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活动小组准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现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择了如下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

作者&投稿:语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A、甲同学在实验中将开关K5闭合,装置为原电池,较活泼的Zn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则Zn上没有气泡生成,故A错误;
B、乙同学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电解时的总方程式为CuCl2
 电解 
.

~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在C电极表面有铜析出...
答:(1)电解池中阴极发生的是阳离子得电子的反应,C电极上有铜析出,所以C电极是阴极,连接阴极的是负极,所以A为电源的负极,故答案为:负;(2)由于A是负极,所以E是阴极,阴极上发生阳离子得电子的反应,即水电离出的H+得电子析出H2的反应,所以E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或2H2O+2e-=2...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
答:(1)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因此不能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出0.040g镁,故答案为:不能;(2)抬高玻璃管会使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而降低玻璃管则会使气体压强减小,通过压强的改变并能维持这种改变,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把玻璃管下移一段距离,使玻璃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

某课外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1)实...
答:(1)分液漏斗用于气体发生器中控制加液,也常用于互不相溶的几种液体的分离,加液时要注意内外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液体才能顺利流下,具体操作为: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或将活塞上的凹槽与瓶口上的小孔对齐),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或将活塞上的...

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气体性质实验.如图中箭 ...
答:应该为碱石灰,(1)装置丙制取氨气,能干燥氨气的只能是中性干燥剂或碱性干燥剂,可以选用碱石灰,而氨气能和无水氯化钙反应生成配位化合物,反应为:CaCl2+8NH3═CaCl2?8NH3,故不能用中性干燥剂CaCl2干燥NH3气体,故答案为:碱石灰;(2)戊中是氧气和氨气催化氧化装置,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氨气的...

一道化学题: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过量的炭粉和16克氧化铜均匀混合,用...
答:“俊狼猎英”团队为您解答。分析: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通过方程式可以知道试管内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是碳粉和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变成二氧化碳了)通过反应前后试管A的质量变化可知一共减少了38.2g+20g-56.8g=1.4g。石灰水是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是:Ca(OH)2 + ...

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一氧化碳具...
答:CaCO3 + 2H+ ---> Ca2+ + CO2 + H2O 小苏打溶液 会产生H2,难以判断CO还是H2具有还原性 焦炭;CO2+C=2CO 通入CO气体,赶紧空气 E中黑色固态变红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答:(3)如果开启活塞f放掉2/3液体,则空气将进入B中。而氢氧化亚铁又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现象是白色沉淀先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Fe(OH) 2 +O 2 +2H 2 O==4Fe(OH) 3 。点评:氢氧化亚铁由于极易被氧化,所以该题的实验原理是利用生成的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派出...

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一氧化碳具...
答:(1)实验室用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放出的热量导致盐酸挥发,所以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为除去氯化氢气体,选取的试剂应能除去氯化氢气体且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则只能选取可溶性的饱和碳酸氢盐,常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混有的HCl;(2)浓硫酸...

...并制备了澄清石灰水,准备用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药
答:(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不需加热,所以可选择的仪器和药品是①④⑤⑦⑧.故答案为:①④⑤⑦⑧(2)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注意配平和气体符号.故答案为: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3)①实验B...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中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
答:(1)反应物为镁和硫酸,生成物为硫酸镁和氢气,氢气后面标上上升符号,把短线改成等号;(2)因为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g,所以不能称量0.030g镁带样品;(3)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如果装置漏气的话两端压强相等都等于外界大气压,两管内液面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面,如果高度不同,说明装置不漏气,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