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有何意义 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作假要被罚3万?

作者&投稿:霜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如实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施行目的是什么~

环境信息公开,从公开的主体来看,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公开其制作或获取的环境信息,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公开其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过程中形成的与环境影响有关的信息。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环境信息公开的主要依据是《清洁生产促进法》第十七条和第三十六条,以及原国家环保总局2008年颁布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和环境保护部2013年印发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设立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专章,以鼓励企业自愿公开为主,要求强制公开的企业环境信息非常有限,仅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排放标准,或是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的企业要求必须公开其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内容包括企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和超总量情况、企业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以及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等。《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企业自行监测的内容、频次、保障措施、信息公开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目前,90%以上的国控企业公布了4项主要污染物的自行监测信息,超过1/3公布了全指标监测数据。
近年来,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施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就是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清洁生产促进法》仅对“双超”企业强制公开排污信息提出要求,对于其他重点排污单位但不属于“双超”的企业或不如实公开排污信息的重点排污单位缺乏相应的法律手段。其次,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不完善,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刚起步,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存在公开的环境信息尤其是排污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对环境信息公开不真实、不及时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新《环境保护法》通过专章提出要全面加强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其中第五十五条、第六十二条规定了重点排污单位强制公开环境信息相关要求和责任。出台《办法》对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进行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非常有必要。
一是执行新《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客观要求。
二是保障公众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权利的实际需要。
三是激励企业自觉改进其环境绩效的有效措施。
四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排污单位如果不按规定公开排污信息,或者弄虚作假,环保部门将对这些违规单位施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环保部新修订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就提出了这样的规定。

在今年的9月18日前,公众可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为便于社会公众查询,国务院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统一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以下简称统一公开平台),集中发布重点排污单位的环境信息。

环保部表示,目前,在查询到已公布企事业单位名录的12个省份中,大部分均通过环保部门搭建的统一平台进行信息公开。

据环保部介绍,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行动已经在全国实施,目前工业企业达标率只约为70%,还有大量违法企业超标排污。“要扭转目前企业较大比例的超标现状,使企业守法成为常态。”环保部说,一方面要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惩治超标行为,另一方面要督促和引导企业主动守法,强化企业的环境守法意识。

“环境信息公开则是最好的手段之一。”环保部认为,使企业将排放行为置于“阳光”之下,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进而推进企业守法。

环保部表示,修订前的《办法》颁布实施后,在具体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未分类规定不同环境信息应公开的频次,对环境信息公开方式多、查询检索困难等,这些问题制约、影响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效果。


而征求意见稿内容与《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保持一致。同时,征求意见稿明确,重点排污单位应公开信息。

根据《征求意见稿》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县级以上地方环保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企业事业单位公开的环境信息及政府部门环境监管信息,建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环保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年底前确定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并通过政府网站、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平台等便于公众知晓、获取的方式公布。”征求意见稿说,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公开的信息,包括基础信息、排污信息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其中排污信息主要涉及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排放标准及超标排放情况。

征求意见稿要求,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及时在环保部门搭建的统一公开平台上发布环境信息,并对其自行发布的环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征求意见稿对重点排污单位信息公开还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对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总量等信息采用手工监测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当自监测完成的次日公开。

“对监测浓度或总量超过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许可证规定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在3日内向社会公开超标原因、应对措施等。”征求意见稿说,环保主管部门有权对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根据征求意见稿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重点排污单位未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的,有权向环保主管部门举报。环保主管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
对于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按照规定公开环境信息、或公开内容不真实、弄虚作假的。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地方环保主管部门应责令改正,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要落实才行,积极举报。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的信息公开指南
答: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在“福建省环境保护厅”门户网站上查阅本《指南》。环境信息公开分为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一、主动公开(一)公开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我厅环境信息公开范围包括:我厅环境信息、我厅所属公共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和企业环境信息...

环境审计或环境信息系统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答:首先,开展环境审计是审计的本质要求。审计的本质是证实和评价受托经济责任,针对有关项目和活动的环境方面以及环境管理系统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证实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其次,环境审计通过开展对环境管理系统的监督和评价,成为环境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环境审计中...

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
答:问题二:推进政务公开有何重要意义 1、实行政务公开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 2、实行政务公开是加强司法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3、实行政务公开是坚持标本兼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的现实需要。 问题三:信息公开的重大意义 有效推动全国范围的反腐倡廉。一切欺诈行为的基础都来自信息不对...

企业环保的重要性与意义
答:企业环保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环境问题是中国21世纪面对最严重的挑战之一。严重污染的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问题已经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国际形象以及广大民众的生活健康品质。虽然在中国的建设蓝图里,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列为同样重要的地位,可是大多数企业往往为了获取巨额财富,在对自然界...

打造阳光政府实行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公开有什么作用?
答:今年对这两个领域的信息公开加以推进,意义重大。”周汉华说。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政府需要进一步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从环境保护、民生保障、食品安全等社会关注度高、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增加公开信息的有效性和有用性 ...

环保对企业的意义
答:如果不从经济角度来寻求可持续的方案,企业很难长期参与其中,环境问题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研究表明,提高企业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可以节省大量成本,从而把握新的绿色市场机遇。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布的2017年度报告显示,到2040年,高效可再生能源技术市场价值将达到10.2万亿美元。在中国,到2020年与环保有关的...

信息公开与数据开放有什么区别
答:信息公开主要在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知情并不等于获得,获得也不等于可利用。数据的共享开放是在知情的基础上,让人民获得和利用的数据。二、内涵不同 信息公开主要停留在政府法规、流程、权力等方面,更多的是规章、制度等信息层面。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开放主要是指原始数据的开放。三、对应的环境不用 政府...

1、什么是政府信息公开? 2、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 3、什么是依申请公开...
答: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五条: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

高校信息公开办法有五大亮点 推行有重要意义
答:高校信息公开办法有五大亮点 推行有重要意义 高等学校作为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业单位,其信息公开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推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其一,高等学校信息公开涉及面广、影响力大,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休戚相关。不仅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对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等信息存在着公开...

政务公开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答:促进了领导干部作风转变。6、政务公开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行政务公开,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政府的行政行为置于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有利于从源头上拓展防治腐败工作领域,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消除腐败赖以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