,是____的源头。
4.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是他的外号。
5.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
6.小说的主人公祥子,原本是一个农村人,后来到城市谋生。他原本一般。经历了人生的_,祥子失去了生活信心,到了最后,祥子已经变成了_的行尸走肉,小说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旧社会。
7.祥子拉包月的主人______是个社会主义者,他的学生_后来因被祥子出卖而被枪毙。
8.“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样高,头剃得很高,没留胡子。”这段文字描写的是__后来成为祥子的__
9.“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这段文字描写的是_,后来她成为祥子的___。
10.祥子和虎妞离开_____,住在大杂院里。大杂院里的二强子把他的女儿_____给了一个军人。后来,当祥子想重新做人,到白房子去找她时,她已经_____。
11.虎妞因______而死,_____自告奋勇去医院找人,但未救得虎妞的命。
12.请尝试从主题写作特点语言中的一个方面谈阅读,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段欣赏】
(一)
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和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儿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祥子始终没言语,呆呆地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地跑出去,飞也似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然后,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
13.选文中的“老者”是谁?他当时处于怎样的困境?
14.想想选文中的祥子为什么“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
(二)
雪已不那么白了,马路上的被车轮轧下去,露出点冰的颜色来。土道上的,被马踏得已经黑一块白一块,怪可惜的。祥子没有想什么,只管扛着铺盖往前走。一气走到了A。他不敢站住,只要一站住,他知道就没有勇气进去。他一直地走进去,脸上热得发烫。他编好了一句话,要对虎妞说:“我来了,瞧着办吧!怎么办都好,我没了法儿!”
15.A处是哪里?祥子这时为什么来这里?后来为什么又离开了?
【中考同步】(2019·江苏徐州中考)
选段一:
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地动弹;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儿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拉到了地点,他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假若胆壮不就是大意,他在放胆跑的时候可并不大意。不快跑若是对不起人,快跑而碰伤了车便对不起自己。车是他的命,他知道怎样的小心。小心与大胆放在一处,他便越来越能自信,他深信自己与车都是铁做的。
选段二:
看这个天,多么晴爽干燥,正像北方人那样爽直痛快。人遇到喜事,连天气也好了,他似乎没见过这样可爱的冬晴。为更实际地表示自己的快乐他买了个冻结实了的柿子,一口下去,满嘴都是冰凌!扎牙根的凉,从口中慢慢凉到胸部,使他全身一颤。几口把它吃完,舌头有些麻木,心中舒服。他扯开大步,去找她。心中已看见了那个杂院,那间小屋,与他心爱的人;只差着一对翅膀把他一下送到那里。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
(选自《骆驼祥子》,江苏人民出版社)
16.选文中“她”是____________?“喜事”指_________。
17.从选文内容来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18.联系整部作品,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他”走向毁灭的原因。
答案:
1.老舍舒庆春舍予老舍
2.北平人力车夫
3.北京口语京味小说
4.祥子“骆驼”
5.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
6.老实、健壮、坚忍。骆驼“三起三落”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
7.曹先生阮明
8.车厂主刘四爷岳父
9.虎妞妻子
10.人和车厂小福子在树林里上吊自杀了
11.难产小福子
12.[示例一]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
[示例二]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触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示例三]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示例四: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地方特色。13.老马。天冷,拉不上座儿,饥寒交迫;儿子当兵去了,一去不回,媳妇也跑了。
14.一方面,对同行老马的遭遇感到悲哀;另一方面,更是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感到忧伤,因为老马的今天很可能就是自己的明天。
15.人和车厂。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给诈了去,曹宅的人都逃走了,祥子无处可去,只好来到人和车厂。刘四爷寿宴时,刘四爷和虎妞闹翻,虎妞索性带着祥子在外面租房子成了亲。
16.小福子曹先生让他再到他家来拉包月,并答应让小福子也在他家吃住
17.“他”是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对爱情充满美好的希望的人。
18.小福子走向“毁灭”的原因是吃人的旧社会。小福子先是被二强子卖给军官,又被甩回来了。为了赚钱养家,又卖肉,最后因为虎妞死了没人帮她,家里又没钱,二强子把她送去妓院,她上吊自杀了。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舒庆昌)。他是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和剧作家。
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昌,字舍予。他出生于北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老舍的作品涵盖小说、戏剧、散文等多个领域,他以其深入生活、独特风格的作品而闻名。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小说《骆驼祥子》,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社会底层的生活和人物,揭示了社会不平等和个体命运的无奈。该作品深刻地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

~

《骆驼祥子》作者是谁?
答:《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相关赏析:《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
答:《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呀?
答: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病胎里的产儿,个人的末路鬼”。《骆驼祥子》作者简介 艺术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1899年生于北京。正红旗人,满族。“五四”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作品有...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
答:1、《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2、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3、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
答:《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老舍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

《骆驼祥子》作者是谁?
答:《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轶事典故 献丑作诗 一次老舍...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
答:《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
答:《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祥子一贯要强和奋斗,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但祥子被旧社会摧残压迫,他的愿望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打破...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
答:《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老舍...

《骆驼祥子》作者是谁?
答:、《赵子曰》、《二马》等,幽默中含有讽刺,颇近似于英国作家狄更斯的笔致,但夸张有时略嫌失度,几乎跌入油滑。然而,对于老舍来说,初期的创作是不可缺少的练笔,到了三十年代,他的创作渐趋成熟,于1930年创作了短篇小说《赶集》、《樱海集》等。终于在1936年推出了自己的典型代表作《骆驼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