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七月十四还是十五?就是传统的鬼节吗? 民间鬼节也就是中元节究竟是七月十四还是七月十五?

作者&投稿:邹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根据我国不同地方的风俗,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为鬼节,传说鬼节地狱的鬼门会大开,很多鬼魂会出来阳间游荡。但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到底是七月十四鬼门关大开,还是七月十五的鬼门关大开呢?万一拜祭错了,会不会令自己的先人收不到祭品而不高兴呢?

按道教或佛教来说,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但有些地方,尤其是华南地区,却是七月十四日晚上拜祭先人。

为什么华南地区很多在习惯在七月十四当晚就拜祭呢?有这么一个传说。话说在宋代未期,北方战乱,蒙古人入侵,一批汉人仓促南逃。但就在逃走的时候要把祖宗带走,而按传统,只有在除夕、清明、重阳和中元节祭奠祖先时,祖先们的亡灵才会聚拢回家,跟着灵牌走。

但那时敌军已经快到,而离中元节还有一天,他们已经不能等了,所以他们决定提前一天过中元节,把祖宗亡灵集中起来,然后带着他们的灵牌逃至南方。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信不信就由得大家了

其实按照周易风水的角度来看,正确的应该是农历七月十四当晚11点后到七月十五晚上11点前这段时间鬼门关大开,有些地方的习俗在七月十四当晚天黑后提前拜祭,让鬼门关一开,祖先一出来就能收到供品这个也是没有问题的,而在七月十五当晚拜祭,让祖先在鬼门关关上之前收到供品,这个也没有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鬼节当天拜祭的就一定全是自己家的先人吗?这个不一定的,其实多数先人平时是依护在祖先的灵牌、坟墓这些地方的,只有一些罪大恶的才会被拉到地狱里面去。而鬼门关大开,是所有鬼魂都会被放出来的,来的可不一定都是你的祖先,有一些没有后人拜祭的也前来领走供品这个也不奇怪的。所以七月十四与七月十五两天的晚上最好不要夜归,的确要走夜路的,不要随便乱说话,万一得罪了某位“大哥”那可不妙!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 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



鬼节在南方是农历的七月十四,北方则是农历的七月十五,也就是传统节日中的“中元节”,无论是七月十四,还是七月十五,据说这天是鬼门关大开、也是鬼门关上的日子,因而鬼节这天一般没有重要的事情都不要在夜晚出门,外出要早早回家。
相传:在宋代的时候,北方战乱一大批汉人仓促逃向南方。但在逃走的前夕,他们不知道如何把祖宗带走,因为按照传统,祖先的亡灵只会在大除夕、清明、重阳和中元节祭祀的时候祖先的亡灵才会聚拢回家,可以跟着灵牌走。
但是要等一天显然来不及,于是汉人把中元节提前至七月十四这一天,把祖宗的亡灵请回来带着祖宗的牌位往南方避难。之后,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已逃向南方的汉人便把“中元节”定年每年农历的七月十四。

中元节俗称鬼节。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有在七月十四日的。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断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过去,民间在七月初七就要通过一定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为止。现在,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中元节,定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正常来说,七月十五是鬼节。不管是汉族的传统,还是道教的中元节,以及佛教的盂兰盆节,都在这一天。但是,华南地区,如广东,大多是在七月十四过鬼节,这也是有原因的。
和世界其他国家浓厚的宗教信仰不同,中国古人们没多少宗教信仰,却有深厚的祖先信仰。这一点是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差异极大的一方面。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人和鬼阴阳相隔。一般情况下,鬼魂是不可以停留在阳间的。只有特殊的时间,如除夕、清明、中元、寒衣时,才可以回到人间,与亲属们交流,跟着灵位走。
华南地区的汉族人,最初是从中原地区逃避战乱而南迁的。中国人安土重迁,迁移的时候还要带上祖先的灵位一起走。但是,相传某一波汉族人南迁时候,敌军很快就要杀到,这时离七月十五还有一天,他们来不及等鬼节来临,就提前一天过完鬼节,然后赶紧带着祖先灵位出发了。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罢了。
事实上,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一天的开始不是在晚上十二点,而是在晚上十一点就开始了。因此七月十四晚上十一点时候,也算得上是鬼节。如果在七月十四晚上就祭拜祖先,那么十一点钟鬼门一开,祖先们马上就能收到子孙的贡品,比其他人快一步。

传统鬼节到底是七月十四还是七月十五?百度百科里面是十五…却有很多说十四!~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节。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称瓜节。佛教传说,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化为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旧时,中元节为目连救母做盂兰盆会,后来逐渐演变为放河灯,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

七月十四/十五日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

鬼节的来历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七月十五中元节,元是什么意思?
答: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有些地方,尤以中国南方,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长达一个月。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汉...

中元节是七月十五还是七月十四?禁忌是什么?
答: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元节是在农历七月十五,广东的潮汕人和客家人也是如此,但广府人却是七月十四,据传是因当年元兵南下,为了避兵灾,故提早一天过节,但不管是哪一天,中元节对于所有华人来说,都具有深刻的节日内涵,通过祭祀过节,既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又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 慈悲、祖先信仰而有人情味...

中元节是十四还是十五
答: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除了中元和盂兰盆节之外,民间还称七月十五...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指的是哪一天?
答: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下元节,中国传统节日,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

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什么是中元节?有什么来历?
答:中元节 俗称鬼节,盂兰盆节.它是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 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便描写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有感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同是佛道两家总结批评的日子,两家都相应的考籍讲评活动;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汇报指向...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答: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D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

七月十四是鬼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两者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答:农历七月十四/十五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七月十四/十五日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七月十五日鬼节或七月半
答:也谈中元节与中华节日文化传承 农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七月半,又称亡人节、月半。称为盂兰盆节,是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民俗信仰,于是益加普及。“中元”之名起于北魏,...

中元节是七月十四还是七月十五
答:中元节是七月十四还是七月十五中元节的时间是七月十五,不过华南地区大都会在七月十四这天过节。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其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佛教...

农历七月十五为什么叫做中元节?是什么意思?有啥传说?
答: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到家中神主牌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四处徘徊找食物。基于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惠及众鬼的思想,人们纷纷在七月,举行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活动,以普遍超渡孤魂野鬼,防止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这一天会有普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