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为什么禁不起诱惑,为什么放不下 我是学佛的人也明白因果为什么还是对婚外恋的男人放不下

作者&投稿:翠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人问,我很想放下,就是放不下,有什么方法?印光法师教给我们非常好的方法,天天想什么?想死,人对这个世间意冷心灰,自然放下了。所以印光大师自己的小佛堂就供一尊佛像,非常简单,一尊佛像大概只有这么高,不到一尺,阿弥陀佛的像就供一尊。一对蜡烛,一个小香炉,一杯清水,一个木鱼,一个引磬,其他的都没有,干净,一尘不染,桌子上放了一本《阿弥陀经》。阿弥陀佛像的后面,老法师自己写了一个字,死字,贴在墙壁上。一天到晚对著这个字,你还有什么想头的?死了连身体都带不走,何况身外之物?他天天面对这个字,万缘放下。

其实你要真正能够觉察到,人在世间,每一天都死一次,睡著不就等于死了吗?你想想,你熟睡的时候,这个世界哪一样东西是你的?连身体都不是的。人熟睡了,把身体抬走了你都不晓得,没有一样是自己的。所以要看破!放下你才能入佛法,才能契入,放不下没入进去。听的都是知识,不是智慧,契入之后,你看这个经上的文字,字字跟自己性德相应,字字都有无量义。怎么讲法?机感相应,众生的根机,自性里头自然的感应,不深不浅,他能听得懂,他能觉悟,不是学来的。



那是因为你对佛法的学习不够深入,悟性不够深,道心不够坚定!身处五浊恶世,诱惑太多,放不下正常。但是真正学习佛法之后,对宇宙人生真相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拨开思想的迷雾,就没有那么多不舍了!所以放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要更加用心体会轮回真相!真正的学佛人以佛法僧三宝为究竟皈依处,不皈依天魔外道的,下面的很多回答都是附佛外道,他们的言论很容易干扰初学佛的人,使他们迷惑颠倒!真正的学佛人要明因识果,忏悔罪愆,不像那些妖魔外道一样无惭无愧不惧因果!真正的学佛人看到世间平等无我,慈悲心起,降服贪欲傲慢,不造诸罪!

因为你是凡夫,凡夫怎么可能会经得起诱惑?怎么可能放得下?
学佛最重要的是要“机理双契”
正所谓“法无高下,应机则妙;药无贵贱,对症则良。”
所以学佛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根机(诊断病症),才能选择适合自己根机的法门(对症下药)。
下面引用净宗师父的开示,希望能帮到您。南无阿弥陀佛!

法无高下,应机则妙
法无高下,应机则妙;药无贵贱,对症则良。这两句话是大家熟悉的,佛法法门本身并不比较其高下,而是从现实效果和利益出发,能顺应我们的根机,这个就是妙法。一个法门再好,但不能顺应我们的根机,那就不是妙法。我们如果生病了,到药店买药,我们会不会这样,「哇,这药是进口的,四百块钱一粒,很名贵。」结果它是治偏瘫的,你只是得了感冒,把它买回去吃了管用吗?如果你得了感冒,你就买感冒的药,而不是从药品价格的高低来判断。能够对你的病症,这就是一服好药。这是说明我们不要以凡夫的知见判断这个高、那个低,而是从我们众生的根机出发,以我们能不能解脱生死这个角度来判断。底下说了:然,处是娑婆,时是末法,机是愚恶;我们现在所处的地点在哪里呢?在娑婆世界;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时代呢?叫作末法时代;我们是什么样的根机呢?是愚痴造恶之辈。择法修行的人,要慎重考虑这几方面的因素。环境、地点对我们有很大的障碍性,「娑婆世界」是「堪忍的世界」,是苦恼世界。娑婆世界的众生,佛在经中讲,是造罪造恶深重的众生,是被诸佛所舍弃的众生。《悲华经》里面说「一千四佛所放舍者」,过去佛通通放舍了。为什么放舍了呢?我们的罪业太深重了。这样的众生,既然是别的佛所放舍的,依别的教法,就不能得救了。

末法时代的教法
现在是末法时代,已经不是大圣释迦牟尼佛的正法时代了,正法时代的行持标准,末法众生不能适应。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说「夏葛冬裘」,夏天就要穿凉爽的单衣,冬天就要穿暖和的棉皮大衣。你说「这件T恤衫很好,是名牌的,我很喜欢它。」到冬天你还穿着它,那就不合时宜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嘛!同样,你说「这个法门很好」,是很好,但是是正法时代所行的法,你到末法时代再来修,修不来了嘛!比如讲「戒定慧三学」,这是佛法的基础,以戒得定,以定发慧,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然后得解脱。但是这个教法到目前就不行了,近代弘扬戒律的弘一大师,他的修持和名望都是很高的,弘一大师讲,我们中国的戒,从宋代就断掉了,他说自己也不是一个完整的比丘,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受三皈的沙弥」,没得到清净的戒体,为什么?传承断了。
在我们末法时代,要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呢?《大集月藏经》告诉我们说:「末法时代,亿亿人起行修道,无一得者,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所以,站在时代的角度来判断,只有念佛这一法;站在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来看,娑婆世界烦恼强盛,罪业深重,没有佛力把我们救拔出去,怎么可能得救?有句俗话说「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的水是浊浪滔滔,跳进去能洗得干净吗?洗来洗去还是有黄泥,对不对?怎样才能洗干净呢?一定要有一个人把你从黄河里边拽出来,在清水里给你洗才能洗得干净。我们所处的世界不光是一条黄河了,是「五浊恶世」,我们堕落在五浊恶世当中,六根对六尘,起心动念,无不是污染之法,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把自己洗刷干净,怎么做得到呢?从时间、处所的角度讲,我们必定要仰靠一个外力,能把我们从娑婆世界拯拔出去,转生净土,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清净。
心净国土净
佛法里有两句话,一个叫「心净国土净」,一个叫「国土净心净」。圣道门修行的人以前面那一句为他的宗旨,心清净了,国土就清净了,道理讲起来虽然不错,事实上呢,凡夫没有一个人做得到,大话好说,大事难做。佛菩萨就不一样,阿弥陀佛就「心净国土净」,他的清净愿心庄严,就形成了清净的极乐世界,这话是菩萨的身份才能讲得出来、才能做得到,对凡夫来讲,就不切实际。
依我们净土宗来讲,「佛土净心净」。极乐净土是很清净的,我们的心虽然染污,但是,到了极乐净土,自然心就清净了,开悟了,证无生法忍了。以我们娑婆世界来说,我们来到大连的海洋公园,这里环境清净优美,一个星期的工作压力当下就放松了很多,就感到心地清净了很多,对不对呀?凡夫就是这样,内心总是随着环境而改变,我们没有以心转境的力量,只是心被境转。心既然被境转,就要选择好的境,要到净土去。你如果能做到境被心转,那就无所谓,你可以在娑婆世界度众生了,下地狱也不要紧了,因为你的心能转境,地狱之火对你毫无妨碍了。可是,我们不是这样的根机。
愚痴造恶之辈 既然心被境转,对境界就要有所选择,那就从娑婆向往极乐,所以「处是娑婆,时是末法,机是愚恶」,看清我们是什么样的根机呢?是愚痴造恶之辈。 哎,你们同意不同意这一点哪?「讲我愚痴,讲我造恶,听着太难听了。」有没有人说「我不是愚恶,我是贤善?」「贤善」,也有一点啦,比较起来,大家在座各位能念佛、能修行、想解脱、吃素、持戒,比大街上的人当然是贤善了。但是,这里讲的「愚恶」,不是依世间的善恶为标准来判断的,是从我们人的本性上来反思的,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哪一个是断了贪瞋痴的烦恼呢?没有断贪瞋痴的烦恼,就具足三毒。三毒不恶吗?我们起心动念不是「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吗?《地藏经》明确告诉我们说「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我们起心动念,都是我执、我见,「我」字当头,都有贪瞋痴的烦恼,所以叫作恶。这个「恶」是本心上的,所谓「恶众生」「造恶众生」。
「愚」又怎么解释呢?有人说「我并不愚啊,我读书很聪明啊,我很有智慧」,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从佛法的角度,你开悟了,懂得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了,那就不愚了,不然的话,就是两眼一片黑,是愚人。
净土宗对机的认识,和其它法门相比,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修学圣道门,一定要有那种大丈夫的气概,自己敢于承担,说「彼亦丈夫我亦然」「脚踏毗卢佛顶而过」,很有豪情壮志。因为圣道门,要自我修证成佛,如果没有这么大的勇气,那圣道门你是修不来的;净土门就不一样了,来到净土门,就很谦卑地把自己放下,认识到自己是个愚恶的众生,而仰靠佛力往生净土。所以,印光大师讲:「愚夫愚妇之辈,老实念佛,往生净土。」
古德还有这样的说法:「圣道门者,极智慧离生死;净土门者,还愚痴生极乐。」修行圣道的人,他的智慧开发到极点,才能断烦恼、离生死。但是,学净土宗就不是这样子的,「还愚痴」,还愚痴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觉得自己很聪明,来到这个法门,也不是怀着那种谦恭的心,而是依自己那种思辩的心,这样就不叫「还愚痴生极乐」了,「还愚痴」就是「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我就是依念佛而往生。」这不是口上讲的,而是心中踏踏实实地这样认为。
来到净土门之内,不要把自己的智慧夸得很高,《无量寿经》讲:「无量寿佛威神功德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光明」就是智慧的意思,诸佛的智慧尚且不及,那你凡夫来到念佛门里面,还谈什么智慧呢?老老实实放下来好了。所以,认识到自己是这样一个众生,而老实念佛。

经不起诱惑、放不下就是贪心在作怪,是众生无始习气牵引着大家造诸业行。我们学佛,首先就要严持戒律,断除贪嗔痴业习。通过精进修行,逐渐遣除自身业习。习气少了,就不会执着于外界的诱惑,烦恼痛苦就会逐渐减少,直到最终解脱。

这是很正常的啊 因为你要修行了你的冤亲债主都知道了 就来障碍你 他们说你欠了他们那么多你要修行了 你不还债了能行吗 不行所以就统统出来障碍你。
给你设置很多的诱惑,困难;这样如果你动心了,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我们修行人要做到的是如六祖所说的不见世间过。不过很难。
要信己善根,相信自己一定行,一定能够做到;
最差的就是石头压草,当诱惑来的时候就拼命的念佛。压制欲望。

为什么很多学佛的人,越学越放不下~

学佛学成这样大概有三种情况:一,你没有师承,连什么是“佛法”也不认识,盲修瞎练。二,虽然遇到好老师了,但是不晓得如何做老师的学生。可以说比上面一种人强一些了,却还是盲修瞎练!因此,老师讲的经,你没有听懂,或者听谬了。听错了,就解错行错了,所以学佛很多年没有看破,怎么可能放下啊!三,没有遇到真正的好老师!经上讲善知识难遇,一个真正有修有证的好老师很难遇到。特别是在“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的末法时期,更是难上加难。如果我们遇到的老师没有开悟,或者说老师还放不下,怎么能帮助我们放下呢?这是很显然的道理!那么,怎么样才能遇到善知识?答:用真诚心读经或者念佛!你就能遇到真正的善知识!因为“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佛出现于世间唯一的目的,就是帮助众生成佛。现在你想学佛、成佛,佛怎么会错过这个机会!必定会应化而来帮助你!读了许多年经典,念了许多年佛号,还没有遇到真善知识,是真诚心不够。

放不下,是没有看破,真看破一定放下了。不外两个原因:
一,对佛讲的有怀疑。虽信不是真信,半信半疑。佛讲邪淫堕地狱,你不以为然。以为佛是劝人行善,大概说话扩张,没有这么严重吧!现在这种事很普遍,也没有见哪个人堕地狱了呀!
比如,吸烟有害健康,人人皆知。吸的人还是很多,为什么?对科学家讲的吸烟得这种病那种病不以为然吗!麻木不仁啊!
《金刚经》讲: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不异语者。佛讲的都是事实真相,事实是什么,佛就怎么讲,决定不扩张,更无妄语。
二,烦恼习气难断!比如,吸毒。染上后想戒掉并不容易,毒瘾发作,迫使你不得不再吸。烦恼习气比戒毒难得多!内有生理因素,外有环境诱惑,把得定太难了!故佛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欲望不能降低,地狱免不了。
这就需要发坚定心,勇猛心,精进心。

人们为什么禁不住一些诱惑?为什么为了金钱可以出卖一切?
答:佛说,贪嗔痴。贪排在首,说明这是人的本性,而学识,含养,让人学会屏蔽和控制它们。但是人都是有弱点的,有些人看重钱,也有人看重权。她的选择,她的命运。

佛说的放下 跟我们欲望有没有冲突?
答:佛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佛,为什么有聪明愚笨之别,就是我们的妄念程度不同造成的,妄念越重佛性就越低,甚至没有佛性,要想获得智慧健康,就得放下妄念、分别和执着。放下,指的是放下分别执着,放下贪嗔痴慢疑,是理上放下,不是事上放下,事照做,理上不能有分别执着妄想,事随缘去做,也就是...

佛的困惑是什么?佛的欲望又是什么?
答:我观心知问,不禁冷汗满身。 我问佛:我该怎么办?佛说: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我接着又问佛:心灯是什么?佛说:心灯在你心中。惜缘 在晨钟暮鼓中初雪飘落,初雪消融,世间万物大约都是这样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吧。 我说:我想忘记。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

为什么佛法说众生平等,但佛不渡我?
答:现代很多法师开示提到:只要虔心供养三宝,必有福报降临;只要一心念佛,佛就会保佑你全家平安、财源广进等等,严重误导众生。佛教编造的故事往往十分荒唐,经不起推敲。例如般剌密帝把《楞严经》全部抄写在白布上,再将手臂切开,把这些白布放进手臂,等到伤养好以后才能出关。请问《楞严经》正文多达3215...

佛说在教化众生时,不可以利益诱惑人,这出自哪部经典呢?请教各位[_百度...
答:《维摩诘经》上说,“先以欲钩牵 ,后令入佛智”。其他佛经上也常常讲佛法的利益,但这并非利益诱惑,而是修学佛法确实能得到无穷无尽的福报,有无穷无尽的功德利益,佛陀先告诉大家修行佛法的利益,让众生能够对佛法生起信念。进一步,佛经上告诉我们,学佛修行,不仅仅是追求福报利益和享乐,而是要悟佛知...

为什么男人禁不起诱惑女人奈不住寂寞
答:因为你是凡夫,被五欲所困,除非是圣人才不会被境界所转。要做圣人就要学佛法念佛了生死,否则凡夫没有定力,是很难控制的,除非你意志坚定。

...不如说谁叫你动了凡心,无欲无求,洒脱一生。 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谁打动了你的凡心,让你有了凡念,倒不如说是你自己动了凡心,不能怪别人,一切都是自身的原因。只有无欲无求,才能洒脱一生。

不知道佛教对男女情爱如何看
答:总结这一段话,我个人认为释尊教我们对淫欲的看法是:观淫欲如梦幻而不执着其有体性,要修行断除淫业,也要断邪淫。佛教或一些自认要出离世间的宗教,其所以要禁止情欲,主要是情欲本身的诱惑力太大,使人产生“执着”的力量太大,人一旦着迷,不但脱不了轮回,甚至伤生害命,造下恶业,古今中外多少...

为什么有信仰的人无论多少钱也没办法被诱惑
答:因为有信仰的人的灵魂已经被信仰束缚了,人都是被自己的灵魂所支配的。

归依佛教的修行人一般都有护法神保护,那为什么还听说有道行高深的佛门修...
答:我们要认真相信佛说的话,决定没有疑惑。如果我们“信、愿”有问题,念佛有夹杂、有妄念,虽然想求生极乐世界,还留恋这个世界,或者还常常想到天道,这个是我们的“信、愿”不坚固,才会召来魔的干扰。如果我们信心坚定,不会有这事情。莹珂法师作恶多端,他自己承认,他劣根性很严重,经不起诱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