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字的文言文意思,跪求! 谁有文言文常见的字,字+意思+解释+例句?(一个字多种意思,...

作者&投稿:频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易
(1)换,交换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2)改变,更改
狱词无易。——清·方苞《狱中杂记》
(3)容易。与“难”相对
贵货而易土。——《国语·晋语七》
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

2、难
(1)困难;艰难;不容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2)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铁衣冷难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类
(1)又
亦类此耳。
梨栗枣柿之类。——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事例;条例
举类迩而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相似;像
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4、故
(1)事;事情
昭伯问家故,尽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国语·周语下》
(2)旧识;旧交
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5、知
(1)懂得,了解,理会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史记·李将军列传》
食马者不知。——唐·韩愈《杂说》
(2)要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
1、易 :(1)交易;(2)交换;(3)改变;(4)容易;(5)轻视;(6)平坦;(7)怠慢;(8)周易的简称。
2、难 :(1)困难;(2)灾难;(3)诘责。
3、类:(1)种类;(2)相似;(3)大都。
4、故:(1)原因;(2)事故、变故;(3)旧;(4)故意;(5)死亡。
5、知:(1)知道;(2)知识;(3)交好;(4)执掌、负责。

1 容易 变换,更换 2困难,灾难 3 类别 4 因此 原因 5同智,智慧 知道

1、易
(1)换,交换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2)改变,更改
狱词无易。——清·方苞《狱中杂记》
(3)容易。与“难”相对
贵货而易土。——《国语·晋语七》
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

2、难
(1)困难;艰难;不容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2)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铁衣冷难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类
(1)又
亦类此耳。
梨栗枣柿之类。——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事例;条例
举类迩而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相似;像
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4、故
(1)事;事情
昭伯问家故,尽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国语·周语下》
(2)旧识;旧交
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5、知
(1)懂得,了解,理会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史记·李将军列传》
食马者不知。——唐·韩愈《杂说》
(2)要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 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1.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 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3. 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 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

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
2005年语文考试大纲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了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一、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词类活用是2005年高考的选考内容。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

二、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2005年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

三、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四、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所以,在文言文翻译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翻译得通顺流畅。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

1、易 :(1)交易;(2)交换;(3)改变;(4)容易;(5)轻视;(6)平坦;(7)怠慢;(8)周易的简称。
2、难 :(1)困难;(2)灾难;(3)诘责。
3、类:(1)种类;(2)相似;(3)大都。
4、故:(1)原因;(2)事故、变故;(3)旧;(4)故意;(5)死亡。
5、知:(1)知道;(2)知识;(3)交好;(4)执掌、负责。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 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1.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 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3. 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 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

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
2005年语文考试大纲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了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一、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词类活用是2005年高考的选考内容。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

二、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2005年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

三、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四、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所以,在文言文翻译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翻译得通顺流畅。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
回答者:wto899 - 千总 五级 12-13 19:28

1 容易 变换,更换 2困难,灾难 3 类别 4 因此 原因 5同智,智慧 知道
回答者:★大空翼★ - 秀才 二级 12-13 19:36

1、易 :(1)交易;(2)交换;(3)改变;(4)容易;(5)轻视;(6)平坦;(7)怠慢;(8)周易的简称。
2、难 :(1)困难;(2)灾难;(3)诘责。
3、类:(1)种类;(2)相似;(3)大都。
4、故:(1)原因;(2)事故、变故;(3)旧;(4)故意;(5)死亡。
5、知:(1)知道;(2)知识;(3)交好;(4)执掌、负责。
回答者:hsingtehchen - 江湖少侠 七级 12-13 22:56

1、易
(1)换,交换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2)改变,更改
狱词无易。——清·方苞《狱中杂记》
(3)容易。与“难”相对
贵货而易土。——《国语·晋语七》
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

2、难
(1)困难;艰难;不容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2)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铁衣冷难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类
(1)又
亦类此耳。
梨栗枣柿之类。——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事例;条例
举类迩而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相似;像
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4、故
(1)事;事情
昭伯问家故,尽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国语·周语下》
(2)旧识;旧交
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5、知
(1)懂得,了解,理会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史记·李将军列传》
食马者不知。——唐·韩愈《杂说》
(2)要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
回答者:278712552 - 试用期 一级 12-14 10:11

有些字的文言文意思,跪求!~

1、易
(1)换,交换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2)改变,更改
狱词无易。——清·方苞《狱中杂记》
(3)容易。与“难”相对
贵货而易土。——《国语·晋语七》
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
2、难
(1)困难;艰难;不容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2)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铁衣冷难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类
(1)又
亦类此耳。
梨栗枣柿之类。——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事例;条例
举类迩而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相似;像
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4、故
(1)事;事情
昭伯问家故,尽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国语·周语下》
(2)旧识;旧交
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5、知
(1)懂得,了解,理会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史记·李将军列传》
食马者不知。——唐·韩愈《杂说》
(2)要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

看不懂什么意思

求揠苗助长的文言文,以及文言文的解释和一些难理解的字的解释!谢谢
答:拔苗助长 原文: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

文言文中,有"说"的意思的字,除了"曰","云","道"外,还有哪些?
答:“讽”:意思是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应指出的是在古汉语中,“讽”字大多不含贬义。“谏”:意思是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下对上,用言语纠正君王或尊长的过失,如《召公谏历王弭谤》。又如《触龙说赵太后》:“太后不肯,大臣强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上书谏...

文言文将字意思
答:1. "将"字在文言文中的不同含义并举出例句来 将#jiāng【释义】 ①表示行为或情况不久以后会发生:将要|即将|大风将至。 ②把;用;拿:将车门打开|将计就计|将功折罪。③表示接近某种状态:带的干粮将够吃一天|他出去将近三个小时了。 ④调养;保养:将养|将息。⑤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将一军|再有一步...

20字左右的文言文加意思
答:20字左右的文言文加意思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张三讲法 2022-11-20 · TA获得超过380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文言文20字带翻译 1.孔门师徒各言志 【原文】颜渊、...

有从字的文言文翻译
答:2. 有些字的文言文意思,跪求 1、易 (1)换,交换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2)改变,更改 狱词无易。——清·方苞《狱中杂记》 (3)容易。与“难”相对 贵货而易土。——《国语·晋语七》 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

随的文言文解释及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答:1. “随”在文言文中的有哪些意思,跪求专业人士解答 随〈动〉 (1) (形声。 从辵( chuò))(2) 同本义 [follow] 随,从也。——《说文》 随无故也。 ——《易·杂卦》 随山刊木循也。——《书·禹贡》 无纵诡随。 ——《诗·大雅·民劳》 凡庭实随入。——《仪礼·聘礼》。 注:“不并行也。

凭字的意思文言文
答: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代为[dài wéi] 代替。 2、为止 [wéi zhǐ] 截止;终止(多用于时间、进度等)。 3、为患[wéi huàn] 造成祸害。 4、为数[wéi shù] 从数量多少上看。 5、为力[wéi lì] 使劲儿;出力。 2. 有些字的文言文意思,跪求 1、易 (1)换...

有是字的文言文翻译
答:B在语言演化过程中,“是”字由名词代词演化为今天的判断动词,必然有一个桥梁,这就是“是”字的兼词.那么“是”成为兼词的本质是什么?肖娅曼认为:“它自产生之日起,即集形而上学之本在、存在、存在。 2. 有些字的文言文意思,跪求 1、易 (1)换,交换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

歌字的文言文解释
答:2. 有些字的文言文意思,跪求 1、易 (1)换,交换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2)改变,更改 狱词无易。——清·方苞《狱中杂记》 (3)容易。与“难”相对 贵货而易土。——《国语·晋语七》 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

本的文言文解释有哪些
答:7. 之的古文意思有哪些 在古汉语中“之”字用法颇为复杂,“之”字在古汉语里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不同的语境里“之”有不同的用法。 作实词的“之”有两种情况:一作代词;二作动词。 “之”字作动词,意为“到……去”、“往”、“到”、“至”。 如:“之死矢靡它。”(《诗经•风•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