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50字) 红军长征中感人的故事50字以下

作者&投稿:历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断肠就义红军师长

1934 年12 月初,中央红军突破敌军三道封锁线后,在湘江进行了一次惨烈的血战。红军伤亡很大,由出发前的8.6万人锐减至3万。在这场战斗中,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负责掩护中央机关转移。主力红军西渡湘江后,敌军切断了他们的通道,全体官兵血战数日,与敌人拼尽弹药。最后,除少数红军突出重围外,6000名将士几乎全部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江面。至今,当地还有“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中央红军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带领的百余名官兵在突围中因寡不敌众全部阵亡,他本人腹部受重伤,不幸被捕。在被敌军抬往县城的路上,他从昏迷中醒来,乘敌不备,用手伸进腹部伤口,绞断了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 岁,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用生命诠释了理想和信念。

二、贺子珍舍身救伤员

贺子珍是毛泽东的妻子,长征开始时,她已怀有身孕。1935年4月的一天,贺子珍随干部休养连在黔西盘县境内隐蔽休息时,突然遭到国民党飞机的袭击。一个担架员被炸死,伤员暴露在田地里,敌机又一次俯冲下来。在这危急关头,产后虚弱的贺子珍立即冲过去扑在伤员身上,用自己的躯体掩护着伤员。伤员得救了,贺子珍却倒在血泊中,她身上嵌入了17块弹片。当时医疗条件很差,只得把表层的弹片取出,有些深入体内的弹片伴随了她一生。

部队又要出发了,贺子珍为了不拖累大家,影响部队行军,主动要求留下来。毛泽东和战友们坚决反对。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她继续随部队长征。贺子珍这种舍生忘死救伤员,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激励着战士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走向最后的胜利。

三、一封血信

1935年2月,红三军团与敌军为争夺娄山关展开了激战。军团长彭德怀十分焦急,因为不拿下娄山关,红军大部队就有被围歼的可能。

突然,军团宣传队长钟明彪发现,敌人阵地里跑过来一个人,他一手捂着肚子,一边往山上招手。钟明彪立即冲出掩体,跑去接应。跑近一看,原来是半年前刚入伍的小战士。他的衣服已被鲜血染红,肠子流了出来。见到钟明彪后吃力地喊着:“十团已冲上主峰,又被敌人压下来,快派部队增援!”钟明彪想给他包扎,他说:“别管我,快去报告!” 钟明彪只好飞速跑回指挥所汇报。

彭德怀立即命令干部团增援,一鼓作气拿下了娄山关。后来,钟明彪和战友们沿着一条血路,在一棵大树下,找到了已经牺牲的小战士。大家忍着眼泪掩埋了小战士,悲痛万分地踏上新的征程。

四、毛主席爱兵如子让担架

长征初期,毛泽东大病初愈,组织上给他制作了一副担架,配备了坐骑。但他很少用担架,不是让给生病的警卫员,就是让给冻脚的小战士。坐骑更是秘书、警卫、勤杂人员轮流使用。渡赤水河时,警卫员黄泽九因肚子痛掉队了。毛泽东马上将担架留给他,自己和战士们夜行军走了100里山路。尽管很疲劳,他们一路上还给战士们讲笑话,鼓舞大家。

一天,红军来到雪山脚下,机要秘书黄有凤又突然得了疟疾,打摆子发高烧。毛泽东亲自找卫生员给他服药治疗,又让他躺在担架上,一再鼓励他要坚持下去。可毛泽东自己却拄着拐棍,迎着刺骨的寒风,一步一滑地向着雪山走去。黄有凤躺在暖暖的担架上,望着毛泽东那举步维艰的身影,感动得热泪盈眶。长征中,红军将领们像这样爱兵如子的动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五、彭德怀宰杀坐骑救急

1935年8月,红三军团在过草地时,由于连续长途行军作战,干部战士都十分疲惫。因为缺粮,他们只能靠吃野菜草根充饥。此时,军团长彭德怀决定把仅有的六匹骡子全部杀掉,以解燃眉之急。身边的警卫员和饲养员一听要宰杀全部骡子,包括彭德怀的坐骑大黑骡子后,都不同意。

这头大黑骡子在长征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一路上,它不是驮着粮食、器材,就是驮着伤病员。过湘江时,许多不会游泳的战士就是它一次次地运过江去的;过雪山时,一些疲劳过度奄奄一息的战士,也是靠它翻越了雪山。

彭德怀耐心地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不杀它们,部队靠什么走出草地?人比牲口更重要!”最后,骡子全部杀掉了,军团部只留下了一些杂碎,其余都留给了后面的部队,这些肉不知救了多少红军战士,使部队渡过了难关。



六年级课文中有一篇《金色的鱼钩》1953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其中有三个病号,走不快,老班长又或者青稞面做饭,可是这几天战士们还是日渐消瘦,老班长看见塘里跳出一条鱼来,就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湾城个鱼钩,这天夜里大家就迟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有调料,可是他们觉得没有比这鱼塘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从那以后这个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营宿,每次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心一点菜给病号吃
可是老班长却从来不吃一点,有一次一个战士发现他在吃其他战士吃剩下的野菜,还有鱼骨头,难以下咽
最后老班长快要饿死了,可是却还是不吃一点东西为了省给战士们吃,壮烈牺牲了
老班长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金色的鱼钩》
就是写一个老班长为了照顾几个伤员,用缝衣针做成了鱼钩,在草原的池塘里钓鱼,钓上的鱼,让给了伤员吃,自己身体原因而牺牲了!

在六年级的语文书上62页,第十五课《金色的鱼钩》里,介绍了一件十分感人的事。人物有"我″、两个小同志和一个炊事老班长,老班长和蔼可亲,但最后光荣牺牲了

写了红军走过了二万五千里的路,征服了各种困难。

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50字)~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革命军队中家的温暖。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革命军队中家的温暖。

红军长征中的小故事,要短一点的,不要超过50字啊!!!
答:一路上,小姑娘把行进中的故事编成歌谣鼓舞着大家前进,成了大家的“开心果”。翻雪山时,小姑娘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大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就开玩笑地叫她“小...

关于长征的故事50字
答:1、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

长征中的感人故事
答: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

长征途中感人的故事...
答:一、《彭德怀杀战马》在长征途中,彭德怀面临部队即将断炊的困境。询问饲养员后,得知只剩下六匹牲口,包括军团长彭德怀自己的黑骡子。尽管心痛,彭德怀还是下令宰杀所有牲口以保存军力。老饲养员不愿杀害彭德怀的坐骑,但彭德怀坚定地说:“我也舍不得,但现在没有其他食物,只有杀了牲口才能走出草地。只要...

红军长征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答:红军长征在洞口的故事 [ 作者:罗子荣 ]转贴自:《党的光辉照邵阳》 贺龙、任弼时、肖克、关向应、王震等领导的第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途经洞口县境,北上抗日。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当年红军留下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深深地铭刻在老人们的心里,流传在广大的群众中,现在回忆起来,...

一小段红军长征的故事20字—50字
答:求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故事20~50字飞夺泸定桥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5日,事情经过如下: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

长征途中感人的故事
答:长征途中感人的故事 10 不是读后感... 不是读后感 展开  我来答 24个回答 #热议# 你发朋友圈会使用部分人可见功能吗? 静水一语 2018-10-28 · TA获得超过7.7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一、计草帽计. 那天,正式炎夏,...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
答:红军长征途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而且还要经常与空中侦察、轰炸的敌机进行斗争。尽管当时红军的防空武器极其简陋,但仍发扬以劣胜优、敢打敢拼的精神,积极地进行防空行动,并在长征途中击落6架敌机。第四个: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读过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50字
答:在长征的路上,发生过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令我最感动的是《丰碑》。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红军在雪地中艰难的走着,忽然警卫员跑到将军的面前,说:“前面有人冻死了!”将军快步的走到那,看见一位老战士倚着树冻僵了。将军大喊到:“军需处长呢!喊他过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警卫员告诉将军:“他就...

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范文
答:《强渡大渡河》1、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蒋介石急令第2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以第20军主力及第21军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区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