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贺子珍逝世后,留下多少遗物?李敏:仅有3只皮箱和3000元

作者&投稿:梅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时至今日,在李敏家中的客厅里,不仅挂着爸爸毛主席在延安时的照片,还放着妈妈贺子珍的巨幅遗像,相片中的贺子珍虽然白发苍苍,但却神情开朗,笑容可掬,每每想念妈妈时,李敏总是会盯着妈妈的遗像愣愣地出神......

1984年4月15日,李敏正躺在床上休息时,突然,电话急剧地响了起来,李敏赶忙起身去接,在听完电话后,李敏来不及回味,她着急忙慌地对屋内的丈夫孔令华说道: “我们马上去上海!快!”

原来,这通电话是中央办公厅打来的,电话中对方说道: “你母亲贺子珍病重,我们已经为你准备好去上海的飞机票,请你带全家马上到上海去!”

孔令华见李敏十分着急,便立即简单了收拾了一下行李,这时,接他们前往前场的 汽车 已经来了,孔令华便搀扶着身体有些虚弱的李敏上了 汽车 。

李敏本就有心慌的毛病,当她听闻妈妈病重的消息时,心情更加沉重,心跳地也越发厉害了,在飞机上,她脸色苍白,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慌乱与沉闷,李敏用手紧捂胸口,竭力想让自己镇定下来。

坐在李敏身旁的孔令华,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知道妻子十分担心母亲贺子珍的身体状况,连忙给她拿出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在李敏喝过后,孔令华轻声安慰道:“不要过于担心,会好的。”

女儿孔冬梅见状也贴心地对妈妈李敏说道: “妈妈,放心,姥姥一定会好起来的。”

听着丈夫和女儿的安慰,李敏微微点了点头。

飞机到达上海后,一辆小 汽车 早已等候在机场,在李敏一家人下飞机后,司机便立即把他们送到了贺子珍所在的华东医院。

初到医院,李敏甚至来不及听医生介绍母亲贺子珍的病情,便直奔病床前,当李敏看到妈妈呼吸急促,两颊通红,消瘦憔悴,非常虚弱的样子时,她的眼泪止不住的落了下来。

看了母亲贺子珍良久后,李敏轻轻吸了吸鼻子,俯下身子在贺子珍耳旁有些哽咽地喊道“妈妈”。

贺子珍听到李敏的呼喊,微微睁开了眼睛,当她看到女儿和孩子们都来了时,脸上的肌肉微微动了一下,似乎是在微笑,她的嘴唇也动了一下,似乎在说:“你们来看我了。”

李敏见状眼圈又一次红了起来,她再次俯下身靠近贺子珍,轻轻地说:“妈妈,你好吗?我们来看您了。”

贺子珍听到女儿的话,看着女儿深深地点了点头,随后她嘴唇微动了几下,用眼神示意站在李敏身旁的医生,就是为她看病的医生。

自从贺子珍生病后,说话本就不是很清楚,现在又在高烧中,没有力气,说话更是轻飘飘地,李敏虽然听不清楚妈妈再说什么,但是在看到妈妈的示意后,她也明白妈妈是在为她介绍给自己治病的医生,李敏轻轻向站在身旁的医生微微点了点头,道了声“谢谢”。

随后,李敏再次看向贺子珍,见母亲再次闭上了眼睛,李敏这才同医生走出病房,医生对李敏和孔令华说道:“你母亲从四月初就断断续续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几天前变成高烧,用过很多药物都没能把体温降下来。”

李敏听到医生的话,有些慌了神,正当她不知所措时,舅舅贺敏学也匆匆赶到了,在得知妹妹贺子珍高烧不退时,贺敏学立即建议服用安宫牛黄丸,他还说:“如果医院认为这种药太贵不能用,这个药费由我来出。”

医生听到后,当即表示:“只要有利于抢救,我们是不吝啬花钱的。”

就这样,医生听从贺敏学的建议立即给贺子珍服用了药物,贺子珍服药后,体温也降了下来,并沉沉地睡着了。

李敏见妈妈贺子珍脸上的泛红褪去后,这才放下心来,离开病房让妈妈好好休息。

之后的两天里,李敏带着全家人天天去看望妈妈贺子珍。

贺子珍在退烧后,神智更加清楚了,每当醒来她看到身旁的亲人,都会问上一句:“你们是不是怕我不行了,都来了。”

李敏听到妈妈贺子珍的话,微微撇了撇嘴,说道:“您别瞎说。”

贺子珍轻轻笑了笑,随即让护士给外孙女孔冬梅去弄些好吃的,当众人看到贺子珍可以说说笑笑时,大家的心也纷纷放了下来,认为她的病情有所好转了。

可令众人没想到的是,没几天后,贺子珍的病情突然加重了,体温连续升高两次,人还处在昏迷状态,医生们便立即对其进行抢救,李敏、孔令华等人焦急地守候在抢救室门口,这一等便是一个通宵。

然而,李敏却没有等到一个好消息,4月19日下午,贺子珍的心脏跳动越来越微弱,心电图也渐渐不再显示, 这位饱经风霜、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终究还是去了,享年75岁。

在得知贺子珍逝世的消息后,亲人们和医院的医生护士们纷纷簇拥到她的病床前,流着泪同她的遗体告别。

李敏看着妈妈贺子珍仪容舒展、安详,就像是静静地、深深地睡着一般,但输氧的罩子已经被撤掉了,洁白的单子覆盖在妈妈贺子珍的胸口,一时间她一下子扑到妈妈床前,拉开单子,她紧紧握着妈妈贺子珍那原本温暖的手,却发现早已冰凉,她试图捂热,可却没有任何用处,那一刻,李敏的眼泪止不住的落了下来,最后哭得更是泣不成声......

贺子珍逝世后,她的后事如何办,骨灰安葬在哪里,这些事对于上海市委而言是个难题,起初上海市委考虑将贺子珍的骨灰安葬在龙华烈士陵园,但有些人认为贺子珍是中央干部,应该将骨灰安葬在北京。

对于贺子珍后事处理的问题,上海市委始终敲定不下来,思虑再三后,还是请示了中央办公厅,中央办公厅对于如何安置贺子珍的后事和骨灰安葬问题也拿不定主意,又将此事上报给了邓小平。

邓小平沉思片刻后,当即拍板道:

邓公所说的一室,是指八宝山革命公墓存放中央领导同志骨灰的地方,就这样,邓公的话给贺子珍的葬礼规格定下了调子。

4月25日,向贺子珍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市龙华革命公墓的大厅举行,贺子珍的遗体告别仪式是简朴的,但却也是隆重的,因为当天,邓小平、邓颖超、陈云、聂荣臻、杨尚昆等中央领导人纷纷为贺子珍的敬献了花圈。

前来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除了中央领导人与贺子珍的家人外,还有不少贺子珍生前的好友,众人纷纷怀着敬仰之心,在贺子珍的遗体前默哀,鞠躬,缓缓地绕遗体一周,向这位长征老干部深情告别。

当天下午,贺子珍的遗体就火化了,随后,中央派了一架专机,在李敏、孔令华等人的护送下,把贺子珍的骨灰送往了北京,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当很多革命人士得知贺子珍的骨灰被安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后,他们纷纷自发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参加贺子珍的骨灰安放仪式,只为向这位令人尊敬的女红军战士表示最后的敬意。

安放仪式也十分简朴,李敏把捧着的骨灰盒放在院子里的桌上,大家围着骨灰盒鞠躬、致敬,然后李敏便把骨灰盒送进了一室,至此骨灰安放仪式完毕。

4月2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间便开始广播贺子珍逝世的消息,当天,北京及全国各大报纸都刊载了贺子珍逝世的消息。

就这样,这位最早上井冈山的女共产党员在她逝世后,终于得到了她生前应有的尊重与待遇。

从妈妈贺子珍病重、逝世、遗体告别仪式到骨灰安放,李敏一直处于哀伤的状态中,眼泪擦不干,她强忍着心里的悲痛和身体的不适,为妈妈把后事办完。

而最让李敏伤感的是妈妈贺子珍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对此,李敏曾悔恨地说: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贺子珍留给李敏的遗产一定是菲薄的,但其实不然,据李敏回忆:“妈妈的遗物仅有三只皮箱和3000元现金。“

虽然贺子珍留给女儿的遗物不多,但她留给李敏的精神财富,远远超过物质财富。

在贺子珍逝世不久后,李敏来到上海市委取回了妈妈贺子珍留下的遗物, 在贺子珍的遗物中,最值钱的当属 用毛主席给她的2万元遗产买的大彩电和手提式录音机,而这两样东西,最后都被李敏捐赠给了医院。

据李敏回忆: “爸爸的遗产妈妈只分到两万元,妈妈应该得到的比我们多,现在她拿得太少了,我爸爸生前曾经对我说过:‘我在井冈山时期写的东西,很多都是你妈妈帮我抄写的,有的是根据她的意见修改的。我这个时期写的东西的稿费,其中有你妈妈的一半呢。’但我妈妈从未提出过任何要求......”

除此之外,贺子珍的遗物仅有三个有些破旧的箱子,在这三个箱子中,装的有一半是衣物,其中最好的一套是呢料子制服,另外一半装的则是一些杂物,其中包括来往书信、照片以及购物发票等等小物件,还有3000元的现金。

对于这3000元,李敏曾说: “妈妈留下的遗产现金仅有3000元,这3000元我始终没有动用,因为爸爸和妈妈生前,都非常希望我寻找到哥哥姐姐,如果寻找到了,我就将这些钱分给他们用。”

而贺子珍留给李敏的最有意义且最值得李敏珍藏的当属毛主席赠给贺子珍的真丝手绢和那条贺子珍一直带在身边的红色毛毯,虽然红色毛毯已经十分破旧,而且烧坏过、织补过,但在李敏看来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记录了爸爸毛主席与妈妈贺子珍人生一段美好的回忆。

在仔细整理遗物的过程中,李敏发现她过去所知道的: 毛主席写给贺子珍的信 ,据李敏回忆:

当然,遗物中也有李敏过去所不知道的: 贺子珍的革命军人伤残证明书!

李敏在看到箱子中有用红布条包裹得十分严实的物品时,她带着好奇打开了这一物品,当在看到上面那一行字时,李敏的眼泪止不住的落了下来, 原来,被红布条包裹着的正是 贺子珍的革命军人伤残证明书 ,而且妈妈贺子珍的伤残等级还被定为了 三级甲等 。

李敏在看到上面由华东医院出具的关于妈妈贺子珍“右肺及右叶胸壁有金属异物”时,她不禁想到在火化妈妈贺子珍遗体后,骨灰中有几块坚硬的异物,而这几块异物正是多年前,妈妈贺子珍打仗负伤时,留在体内的子弹。

让李敏无法想象的是,从长征负伤到妈妈贺子珍去世,这些残留在身体内的炸弹碎片,给妈妈带来了多少无尽的痛苦。

对于妈妈贺子珍的经历,李敏从爸爸毛主席那里了解过许多,可她却从不知道妈妈贺子珍有一张伤残证明书,也不知道34年间(1951年开始领取伤残金)妈妈不仅从未领取过国家给予她的补贴,也从未让女儿得知自己有残疾证明书,更不想让女儿为自己担心。

就李敏而言,妈妈贺子珍留给她的精神财产更加弥足珍贵,而这些遗物也一直都被李敏珍藏着,每当想念妈妈时,她总是会拿出来看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