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到杨靖宇是怎么死的? 杨靖宇是怎么死的

作者&投稿:狂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杨靖宇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死的。

在1932年,杨靖宇接到了党中央的委托,前往东北地区组织抗日联军,并且担任了抗日联军总指挥和政委等职位。

组织好抗日联军以后,杨靖宇带领着东北的军民和日军激战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他在东北极其恶略的环境下。

独自一个人和敌人周旋了五个昼夜,最终因体力不支加上弹药和粮草不足,壮烈牺牲,杨靖宇牺牲的时候只有三十五岁。

扩展资料:

杨靖宇将军,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11月,27岁的他受命党中央委托,只身一人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

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打开了东北抗日的新局面。当时南满存在着各种番号的义勇军和抗日的山林队。

27岁的杨靖宇抵达南满后,磐石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杨靖宇任政委。

在成立会议上,针对抗日武装间经常发生内讧、互斗,杨靖宇提出: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留着子弹打日本的主张。

之后,杨靖宇主动联系、团结各种番号的抗日力量,共同抗日。在有的队伍受日伪军围剿、处境危险时,杨靖宇多次及时带兵前去解围,因此名声大震,不少人主动加入南满游击队。

到1934年2月22日,杨靖宇联合南满16支抗日武装,在濛江县城墙砬子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规模达四千多人,击退了日伪军的四次秋冬季围剿。

日本人很快感到了威胁,甚至贴出悬赏告示,包括告密杨靖宇在什么地方藏匿的给多少钱,能抓他的,赏多少钱,知道他受伤的,给多少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靖宇



杨靖宇是在1940年2月23日反日伪军讨伐作战中与敌周旋5昼夜,以无比坚强的毅力,英勇顽强地战斗,直至弹尽粮绝死的,死的时候三十五岁。

1936年杨靖宇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他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打击日伪军,威震东北,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在1939年秋冬季东南满反日伪军“讨伐”作战中,杨靖宇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

扩展资料:

杨靖宇牺牲后,残忍的日本侵略军无法理解这位英雄的坚强行为,他何以能够在冰天雪地里长时间被围困、且完全断绝粮食的情况下,顽强坚持战斗。

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侵略军也无不为之震惊。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杨靖宇这位抗日民族英雄,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吉林省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杨靖宇的儿媳方绣云老人的柜子里一直珍藏着一块桦树皮,那是1958年从杨靖宇牺牲的地方带回的。她有时被附近学校请去做报告也随身带着,她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杨靖宇后人普遍认为,将军是他们的骄傲,但不是他们的资本。他们肩上是沉甸甸的责任,是为人民服务的重任。他们每个家庭虽说不富裕,但都很满意,因为他们习惯了平凡和平常。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1939年夏秋,日军在基本完成“三江大讨伐”,将北满的抗联二,三路军大步歼灭之后,再次痛下决心,要“倾一国之力”队杨靖宇及其第一路军进行一次大讨伐,发誓要把“伪满治安之癌”切掉。

  此时的形势已经非常危急,杨靖宇的部队在战略上已面临绝境。同时,关东军司令部任命长春独立守备队司令,日军少将野幅昌德统一指挥伪通化,吉林,延边三地的日伪军警宪特;将剿灭北满抗联立下“赫赫战功”的伪三江省特务头目北部邦雄调至调职南满,任野副司令部的参谋部长;将哈东五“集团部落”外所有山区村落变为焦土的日酋野琦茂作也调至野幅昌德麾下。1939年7月大批日伪军从东北各地调至南满,占领大小城镇及乡村。为切断抗联与群众的联系,日军满山遍野的搜剿,将制造的“无人区”内所有可供住宿的房屋一律焚毁,同时将“小集团部落”并入“大集团部落”,每一“部落”深沟高垒,戒备森严;采取连坐法,“一人通匪,全家杀头;最后,利用抗联叛变投降分子组成11支“山林游击队”,运用“狗虱战术”,发现抗联就部分省市县地追下去,特别是发现杨靖宇的直属部队就“咬住不放”。尤其是利用原一军一师师长程斌作队长,组成“程斌挺进队”,其骨干都是原一军一师投降的抗联战士共29人。程斌自杨靖宇进入南满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开始就跟其左右,熟知一军在南满地区的军事部署,活动规律,后方基地,部分地下党组织的情况。对杨靖宇本人更是知之甚深,凭猜测就知道杨靖宇的大致活动方向。程斌的叛变,使抗联一军在南满地区的活动再无秘密可言,后方基地,军需储备全部丧失,连习惯的活动方式都要改变。

  10月,在前期准备之后,“野副大讨伐”正式开始。10月初,中共南满省委及一路军负责人在吉林桦甸境内的头道溜河召开会议,会上分析了当前严峻的形势,决定化整为零,分散游击,以免被全歼。会后,杨靖宇率警卫旅南下辉南,通化长白山林区,牵制敌人主力;魏拯民率总部直属其他部队留在桦甸,敦化,早成南北呼应的态势。队伍分手时,二人的手握在一起,互道珍重,谁知这就是他们的永别。
  东北的冬天到来了,杨靖宇的抗联战士们在茫茫雪原中没有冬装,没有粮食,为了生存只好去攻打敌人重兵驻守的集团部落。在付出重大代价打下的据点中,只发现很少的粮食,原来日本人只让据点中中国人储备三天的粮食,吃完了再去向大据点去要。同时也暴露了目标,日伪军的部队马上围了上来,就这样每天都在打仗,抗联的战士每天都在大量伤亡。特别是在临江,金川交界的大板石沟岭与大批日伪军遭遇,总共才四百来人的我军伤亡惨重,杨靖宇发现警卫旅和一军在一起解决给养和粮食已不太可能,遂和一军军长曹亚范商量,决定分开活动。

  杨靖宇将军生命的危机

  杨靖宇将军生命的危机从这时开始。与一军分手之后,他率领一路军警卫旅在金川,桦甸,蒙江的山林里进入1940年。两个多月的转战,部队的给养和冬装仍没解决,反而处处挨打,人无粮,马无草,伤员得不到救治,部队大量减员。此时杨将军身边还有二百来人。

  1月6日在蒙江西岗与大批日伪军遭遇,他决定分头突围,警卫旅政委韩仁和率60余人北上桦甸吸引敌人主力。杨靖宇则率余部就地隐蔽。

  1月15日警卫旅旅长方振声在筹集给养时因汉奸告密被捕,拒不投降被敌人杀害。

  1月21日警卫旅一团参谋丁守龙在马家子南方被汉奸申麟书率领的伪通化省警察大队捕获,叛变投敌,杨靖宇所隐蔽的位置,兵力情况等都被日人获知。此人是导致杨将军殉国重要人物之一。

  闻报野幅昌德立即调集日伪军,及警察大队共四万余人,另派飞机数驾,由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在蒙江坐镇指挥,对杨靖宇隐蔽的蒙江西部山区实施”铁壁合围”。月末,我军在马屁股山与大队日军遭遇,激战中我军伤亡打70余人。突围后,杨靖宇与警卫旅和少年盛唐队失掉联系,跟随他的只有特卫排60余人。

  2月1日,特卫排长张秀峰携带机密文件,和少量战士投降。敌人进一步得知杨靖宇的真是实况,从而缩小了围捕范围。张秀峰至15岁起由杨靖宇抚养成人,杨对他十分信任,没想到在此时却做了可耻的叛徒!此人亦是导致杨将军殉国的第二个重要人物。

  2月2日,杨靖宇身边只剩下20余人。

  2月10日,在日伪军不停顿的追剿下,杨靖宇身边只剩下12名战士。

  2月15日,身边只剩下7名战士,粮尽援绝,陷入绝境。这天早上,正在蒙江五金顶子西北方一个山坳里隐蔽的杨靖宇和他的战士们再次被汉奸崔志武带领的警察大队发现。岸谷隆一郎得知后立即派“程斌挺进队”,“崔胄峰挺进队”,“唐振东挺进队”一起赶来,参与所谓的“最后的围剿”。岸谷还怕地面难以奏效,专门调来飞机,从上往下盯住杨靖宇,杨到哪,飞机就跟到哪,并向地面上的四支伪警察部队指示目标。杨靖宇等7人边打边撤,至下午三点仍未摆脱掉敌人。后来,他们占领了一个小高地,狙击跟的最快的“崔胄峰挺进队”和“程斌挺进队”。两队敌人加起来共600来人,而杨靖宇身边只有7个人。“崔胄峰挺进队”的队副日本人伊滕用中文向杨喊话,催其投降。杨靖宇回答::“好吧,条件是马上停止射击,你一个人上来吧。”鬼子伊滕信以为真,边说话边向杨靖宇走过来,杨靖宇“啪”“啪”两枪,伊滕应声倒地。叛徒崔胄峰看见日本主子被撂倒,怕在日军面前自己的脑袋难保,就领着四五个伪军猛地跳起,叫骂着朝靖宇将军隐蔽的地方扑来,杨将军又是两枪,崔胄峰立时左腿骨被击断。趁着敌人正在混乱,杨靖宇率领7个人突出重围。夜里大家又饿又累又冷,只得紧紧挤在一起取暖,他鼓励大家说:“别泄气,敌人是打不过我们的,就是我们这几个人都没了,还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夜间,敌人顺着雪地脚印再次找到他们,一场激战后,只剩下6人,而且有4人负伤。杨靖宇将军命令负伤的警卫员黄生发(解放后曾任吉林省二轻局副局长)带3个伤号突围北去进密营养伤,自己率两名警卫员继续南下,以便同二方面军会合。杨靖宇身边剩下的两个人,分别是警卫员朱文范和李东华(一说是聂东华,此人是二军军长金日成专门派来保护杨靖宇的)。

  杨靖宇饥寒交迫 最后的时刻

  尽管敌人拼死跟踪,甚至在雪地里用一根根划火柴的方法寻找足印,但是还是在16日凌晨失掉目标。这一天一夜间,杨靖宇和他的战友们已惊人的毅力,将600余人的伪警察大队拖得人仰马翻,被打死,打伤,冻伤和因冻伤疲惫掉队者竟有500余人,最后只剩下五六十人,坐在雪地上喘气。无衣无食的杨靖宇再次从敌人视线中逃脱。岸谷隆一郎大怒,在无线电中大骂了程斌等人无能后,决定重撒大网,巡捕杨靖宇。

  入冬以后,部队经常断粮,与警卫旅分手后,杨靖宇和他身边的战士更是没有得到一粒粮食,每日只能用草根,树皮或衣袖上绽露的棉花充饥。2月18日晨,警卫员朱文范和李东华在蒙江大东沟附近试图靠近居民点时被发现,日伪和特务搜索班紧急出动,二人边打边撤,但终于在海龙河边被敌人打死。敌人在他们身上找到了杨靖宇的印章,由此判定杨靖宇就在附近,岸谷隆一郎随即下令缩小包围圈,切断公路,封锁森林,派特务伪装进山打柴,寻找杨靖宇。但四天过去了,敌人一无所获。这个日本人在后来的回忆录中承认自己什么方法都用尽了,还是消灭不了杨靖宇,此时已对杨靖宇形成了极深的敬畏,甚至不敢相信这次真能捕获杨靖宇。

  此时的杨靖宇将军已经孤身一人,他已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用毅力和强健的体魄一次次击败敌人,但是他无法击败饥饿和寒冷。此时他脚上的棉鞋已烂成一团,靠一根绳子捆着才没有散架。中日在并天雪地里奔走,他的两只大脚已经冻伤。由于两位警卫员已经牺牲,他必须自己亲自去弄食物,这样做他自己不得不暴露。暴露的危险他是知道的,多日激战,自己生命的力量即将耗尽,再也不能象2月15日甩掉“崔胄峰挺进队”和“程斌挺进队”那样甩掉敌人了。但是不暴露也会在冰天雪地中冻饿而死。杨靖宇作出了选择,为得到食物和棉鞋,找到部队,他必须暴露,但只向中国老百姓暴露,向他们买食物。

  2月22日上午,杨靖宇在蒙江县保安村以西五里的山里等到了四个砍柴的村民。他们是:伪牌长赵廷喜,村民孙长春,辛顺礼,迟德顺。由于居民点德警察不让砍柴的村民带食物下山,杨靖宇只好恳求他们回去带点食物和棉鞋,并答应多给钱。伪牌长赵廷喜还劝他:“我看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对投降的人不杀头的。”杨靖宇的反应实耐人寻味的,对方已经认出他,他也没有否认,只是以一个中国人对另一些中国人的口吻平静的说:“我是中国人哪,不能作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咱们中国就完了。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赵廷喜不再言语答应回去给他弄点粮食,然后和杨靖宇分手。

  赵廷喜在回去的路上遇见了铁杆汉奸李正新。由于还怕另外三人先报告了他们与杨靖宇的会面,导致全家被杀,因此向李正新说出了此事,李听后大喜马上向伪蒙江县警察本部的日本警佐西谷报告。西谷闻讯立即让赵廷喜带领自己和大批日伪军警宪特去围捕杨靖宇。

  2月23日下午四时,西谷的队伍在蒙江三道崴子703高低附近,发现了杨靖宇。此时的杨靖宇饥寒交迫,伤病缠身,面对突然出现的敌人,心里想些什么,后人是不难想象的。将军最后的时刻到来了。
  缉捕杀害将军的元凶全家自杀于河北省

  今天我们所知到的杨将军在生命最后时刻的表现是被他的敌人记录下来的。在日伪档案中,描述他表现的很沉着,一边用两支手枪准确的向四面八方围上来的敌人射击,同时向490高地退却。可是几天几夜没吃饭的杨将军已经没有力气摆脱敌人,最后靠在一棵大树后面射击,与敌人相距不足30米。西谷曾一度想活捉杨靖宇,并不断高声劝降,回答他的只有一颗颗子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靖宇将军厉声喝问:“谁是抗联投降的,滚出来我有话说!”几个叛徒吓得龟缩在一旁,不敢吭声。在两名日本警察被击毙后,西谷明白劝降无用后,下令:消灭杨靖宇。

  最后的攻击开始了,四面都是敌人的子弹,杨靖宇又打倒数名冲在前头的敌人,同时身上也多处中弹,左腕中弹一支手枪落地后,仍以右手持驳壳枪应战,最后胸部中弹,轰然倒下,一代抗日英豪就此壮烈殉国!时间是1940年2月23日下午4时30分。

  杨靖宇生前死后都是让日本人异常敬畏的人物。他牺牲后好久,西谷等人才敢向他靠近,这时敌人再次犹豫起来,不敢相信死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杨靖宇。直到程斌到来,确认此人就是杨靖宇。据事后伪《协和》杂志记者报道,听说他们真的杀了杨靖宇,西谷等人“一点没有感到快乐”,反而“呜呜的哭了起来”。敌人用一辆大车将将军的尸体运回蒙江县城,命令叛徒程斌的部下张奚若把杨靖宇将军的头颅 铡下,并装入木盒送往伪满首都新京。同时岸谷隆一郎实在不懂杨靖宇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些日子靠什么活着。他满怀敬畏之心,让县民众医院院长金源相解刨了杨靖宇的尸体。敌人在英雄的胃里见到的只有不能消化的草根和棉絮,在场的中国护士禁不住流下热泪,而有资料表明岸谷隆一郎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听完报告,“默默无语,一天之内,苍老了许多。”而靖宇将军的遗体,被弃于保安村荒冢间,用积雪掩埋。事过7天,伪蒙江县警务科长王士洪和伪警察大队长桑文海,突然接到省城打来的电话。岸谷隆一郎在电话里急问:杨司令的尸体在何处?接着又责成他们:快快地起出来,找人做个假头安上,隆重举行“慰灵祭”。岸谷又接着说,这7天里,满洲南地区讨伐司令官野副昌德将军夜夜做恶梦,睡不安枕,总是梦见杨司令伸只大手跟他要头,醒来总是头痛。所以要快给杨司令刻个假头,用棺椁盛殓,叫全县村长以上官吏都来参加“慰灵”仪式。日酋这一 声令下,伪官吏一齐出动,置办棺椁,搭起灵棚,叫来上等木工,一夜之间刻了个假头。请来当地知名书法家李咸阳老先生写了墓牌。又派弃尸的士兵刨开雪堆,抬回杨靖宇将军的尸体。在一切筹办停当,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他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例训诫部属,同时亲自为杨靖宇将军主祭下葬。后来这位缉捕杀害将军的元凶,伪满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于日本投降前夕,他深感剿杀中华民族英雄的罪责难逃,一种对中国人民的负疚和畏惧,使他终日不得安宁,最后,全家自杀于河北省。

  将军的头颅在伪满首都新京受到另一番“礼遇”

  而将军的头颅在伪满首都新京受到另一番“礼遇”。关东军司令部将其放入防腐液中,保存在伪满军政部内。迷信武士道的日本人以为杀了杨靖宇并控制了他的头颅,整个东北抗日联军就会瓦解。为此,他们将杨将军的头颅拍照,印成传单,四处传发。在深山密林中用飞机空投。

  而被敌人重兵分割的一路军很多战士都不相信总司令牺牲的消息。至于吉东的二路军,北满的三路军知道40年末仍坚信敌人空投的传单是造谣。直到,金日成带领一路军余部退入苏联,与退入苏境的二,三路军领导人冯仲云,周保中,李兆麟等人相会,他们才相信杨靖宇将军真的牺牲了。

  为了给杨靖宇报仇,一路军各部在杨靖宇牺牲后向日军发起近乎疯狂的报复,一时间,长白山区各个据点的伪边防站,警察署,频遭袭击,但同时也暴露了目标。

  一方面军军长曹亚范深为自己未能冲破日军包围圈救出杨靖宇而自责,因此他率先率部向日伪发起报复行动。经过连绵血战,最后只剩下几十人。40年8月,在蒙江龙泉镇附近,曹亚范被叛变分子枪杀。一方面军是杨靖宇亲手创建的部队,至此,其基干部队除少量投敌外,全部壮烈殉国。

  陈翰章(满族)的三方面军在敦化突出日军重围,进入黑龙江五常,每天都在战斗,部队大量伤亡,至40年10月,日军从叛徒口中得到消息知道其越冬物资储藏地,全部物资被焚毁。最后陈翰章身边只剩10几名战士,在镜泊湖边的南湖头小弯弯沟被包围。将军临危不惧,站至最后一人,血撒镜泊湖,年方27岁。陈翰章牺牲后,三方面军最后20几名伤员被迫北上,与五军政委季青的小部队汇合,经过多次战斗,只有几个人活了下来,退入苏境。

  二方面军军长金日成在头道溜河会议上曾于杨靖宇发生意见分歧,据说还发生过激烈争吵。他认为应该在危急时刻退入苏境保存实力,而杨靖宇则认为应该永远战斗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会后,金日成率部退向中朝俄边境地区,和龙,安图一带活动。与同年11月带领经过重兵围剿剩下的100来人退入苏联。

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

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前夕,他和战士们同吃着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十分沉静地对警卫员说:“就是我们这些人都牺牲了,还会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革命总是会成功的。”此后几天,他都没有吃到一粒粮食,饿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40年2月23日下午,敌人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围了杨靖宇。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

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

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岁。杨靖宇为国捐躯后,日本侵略者剖开了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饿得变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壮士喋血,为争民族之气,连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

当年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并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

扩展资料:

在艰苦残酷的斗争环境下,东北抗联出了很多叛徒,致杨靖宇于死地的叛徒有四个。

第一个叛徒是程斌,原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杨靖宇最信任的得力助手。

第二个叛徒是杨靖宇的警卫排长张秀峰。这个从15岁起被杨靖宇抚养成人的叛徒1940年2月1日携带抗联经费9960块大洋叛变投敌,导致杨靖宇的行踪暴露。

第三个致杨靖宇于死地的是伪排长赵廷喜,因为他的告密使敌人最后找到了筋疲力尽的杨将军。1946年,人民政府在杨靖宇坟前将赵廷喜枪毙。

第四个叛徒是跟随程斌叛变的张奚若、程大队有名的机枪射击手。当敌人向杨靖宇喊降不奏效时,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向张奚若下达了“干掉他”的命令。张奚若随即扣动扳机,杨靖宇倒在一棵大树前的雪地上牺牲。

杨靖宇(1905--1940),著名抗日英雄。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靖宇



杨靖宇的牺牲过程:

1940年初,日伪军在“围剿”抗联时,专打杨靖宇部队,迫使杨靖宇所部频繁作战,昼夜不得休整。杨靖宇在辉南、濛江与日伪军周旋50多天,战斗30余次,直至2月23日壮烈牺牲,时年35岁。

详细经过:

1940年初,原抗联警卫旅的参谋丁守龙叛变,杨靖宇和第一路军总部的行踪被暴露。日军出动飞机侦察,并调动4万多人,封锁山林,日夜搜索。杨靖宇把部队划小分散活动。

1940年2月1日,杨靖宇身边的侍卫排长张秀峰拿着4支手枪和一些弹药,携带近万元抗联经费及一些重要文件叛变投敌。由于张秀峰对杨靖宇计划安排的突围路线一清二楚,使敌人大大缩小了包围圈。杨靖宇将剩下的60名战士化整为零,一路上不停地分兵突围。

10日,在江县五斤顶子大青沟伐木场附近的树林子里,杨靖宇身边的六名战士中有4人负伤。他命令警卫员带着三个负伤的战士撤走。

15日,叛徒崔胄峰带着敌人追上来。杨靖宇借着暮色撤进密林,拖着敌人穿梭在密林中,几天里,这支600人的讨伐队,被杨靖宇拖得最后只剩下50多人。18日,两名战士出去找食物时与敌人遭遇,英勇牺牲。敌人的包围圈缩得更小了。

杨靖宇孤身一人于22日到达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50多天打了40多次仗,负了伤的杨靖宇已经数日粒米未进,以皮带、棉絮充饥,身体虚弱到了极点。次日中午,他见到几个打柴的农民,便拿出钱请他们帮助买点吃的和衣服。一个叫赵廷喜的人拿了钱离开后,很快就向敌伪告密。

下午3点左右,赵廷喜领着日伪军将三道崴子层层围住。杨靖宇沉着地向山上撤去。敌人一股接一股地兜上来,在江县城西南保安村的山坡上,双方只有50米的距离了。敌人先是利用叛徒尹夏太等人对杨靖宇喊话劝降,但回答的只有射击声。打了一阵后,杨靖宇知道突围无望,把身上带的文件烧毁,然后与敌人继续激战。

4点半左右,杨靖宇身中数弹。他高大的躯体靠在槭树上,壮烈殉国。时年35岁。

扩展资料:

据日军的记载称,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军残忍地剖开杨靖宇将军的遗体,当肠胃切开后,发现里面只有没能消化的树皮、草根、棉絮和青苔,没有一粒粮食。在场的日本人佩服地说:“是条好汉!”

日本关东军用铡刀割下杨靖宇将军的头颅,送到伪满的“新京”(长春)保存,同时又在杨靖宇殉难处破例举行了纪念仪式和葬礼。

杨靖宇将军壮烈殉国时只有35岁,他短暂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光辉灿烂的一生,他对党、对人民、对中华民族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坚强不屈,百折不挠,他的英雄事迹和民族气节展现出一名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为纪念杨靖宇将军,1946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杨靖宇牺牲的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49年,郭沫若为杨靖宇题词为:“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万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

参考资料:

人民网——白山之魂——杨靖宇

人民网——中共抗战英烈:杨靖宇

人民网——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新华网——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抗日英雄杨靖宇是如何牺牲的?~

杨靖宇是一位民族英雄,最后却因为叛徒出卖而牺牲,那么这位叛徒是谁?建国后结局怎样?
此叛徒名叫程斌,说起来此人还是杨靖宇将军最信任的部下,然而知人知面不知心,最后程斌却出卖了杨靖宇,实在是无耻到了极点。程斌和杨靖宇从小便是好朋友,长大后一起干革命,彼此之间可以说是非常熟悉,熟悉到什么程度?据说杨靖宇在山中打一枪,程斌看都不看,便知道是杨靖宇开的枪!





杨靖宇
程斌一九一一年出生于吉林省伊通县,后来跟着杨靖宇一起干革命,一九三一年加入义勇军中,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红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第四小队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保安连政委、第一师政治部主任等,一九三五年,杨靖宇亲自提拔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应该说,早期的程斌是一位出色的将领,曾帮助杨靖宇打过不少胜仗,那么,为何程斌要走上叛徒的不归路?
那是一九三七年,当时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在西征失败,次年,程斌带领第一师在本溪一带打游击,当时面对日军的扫荡,程斌还是打得很顽强的,坚决抵抗日军,不过,由于长期在山区作战,日军又切断了一师的后勤路线,一师的给养状况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战士们常常几天吃不上饭,士气低迷。




东北抗联
就在这时,日军从一位叛徒那里得到了一个消息:程斌对家中的老母亲非常孝顺!日军当即决定逮捕程斌的母亲,不久之后,程斌的母亲被日军抓捕,当时日军派人将消息带给程斌,问他还要不要母亲,如果要的话,就马上向大日本帝国投降;如果不要,就马上枪毙他的母亲。
程斌也的确是一位孝子,经过短暂的心理挣扎之后,他还是选择的亲情,而放弃民族大义。一九三八年六月,程斌裹挟一师一百多人投降日军,不久后,程斌亲自在本溪小学举行了归顺仪式,程斌被任命为伪通化省警务厅富森警察大队副大队长,从此之后成为一名可耻的汉奸。




程斌所在的警察大队
一九三八年,程斌亲自带队讨伐杨靖宇,当杨靖宇听说自己的好兄弟、好部下,竟然叛变而且还反过来打抗联部队时,心中几乎在泣血。程斌部队在日军的指挥下,向杨靖宇部毫不留情地进攻,令东北抗联损失惨重,不得不分散突围,后来程斌又下令破坏了东北抗联的七十多个“密营”,而这些密营乃是东北抗联的物资储备地,这让杨靖宇的部队几乎弹尽粮绝。
一九四零年二月十五日,程斌带着讨伐队在新开河追击杨靖宇,当时杨靖宇只身一人,与程斌讨伐队六百余人周旋,在夜色的掩护下,打死打伤六名敌人,后一直在冰天雪地中坚持了八天八夜,不过,最终还是寡不敌众,于二十三日在蒙江县一带壮烈牺牲。

牺牲

杨靖宇(1905——1940),著名抗日英雄。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杨靖宇的事迹
答:当年杨靖宇离开家乡时,他的女儿马锦云刚降生五天,等组织上找到他家时,才得知杨靖宇的母亲和妻子早已被国民党反动派毒打致死,抛下一双儿女相依为命,那时女儿已经出嫁。当地人民政府立即拨给兄妹俩1000斤麦子,并把杨靖宇的儿子送到开封上工农速成中学。 1957年9月25日,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党政军民为杨靖宇隆重举行遗首...

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
答:舍生取义的民族英雄:黄继光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 。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所在部队党委追授他为...

一些平凡英雄名字及事迹
答: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二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胡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存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继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靖宇 ...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350字作文大全
答:二十四烈士、杨靖宇、黄励、刘胡兰、江姐、叶挺、小萝卜头……… 这些名字时常提醒我们要不忘历史,不忘伟大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得胜利。可是,他们究竟伟大在哪里呢?或许有人会说,他们如何不畏牺牲,宁不屈,又如何信念坚定、英明勇敢,这话虽然不错,但似乎又缺了些什么,其实,要真正的理解他们的...

英雄故事
答: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朝廷以谭纶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前来支援,而都指挥欧阳深却中了倭寇埋伏搏战而死,倭寇遂占据平海卫。 四月,戚继光率领浙江兵前来支援。戚继光到后,谭纶立刻筹备对倭寇的总攻,先在各海道上环立栅栏阻断倭寇归路,而后谭纶以刘显为左军,俞大猷为右军,谭纶自领中军。 以戚继光为先锋,围攻平海...

http://jiaoyu.139.com
答:山东省临清市逸夫实验小学(北校区)四、一班 郭西娅 在祖国十几亿人民心中,一直有一位伟大的身影,他一生都在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着。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周总理生于1898年3月5日。他曾是凝聚中华民族精英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后来,他参加了共产党8个发起组之一的旅欧...

清明节的主题征文
答:三分钟内,我想到了许多革命英雄:杨靖宇、刘胡兰、李大钊、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三分钟到了,站在旁边的银爷爷给我们讲诸暨的英烈们是如何抗战的。其中一位便是全中国最小的革命烈士——小萝卜头。他在九岁的时候就被敌人杀害了。当讲完这些感人的事迹后,我们有许多同学都流下了感动的...

老子明明是安徽亳州涡阳县的,河南人为什么非得挣啊,皇帝去他们那膜拜就...
答:老子是安徽亳州涡阳县。河南说什么皇帝也扯。皇帝去的是涡阳,历史上没有什么争议史料的。同时港、澳、台也都认为是涡阳。有可靠文献,可以旁证的文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今安徽涡阳县在老子的年代里,是归属于楚国版图。鹿邑、亳县属于陈国。涡阳之前叫:...

...杨靖宇将军住过的茅草房,多少先烈,多少红色
答:瞿希贤作曲的《踏着先烈走过的道路》

讲一下杨靖宇在程斌叛变后的故事
答:在程斌叛变之后,我只知道杨靖宇成功剿灭了“满族剿灭之花”后发生了什么呢?杨靖宇是怎么死的?... 在程斌叛变之后,我只知道杨靖宇成功剿灭了“满族剿灭之花”后发生了什么呢?杨靖宇是怎么死的?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网文质量是不是下降了?六翼天使奈影 2008-07-04 · TA获得超过1.9万个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