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泻叶(豆科植物)详细资料大全

作者&投稿:庞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番泻叶,异名旃那叶、泻叶、泡竹叶来源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英文名FOLIUM SENNAE,为 *** 性泻药,通过肠黏膜和神经从 *** 肠蠕动,属于猛药,建议尽量少用。作用于结肠,一般几个小时内生效。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 :番泻叶
  • 拉丁学名 :FoliumSennae
  • 别称 :泻叶、埃及番泻叶。旃那叶,泡竹叶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科 :豆科
  • 属 :山扁豆
  • 种 :番泻叶
  • 分布区域 :分布:广东、云南、海南诸省有载培。
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主要价值,禁忌,成分,功效,毒性,分析,临床,栽培技术,种子繁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鉴别,普通鉴别,化学鉴别,文献论述,

形态特征

狭叶番泻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cm,宽0.4~2cm,全缘,叶端急尖,叶基稍不对称。狭叶番泻为草本状小灌木,高达1米。双数羽状复叶,小叶5~8对,具短柄;托叶卵状披针形,长2~4毫米;小叶片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急尖,基部稍不对称,无毛或几无毛。总状花序腋生,有花6~14朵;花梗基部有一卵形苞片,易落;萼片5,长卵形;花瓣5,倒卵形,黄色;雄蕊10,上部3枚小形,不育,中央4枚等长,最下面3枚向下弯曲,花药稍呈四方形,基部箭形,4室;雌蕊弯曲如镰,子房具柄,被疏毛。叶面浅绿色,叶背灰绿色,微有毛茸,无压纹,质薄而脆。均以干燥、叶形狭尖、片大、完整、色绿、梗少、无泥砂者为佳,叶小、色黄、有梗、多破碎、有泥砂者为次。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叶脉稍隆起。革质。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稍有粘性。尖叶番泻呈披针形或长卵形,略卷曲,叶端短尖或微凸,叶基不对称,两面均有细短毛茸。 番泻叶近照

生长环境

原产于干热地带。从播种至开花结实只需3-5个月。适宜生长的平均气温有低于10℃的日数应有180-200d,此期积温不少于4000-4500℃。在中国较干热的云南元江县,年平均气温23.8℃,年雨量484.7mm,引种生长较好。土壤要求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或冲积土,土壤微酸性或中性为宜。 番泻叶

分布范围

分布于热带非洲埃及。产于热带,东非洲的近海及岛屿上,阿拉伯南部及印度西北部、南部均有。中国台湾、广西、云南有引种栽培。

主要价值

番泻叶出自《饮片新参》;《中药志》:进口的番泻叶中常夹杂有多种番泻属(即山扁豆属)植物的叶,据文献记载及按标本鉴定,其中可能有植物耳叶番泻Cassia auriculata L.的小叶片,呈卵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圆或微凹,或具刺突,基部对称或不对称,表面黄灰绿色至红棕色,被有灰白色毛茸,有的极多。此种叶片的掺杂量有时高达60%。据北京医学院生药教研组1959年分析此叶,其蒽醌衍生物含量极微。故此种叶片夹杂量愈多,则商品品质愈劣。耳叶番泻产于印度、斯里兰卡,野生或栽培。在国外尚有以植物倒卵叶番泻C.obovata Colladon的叶作番泻叶用者,但国内尚未见到,其植物分布于埃及、阿拉伯南部及印度。义大利有栽培,故商业上通称义大利番泻。《药用植物学及生药学》载:狭叶番泻和尖叶番泻的干燥成熟果实(番泻荚),功用与叶相同。服后腹痛的副作用较小。 番泻叶茶 药名:番泻叶。 英文名:FOLIUM SENNAE。 别名:泻叶。 性味:甘、苦,寒,有小毒。 番泻叶 归经:归大肠经。 主治: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 用法用量:2~6g,入煎剂宜后下,或开水泡服。资源分布:广东、云南、海南诸省有载培。 贮藏:避光,置通风干燥处。 市面上主要为印度番泻叶 该品含有番泻甙A及番泻甙B,并含葱酮衍生物: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等。具有泻下作用及抗菌作用,番泻叶还有箭毒样作用。《饮片新参》谓番泻叶性味苦、凉,功能“泻热利肠府,通大便。”《现代实用中药》说它“少用为苦味健胃药,能促进消化;服适量能起缓下作用;欲其大泻则服40~60毫升,作浸剂,约数小时即起效用而泄泻。”番泻叶作用较广泛而强烈,用于急性便秘比慢性便秘更适合。但平素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

禁忌

1、体虚及孕妇忌服。 2.《饮片新参》:中寒泄泻者忌用。 注意: 1.用量过大 番泻叶致泻作用因人而异,有人服用10克,并无通便作用,亦无不良反应。但有人服10克则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腹痛、黑便。所以常规用量也应先以小剂量试用,逐渐加量。用量过大可致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并可见头晕、行走不稳、面部麻木等。一般用于缓泻勿大于2克,峻泻勿大于6克。 番泻叶 2.药不对证 番泻叶性寒,泻下的同时可伤正气,所以体虚津亏而长期便秘者不宜用此峻下。临床可见一些老年病人长期自服番泻叶导泻,虽一时腹气通畅,但并非治本之法,而且会加重气阴虚损,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便秘症状。此时应配肉苁蓉、锁阳、炎麻仁、地黄等补肾、养阴、润下之品,以小量番泻叶缓下,并逐渐撤减番泻叶。 3.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忌用。剂量过大,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

成分

狭叶番泻叶含番泻甙(sennoside)A、BC、D,大黄酚(crysophanol),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3-甲基-8-申氧基-2-乙酰基-1,6-萘二酚-6-O-β-D-葡萄糖甙(tinnevellinglucoside),小叶中含山奈酚(kaempferol)。 尖叶番泻叶含番泻甙A、B、C、D,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嫩叶中含山奈酚。此外,同属植物耳叶番泻(Cassiaauriculata)叶含花白甙(leucoanthocyanins),树皮含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

功效

1、泻下作用该品对小鼠、大鼠、家兔等多种动物及人均有显著的泻下作用,小鼠和兔于药后2-4b致泻,人口服后约6h引起泻下。该品致泻有效成分主要为番泻甙A和B,尤其是 番泻甙A,番泻甙C虽致泻作用与A相近然含量很少。番泻甙A20mg/kg即可引起小鼠泻下。但倘于A中混入20%的C,则可使番泻甙A的作用增强1.6倍。番泻甙于小肠可以有部分吸收,后经血流或胆汁进入大肠,而主要则由小肠直接进入大肠,在肠内细菌作用下经水解、还原等变化成为大黄酸蒽酮或大黄酸蒽酮-8-葡萄糖甙。由于直接注入大黄酸蒽酮的泻下作用不受影响,且可见肠内大黄酸蒽酮的生成量显著减少,故认为大黄酸蒽酮才是番泻甙引起泻下的真正成分。另一方面,在翻转小肠和结肠囊番泻甙可阻止葡萄糖和Na的跨肠壁转运,表明抑制肠道对葡萄糖、钠和水的吸收,增加肠腔内容积继而 *** 肠壁反射性地使小肠和结肠蠕动增强,也可能是其致泻机制之一,且小肠也是其泻下成分的作用部位。 2.止血作用对胃、十二指肠出血有效。用该品水浸液于胃镜下喷洒于胃出血处,直视可见有即刻止血作用。番泻叶总甙200mg/kg腹腔注射可明显缩短小鼠出血时间。番泻叶口服,可便血小板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时间、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血块收缩时间缩短。此外,该品对盐酸和消炎痛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也有利于对胃、十二指肠出血的防治。 3.抗菌作用番泻叶浸液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甲型链球菌以及白色念珠和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 4.其他作用对于实验性肠梗阴大鼠,番泻甙50mg/kg腹腔注射可使降低的肠黏膜组胺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此外,曾报告该品有箭毒样作用,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冲动的传递、阻止乙酰胆碱与M受体的结合而使肌肉松弛。 5.毒性番泻叶总甙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为1.414g/kg,折合生药为36.3g/kg。

毒性

1、毒性:番泻叶甙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1.141g/kg。 番泻叶 2.番泻叶服后有时可致腹痛,呕吐或使原有的肠部炎症加重(尤其在用量较大时)。 3.有报导,服用番泻叶后有面部麻木、头晕、大小便时无感觉或痒感、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有程度不等的痛觉减退、服用大剂量番泻叶可出现尿潴留、恶性血压变化等。番泻叶甙的小鼠LD50 为1.414g/kg,折合番泻叶生药为36.3g/kg,此剂量大于临床番泻叶po治疗量300倍以上。 4.有人对服用番泻叶的患者102例,于治疗前后作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黄疸指数及心电图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分析

【化学成分】 1. 狭长番泻叶 含番泻甙A及B(二者互为立体异构)、番泻甙C及D(二者互为立体异构)、芦荟大黄素双蒽酮甙、大黄酸葡萄糖甙、芦荟大黄素葡萄糖甙, 以及少量大黄酸、芦荟大黄素.此外,尚含山柰甙、蜂花醇、水杨酸、棕榈酸、硬脂酸、植物甾醇及其甙等. 2. 尖叶番泻叶 含蒽醌衍生物0.85%~2.86%,其中有番泻甙A、B、C,芦荟大黄素-8-葡萄糖甙, 大黄酸-8-葡萄糖甙,大黄酸-1-葡萄糖甙, 以及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异鼠李素、山柰素、植物甾醇及其甙等. 番泻叶 【理化鉴别】 1. 粉末遇碱液显红色. 2. 粉末作Borntrager 氏试验,氨液显红色至紫色.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含量测定】 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药理作用】 1. 泻下作用:番泻叶的药效以双蒽酮甙类如番泻甙A作用最强, 蒽醌甙次之,游离蒽醌可能经消化道氧化, 故作用较弱;结合型的甙类有保护作用,达大肠时经细菌或酶分解成甙元, *** 大肠,增加张力和蠕动, 并减少水分吸收而致泻(见大黄). 2. 抗真菌:25%水浸剂用试管法,对奥杜盎小孢子菌、星形奴卡菌有抑制作用. 3. 止血:番泻叶总蒽醌甙200mg/kg腹腔注射, 对小鼠毛细管法有止有作用. 4. 毒性:番泻叶甙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1.141g/kg.

临床

1、治疗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及消化道出血:一般每次服番泻叶胶囊4粒(每粒含生药2.5g)每天3次,24小时内未大便者加服1次。 番泻叶 2.用于便秘:一般每日用干番泻叶3~6g,重症可加至10g,开水浸泡后服用。 3.用于促进术后肠功能早期恢复:以番泻叶4g开水泡服。 4.于肛肠病术前套用以代替清洁 *** :于术前1天下午禁食,下午3时以番泻叶10g开水泡服。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种子繁殖:一般采用大田直播。宜2-3月旱季或于10-11月雨季末少雨时播种。行株距70cm×50cm,播种前一日控 *** 浇足水,每穴播5-6粒,覆土2cm,盖草保温。

田间管理

苗长高至10cm左右时间苗,带土移植于缺苗穴、保证每穴有壮苗1株,苗期每15d施清水肥1次。现蕾期施稍浓的腐熟人粪尿,并摘蕾摘心,促进枝叶生长繁茂,提高产量。留种地不摘蕾,并增施磷钾肥,促进籽粒饱满。整个生长期,特别是雨后要勤除草、松土,防杂草遮阴和争夺养分,并防止土壤板结。 番泻叶

病虫害防治

① 立枯病,为害幼苗,在发病前或初期喷1:1:15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同时注意在旱季播种,施用石灰粉改善土壤pH及加强苗期管理。 ② 叶斑病,为害叶片,可喷1:l:1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1500倍液。 ③ 粉蝶幼虫,为害枝叶,在云南元江地区用“细腰马蜂”天敌防治。

鉴别

普通鉴别

(1)该品粉末淡绿色或黄绿色。晶纤维多,草酸钙方晶直径12~15μm。非腺毛单细胞,长100~350μm,直径12~25μm ,壁厚,有疣状突起。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叶肉薄壁细胞中,直径9~20μm。上下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平直;上下表皮均有气孔,主为平轴式,副卫细胞大多为2 个,也有 3个的。(2)取该品粉末25mg,加水50ml及盐酸2ml ,置水浴中加热15分钟,放冷,加乙醚40ml,振摇提取,分取醚层,通过无水硫酸钠层脱水,滤过,取滤液5ml ,蒸乾,放冷,加氨试液5ml ,溶液显黄色或橙色,置水浴中加热2 分钟后,变为紫红色。 番泻叶可作药用 (3)取该品粉末0。5g,加乙醇和水的等量混合溶液3ml,超声处理30分钟,离心,吸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香泻叶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矽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醋酸乙酯-正丙醇-水(4:4:3)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萤光斑点;喷以20%硝酸溶液,在120℃ 加 热约10分钟,放冷,再喷以5% 氢氧化钾的稀乙醇溶液,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化学鉴别

(1)粉末遇碱液生成红色。 (2)取该品粉末25mg,加水50ml及盐酸2ml,置水浴中加热15min,放冷,加乙醚40ml,振摇提取,分取醚层。通过无水硫酸钠层脱水,滤过,取滤波5ml,蒸发至乾,放冷,加氨试液5ml,溶液显黄色或橙色,置水浴中加热2min后,变为紫红色。(检查蒽醌类) 番泻叶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 采收储藏:生长盛期选晴天采下叶片,及时摊晒,经常翻动,晒时勿堆积过厚,免使叶色变黄,晒至干燥。或用40-50℃温度烘干。按叶片大小和品质优劣分级,打包。

文献论述

1、《现代实用中药》:番泻叶,少用为苦味健胃药,能促进消化;服适量能起缓下作用;欲其大泻则服4-6公分,作浸剂,约数小时即起效用而泄泻。 番泻叶 2、《饮片新参》:泄热,利肠府,通大便。 3、《现代实用中药》:治热结便秘,积滞腹胀。



~

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答:本文目录一览:1、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番泻叶用法用量2、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3、番泻叶的作用?4、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3个介绍回答你5、汉草养生番泻叶的功效?如何服用?6、番泻叶茶的功效作用与喝法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番泻叶用法用量1、番泻叶,异名旃那叶、泻叶、泡竹叶来源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英文名...

番泻叶是什么植物上的叶子 番泻叶生长在什么地方
答:番泻叶是什么植物上的叶子 番泻叶是番泻树的叶子,是豆科植物的一种。它主要分部在我国沿海地区,番泻树的植株高度,通常可以达到一米左右,叶片相互生长,但是叶柄比较短。另外,它的叶片呈长卵形,长度大约有四厘米,并且叶子顶端比较尖。番泻树是豆科的矮小灌木。高达100厘米。主产于印度。喜高温干燥...

番泻叶是一种什么植物的叶子?
答:1. 番泻叶是什么植物的叶子?番泻叶是豆科植物的叶子,具体来自两种不同的番泻树种。2. 泻叶的原产地在哪里?泻叶的原产地是东非的热带地区,包括红海和阿拉伯半岛沿岸,以及一些岛屿上。3. 泻叶是什么植物的番泻叶?番泻叶是两种豆科植物的叶子,这两种植物分别是狭叶番泻和尖叶番泻。4. 番泻叶的采摘...

天然药物集——番泻叶:历史、原植物
答:番泻叶,作为常用的天然药物之一,其主要来源是豆科植物狭叶番泻的叶子。历史沿革 番泻叶并非我国原产,而是从国外引入并开始药用的主要在清代以后。关于番泻叶的记载,可以在王一仁所著的《饮片新参》(1935年)中找到,之后的药物文献也频繁提及,而在一些早期的著作中,本品亦被称作旃那叶或泻叶。原植物...

番泻叶是什么植物上的叶子?
答:番泻叶是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番泻叶又称之为泻叶、旃那叶、泡竹子叶,是豆类植物尖叶番泻或者狭叶番泻的小叶。味甘、苦,寒性,是一种刺激的泄药,归属于猛药。作用于结肠,一般几个小时内生效。主要成分:番泻甙、芦荟大黄素、黄连酚、葡萄糖甙、多酚氧化酶。识别要点 (1)狭叶...

番泻叶是一种什么植物的叶子?
答:泻叶是植物的叶子番泻叶是一种植物的叶子。它也被称为陈钠叶,番泻叶和浸泡竹叶。它是植物的窄叶,或尖叶的小叶。另外,番泻叶的原产地是东非的热带、近海和岛屿,现在中国的广东、海南、云南等地都有种植。泻叶是什么植物番泻叶是两种豆科植物的叶子,但这两种植物的使用方法不同。番泻叶需要在开花前采摘...

番泻叶是什么的叶子
答:番泻叶,亦称旃那叶、泻叶、泡竹叶,源自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作为泻药的一种,番泻叶常用于治疗热结便秘和积滞腹胀,医院里常用它作为肠道清洁剂,以准备肠道检查,或帮助急性便秘患者缓解便秘。然而,番泻叶的使用也存在副作用。其含有的番泻甙能抑制大肠的水分吸收,导致肠内容物增多,...

什么叫番泻叶?番泻叶是什么?
答:番泻叶是番泻树的叶子。番泻叶,是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者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这两种植物主要产地均不在我国,狭叶番泻主要生长在埃及、印度、苏丹等地区;尖叶番泻则主要集中生长在埃及。不过我国的两广地区以及云南地区亦有引进栽培。番泻叶在9月份时采收,晒干生用即可。番泻树是豆科的矮小灌木。高达...

番泻叶是什么树的叶子
答:番泻叶是什么树长的叶子番泻叶是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别名狭叶番泻、番泻叶、埃及决明,国内外均有分布,国内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云南多个地区。番泻叶长什么样子番泻叶整体不大,约为5-8cm,成尖卵形,本品叶子是互生的,有的叶子比较粗糙,有短柄,小叶5-8对,叶片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

番泻叶是什么东西?
答:番泻叶,异名旃那叶、泻叶、泡竹叶来源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英文名FOLIUM SENNAE,为刺激性泻药,通过肠粘膜和神经从刺激肠蠕动,属于猛药,建议尽量少用。作用于结肠,一般几个小时内生效。狭叶番泻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cm,宽0.4~2cm,全缘,叶端急尖,叶基稍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