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词牌名、曲牌名有哪些???? 词牌名和曲牌名有哪些???

作者&投稿:翠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④,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曲牌是曲的调子的名称。如《点绛唇》、《山坡羊》、《挂枝儿》等,名色多至几千个。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可据以填写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与词牌名相同的。有的曲牌有调无词,只供演奏。曲调音节,古代都写在牌子上,故称为曲牌。

虞美人56字 玉楼春56字 小重山58字 踏莎行58字 临江仙60字
蝶恋花60字 一剪梅60字 渔家傲62字 定风波62字 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 江城子70字 何满子74字 满江红93字 水调歌头95字
满庭芳95字 八声甘州97字 念奴娇100字 桂枝香101字 水龙吟102字
雨霖铃103字 永遇乐104字 沁园春114字 贺新郎116字 摸鱼儿116字
十六字令16字 捣练子27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 如梦令33字
乌夜啼36字 长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浣溪沙42字 菩萨蛮44字
卜算子44字 采桑子44字 减字木兰花44字 诉衷情45字 忆秦娥46字
清平乐46字 更漏子46字 阮郎归47字 摊破浣溪沙48字 西江月50字
醉花阴52字 浪淘沙54字 鹧鸪天55字 南乡子56字 鹊桥仙56字

http://baike.baidu.com/view/25080.html?tp=0_11#4字数太多嘞,你自己看一下吧,是词牌名

念奴娇啊

常见的词牌名和常见的曲牌名~

一、词牌名:
1.忆江南:
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2.如梦令: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3.乌夜啼: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4.长相思: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5.点绛唇: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二、曲牌名:
1.念奴娇:
南北曲均有。属大石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于套曲中。另北曲大石2.调有《百字令》,别名《念奴娇》,与词牌全阕同,用为小令。
2.水仙子:
水仙子 ,曲牌名。入双调,亦入中吕宫、南吕宫。源于唐教坊曲。兼作小令、套曲,也可带《折桂令》为带过曲。代表作品有乔吉《水仙子·寻梅》等。
3.人月圆:
小令用。有幺篇换头,须连用。与宋词全同。幺篇换头,始调首二句改为三句。
4.殿前欢:
殿前欢,曲牌名。 《太平乐府》注“双调”。正体四十二字。用于剧曲、散曲套数和小令。代表作有张可久《殿前欢·次酸斋韵》、卢挚《殿前欢·酒杯浓》等。

5.端正好:
端正好,曲牌名,属正宫,偶用于仙吕宫。调名源自宋词,曲调与宋词有异。多用于剧曲,也用于散曲套数的首牌。曲牌正格五句四韵,二十五字,句式为三三七七五。代表作品有王实甫《端正好·碧云天》等。

我只知道词牌名,有卜算子,菩萨蛮,十六字令三首

常用的词牌名有哪些?
答:如梦令、菩萨蛮、蝶恋花、水调歌头、沁园春、虞美人、渔家傲。十六字令 ,捣练子, 忆江南 ,忆王孙, 调笑令, 如梦令 ,相见欢 ,乌夜啼 ,长相思, 生查子, 点绛唇 ,浣溪沙 ,更漏子 。十六字令》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词牌格式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怎么分辨古诗中的词牌名和曲牌名?
答: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④,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

有没有正好30个字的词牌名或曲牌名?
答:字数在30以内的词牌名有三个:《十六字令》—16字 《捣练子》—27字 《忆江南》—27字,一、二句都是三个字的只有《捣练子》。《捣练子》: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李煜: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十六字令》:单调,十六字,三平韵。〔宋〕蔡伸...

古诗中的词牌名有哪些
答: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调本名为《谢秋娘》,是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所作。后进入教坊。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廿七字,三平韵。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31.玉楼春取白乐天“玉楼宴罢醉和...

古代有哪些曲牌名
答:《江城梅花引》、《梅子黄时雨》、《骤雨打新荷》、《细雨鸣春沼》、《瑶台聚八仙》、《春雪问早梅》...5,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就像一首很长的歌里的部分小节的名字)注:古代的曲很长,所写的曲牌都是一个很长的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

曲牌名有哪些
答:在我们学习古诗词文化的时候,经常听到词牌名,曲牌名等等这样的词汇。听名字,我们也能够想到这一定是曲的名字,而歌曲自然都有名字,曲牌名又是什么呢?曲牌名的来源:“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原先诗词都是配乐吟唱的,都有相应的名字来命名。后来曲调失传或是别的什么事,就只用曲牌名来...

清平乐是词牌名,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呢?
答:常见的词牌名有忆江南、如梦令、浣溪沙、菩萨蛮、卜算子、清平乐、采桑子、一剪梅、沁园春、水调歌头等等。所谓词牌,就是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词牌按照不同的来源,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是已有固定曲子,只负责填词即可,第二类是词牌名来源于作品当中的某个词语,第...

四年级下册学过的词牌名有哪些。
答: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词人均用过此调,其中晏几道尤多。同时又是曲牌名。属南曲羽调。3、浣溪沙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

词牌名有哪些
答:词牌名:念奴娇、满江红、沁园春、江城子、永遇乐、贺新郎、卜算子、忆江南、水调歌头、定风波、一剪梅、虞美人、蝶恋花。【1】永遇乐: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永遇乐慢”“消息”。以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为正体,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另有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

宋词词牌名都有哪些?
答:临江仙更是祭祀水神的词牌,相传是唐代乐府传下,有祭祀湘江女神和洛河女神等多种说法,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将三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用短短的几十字表现出来,意境甚至超过了历史本身,他悲壮又凄婉,励志又看开,不但是历史,更是大部分人的人生,配着临江仙的词牌,人生的浪涛在读者心中一股股的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