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

作者&投稿:郅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理解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如下: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商界自古以来就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传统,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

诚实守信是会计行业之魂,是当今中国会计精神的品格要求。诚信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立信,是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

诚信对会计行业而言,不仅是一种财富、财源,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和提升自身社会地位、企业地位的致胜法宝。因此,诚信一旦缺失,会计人员若不讲诚信,就意味着放弃了走向市场、走向国际化的通行证,那么大家做假的会计信息就会蔓延开来。 

一、以诚信为本,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会计业是诚信行业,近年来发生的许多会计造假事件,使会计的公信力受到严峻的挑战,对会计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不利的影响。因此,以诚信为本,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共筑“诚信”长城,已成为当务之急。 

1.诚信就是一个企业的经济资源 。

诚信是经济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交换方式也呈现多样性,若信用缺失,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交易链条中断。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生产、运输、购销都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没有人愿意同不守信用的个人、公司、企业进行合作,因此,诚信就是一个企业的经济资源。信用是发展的基础,离开诚信,市场就无法健康发展,即诚信与重大利益相关。守信者得到利益,失信者必将付出成本。

也就是指诚信品牌是一种极大的无形资产,市场经济越发展,诚信的作用越重要,诚信一旦缺失,就意味着中国企业失去了走向市场与国际化的通行证。 

2.诚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 。

宣传诚信会计精神,弘扬立信职业道德思想不仅对发展诚信会计事业,并对建设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完善我国会计诚信教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诚信会计精神是一种具有优良传统的会计诚信精神,不仅具有鲜明的会计职业特色,而且体现着强烈时代气息。

我们现代会计人员应该永远珍惜,并发扬光大立信会计精神。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如果一个人失去信用,就会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以至身败名裂,更为严重的是,会危害他人与单位,给社会和国家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诚信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个道德问题。 

3.诚信是企业取胜的法宝 。

纵观中外的成功企业,都把诚信作为企业共同追求和必备的品质之一,无一不是以诚信为本而发展壮大的,其核心思想就是紧紧抓住了“诚信”,把诚信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一种思想,一种经营理念,一种管理方式,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无形推动力。

相反,一些企业,通过以破坏市场秩序为策略,乱中取胜。其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其实是以伤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前提的。这样的企业也必然开始走下坡,最终走向灭亡了。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

1.职业道德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 。

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为违法乱纪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虚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部分会计人员置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甚至走向断头台。

有的会计人员默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照新会计规定开展工作。

有些会计不懂法,不学法,甚至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这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反映了在新形式下对会计人员加强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2.市场经济制度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开、公正、有效地传递,这使得企业与投资者所了解的信息不相符,也给经济犯罪提供了可能。另外,企业的审计监督主要依靠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来进行。

内部审计无论在隶属关系上还是在利益关系上都始终未能解决其真正的独立性问题,因而这种审计监督无法从根本上制止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不仅如此,有些内部审计机构反而对会计造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企业会计造假出谋划策,成了会计造假的帮凶。

民间审计也同样面临着一个独立性问题,最突出的是资本经营管理者委托民间审计而不是股东大会委托民间审计,资本经营管理者委托或聘请注册会计师监督资本经营管理者,其监督的力度、监督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3.无原则地服从“领导” 。

这主要是受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

因此,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及发挥作用的大小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密切相关。个别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时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

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驱使下,失去了理性,走上了唯利是图的道路,他们会不择手段,攫取不义之财,做假账,编假报表,串通作弊,虚报利润,制作虚幻的高速成长。

蒙蔽监管者,欺诈社会,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三、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措施 。

维护和提高会计诚信,一要靠人,二要靠法规制度,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会计是要人来做的,只有诚信的人,才能使会计诚信恢复;但没有健全、完善的法规制度作保障,会计诚信也就成了空话。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诚信意识 。

首先建立持证人员诚信档案,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年检和其他行政检查工作,将会计人员执行会计法规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情况以及受到的奖惩情况、继续教育情况等进行登记,形成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不仅作为财政部门监管会计人员的依据,也可以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公开,从而督促、约束、激励会计人员严格自律,并将此作为会计人员从业执业及晋升的一个重要依据之一。

其次强化诚信教育,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注册会计师执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并在继续教育中突出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2.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 。

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运转效果,因此,改革旧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现阶段已经实行的有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稽察特派员制等,其中会计委派制主要在国有中小型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中试行,并在实践中创新了一些具体的运行模式,从目前各地试点的情况看,会计信息的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 

会计委派制是财产所有者向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统一委派会计人员,并对他们的任免、调遣、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该制度完全改变了原有企业内部的会计组织机构,保证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能够客观地进行会计核算,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职权。

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是加强会计监督和管理的有效形式,对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改善整个社会的会计环境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社会监督体系,加强会计诚信的法制和政府监管力度 。

由于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关键的鉴证作用,因此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管理,确保其在审计业务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同时适当提高行业审计收费并规范最低收费标准,不仅减少了行业恶性竞争,使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至于在过低的审计收费的压力下,任意减少审计程序以损害审计质量的方式来降低审计成本,还有利于增加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其执业的审计质量。

同时加强法制和政府监管,把政府在会计诚信体系中的作用明确起来。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设会计诚信体系应当立法先行。在目前立法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应尽快制定和补充会计诚信有关的管理法规和制度,修改有关涉及会计诚信行为的法律规定。

进一步明确政府管理部门、会计中介服务机构、企业、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具体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以便于实际操作和依法治理。 

4.建立和完善对会计诚信的奖惩机制 。

奖惩机制是抑恶扬善的杠杆,包括奖励、褒扬和惩处、贬抑两个方面。对坚持原则、忠于职守、诚实守信、热爱和发展会计事业的会计人员,应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并通过公开刊物等大众媒体予以宣传,增加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

对于违反会计法规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使后来者不敢重蹈覆辙。对不负责任及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要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加大对其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

还要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 



~

对会计人员诚信问题的看法
答:“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二;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素...

潘序伦的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是出自哪篇文章_百...
答:非法行为肯定不道德,但合法行为也可能存在着不道德问题。而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准要求更高,所以如此,首先是有利于社会,因为它关系着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在行业间诚信更是重要,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会计人员强化道德约束、防止和杜绝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不道德行为的...

一个合格的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人员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精神
答:因为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必要条件,没有诚信则一切都是空谈,所以诚实守信是作为会计精神的首要要求而存在的。记得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曾经说过:“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这就是说忠于职守、讲求信用是会计人的立足之本,是会计人生命存在的价值所在。会计人员最根本的任务...

浅析会计职业道德的参考论文
答: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这个特殊行业的特殊要求,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途径,“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就没有会计,会计本身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来核算和监督 经济 对象的,会计因其服务对象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个公众的产品,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为什么诚信对于cpa来说尤为重要
答:潘序伦先生认为,“立信”是做人的重要准则,同时也是会计的职业道德,忠于会计事业务必“立信”:“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他把信用看作是会计事业的生命线,“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这是潘序伦先生忠诚敬业精神的深刻表达。如果一个人失去信用,就会弄虚...

有关诚信的格言
答:●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潘序伦)●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潘序伦)●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朱镕基)●独立、客观、公正执业是我们注册会计师的天职,我们既然选择了做荷花,就要力求做到出污泥而不染。(...

十万火急啊~~~!!!
答:他认为,"立信"是做人的重要准则,同时也是会计人员安身立命的最根本的职业道德。他把信用看成是会计事业的生命线,"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如果一个人失去信用,就会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以至身败名裂,更为严重的是会危害他人,给社会和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身为会计人员应当始终如一地使...

坚守诚信的格言
答:●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潘序伦)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潘序伦)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朱镕基) ●独立、客观、公正执业是我们注册会计师的天职,我们既然选择了做荷花,就要力求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郭晋龙,深圳注协) ●人不...

关于会计的格言或谚语
答:关于会计的名言如下:(1)马克思;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 (2)会计名师潘序伦:“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 (3)朱总理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

怎么理解“诚信,乃立身之本”?
答:“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立身之本”即处世之根基。中华民族历来把诚实守信作为立身处世之本。在许多经典著作中都谈到“信”的重要性。《论语》中有“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礼记》中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这些珍贵的论点都说明为人处世必须守诺言、讲诚信。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