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姓迁徙

作者&投稿:詹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孟姓同出一源,但发祥地有两个,即今河南北部和山东东南部。孟姓首先在中原北部兴起,并且两地孟姓很快融合,在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境繁衍极昌。汉代,孟姓已成为河南、河北及山东等省境一带望族,并向西播迁于陕西咸阳,向南入迁浙江上虞、湖北鄂城、云南曲靖。魏晋南北朝时,孟姓族人因避战乱,大举南迁,其中河南一带的孟姓大多入迁今湖北、江西北部一带,山东一带的孟姓多迁至今江苏、浙江一带。而今四川成都一带大致在汉代已有孟姓,汉以后孟姓入迁逐渐增多,至五代得到迅速的繁衍。唐宋以后,孟姓广泛分布于我国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明、清之际遍布全国各地。

自从战国时期孟孙氏在鲁国失去成邑这个根据地后,孟氏后人开始散居各地。此后,由于各种原因,外迁者不断。到孟子四十五代孙孟宁时,孟氏家族人口依然不多,北宋以后家族开始繁盛,人口增长加速。到新中国成立前,孟子嫡裔已经传至七十四代,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曾经“焚书坑儒”,儒学的发展受到限制。孔子以后的儒家八派中有“孟氏之儒”,而《孟子》一书本列为子书,免于被焚,但孟氏儒家所蒙受的打击是沉重的。

西汉时期,扬雄首先肯定了孟子对儒学的杰出贡献。东汉赵岐特别推崇孟子。自汉代至唐朝,要求尊崇孟子的呼声连续不断。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刻石十一经,开始增入《孟子》,自此《孟子》被列入经书;宋代正式将《孟子》刊刻为儒家的十三经之一。

北宋仁宗时,孔道辅寻访到孟子的坟墓,在墓旁建立孟子庙。孟子开始有了宗庙祭祀。

随着《孟子》一书影响的扩大,孟子的地位也被越抬越高。元朝仁宗延(虫血儿)三年(1316年),诏封孟子父亲为“邾国公”,母亲为“邾国宣献夫人”。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从此,“亚圣”之称便与孟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达到了封建皇帝对孟子封赐的极顶。明清时期,除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曾被朱元璋“罢配享”,赶出孔庙,以及明朝世宗时直接称呼“亚圣”外,均沿袭旧制。

孟子后裔因此也受到人们的尊崇,得到封建朝廷的优渥祀奉。血脉相承 生生不息。

孟子四十四代公济时,正值五代之乱,公济率族人避乱于东山。北宋景蚍四年(1037年),孔中丞守兖州,访得孟子后裔孙公济之子孟宁,遂推荐于朝廷,授本县主簿,主持祭祀孟子。后来被孟氏族众尊奉为中兴祖,从此以后孟氏后裔嫡裔相承,脉络清晰,现今孟子故里邹城的孟氏族人皆为孟宁的后代。

孟氏族人在外地居住者很多,孟氏族人自失去所依托的成邑,就陆续迁徙。北宋时在孟子故里有奉祀孟子的专祠,但孟氏族人仍散居各地。明清时期,随着海禁的开放,孟氏家族开始有人漂洋过海,定居海外。

孟中厚子孙中的一支迁在南宋都城临安,中间传19代,到第六十一代孟治庵时,正当明朝末年,他东渡日本,成为现在日本广岛武林氏一支的始祖。

移居台湾及海外

孟治庵东渡,其原因,在日本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孟治庵是在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侵朝战争中被俘的;另一派认为孟治庵是漂流到日本的。孟治庵到日本后,其后裔成为今日广岛武林氏一支。

孟子嫡裔也迁居海外,散居各地,尤其在东南亚和美洲最多。

民国孟繁骥先生南下,定居宝岛台湾,其子女随行。



~

客家黄氏迁徙史
答:黄膺的后裔,非常显贵,北宋时出了著名的尚书右丞黄履和大书法家黄伯思,因此,家族名扬天下。 6、明清时期的迁徙 ①迁往台湾的黄姓: 明末清初,闽粤一带的黄氏,有一部分迁往台湾,人丁兴旺,与陈姓、林姓、郑姓,成为台湾的四大姓,素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美称。后来,黄氏又播迁到了海外。 早在明代以前就开...

孙姓迁徙
答:姬姓孙氏在秦汉以前的几百年间主要是繁衍播迁于河南省境,其后则主要繁衍于今东南沿海地区。妫姓的孙氏早期则主要集中于山东境内繁衍,这一支孙姓之所以显赫,主要是得力于兵家之圣的孙武,故后来孙姓人家便以“乐安”为堂号,后因齐国内乱,孙姓子孙便首次南迁于江苏、浙江一带。这一支繁衍乐安的孙氏,后成为了孙氏主要...

姓氏的起源迁徙与现在的分布
答:中文中的姓氏一词,最早时其“姓”与“氏”不同。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时代,人类还处于母系社会,“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随着母亲的姓而改的,也可以看出那时姓“姬”、“姒”、“妫”、“姜”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是从女字部这一特...

百家姓中李姓的来源及其迁徙分布
答: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二、李姓迁徙分布: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

古姓迁徙分布
答:在台湾,古氏主要聚居于新竹、苗栗等地,采用聚族而居的方式,如苗栗西湖、东势、潮州、竹东和杨梅等地的古姓村落十分常见。古姓移居台湾始于清朝康熙年间,如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的朱一贵起义时,就有古氏从广东五华迁台,其中古兰伯、古芬兴等居住在下淡水港一带。乾隆年间,又有一支古氏从...

陈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答:陈姓迁徙分布 陈姓是全球华人、韩国人、越南人的姓氏,在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海南省、 江苏省、香港、澳门以及台湾、新加坡 马来西亚都是第一大姓。中国姓氏密度图册中,陈姓分布与闽海民系的分布范围极一致,在浙南、福建以及广东沿海皆极高密度,呈极深红色,人口密度在7.8%以上,在珠三角、长三角呈次深红色,人口...

程姓迁徙
答:程氏先民就在这时开始迁徙到长江流域,在那里建设新的家园。以冶金铸造为业的鲁国豪富程郑,在秦朝建立以后,被强行迁到蜀郡的临邛,就是现在的四川省邛邾县。有个名叫程林的人,秦朝时从中原地区迁居会稽郡,他精通酿酒技艺,酿造的酒味道佳美,遂开办了一个酿酒作坊,生产醇酒。当地还有一个名叫乌巾...

有多少姓氏是从山西大槐树迁移出来的?
答: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那就是山西大槐树下的迁移的姓氏遍布全国。事实上这种说法是很有根据的。因为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迁移原本在山西所在的大槐树下的人民到全国各地,尤其是河南这种中原地带,据说90%以上的河南人都是祖上从山西大槐树下的人迁移过来的。听上去或许有点匪夷所思,之所以听上去匪夷所...

周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答:周姓迁徙分布 周朝时期的迁徙 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广布于黄河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周姓由西向东迁徙繁衍,与周王朝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了大举的繁衍,一度成为巨族。 战国秦汉时期的迁徙 周姓主要繁衍播迁于中国北方的广...

我国历代移民和姓氏迁徙的八大发源地在哪
答: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第六位,杨姓。这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说到这个杨国大家可能不熟悉,这里就是今天的山西洪洞县,明初大移民的始发站,代表人物有战国思想家杨朱,东汉文学家杨震。第七位,赵姓。宋朝国姓,《百家姓》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