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马三立相声台词(要对口的)多多益善 马三立相声台词 一句鱼汤泡茶

作者&投稿:毛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江月

马三立 王凤山

甲:看见没有?

乙:啊?

甲:看见了吗?

乙:看什么?

甲:这就是观众对演员的爱戴。

乙:可不!

甲:演员要对观众(的)尊敬,为什么每个演员上台要鞠个躬,敬个礼啊?

乙:啊?

甲:得罪谁了?赔个不是?

乙:没有。

甲:不是,这个欢迎你们来,向观众问好——哎呀!你们都来了,你们好啊!这就……就心里话,不说了。

乙:哎。

甲:鞠个躬,表示向观众问好!

乙:哎。礼貌。

甲:鞠躬嘛!严肃认真,规规矩矩,要鞠躬45度。

乙:嚯!

甲:抬头,看观众。

乙:噢。

甲:为什么看看呢?给谁敬礼呢?给你们鞠躬啊!就都得看,都看到了,全有,有谁算谁,一个跑不了!

乙:嚯!

甲:这鞠躬要认真,要低头,再抬头 。在鞠躬的时候不要抬头,

乙:鞠躬……

甲:那时不要看,

乙:哦……

甲:……

乙:这是鞠躬啊?

甲:杂技团,顶碗!

乙:好嘛!

甲:从前有句话嘛,未曾学艺先学礼!

乙:对!

甲:人讲礼仪为先,树讲枝叶为源。

乙:恩!

甲:咱们中国嘛是礼仪之邦的大国,外国人都佩服咱们中国讲究礼貌。

乙:对!

甲:十年动乱的时候,那就不懂什么叫礼貌了,什么叫长辈儿,什么叫老师了。

乙:嗳!

甲:什么叫领导,满不懂 。“敬人者,人恒敬之”嘛!这不是“四书”上有吗?

乙;噢。

甲:什么叫“四书”、“五经”啊?

乙:啊!

甲:“四书”、“五经”是什么?

乙:什么?

甲:念过吗?“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上论语》、《下论语》、《上孟子》、《下孟子》这六本儿。这是……这叫“四书”。

乙:噢!

甲:“五经”啊,就是《诗经》、《书经》、《易经》啊,《礼记》,《春秋》啊……你念过吗?背过这个吗?

乙:哪儿?我背过?没念过!

甲:念呐!

乙:啊?不成!

甲:我借给你,你看看……

乙:您甭借,借我也不认识,我小学毕业!

甲:那哪儿行啊?

乙:念过语文啊,算术啊,教科书。

甲:哎呀,文化水平太低了 !

乙:可不!

甲;太低了!

乙:哎。

甲:这怎么行啊?你可要好好加强学习啊!

乙:嗳!

甲:文化学习努把力吧!

乙:嗳,嗳。

甲:找我去!有时间吗?

乙:哦,找您?

甲:有时间到我那儿去。

乙:啊!

甲:啊?!我----给你辅导辅导!

乙:好好好。

甲:啊!

乙:我有时间上您那儿去!还得求您多指教!

甲:嗳-----!这我爱听!

乙:啊,爱听。

甲:指教!对!我应当好好教训教训你。

乙:嚯!

甲:哎---我指教指教嘛!这是对的,我很喜欢这样 的人,啊,我可以帮助你,你啊算我徒弟!

乙:恩?

甲:嗳!你算……我没收过徒弟嗳!你说我这么大个子,没人拜过我,没人……我没徒弟,你算我徒弟行吗?哎! 你……你叩我!

乙:啊?

甲:你叩我,叩我行吗?

乙:我叩你?我揍你! 什么叫叩你?

甲:叩头啊!叩头拜师啊!来来来,算我徒弟,算……

乙:等等……

甲:来来……

乙:哪儿的事儿!跑这儿来拉徒弟来了?你看看。

甲:没徒弟啊!

乙:你没徒弟啊?你先别忙,你教徒弟?我拜你为老师,我跟你学什么?你有什么学问?我学什么呀?

甲:学啊……

乙:学什么?

甲:你看看!

乙:我看看?

甲:学什么都行啊,学……你需要的吧!

乙:哦,我需要的多了。

甲:你说,你学什么吧?天文,地理……

乙:哎!

甲:数学!

乙:哎!

甲:化学……

乙:哎!

甲:物理化……

乙:这都学?

甲:哎,历史……

乙: 学!

甲:古典文学,诗词歌赋,说学逗唱,音乐舞蹈……

乙:哎!

甲:煎炒烹炸,焖炖溜熬,缝补浆作,看孩子,做饭……

乙:这叫什么学问那?你说说!

甲:你瞧! 学问呐!

乙:啊,学问?我上您那儿学看孩子做饭?

甲:练达人情皆学问嘛!生活知识嘛!

乙:哦……

甲: 你需要学什么?你找我吧,没我不知道的!

乙:你啊?

甲:哎!认字儿多,知道事[si]儿多!

乙:啊?

甲:别的没有啊,知道事[si]儿多 点!

乙:知道“事[si]”儿多?

甲:哎!

乙:知道事儿多!

甲:知道事儿多点儿,有人管我叫马大学问。

乙:马大学问?

甲:嗳!我走在街上,一看,“嗳!马大……马大学问!

乙:噢?

甲:“马大学问!”外号“活字典”!

乙:活字典?

甲:我!人家给送的外号!

乙:怎么个活字典?

甲:活字典!你有不认得字儿,你找我!

乙:找你干嘛?

甲:告诉你啊念什么!不认得,告诉你这念什么。甭查字典!

乙:哎呦!

甲:有我,就活字……你提笔忘字,不会写 ,找我!告诉你,怎么写!

乙:哎呀!有学问!

甲:嗳!

乙:那您一定看的书多。

甲:哎!对了。

乙:是吧?

甲:对了!

乙:有学问!

甲:这肚子里没别的,念的书太多了。

乙:啊?

甲:你听听啊,嘣嘣的 ,念的书!这里没别的。

乙:什么呀这里?

甲:都是书啊!

乙:啊?

甲:都书,你看吧,都看出我来了。你摸摸,你摸摸。

乙:摸?

甲:摸!

乙:摸……

甲:使劲!

乙:哎哟,摸什么呀这个?

甲:摸呀!

乙:好!跟搓板儿一样啊! 一个棱儿,一个棱儿的。

甲:这叫一棱儿一棱儿的?

乙:啊?

甲:一本儿一本儿的!

乙:[一本儿一本儿的?

甲:嗳!

乙:就这么硌手?

甲:硌手啊?精装的!

乙:精装的?

甲:嗳!

乙:嘿嘿,我摸不出来,您这……

甲:摸呀!看哪!

乙:看什么?

甲:看这意思。

乙:看你不就这模样吗?

甲:学问呐!

乙:啊!学问?

甲:听哪 ,听。

乙:听也听不出来。

甲:怎么听不出来?你听这意思哪!

乙:什么呀?

甲:言谈文雅,举止大方,未语先笑,代客煎药。

乙:噢……药铺!药铺!还代客煎药?

甲:谁药……谁药铺?

乙:你说的!代客煎药!

甲:这句没有用,这是个配句儿。

乙:嘿!没听说过 !谁说话还有配句儿,衬句儿?

甲:你不懂语法,语法修辞不……主语,谓语啊!

乙:哦。

甲:你呀!你好好你跟我呆长了, 你就知道了。

乙:哦,知道。

甲:我这点学问呐……嘿嘿,咱说膀的力的啊……

乙:哎!哎!

甲:我呀……

乙:等等……膀的力的?嗨嗨,就冲您这词汇,您就不像有学问的人。那大学毕业,坐在一块儿:咱说膀的力的啊!有这句话吗?

甲:跟你转文,我用得着吗?我跟你转文,我用得着吗?我?跟你可不就这个吗?我就大学毕业。

乙:你呀?

甲:这不前些天,前些天,这不是南开大学,找我吗?

乙:找你干嘛?!

甲:让我讲那个鸦片战争 那一段儿。

乙:噢。

甲:近代史,就道光年鸦片战争那会儿……讲……让我当个——副教授!

乙:啊?

甲:请我……

乙:副教授?好啊!

甲:好什么?我一听我就火了,

乙:啊,

甲:教授,还来个副……副教……还加个副字儿。

乙:啊。

甲:我连理都没理他!

乙:嚯!

甲:还给我来个副教授!我夹大衣我就……夹着皮大衣我走啊。

乙:哎!哎!哎!什么?皮大衣?这么热的天,你还夹皮大衣?

甲:我没有别的,我就一皮大衣。

乙:嗬!成啊!您……您撂家吧!

甲:白天不穿!

乙:干嘛还白天啊?晚上也别用!

甲:晚上盖!

乙:盖那干嘛?

甲:我就研究那个古典文学!

乙:噢。

甲:历史,古典文学,诗词歌赋,

乙:噢,

甲:《古文释义》,《古文观止》,看过吗?我给你念点儿?我给您背点儿?我给您讲点儿?

乙:这都成?

甲:诗词歌赋……《唐诗三百首》我能背!

乙:嘿!

甲:《千家诗》,《毛主席诗词》,你说吧!哪段?我都会!

乙:嘿!

甲:我没事,我尽写啊!

乙:噢。

甲:《清平乐》啊、《卜算子》啊、《忆秦娥》,《满江红》,

乙:恩!

甲:《西江月》……我最近,我不是写了几首《西江月》吗?

乙:谁呀?

甲:我!我……我……我写的!

乙:你写了几首《西江月》?

甲:嗳!对了。

乙:以什么为题啊?

甲:就以现在当前咱们国家各个方面的形势大好,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各个行业都发挥了冲天的干劲。

乙:是啊?

甲:我写得不行。

乙:太好了!

甲:我写的不好,我这词句粗糙,你笑话。

乙:不笑话!

甲:你笑话!

乙:哎!我不笑话人!

甲:不笑话?

乙:我还学习呢!

甲:哎,你看看,我写这个啊……

乙:哎?怎么从这出来了?

甲:我给你拿去,在……在我皮大衣里。

乙:哎!别拿 ,别拿,别拿!

甲:我给你拿去,你看看。

乙:不是你写的吗?你在这给我念念,我听听就成!

甲:念念?

乙:哎,就在这儿念念。

甲:我念念《西江月》?

乙:哎!

甲:你听听?

乙:啊!

甲:行!走,咱找没人的地方,没人的地方念去。

乙:干嘛?没人的地方念干嘛?在这儿念!

甲:不在这儿念。

乙:怎么啦?

甲:怕人听见,怕人听见。

乙:怕人听见?咱们说这一段就为让大家听见。

甲:哦,说这就让大家听见?

乙:对了!

甲:我不知道啊。

乙:好嘛,还糊涂!

甲:哦,就为让人听见,他们没告诉我啊?我……我念念,我念念这个《西江月》啊。头一句啊,“党十二大召开”,头一句是六个字。

乙:哦?六个字一句?

甲:不是,也不是准六个字一句。

乙:哦 ,

甲:《西江月》的句子是“六六七六”,

乙:怎么叫“六六七六”?

甲:六个字,六个字,七个字,六个字。

乙:噢。

甲:六个字,六个字,七个字,六个字,反正第三句是七个字,这叫“六六七六”。

乙:是。

甲:要是“四五七六”呢,那就是《清平乐》。

乙:明白了。

甲:好,我念念啊。

乙:好,好。

甲:我念念《西江月》听听啊。

乙:嗳嗳。

甲:听啊,《西江月》。

乙:啊。

甲:……真舍不得念!

乙:嗨!这有什么舍不得?

甲:[甲凑到乙耳边]……

乙:你嘀咕什么?这没有嘀咕的,您站这儿念!

甲:党十儿大召开,人民喜悦欢腾

乙:都喜欢。

甲:形势大好乘东风,国家繁荣昌盛。

乙:不错。

甲:社会主义中国,日益欣欣向荣,好似旭日在东升,照耀美好远景。

乙:不错。

甲:宣传五讲四美,提倡美好心灵,文明礼貌讲卫生,整顿市容环境。

乙:对!

甲:知识分子政策,党的伟大英明。极左思潮全肃清,切实拨乱反正。加强安定团结,有利四化进行,生产直线往上升,干劲越来越猛。

乙:就是。

甲:实行交通法规,减少车祸发生。骑车如果闯红灯,罚钱别怪民警!

乙:那怨谁?

甲:党员干部同志,全心全意为公。整顿党风扫歪风,亿万人民歌颂。

乙:对!

甲: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无穷。在哪儿开采都现成,足够万年使用。

乙:有的是!

甲:油田煤矿普遍,森林树木山峰。金银锡铁钨锰铜,自己就往外拱。

乙:嚯!

甲:工业科学发展,坚持自力更生。有所创造有发明,世界各国震动!

乙:对!

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联产计酬一实行,产量超出一等!

乙:是。

甲:一心为了四化,满腔热血沸腾。人人心心向北京,拥护中央决定。

乙:对。

甲:发展文化艺术,提高创作水平。热情歌唱工农兵,词句通俗易懂。

乙:对!

甲:西皮二黄京戏,青衣花脸老生。唱打念翻做表情,基本功要过硬!

乙:当然!

甲:河北梆子剧种,

乙:怎么样?

甲;唱腔确实好听。

乙:是啊?

甲:评戏更是受欢迎,

乙:啊!

甲:高门大嗓真冲!

乙:嗓子好。

甲:各省地方戏剧,风格流派不同。取长补短精又精,腔调改革新颖。

乙:不错。

甲:歌剧话剧舞蹈,唱歌男声女声。

乙:全有。

甲:高音低音二重声,掌握音律要领。

乙:是啊?

甲:大鼓坠子单弦,京韵梅花京东。

乙:你听。

甲:西河梨花有乐亭,鼓点嘣嘣嘣嘣。

乙:呦呵!

甲:再说大擂拉戏,排练须下苦功。

乙:当然!

甲:有味没字儿一哼哼,模仿就像真景。

乙:跟真的一样。

甲:杂技凭耍变练,双杠爬竿儿高空,

乙:武的。

甲:单轮儿骑车钢丝绳,最悬木桩大顶!

乙:是悬!

甲:万般总而一论,最好还是相声。

乙:相声?

甲:雅俗共赏都爱听,喜闻乐见曲种。

乙:不错。

甲:工人师傅听我,生产超额完成。

乙:嘿!

甲:月月做到满堂红,评奖你拿头等。

乙:嚯!

甲:农民社员同志,来听我说相声。

乙:听一段?

甲:粮棉油料好收成,蔬菜增加品种!

乙:您听听!

甲:解放军的战士,个个学习雷锋。

乙:不错。

甲:保卫祖国立新功,练好杀敌本领!

乙;嘿!

甲:学生常来听我,学习更加用功。

乙:当然。

甲:跳级升学第一名,作业一贯优等。

乙:越学越好!

甲:商业财贸系统,各位姐妹弟兄。服务态度真热情,顾客表扬尊敬。

乙:是。

甲:街道妇女同志,把我相声来听。

乙:来听啊。

甲:管理治安查卫生,注意健康没病!

乙:嘿!

甲:老年退休人员,别忘听我相声,

乙:常来着点儿。

甲:老当益壮更年轻,以乐幸福晚景!

乙:对!

甲:有人初次听我,

乙:头一回!

甲:夸我与众不同。

乙:是啊?

甲:相貌好像大学生,

乙:就这个?

甲:问我家乡贵姓。

乙:在哪儿住?

甲:姓马名叫三立,出生原籍北京。一九一六属大龙,九十二斤体重。

乙:嗨!谁问你分量!

甲:夸我艺术高超,

乙:高超!

甲:可配专家名称。

乙:这是专家?

甲:评奖应得前几名,奖金马上就领!

乙:这就领奖啊?

甲:有人评论凤山,

乙:哦,还有我?

甲:相貌可气可憎。缺少文化糊涂虫,简直任嘛不懂。整天混吃闷睡,艺术一无所能。尽出洋相人来疯,纯粹大个饭桶!

乙:我啊!

拴娃娃
马三立 赵佩如演出本

甲:您倒好啊?
乙:好。
甲:老没见您。
乙:唉。
甲:您了胖啦啊?
乙:我呀?还那样。
甲:精神儿多好呀!
乙:啊。
甲:赵佩如啊!
乙:唔。
甲:你老人家呀。
乙:唉,您甭这么客气,我干吗还老人家呀?!
甲:我最喜欢您!
乙:噢。
甲:我最喜欢赵佩如。
乙:喜欢我?
甲:聪明,聪明!
乙:嗨!我够笨的!我还聪明呢!
甲:在相声演员之中啊——
乙:啊?
甲:得数你了。您的艺术水平高!
乙:您可别这么捧我。
甲:唉,不假。您的文化水平高!
乙:我有什么文化啊?
甲:不管怎么吧,您比我强。比我先强得多。我看您写字儿写得,比我好。您念书比我多。
乙:噢……您,不认字呀?
甲:嗨!
乙:认、认识吗?
甲:也不能说不认字,反正认的不、不太多。
乙:噢。念书念得年头少。
甲:哎呀,我自己呀——
乙:唔。
甲:想起来呀,我真是……惭愧。
乙:怎么?
甲:尤其我跟您一比,我简直我,更不行了。
乙:嗯。
甲:差得太远了。你说文化、艺术、社会常识、等等,全算上,哪样我也比不了你。比不了你。
乙:瞧您这捧我劲儿!
甲:不假。
乙:我有什么……我有什么艺术?我有什么文化?我有什么常识?
甲:就拿您说吧,您是底子好。
乙:唉,家里底子好。
甲:底子是真好。
乙:就是。
甲:就是帮子坏了。
乙:噢,我是破鞋呀?!什么帮子?
甲:好根,好底子。
乙:唉,我家里根底好。
甲:大概有知道的吧?
乙:唔。
甲:我可不是奉承啊!
乙:啊。
甲:决不是刷色奉承您。
乙:就是。
甲:赵佩如——
乙:啊?
甲:不简单!看这相貌!诶!你看这相貌!
乙:啊?
甲:小娃娃脸儿!啊?多精神啊!
乙:我都这岁数了我还娃娃脸儿?!
甲:唉,怎么着?!比我们强!
乙:嗯。
甲:您吃过见过,穿过戴过。小时侯富里生富里长。家里是个……
乙:反正我小时侯家里那倒是有钱。
甲:财主。
乙:唉,对对对对。
甲:趁钱!
乙:啊。
甲:趁钱。
乙:唔。
甲:那时你还,还小呢。打有你之后,你是越来越大了,你们家的日子是越来越糟了。
乙:唉,我就赶上一个尾巴,就赶上一点儿。
甲:嗨,有你之后你们家这日子——
乙:啊?
甲:一年不如一年哪。
乙:就是。
甲:一月不如一月。
乙:诶。
甲:一天不如一天。
乙:(极短的)哦。
甲:一时不如一时,一会儿不如一会儿,一阵儿不如一阵儿。
乙:你说我还活个什么劲儿?!我一阵儿都不如一阵儿了!是吧?
甲:真不假啊。
乙:反正有我以后我到七八岁就败家了。
甲:对啦!
乙:(接上句话)就完了。
甲:对啦,对啦,对啦。因为那时侯你们家呀,多少辈子都很趁钱儿。
乙:对。
甲:在有你之后呀,你就一个。独生子。独生你嘛。哥儿一个,赵佩如。
乙:唔。
甲:赵氏孤儿!
乙:啊?我这好戏啊?!《赵氏孤儿》!
甲:不假啊!
乙:啊。
甲:不假!你是老生子!
乙:老生……?
甲:老生子!
乙:这句怎么讲?怎么叫“老生子”啊?
甲:你是那个唱老生的儿子!
乙:哦,那么叫“老生子”啊?!
甲:怎么个“老生子”啊?
乙:不是,我父亲老来得的我,叫老生子。
甲:对了!对了!你爸爸那时侯有你,大概……五十……
乙:不到五十。
甲:不到五十也差……唉跟我这个岁数差不多吧!
乙:你这么比方多别扭啊!
甲:这不要紧啊,本来我也快五十了嘛!那时侯你父亲也是快五十了嘛!就这个岁数。
乙:不,不,你这比法不对,没有这么比的。反正我父亲在四十……八、九的样子有的我。
甲:看见没有?
乙:唔。
甲:是不是?四十八、九,快五十了。
乙:哦。
甲:那时侯有你。
乙:对。
甲:才有的你。
乙:唔。
甲:因为那时侯你爸爸呀,是……很信佛爷。不假吧?
乙:唉唉唉,那阵儿信。
甲:趁钱儿。
乙:嗯。
甲:赵大财主。因为那时侯没有你——
乙:嗯。
甲:你爸爸跟你妈呀,烧香啊,求佛呀,又拜佛爷,拜娘娘,拴娃娃……
乙:唔。
甲:以后,这恨不能的有你。
乙:啊。
甲:你说究竟拴娃娃这玩意儿,你说怎么会…………灵是不灵啊?
乙:不灵啊。
甲:你瞧,就是拿家里个泥人儿来啊。
乙:啊。
甲:结了婚了,有些人儿养活不了孩子,拴娃娃!拿家泥人儿来!
乙:唔。
甲:拿泥人这成不成?拿家里泥人儿来,你说这管什么事?
乙:那就能生小孩儿吗?
甲:泥人儿跟你这人,挨得着挨不着?
乙:就是。
甲:根据有理由没有?
乙:一点儿道理没有。
甲:唉,那时侯你母亲就信。
乙:可不是。
甲:你、你爸爸就信。
乙:唔。
甲:信佛爷呀!趁钱儿呀!越趁钱儿越信佛!
乙:噢。
甲:大佛爷二佛爷,家里有那个那个……那叫什么……仙家楼啊?
乙:啊,佛堂。仙家楼。
甲:院里那木头房子,那个仙家楼。
乙:仙家楼啊。
甲:仙家楼。还有佛堂。
乙:啊。
甲:有这个祖先堂。
乙:对。
甲:还有什么……祠堂!
乙:唔。
甲:烧香嘛,拜佛嘛,求佛爷嘛!
乙:唔。
甲:盼儿盼女啊,要穷就不介了。
乙:啊。
甲:穷家破业的,一间屋子半拉炕,天天儿挑着挑子出去卖烤山芋去,为难着窄的,盼孩子干什么呀?
乙:嗯。
甲:他不愿盼孩子啦。因为你们家趁钱儿!
乙:就是。
甲:你爸爸外号叫……赵百万。
乙:趁百万之富。
甲:你算算,百万之富。
乙:唔。
甲:那么有钱,没儿没女,自己难过。想起来呀,自己坐在外院儿书房。
乙:唔。
甲:你们家那时侯那所住宅呀,就甭说你们家别的地方趁的房子有多少地,那咱不管它。
乙:啊。
甲:就说你们家住这房。
乙:身底下住的那个。
甲:前后好几道院子!
乙:四道院子。
甲:你算算!这不假吧?
乙:唉。
甲:前后好几道院儿!
乙:唔。
甲:你爸爸坐在外院儿书房,自己呀闷闷不乐。
乙:嗯。
甲:一个人儿坐在那儿,对天长叹!
乙:嗯。
甲:(模仿乙父亲)“唉!”
乙:唉。
甲:“天哪!”
乙:天哪!
甲:“天——哪——!”
乙:(模仿锣鼓点儿)答仓!要唱?这还是那唱老生的那个?!
甲:没拉长声。
乙:嗯。
甲:没拉长声。说“老天爷呀。”
乙:唔。
甲:“老天爷呀。人家是怎么啦?”
乙:就是。
甲:“我是怎么了?”
乙:唉。
甲:“我这一辈子没做过坏事呀?!”
乙:唔。
甲:“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呀?!”
乙:就说呢。
甲:“我怎么没儿没女呀?!”
乙:唔。
甲:“唉!想我赵老二……”
乙:唔。
甲:“在各个地方……”
乙:我爸爸是那扛房檩的赵老二啊?!
甲:啊?谁说扛房檩了?
乙:你这不是赵老二偷房檩就顶这儿了吗?这不是赵老二嘛?!
甲:你父亲行二,赵二爷。
乙:有自个儿管自个儿叫赵老二的嘛?!你说……有这路人嘛?!
甲:想我赵二爷……
乙:也没有自个儿称自个儿叫赵二爷的。
甲:“想我……”
乙:(用)“我自己”就行了。
甲:“想我赵某人。”
乙:唔。
甲:“这一辈子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
乙:啊。
甲:“为什么叫我绝嗣无后?!”
乙:对!
甲:“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乙:唔。
甲:“老赵家,祖祖辈辈没做过坏事呀!”
乙:啊。
甲:“难道说到我这辈儿上就乏嗣无后了吗?!”
乙:唔。
甲:“唉!”哗————哭了!这一掉眼泪……
乙:我……我爸爸一掉眼泪就哗——两煤油桶全出来了?!有这么些眼泪吗?!
甲:也没这么多,反正有点儿。
乙:嗯。
甲:哇——掉眼泪了!
乙:瞧这路声音多好!
甲:吱——掉眼泪了。
乙:我说你甭配音行不行?没这种声音。

甲:哗——
乙:行行行,你说掉眼泪了。
甲:你说怎么掉吧?
乙:你就甭管怎么……就掉眼泪就完了。还发声干吗?!
甲:也没哭出声儿来。
乙:唔。
甲:反正自己坐在那儿啊,一个人儿闷闷不乐,自己难过,啪得儿啪得儿啪嗒啪嗒,掉了十几个,眼泪。
乙:掉眼泪的时候都数着。
甲:掉了十几个。他功夫不大嘛,大概其那意思够十来个眼泪。
乙:噢。
甲:在这个时候你们家丫鬟正到外院儿来。
乙:唔。
甲:你们家财主啊!
乙:啊。
甲:老妈子,下人。
乙:丫鬟可有的是。
甲:丫鬟,听差的,跑上房的,净听差的底下人够好几十个。
乙:三四十人。
甲:小丫鬟到外院儿一瞧。
乙:唔。
甲:揭开大玻璃窗户一看,“哎哟!哎呀,怎么啦,啊?赵老二怎么……”
乙:我说怎么还提,还赵老二呢?
甲:她心里说,心里说啊!
乙:她心里说你干吗说出来呀?你可说出来了!
甲:噢,她心里说,她说,“哟。”称“员外”。
乙:员外。
甲:对对,称你父亲“员外”。“哎哟”,说“员外呀,怎么一个人坐在外院儿书房,闷闷不乐?(乙:唔。)怎么泪流满面哪?(乙:啊。)这是因为什么呀?(乙:就是。)噢,不免我赶紧到内宅给安人送信便了。”(模仿)
乙:我们家人有什么毛病啊?我们家的丫鬟没事儿都这样?!吃饱了撑的这是?!
甲:啊?她走道儿稳当啊!
乙:稳当你带这身段干嘛?!
甲:噢,说赶紧给安人送信。
乙:嗯。
甲:转头要跑。安人是谁呀?
乙:我母亲嘛。
甲:对了!那时侯管你母亲得称呼“安人”。
乙:安人。
甲:唉。不称“太太”。
乙:唉。
甲:称“安人”。
乙:嗯。
甲:把安人请来!打内宅,把你母亲请出来。
乙:噢。
甲:四个丫鬟搀着你妈!
乙:四个丫鬟?
甲:四个。
乙:四个丫鬟都谁呀?
甲:春梅、腊梅、烟煤、硬煤。这四个人。
乙:哦,冒着烟儿就进来啦啊?!
甲:没有烟梅,没有烟煤!
乙:也没烟煤也没硬煤。
甲:我、我忘了她们都叫什么名字了!反正都是这是这个春梅、腊梅啊……
乙:唉唉唉。
甲:梅香啊,秋香啊,秋菊,甭管是什么吧,反正四个人。四个人搀着。
乙:啊。
甲:少了不行,搀不动。
乙:噢,非得四个人搀着?
甲:唉。
乙:少了还不行?
甲:搀不动啊。
乙:噢,对,也难说,我母亲呀,是缠足。那脚又小……
甲:不是!
乙:……你没人搀着她……
甲:不是小脚儿,不是小脚儿。
乙:那干吗四个人搀着呀?
甲:没腿。
乙:……噢,四个人抬着"肉轱辘"出来啦?象话吗?没腿啊?
甲:有……有假腿……
乙:哎,有假腿还是没真腿?
甲:有一只真腿。
乙:哦有一只真腿还一只假腿?
甲:有两只真腿,两只假腿。
乙:噢,四条腿儿啊?你妈才四条腿啦!
甲:几只真腿,几只假腿?
乙:两只真的,没假的。
甲:没有假腿,都是真腿。也不用

x

有马三立相声《10点半以后》台词吗~

我要是不给你就不是祖国的好儿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好公民。我一定要发给你,就今天10点半以后~~

好像就叫《讲卫生》,但是比较难找。

急求马三立十一点半以后相声台词!!!
答:2009-02-26 有马三立相声《10点半以后》台词吗 5 2006-12-26 急求马三立相声台词(要对口的)多多益善 34 2009-12-01 急求一段马三立或马志明的相声的名字和台词! 10 2007-01-12 马三立扒马褂相声台词 41 2014-01-15 马三立相声台词短些 18 2013-07-09 我要马三立的单口相声《马虎人》台词急急急急...

求马三立的相声《练气功》词
答:搜索答案 我要提问 求马三立的相声《练气功》词  我来答 首页 在问 全部问题 娱乐休闲 游戏 旅游 教育培训 金融财经 医疗健康 科技 家电数码 政策法规 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网 生产制造 其他 日报 日报精选 日报广场 用户 认证...

谁有马三立《逗你玩》的相声台词??拜托了各位谢谢
答:1. 相声《逗你玩》由马三立表演,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需提高警惕。2. 行路时要小心安全,同时也要提防生活中的小偷。3. 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居民区和大杂院,要时刻留意身边情况。4.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不要将财物显露在外,以免引起小偷注意。5. 在购物时,要小心防范小偷趁机行窃。6. 住平房或...

求相声台词
答:看着长,但废话多,好背 马三立单口相声《家传秘方儿》家传秘方儿 /马三立 未曾学艺先学礼。为什么演员上台表演之前先要鞠个躬、敬个礼呢?这不是得罪谁了赔不是,应当得这样——就是表示对观众们的尊重、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我们演出,我们对你们表示感谢!做买卖也是这样啊——为什么要...

求马三立老先生相声中经典台词或段子?
答:《说瞎话》 马三立的台上台下(20张)《老头醉酒》 《追》 《汽车喇叭声》 《查卫生》 《相声的魅力》 《秘方》 《吃饺子》 《马虎人》 《八十一层楼》 《写对子》 《开会迷》 《相面》 《情绪与健康》 《西江月》 《黄鹤楼》 《夸住宅》 《偏方》 《逗你玩儿》 《对对子》 《三字经》 《...

相声买猴台词
答:2011-06-16 马三立《买猴》台词 56 2019-01-12 相声文玩台词 10 2017-05-08 相声买猴的词是什么 2012-09-09 《买猴》是谁的相声 马三立的?侯宝林的? 6 2005-11-27 谁有相声台词?(急) 5 2014-10-08 相声《正反话》台词 4416 2010-05-28 郭德纲于谦相声《十年》台词 要全的 404 更多类...

急求一段马三立或马志明的相声的名字和台词!
答:这句是“淆(学)好,淆(学)唱戏做官,别淆(学)偷鸡拔烟袋”,老天津卫码头的土话,基本上是劝人向善的意思 马老与少马版本的《对对子》中都有这句话

马三立吃元宵 台词
答:那不是要发财吗?马:哎——?哎——?我说我要发财了吗?发财算阔吗?钱多不算阔,做阔事不是要发财!我们要做阔事不是为了多赚钱,我们要在社会上多做...2013-12-19 马三立相声考台词 2013-08-25 马三立《开粥厂》台词 45 2013-07-01 马三立的《打油诗》台词 45 2006-12-03 马三立相声台词,救急!!!

求 逗你玩的台词-马三立的单口相声。
答:相声《逗你玩》表演:马三立咱们啊每天的生活上都要注意!昂!交通法规都晓过,在生活上呢!咱们时时放火夜夜防贼!昂!早上嘿我们这边居民区大杂院!或者人群里头,没事!不行!应当要注意要注意坏人!时时刻刻要注意,你出门也这样,上电车!上汽车,摸摸兜!外衣都别搁钱!有钱搁在里面兜!这贼看上你了,买...

求马三立先生的相声
答:1·相声《练气功》马三立先生文本 http://www.tingxs.com/Article/xstw/xswb/0834213442.htm 2·相声《吃饺子》别名:《打油诗》、《四子科考》刘宝瑞先生文本 http://www.newxs.net/Article/xstw/xswb/2035109838.htm http://www.newxs.net/Article/xstw/xswb/013108396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