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真正的苦行僧,三步一拜走完四大名山,他现在怎么样了?

作者&投稿:侯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佛寺也受到了一些商业化的影响,变得不再那么清静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佛门弟子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之下,对佛法的修行也不是那么重视了。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些传统的苦行僧们就成为了佛教文化中仅存的没有受到污染的僧人。曾经,有一位被称为是中国真正的苦行僧的佛门弟子,他用三步一拜的方式,徒步走完了四大名山,而在此之后,他脚上生出的茧子更是比鞋底还硬。那么,这位特殊的苦行僧究竟是谁?他又为何会做出这种事情呢?

这位苦行僧的名字就是释正弘,提到这个名字,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他曾经是我国阿育王寺当中的一位僧人,虽然说在修行的过程中,释正弘曾经经历过很多的磨难,但是基于对佛法的崇敬,在多年修行的过程,释正弘也从未想过要放弃对佛法的研习。

对佛教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的话就会发现,其实,佛教并不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宗教形式,但在佛教传入中国社会之后,为了能够对佛法进行更加深刻的研究,我国也有很多佛教信徒选择对那些佛教圣地进行亲身的游历,在这样的经历影响之下,他们也能够参透一些佛门奥秘。

曾经,在释正弘修行的过程中,他就受到了一位佛法大师的启发,当时,在他听自己的师傅讲经的时候,他也了解到在我国峨眉山金顶上,有一座气势恢宏的佛像,而如果能够对这座佛像进行礼拜的话,那么修行之人的一些愿望也能够得到实现。在这种情况之下,释正弘就决定要以徒步行走,且以三步一拜的佛法礼仪对中国的四大名山进行访问。

在他看来,这种苦行僧式的修行方式,能够让他更快地参悟佛法中的真谛,并向佛祖进行虔诚的祷告。就这样,在经过了一番准备之后,2013年时,释正弘正式从我国浙江宁波地区出发,而在此后的一年时间内,他也徒步走完了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三座名山,最终,在2015年时,释正弘也来到了峨眉山金顶,并对大佛进行了虔诚的礼拜。

对于现代人而言,我们在旅行的时候往往会借助一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比如说火车,飞机,汽车等等,但是在释正弘看来,如果说他借助其他的交通工具,来对佛祖进行礼拜的话,那么无疑是对佛祖的一种不敬,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之下,释正弘就下定决心要以行走的方式来完成此次的修行之旅。

在对四座名山进行走访的时候,释正弘的双脚也成为了此次修行之旅中唯一的交通工具。对于他来说,如果能够成功走完四大山的话,那么他也能够为天下的百姓祈福,让人民拥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在长时间的徒步行走过程中,释正弘并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以及生活物资的保障,而在这一段旅途中,他也只能依靠化缘来让自己获得一些食物支持,由于释正弘决定要以苦行的方式来完成此次旅行,因此,在一路之上,即使有餐馆的老板愿意邀请他到餐馆中吃饭,但是他也并不接受这种好意。毕竟在他看来,如果说他坐到餐馆里吃饭的话,那么就是对此次苦行的一种破坏。

这种三跪一拜的行走方式使得释正弘的膝盖和额头也多次受伤,除此之外,他徒步行走的方式也让他的脚上布满了老茧。相信所有长过老茧的人应该都知道,在茧子长出后,如果遇到雨水的话,老茧就会脱落,而长出老茧的地方,则会出现一些新的皮肤,在这种情况之下,人的脚底也是非常疼痛的。

虽然说释正弘在两年多的游历过程中,曾经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痛苦,但是他却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毕竟佛法的修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说他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的话,那么他也不算是虔诚信奉佛教的人。在来到峨眉金顶之后,释正弘并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任何的祷告,当时,他将自己祷告的内容全部寄托在了民众与百姓的身上。

而在了解到释正弘的经历之后,很多人也表示非常感动。毕竟在如此浮躁的现代社会中,像他这样能够潜心修行并心怀天下的僧人是并不多见的,虽然说佛教在我国国内已经是非常普及的了,但是,像他这样的苦行僧却并不常见。可以说,很多僧人宁愿在寺庙内度过余生,也并不愿意像他一样游历各地,并对天下苍生进行庇佑。正是因为释正弘有着这样特殊的精神,因此,他的故事才能够成为感动很多人的存在。

据释正弘表示,他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为了对自己进行任何的炒作,他只是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让佛家思想关爱到更多的贫苦百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佛教事业也经历了几段不同程度上的发展,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在后来的日子里,也有很多和尚打起了敛财的主意,在那些和尚看来,佛家的思想与佛教的内核,不过是他们骗取他人钱财的工具,而受到这些和尚的影响,我国佛教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

在一些人被所谓的和尚骗过之后,他们就会对佛教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但实际上,对佛教思想有一定的了解的话就会发现,那些骗人的和尚并不是佛门中真正信仰佛祖的弟子,对于他们来说,无论身处何种宗教,他们都会将个人利益至上,罔顾他人的发展。但是正因有释正弘这样优秀的苦行僧出现,我国人民才能够对佛教文化有了一定的改观,相信在未来的日子中,通过释正弘的影响,也会有更多的佛门弟子愿意加入到苦行僧的队伍中,而通过这些苦行僧们共同的努力,我国的佛教文化也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其实,在过去几千年的发展道路上,佛教文化也曾经经历过几次重大的冲击,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非但没有让佛教文化有着任何覆灭,反而让其拥有了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从这一结果上就能够看出,佛教的教义是具有着一定的先进性的,虽然说佛教并不是一个起源于中国的宗教文化,但是在其来到中国之后,它却能够很好地将中华文化融入其中,并对自身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相信在以后的日子中,佛教文化也能够成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结语

在对释正弘的故事进行了解之后,我们会发现,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的人们也是越来越浮躁了,但在我国社会中,仍然有很多愿意沉下心来研习佛法的人存在。其实,不光是对佛法的研究,只要我们能够全身心地去对一件事情进行研究,那么等待我们的也一定会是成功的结果。不论这个社会的生活节奏如何变化,只要我们把握住自己的内心,就一定能收获人生的真谛。



讲到苦行僧,大部分人很有可能最先就会想起印尼苦行僧,由于在印尼的苦行僧是数最多的,依据不彻底统计分析,在印尼最少有五百万苦行僧。她们的修行方法也五花八门,例如长期性断食法停水,也有躺在满是钢钉的床边,或是是置身于火爆的木碳上,来锻炼意志力。她们觉得,根据修行便能提前进到天堂,获得神的照顾,但在不同寻常人眼中她们全是神经病。

以承担痛苦来完成信念追求完美

事实上,苦行僧本来是在印尼风靡的一种修炼方法。在诸多的印度教的信徒们的认知能力中,人是会历经无数次的循环的,而并不是仅有一次人生道路,而此外她们也觉得,人必须承担的痛苦是有程度的,因而假如自身在今生开展修行,承担这些常大家所无法忍受的痛苦的话,那麼就可以在来世获得大量的幸福快乐,而且像那样的大家也可以更早的获得神谕及其经书。因而,说白了苦行僧便是这些推行了自身控制及其自身磨练,做到能够承受极端自然环境的挤压的人,很多人为了更好地可以早日进到天堂,因此便挑选了当苦行僧。

一般来说,仅有在印尼和缅甸这类宗教信仰气氛较为深厚的我国,才会广泛的发生苦行僧人群。但实际上,在我国也是有苦行僧存有的,只不过是我国的苦行僧修行的方法与其他国家的苦行僧有一定的区别。

释正弘

我国的苦行僧修行的方法,称作“行脚”,也就是背着一些沉重的背囊,步行环游四方,而在路程中她们会向大家化缘,若是有些人给他食材或是水的话,她们就会接纳一小部分,而若是给他金钱的话就会被拒绝接收,一直到自身行脚的到达站以前全是这般的。而在我国,以前就有一个十分知名的苦行僧,他称为释正弘。

释正弘本来在浙江省阿育王寺修行,之后遭受了少林寺一位苦行僧的启迪,决策以三步一拜的方法朝圣藏传佛教四大名山,进行国富民强、断恶修善的祈福。为了更好地证实自身的真诚,释正弘在拜见的全过程上都不穿鞋,不管暑寒都只衣着一件满是补丁下载的百衲衣。没人了解他,都把他作为是神经病

释正弘感动众人

掌握到释正弘的历经以后,很多人也表明十分打动。终究在这般心浮气躁的现代社会中,像他那样可以全身心修行并心怀天下的佛家弟子是并不常见的,尽管说佛家在中国中国早已是十分普及化的了,可是,像他那样的苦行僧却并不普遍。可以说,许多佛家弟子宁可在寺院内渡过此生,也并不愿意像他一样环游全国各地,并对天下人开展庇护。恰好是由于释正弘拥有那样独特的精神实质,因而,一个人的故事才可以变成打动很多人的存有。

要走遍全中国佛家四大名山,就算是驾车还要持续开好几天,而三步一拜的释正弘也是用了整整的20个月的时间,从2013年9月逐渐释正弘踏入了自身的旅途,他没有带一切的物品,口渴了就喝天然矿泉水,肚子饿了就要化缘。一些地区的人都觉得释正弘是神经病都躲着他,释正弘化不上食材便仅有饿着肚子,来到下一个地区再次化缘。日复一日地走动把他的脚打磨了一层很厚皮,比鞋底子还硬。协助他抵挡了夏日的焦躁和冬日的寒雪。

2015年5月,释正弘总算赶到了最终的到达站峨眉山金顶。这时的释正弘早已不会再仅仅孤独一个人了,也有了大量的跟随者。她们三步一拜直至佛像前一起许过了愿望:国富民强、人寿年丰、断恶修善。



他现在过得非常的好,过得非常的幸福,生活也非常的充实。

现如今他还继续着自己的修行。过着很清贫的生活。

现在这位大师过的还是非常不错的,每天都让自己的生活特别的完美,吃斋念佛。

~

中国有苦行僧吗?
答:有的最多的是海城的苦行僧。辽宁海城地区的大悲寺,在中国大陆不设立功德箱的佛寺院之一,全体僧人持金钱戒律日中一食。僧人每天早上2点钟起床10遍楞严咒,下午2个小时读诵戒律,每天休息时间4个小时。保持佛陀制度每年8月15开始行脚途中托钵乞食。寺院里戒律严谨僧人威仪具足。苦行僧,即某些宗教徒的修炼...

什么叫苦行僧?是做些什么?
答:苦行僧是印度的一种修练方式,长期断食甚至断水来锻炼忍耐力和离欲。苦行僧(Sadhu)是印度盛行的修练方式,常有苦行僧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带着象征湿婆神的三叉杖,边走边吟诵古经文。苦行僧必须忍受常人认为是痛苦的事,如长期断食甚至断水、躺在布满钉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热的木炭上、忍酷热严寒等事情,...

佛经中大爱化身的苦行僧,究竟有多苦?
答:苦行僧们在日复一日的佛经影响之下,便变得与佛经一样纯粹自然。苦行僧们在每年的朝拜之日,都会用三步九叩拜的礼节丈量朝拜之路,面对佛祖,他们虔诚,面对凡人,他们敬重。为了能够造福世人,减少是人们的苦难,苦行僧付出了超乎想象的努力。虽然很多人对于苦行僧的认知还不够全面深刻,对于苦行僧们的苦行,...

苦行僧是什么意思??
答:苦行僧是印度盛行的修练方式,常有苦行僧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带着象征湿婆神的三叉杖,边走边吟诵古经文。苦行僧必须忍受常人认为是痛苦的事,如长期断食甚至断水、躺在布满钉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热的木炭上、忍酷热严寒等事情,来锻炼忍耐力和离欲。苦行僧的主要任务就是冥想修行,通过把物质生活降到最为...

虚云禅师(虚云禅师祈雪是真的吗)出生于哪里
答:虚云禅师(1840--1959),籍湖南湘乡人,生于泉州,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虚云禅师,十九岁出家,二十岁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岁发心朝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华寺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愿;终于...

举例说明什么叫“了生脱死”?
答:在湖北沙市,有二个年轻比丘发愿用“三步一拜”的方式朝礼佛教四大名山,我们暂且不议论这是否与了生脱死有什么关联,但就其行为举止而言,简直是疯疯癫癫,以疯作邪。不错,在古大德高僧中,的确不乏“三步一拜”朝礼四大名山的“苦行僧”,但他们所处时代的交通工具相当有限,几乎是“非徒步难以朝礼”。而现在呢?

中国古代是否有真正的苦行僧?
答:你好,肯定有的,真正的苦行僧是不为世人所知的,就是现在也还有,你去五台山一趟就知道了,假和尚很多,苦行僧也有。

真正出家修行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答:‍‍汶川地震,妇幼医院被毁,产妇们没有地方生产,隔壁的罗汉寺确有很大的场地,院长担心当地佛教习惯,佛教修行场地禁荤腥禁血光,素全法师说:我们修行者最大的忌讳就是见死不救。不但给产妇们腾出了产房、食堂,还把菩萨搬出去日晒雨淋,把棚让给产妇们住,因为长期食素,包括法师在内...

奉行头陀法的苦行僧是谁?
答:摩诃迦叶尊者,佛陀大弟子之一。“我俩六点半起拜,花了二个小时十分钟拜到华首门, 又花了三四十分钟走到金顶寺。” 善心莲心云南鸡足山朝圣大会第一组同学,先行拜上绝顶,禀告正于华首门内石壁入定的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头陀苦行第一、传佛心印、中国禅宗五脉之祖,德高望重,肉身为众生仍留世...

勇者无惧,行者无疆
答:从西出阳关道到西南多风情,从挥师奔南国到壮行罗布泊,都留下了他徒步的身影。风雨八年,沿途他盖下了中国大地各个省市的邮戳,竟达1500余枚!然而这些布满邮戳的影迹停留在新疆伊犁那一枚上,1996年6月22日,当余纯顺像一尊“倒下的铜像”一样长眠于漫漫无边的罗布泊的时候,这位现代的苦行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