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图】 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阅读下列材料,...

作者&投稿:高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特征: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或答“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现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自然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或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也可)。
(2)变化:完成了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私有制,在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原因: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的过于集中和单一的弊端。
(4)不是。社会主义改造在本质上是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流转的再次变革”并不是要取消公有制,而是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民耕作图》和《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

(1)基本形式: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男耕女织)(2分)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2分)(2)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2分)(3)黄金时期:1912—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国初年)(2分)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扫除一些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③一战期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⑤实业救国的推动(写出3个即给5分)(4)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2分) 试题分析:(1)材料一《农民耕作图》和《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反映出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2)从材料二所给的图示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3)从材料二所给的图示可以看出,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个短暂发展的黄金时期。联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从国内、国际两大方面分析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原因。(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但战后欧洲列强又卷土重来,20年代中期,民族工业迅速萧条。点评:中国近代主要经济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1)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其他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瓦解着自然经济。(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相互勾结、依赖、相互矛盾。(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自然经济、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和妥协性。(4)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中外反动经济的重重阻碍,同时其发展也在日益改造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1)说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原因: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铁犁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或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评价: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3)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大大提高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4)提高生产力,改善或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农民强烈反对征粮队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 ...
答:材料一题干的关键词是“征粮队”和“自由贸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农村实行的是余粮收集制,对应的是苏维埃俄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⑵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的核心信息是,农民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础,俄国共产主义的“最初步骤……”是把小农组织成各种协作社这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
答:措施:官府对待商业采取了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等“重农抑商”政策。影响:清政府的抑商政策虽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从根本上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甩在工业文明潮流之后。(6分)(4)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工商业;坚持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协调发展。(2分)(只要言之...

跪求初一上册期末历史复习题!!
答:1.阅读下列材料:子(孔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请回答: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

(2014?梅州)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
答:(1)读图知,材料一所述搜索海域所在的海洋是印度洋;(2)澳大利亚矿产种类多,储量大,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特别是铝土矿的开采和出口,居世界首位;(3)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高度商品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是其经济的支柱,目前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已大大超过了农牧业和工...

求作业答案:阅读下列材料: 材
答:(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严峻局势。罗斯福当时的态度是果断、坚毅、自信、不回避困难等。 (2)罗斯福所说“革命计划”指的是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所说“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指的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3)通过国家指导和干预的手段,对工农业、商业进行调整,以消除经济危机,...

...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
答:第(2)问从材料二中“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促进乡村银行的发展,为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原料、资本、市场以及劳动力等角度综合分析作答。第(3)问对应材料三,据材料进行概括,材料三中“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

初二复习资料
答:7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7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民的基础产业。 7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7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 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以达的地区。 7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

求解答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
答:回答:(1)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2)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3)李鸿章,张之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列材料: 材
答:回答:(1)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发明:蒸汽机、发电机、内燃机。 (2)对世界:有助于瓦解欧洲封建等级制度;极大提高生产力。对中国:遭受到西方工业强国的殖民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经济结构解体,近代化起步。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
答:(3)观点和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材料中涉及的是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黄金发展时期,然后根据课本答出此时期的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包括产业分布、工业部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2)材料二中涉及的是罗斯福新政,根据课本答出新政的内容;回答中国在19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