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都城在四川哪里 四川的首都是哪里?

作者&投稿:况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只有酆都城,在重庆丰都县。平都山是道教名山。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城东北隅。亦称丰都名山,又作酆都名山。

酆都城(fēng dū chéng )亦可写为丰都城。 英文翻译:the nether world;hades;inferno 旧时迷信传说中的阴司地府,人死后的去处。后来,《西游记》、《锺馗传》等小说中也夸张渲染了酆都鬼城,使迷信几近成了文化,酆都也成了人们心目中真正的“鬼城”。《西游记》第六回:“ 魏徵又写书一封,与我王带到阴司,寄与酆都城判官 崔珏。” 清代洪升著《长生殿·冥追》:“奸贼,俺奉阎王之命,特来拿你,还不快走……向小小的酆都城一座,教你去剑树刀山寻快活。”酆都城今为重庆市丰都县。

阴曹地府和十八层地狱,本来只是佛教典籍中所描述的死后世界,可是后来却被道教沿用,并为其说词寻得合理的根据。

在酆都城有一座山叫平都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四十五福地。根据东汉的《列仙传》和晋朝葛洪的《神仙传》书中所言,在汉代,曾有王方平和阴长生等人,弃官到此修道,最后终得道成仙,升天而去。

传说

传说中的麻仙姑,就曾来拜访过王方平,可惜没遇上。直到现在还留有她住过的“仙姑岩”、“麻姑洞”等遗迹。此外,吕洞宾也曾拜访过王方平和阴长生。

后来,“王、阴”二仙人被讹传为“阴王”,又误作为“阴间之王”,因此他们居住的地方——酆都,进而成为阎罗王所主宰的阴曹地府了。

东汉末年,五斗米教盛行于四川,而酆都在汉时属于巴郡,是早期道教的重镇之一。五斗米教因揉杂了许多巫术方面的东西而被称为“鬼道”,并将道中的巫师称为“鬼吏”。

于是,这种神仙人鬼混杂的道教信仰,促成了“鬼城”的形成。

自宋朝以来,人们借着自己心中对阴曹地府的揣想,在此处修筑了一套如冥府般的建筑,使酆都更成了名符其实的鬼城。

在酆都鬼城中,有各种如阴间的建筑,即:

(一)路引:所谓的路引,长长三尺、宽二尺,以粗纸印成的一张通行照:上面印着“酆都天子发给路引”、“普天之下必备此引,方能到酆都地府转世升天”,上方印有阎罗王的图像,下方印有“酆都天子”、“酆都城隍”和“酆都县府”三个大印。

人死之后,要到阴间去报到的幽灵就得手持这张阎罗王所发的通行护照,在经过看守鬼门关的小鬼检查过后,才得以进入鬼国。

从前,许多人为了替自己留一条后路,为自己的身后事打算,于是都到酆都来买路引,希望死后能够早日超生。因此,酆都的路引大大畅销,甚至连东南亚国家的人民都千里迢迢来买路引。

(二)奈何桥:本叫通仙桥,是明朝的蜀献王所建的。原意是说走过这座桥就可以得道成仙。可是,后来这座桥竟被改名为奈河桥。

“奈河”是地狱中的河名,在《宣室志》中有一段关于奈河的叙述:

“董观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于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

由此可知,奈河是一条来自地狱、充满腥味、流着血水的河流。

在奈河之上有一座桥,就是奈何(奈河)桥。这座桥又窄又险,凡是恶人的鬼魂经过这座桥,都会掉到奈河中,被河中恶鬼毒虫吃掉。

《西游记》中所说的:“铜蛇铁狗任争食,永堕奈河无出路。”就是这种情形。可是,如果生前是善人,则可顺利通过这座桥,转世为人。

就这样,“通仙桥”这座“仙桥”便成了“鬼桥”──“奈何桥”。

在酆都的奈河桥下开凿了一个池子,叫做“血河池”。有许多人为了死后能好过些,便到桥前焚纸钱、烧香、施舍财物。

有趣的是,酆都的和尚尼姑们为了广开财源,故意在桥面上涂蛋白、桐油等物,使得许多过桥的人常常摔倒;这些人为了消灾免害,都大方地布财献祭,深怕得罪了诸鬼众神。

(三)鬼门关:据说人死了之后,在进鬼国之前,必须先经过一座阴森森、把守严密的关口,俗称鬼门关。

酆都的鬼门关相当吓人。从玉皇大殿往上走、就会发现一座黑漆漆的山门,仿佛血锈一般的横匾上写着“鬼门关”三个阴森森的大字。这个地方有一大片的参天古木、树上栖息着一群群的乌鸦,当冷风阴飒飒的吹过,确实鬼气逼人。

(四)五云洞:位于三仙楼的东边,深不见底。据说这里是成仙的阴长生炼丹之处,也有人说是阴曹地府的入口。

许多来此的香客,都会到五云洞的入口处焚烧纸钱,然后丢入洞中。因为洞很深,每当香客们将纸钱丢进洞中,一阵阵地风吹来,把纸钱吹得瑟瑟有声,一旁的山僧就说这是“群鬼抢钱”。

酆都这座鬼城的名堂还有很多,除了以上所说的之外,尚有望乡台、登天梯、孽障台等。

这里也有十王殿和十八层地狱的塑像,同样很著名。

除了酆都之外,还有另一个地方的十八层地狱塑像也非常有名。那就是位于山西省浦县柏山的东岳庙。

东岳庙的规模极为宏大,占地也很广。庙中有各式建筑六十余座。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十八层地狱,为了凸显阴曹地府的特色,这十八层地狱全都建在地下,让人身历其境时,有如身在地狱中。

这十八层地狱由十五个孔窍洞所组成,其中有三个孔窍洞分成两层,总共有十八层。里面雕塑了五岳大帝、十殿阎君和六曹判官等和人身一般高的塑像。

除了这些塑像之外,还刻有各种小鬼冥吏、刀山、碾磨、油锅、锯解等群像,共一百二十多个。这些塑像可说是目前中国寺庙中罕见的明代泥塑,是极为珍贵的古物。

另外,佛教在举行水陆道场时所悬挂的水陆画上,也有关于阴曹地府的描绘。所谓的水陆道场,起源于印度,根据佛书所云:阿难曾经在夜里梦见饿鬼向他要东西吃,于是阿难就设水陆道场,布施食物以救渡饿鬼。

后来传至中国,据说是从南朝梁武帝时代先开始的。根据佛教的说法,凡是被水陆道场所超渡过的孤魂野鬼,都可以免去罪罚而得以升天,因此,一直到后世仍历久不衰。

水陆书上所画的,有十殿阎罗、六曹四司判官、五道将军、牛头马面、小鬼夜叉及各式各样的地狱。

目前传下来的明代水陆画以山西宝宁寺藏量最丰,共有一百三十九幅,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文物。



位于四川、在中国古代有那些帝国把四川社为首都?~

把成都设为首都的国家有很多,但都是叫蜀国。中国迁都首选的地方就应该是四川成都.本人四川峨眉山的普通一人,成都成为首都有利也有弊,但总的来说效果会比现在好点.本文为个人观点.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内海拔387~5364米,东界龙泉山脉,西靠邛崃山。西部为纵贯南北的龙门山脉。平原面积占36.4%,丘陵面积占30.4%,山区面积占33.2%。平原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坡降0.3%。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日照时数107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平均海拔约500米。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位于岷江干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网呈扇形展开在广阔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北京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东经116度23分。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北京的西、北和东北,群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北京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1月-7~-4摄氏度,7月25~26摄氏度。极端最低-27.4摄氏度,极端最高42摄氏度以上。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毫米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常有暴雨。北京及华北春季多发沙尘暴; 成都人口:成都市总面积1.2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13万人,市区人口330多万。 北京人口:1743万(2007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第26名)。城区人口849.5万人,户籍人口1203万。全市人口密度1,037人/平方公里(中国省级行政区第4名)。 北京49年成为共和国的首都至今已经有59年的历史,59年里我们先不要说北京怎么样怎么样成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核心.当时北京成为新中国首都有当时的历史和战争情况下的特殊因素; 北京如果继续成为中国的首都,由于本身的缺陷物价还会继续高升,这将影响普通人民是生活和出行,军事投入也将进一步加大.. 而四川成都呢?成都市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中国中西部综合实力最强,人居环境最佳的重要中心城市。物价方面远不能和北京相比.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中国迁都四川成都. 第一:在战略上首先自己可以处于中国心脏地带,遭受攻击的系数比现在的北京要低,可以减轻军队的防御压力.成都居中国领土中部,军事上的指挥调度占有先天条件,北京无法相比. 第二:成都成为新的首都,可以利用自己军事,政治,经济上的巨大影响可以在短时间里缩短中西部和沿海发达城市的差距. 第三:迁都可以减轻北京当地现在住房就业压力,西部需要人才,西部需要开发,让那些只看中北京的人才把目光转移到西部. 第四:北京现在缺少发展的水源,成都有.北京缺少的能源,成都有.北京的自然环境差,成都没有. 第五:我们中国领导人应该学习韩国,从大局出发,从大眼着想.迁都四川成都将是国富民强的一个爆发点

噗~~~ 省的中心城市叫省会,四川的省会是成都,

我喜欢看这样的问题。

成都在哪里
答: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地形地貌: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

请问三国魏\蜀\吴的都城和国境都在哪里?
答:都城分别是:魏 洛阳(今河南洛阳)蜀 成都(今四川成都)吴 建业(今江苏南京)三国之间虽不时发生战争,但疆域大致稳定:魏与吴、蜀间的界线是长江与淮河之间、今大别山、湖北汉川至兴山一线、大巴山、秦岭,而吴、蜀之间以今湖北的西界、贵州务川至台江一线、广西西界和中越边界为界。魏仍以...

三国时候的蜀汉,他的都城在什么地方?
答:成都

三国都城在哪?
答:蜀国的都城是成都,位于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吴国的都城是建业,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的蜀国,它的都城在哪?
答:魏黄初二年(221年),刘备在四川(蜀地)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后主刘禅,历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国力强盛,但是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元气大伤,后来诸葛亮治国,恢复生产,使得能与魏吴抗衡。三国之一,主要拥有...

古代蜀国的都城在哪里?
答:你指的是哪个蜀国?三国时的蜀国都城是在成都。古代先秦时期的蜀族在现今四川建立的国家,1、岷江 2、樊乡(即今天的双流县)3、成都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西蜀 ,都城成都。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五代时十国之一,王建所建,都成都(今属四川)。后蜀,五代时十国之一。孟知祥所建。都成都(今属四川...

三国中蜀国都城在哪?
答:三国中蜀国都城在成都。成都在三国时期为蜀汉国都,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汉室宗亲刘备在军阀混战中崛起。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次年(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在蜀地蜀都称帝,延续了汉朝大统。

五代古蜀王都城在成都的有哪些
答:五代时期,古蜀王都城在成都的包括前蜀、后蜀和孟蜀。1、前蜀 前蜀(907年~925年),五代十国之一,是高祖王建所建,都成都(今四川成都)。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蜀王王建不承认后梁的正统性,便率领官员、百姓为已亡的唐朝痛哭三日,随后自立为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王建即前蜀高祖。2...

谁知道各朝代的都城?
答: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三国(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西晋(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东晋(公元317...

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的都城分别在哪
答: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的都城分别在河南洛阳,四川成都,江苏南京。三国又叫三国时期,是因为当时天下由魏、蜀(汉)吴,三个势力所建立。延康元年(220),曹丕自立称帝,因其姓曹,后世称之为曹魏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到咸熙二年(265年)曹奂禅位于司马炎,享国46年,主要控制北方九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