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名石的材质、目前位置、特点?

作者&投稿:笃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州冠云峰:
置于留园鸳鸯厅北院的一泓池水前,和分立左右的瑞云峰、岫云峰相映成趣,被称为留园三峰,为姑苏一大景观。传说冠云峰为北宋“花石纲”遗物,已有一干多年的悠久历史。此石高达6.5米,清秀挺拔,巍峨而立。冠云峰兼具透、皱、瘦、漏的四大特点,是太湖石中的佼佼者,享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

杭州皱云峰:
原置于西湖花圃盆景室外的草坪上,后被移至岳王庙对面新落成的“江南名石苑”中。此石高2.6米,狭腰处仅0.4米,全身褶皱特多,体态秀润,玲珑多窍,有“形同云立,纹比波摇”的天趣,石上刻有“皱云峰”三字,十分引人注目,有西湖奇石之称。

上海豫园玉玲珑:
置于豫园玉华堂前的草坪上,高约四米,俏丽精致,玲珑剔透,其迎风玉立之势,与元代铁狮、清代紫藤、明代银杏合称为“豫园四古”。据说此块秀石原来是隋唐遗物,宋徽宗想得到这块玉玲珑,遂把它编人“花石纲”,不料此石在运送东京城途中丢失。千百年来,俏石玉玲珑几易其主,历尽风雨沧桑,最终在豫园定居下来,成为沪上一大景观。此石上有72个孔穴,自上浇水,洞洞流滴;自下烧烟,穴穴冒气,实乃鬼斧神工的天然之作,颇具奇趣。

苏州瑞云峰:
此石形若半月,多孔,玲珑多姿,峰高5.12米,宽3.25米,厚1.3米,涡洞相套,褶皱相叠,剔透玲珑,被誉为妍巧甲于江南。为宋徽宗“花石纲”遗物。
据记载,瑞云峰出自洞庭湖,为朱勔所采,上有“臣朱勔所进”四字。靖康乱,未进,弃诸河滨云。朱王母之祖陈司成公讳霁,家于吴县横泾之上堡,治第宏壮按经藏数凡五千四百八十间。堂前峰石五座,其中最巨者曰瑞云,层灵叠秀,挺拔云际,诚臣观也。青鸟家或言类火形,不利宅主,遂短去六七尺,犹高三丈余。初司成公采自洞庭,渡河舟坏,沉一石并沉一盘,百计不能起。土人云,一泥筑四面成堤,用水车车水令干。凡用千有余工,石始出,盘竟弃不能举。其后归之湖州董宗伯份。升石至舟或教以捣葱叶覆地,地滑省人力,凡用葱万余斤南浔数日内葱为绝种。载至前坏舟处,石无故自沉。乃从湖心四面筑堤,架木悬索,后作千人百计出之,乃前所沉石盘,非峰也。更募善泅者摸索水底,得之一里外,龙津合蒲,始为完壁咸怪异以为神。计司成公石沉之时恰甲子一周,会宗伯罢官遂讫伯婿也。栽以归吴之下塘,所坏桥梁不知凡凡。未几冏卿捐馆,五峰高卧深林茂草中。复四十年,冋卿子中翰竟起。不逾年而中翰死。相传以为不详之物云。
明代为董姓所得,董嫁女时将石作嫁妆赠给苏州富绅徐时泰,徐将石置于东园(即留园的前身),更名为瑞云峰。于乾隆四十四年(1799)被织造太监从留园迁至当年织造署西花园—乾隆南巡行宫。迁到织造署西花园。瑞云峰高6.23米,宽2米多,矗立在园内的水池中央。峰石外形巍峨,玲珑剔透,具有太湖石透、瘦、漏、皱等特点,以柔美见长。苏州瑞云峰是花石纲遗物,1779年从留园移到织造府花园(今苏州第十中学),透绝江南.

冠云峰是否是江南四大名石之一~

是,江南四大名石,分别为冠云峰,瑞云峰,绉云峰和玉玲珑。
冠云峰位于留园东部,林泉耆硕之馆以北,因其形又名观音峰,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庭院置石之一,充分体现了太湖石“冠云峰瘦、漏、透、皱”的特点。冠云峰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
因石巅高耸,四展如冠,所以取名“冠云” ,另一说认为冠云之名出自郦道元《水经注》中“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高霞云岭”。此地原有名石瑞云峰(原物于清乾隆四十四年春被移入苏州织造署西花园,今苏州市第十中学内),也有说法认为园主以冠云表达超过原石之意。

扩展资料
留园为万历年间徐泰时所建,初名东园(徐泰时当时也把已经衰落的归元寺改建为宅园,称为西园,东园即与之相对),其中的冠云峰最初称为观音峰,为明代疏浚河道时打捞到的巨型太湖石峰 ,其名声不及瑞云峰。
在刘恕利用东园故址建寒碧山庄时,此峰已位于园林东侧围墙外,虽然刘恕十分仰慕和喜爱这块峰石,但由于无力再征地扩园,成了他一桩心病。
刘恕之孙懋功为满足观赏冠云峰的愿望,过痴石之“瘾”,竟别出心裁地在寒碧庄东侧围墙边、邻近冠云峰的地方筑了一幢小楼,供自己在楼上可以和冠云峰朝夕相对,并将这幢小楼取名“望云” 。
至盛康整治寒碧山庄,建立留园时,冠云峰周围因战乱而“数百家亦化为荒烟蔓草,惟此峰岿然独存”。
盛康购得园东隙地及这几块太湖石,又觅两巨峰,西名岫云峰,东名瑞云峰(为以新石沿旧名),分置冠云峰左右。形成一主两副、左右对称、突出中间的布局,围绕峰石,构筑亭台楼馆,称之为东园。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冠云峰

江南的四大名镇是分别是指周庄古镇、同里古镇、西塘古镇、乌镇古镇,它们都因为历史悠久,有着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古朴的民俗风情,婉约秀丽的水乡风貌而出名的。谈到江南,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江南水乡,还有“小桥流水人家”。这些都是我国江南水乡风貌最具代表性特征的古镇。

周庄在江苏省苏州的昆山市,是最早四大名镇里最早进行开发的,知名度也是其中最高的,有着天下第一水乡的美誉。整个小镇被河水包围着,家家户户都连在一起,这里有很多的石桥,岸上有很多的高宅大院,完完全全诠释了什么叫“小桥流水人家”,一派古朴幽静。

同里古镇在苏州市区,这里人杰地灵,风光清雅。这里的河道更为开阔,都是用青石板铺成的,独具匠心。这里最为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一园说的是退思园,这个园子不大,布局却很巧妙;两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荫堂。三桥说的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

西塘在浙江省嘉兴市的嘉善县,这里的景色让我想到了戴望舒的《雨巷》,白墙墨顶,丝丝烟雨,好似一幅水墨画,独具色彩。这里的一砖一瓦仿佛都是历史的声音,古朴、自然、舒心。
还有一个古镇也是浙江省嘉兴市桐乡的乌镇,它有着六千多年的历史,并且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它的建筑主要是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门窗上的雕刻也是非常的精致。

印章石料四大名石
答:一、福建寿山石 寿山石在中国享有盛誉,与巴林石、青田石和鸡血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石”。在1999年的“国石”评选活动中,寿山石与芙蓉石分别被誉称为“石王”和“石后”,成为众多艺术家心目中的“国石”。二、浙江青田石 青田石产自浙江省青田县,以其丰富的色彩和奇特的纹理而闻名。主要由“...

中国四大名石有哪四种
答:中国四大名石分别是灵璧石、太湖石、英石和昆石。这些石头在古代就已经被名人雅士所喜爱,并流传下来许多令人赞叹的名石。下面是对这四大名石的详细介绍:一、灵璧石 灵璧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以其细腻的质地和坚硬如铁的特性而闻名。敲击灵璧石会发出金属般的声音。这种石头在古代常用于朝廷的国事庆典和...

四大名石是什么?
答:1. 安徽灵璧石:作为中国四大名石之一,灵璧石享有“磬石”和“八音石”的美誉,因其悠远的音响历史而位居首位。这种石材自古以来就被用作乐器的原料。2. 无锡太湖石:太湖石以其独特的形态,宛如湖中落日,成为江南美景的代表。在无锡,太湖石尤其受到推崇,成为江苏的省石。3. 广东英石:英石以其乱...

中国有哪些名石,玉除外
答:中国四大名石 中国四大名石是指昆石、灵璧石、英石和太湖石,这些石头在历史上享有盛誉,被无数文人墨客赞美。昆石产于江苏昆山,灵璧石产于安徽灵璧,英石产于广东英德,太湖石则主要产于江苏太湖地区。这四种石头因其独特的形态、色泽和纹理,被广泛认为是观赏石中的佼佼者。名石的其他种类 除了四大名...

中国四大名石是哪四种
答:中国四大名石是哪四种中国四大名石分别是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寿山石被称为石帝、石后,属于上等雕刻彩石,开采利用历史悠久,青田石便于雕琢被历代的金石书画家所喜爱,昌化石品种众多,其中的鸡血石属上品,巴林石被称为天赐之石。中国四大名石中国四大名石分别是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

中国四大名石是哪些
答:中国四大名石是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1、寿山石:寿山石,有石帝、石后之称,彩石具有“细、结、润、腻、温、凝”之六德,其石质、石色、石形,石纹丰富多彩,晶莹滋润,储藏品种丰富。硬度为摩尔 2.5到2.7 之间,是上等雕刻彩石,有贵石而贱玉之说。福州先民早在四千多年前新...

中国古典园林中四大名石是
答:1. 灵璧石灵璧石原产于安徽灵璧县,观赏石分黑、白、红、灰四大类一百多个品种。其中以黑色最具特色。观之,其色如墨;击之,其声如磬。其形或似仙山名岳,或似珍禽异兽,或似名媛诗仙。号称"天下第一石"。其观赏特点为融合透、漏、瘦、皱、伛、悬、蟠、色,以及音韵之美等诸多美学要素。2....

我国传统的四大名石是什么?
答:中国的传统四大名石是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这些石头在古代就被诗人和文人赋予了人格化的特质,他们通过比拟、绘画和内心与石头的交流,表达了对石头的深厚感情。1. 寿山石,被誉为“石帝”或“石后”,以其彩石的“细、结、润、腻、温、凝”六德而闻名。这种石质的、颜色的、形状的...

中国各地所盛产的名石
答:中国各地所盛产的名石 1. 中国四大名石 中国的四大名石是指灵璧石、太湖石、英石和昆石。这四种观赏石历史悠久,享誉中外。灵璧石产于安徽灵璧,以奇特的形态和丰富的色彩著称。太湖石产于江苏太湖地区,以其天然形成的皱褶和孔洞而闻名。英石产于广东英德,以优美的线条和纹理受到人们的喜爱。昆石产于...

印章纂刻的四大名石是什么
答:二、青田石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县,质地温润,色彩斑斓,硬度适中。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蜡石,还有石英、绢云母、硅线石、绿帘石和一水硬铝石等。青田石的历史可追溯至1700多年前,在浙江博物馆和浙江新昌的南齐墓中,都发现了青田石雕作品。三、巴林石 巴林石产于内蒙古赤峰市的雅马图山峰,色泽好看。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