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习作评改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投稿:喻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作文的评改历来是个老大难问题,尤其是面对当前居高不下的大班额现象。老师怕改、学生不乐改不会改、淡漠老师的改等现状长期伴随在习作评改过程中。这项看
似徒劳无功的工作,却是一项繁重的事务,一叠叠堆着如山的作文本直把教师压得苦不言堪。迫切地改变这一现状,一直是语文教师们企求但又未能有效实现。批
改、评价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然而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习作批改,以便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根据
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
一、评改作文时,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评、讲结合
习作是教师学生心灵沟通的载体,是师生书面交流的一种方式,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批改时做到“眼下有文 心中有生”。

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作品。尊重学生的作品,就是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这是育人的态度,是爱生的体
现。大凡热爱写作的学生多多少少离不看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写作评改时,教师要做到多启发少改,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思想逻辑条理等方面进行启发。讲评时引导
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相互尊重、共同欣赏其次、写评语时要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具体可行,感情真挚地、激励委婉地批评,语句中包含着对每位学生的期待。
评阅时,作文卷面、布局谋篇、思想内容都应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在文字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点滴进步另外,作文讲评要教育孩子珍惜自己的作品。要让学
生意识到写作文不仅仅是练笔,而是一项创作活动,自己的文章是自己的思维产物,也是自己充满感情的劳动成果。比如;在自评时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自己的文章,
评改后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保存自己的作品,或借助黑板报、校报、网络、杂志活动等媒体发表自己的作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与成
功,也就会倍加的珍惜,以至合作修改时才会积极的听取别人的意见,养成良好的写作态度、信心和独特的个性。
评改过程应主要体现在作后讲评和训练学生自主修改上

传统的批改就是“精批细改”,教师怎能不累,效率从何谈高。学生应付了事定了初稿,教师则埋头修改包定稿,这哪是老师简直是“纠错”保姆。《新课标》对学
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因此,我认为“必先正其视听”,要把初稿、核对、复核、修改、重写贯彻到写作的全过程。迫令学生重
新进入原来的写作过程,思考当前的困境,然后根据教师的意见加以修改。教师的意见要有建设性、鼓励性、发展性;多肯定优点,宽以分数。引导学生自主批改的
重点不应该只是简单的修改错字错词错标点符号,而应该是方向性的指导,着眼于写法、条理、思想内容等。在批改形式上,教师可以采用符号形式评改和现代媒体
评改的方式相结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写作的责任感和推敲的作风,又训练了更高层次的布局谋篇和思维表达能力等。
探索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

《新课标》提示我们: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以便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在实践中,
教师可以探索诸如师生共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进行合作评改。当然教师也可大胆创新,把学生家长纳入到评价主体中来,对自己孩子的文章进行评改,以
便达到更和谐的家校同创。例如:在学生自评作文环节时,教师可以采用“典型文章引路”方法。先把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文章印发给每一位学生;然后提供一些共性
问题,简明提示让学生自己悟出某些东西后;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文章,完后在认真读两遍,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谈感受。当然,教师也可以把评改和阅读教学相结
合,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作文的修改。在实际工作中,不管是哪种评价形式,最终的评改目标还是提高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作水平。

学生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一个
主要渠道。因此,我们要通过探索易行高效评改方式,激发学生自改习作信心和乐趣,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目标。

如何提高习作评改实效性~

目前,如何扭转作文评改的局面,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为了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性,体现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尝试通过新的作文评改方式---互动式作文评改方法来改善传统作文评改方式的弊端,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作文活动,并以此为桥梁,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概述
互动法批改是由学生(习作者)、学生(评改者)、教师(评改者)三方构成的多边互动活动。三者中的每一方都与其他两方保持着密切的协作关系:习作者的文章要经同学和老师的评改,教师要将评改的情况反馈给习作者和评改者,习作者还要参照同学和老师的互评意见进行作文修改,修改后的作品要再经过同学和老师的对比再评。这中间既有同学间的切磋,又有师生间的交流。而习作者本身同时又是评改者,既接受同学、老师对自己习作的评改,又同时评改、学习同学的习作,接受老师的评改指导。
二、操作程序及方法
作文必须一气呵成,思路不能中断,写作期间不能因各种原因而打断学生的思维,否则不利于作文的质量和课堂的安排,因此,作文课前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如讲评上次作文、发放作文本、准备红色中性笔、教室四周的环境等等,提前分好互评小组,语文老师和科代表共同完成,主要按照学生写作水平来分,每组6-9人,其中写作水平较好的2-3人,一般水平的2-3人,较差的2-3人,这样既有利于好带中、中带差,又有利于同等水平之间的交流切磋,更有利于后面的作文修改,由小组长负责具体内容。提前通知学生两节作文课连上,中间不休息,让学生做好准备。
一上课,教师直接布置作文题目和要求,可留适当的时间点拨或引导,打开学生思路,一般是十到二十分钟,时间不能太长,待学生思路打开后,时间全部留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构思和写作,必要时教师可做适当的指导,直到学生完成作文,作文完成后方可进行互动式作文评改。此环节,教师参与作文活动,下水作文,和学生一起当堂写作,当堂互评,允许学生对教师的作文提出自己的意见,以达到民主、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具体方法如下:
1、小组内互评互改,相互交流切磋。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后,将自己的作文和小组内同学的作文进行交换,同学间相互评改,保证每篇文章至少有2至3个评语。这样下来,一名学生在作文课堂上不仅完成了一篇作文,而且评改了2至3篇同样要求的作文,同时还得到了2至3个同学的评语,克服了传统作文评改方法中反馈周期长的弊端,充分发挥了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作用。当然在进行作文互评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评改作文,如何写评语。评语内容的指导,教师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下面是我初期交给学生的评改建议:
① 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同学习作中的字、词、句、段及标点符号,并在评改之处作适当的眉批旁批,对改动的原因加以说明。
② 用“~”标注出你认为优美的或有深刻意义的词、句、段。
③ 在文末用简洁的语言对同学的作文进行点评,分别指出作文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包括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看文章的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看文章结构,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看表达方式,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本次作文的要求,文体是否鲜明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我发现这些评改建议虽能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评改,但对于学生来讲评改内容太笼统,训练重点不突出,这样不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规律。再次的反思、总结和实践后,我们又增添了新的评改思路:即每次评改都有一个侧重点,并不要求学生评改的面面俱到,按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一条条地进行训练,比如,第一次评改主要解决语言方面的问题,第二次评改主要看文章内容是否充实,第三次评改主要看文章感情是否真挚,第四次评改主要看结构是否完整或严谨,等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样一来,每次的作文评改重点就很突出,我们逐个击破地训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每一条,训练目的很明确,这样更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规律。另外,这也为下面的作文修改提供了条件和依据。
2、重视教师的评改,明确学生互评评语。学生互评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评改初期,如有的不认真,有的评改不到位,有的甚至把文章改坏,如果教师不及时做出再次评价,很可能有些误评会把学生引向歧路,因此教师的检查和再评很关键。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评改作文,评改互评内容。互评评语中的正确评价,教师用波浪线表示出来,错误的也标注出来,有争议的可以进行口头交流,作文本身的问题互评没有发现的,教师再进行补充。
3、重视作文讲评,教师明确优缺点。教师一定要重视作文讲评,作文讲评的内容主要有两点:第一,对于互评互改中涌现的优秀范文,一定要讲评,并可让作者亲自朗读,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品尝成功的喜悦,并借此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对于作文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一定要指出,说明问题所在,如何修改,这样就使学生在修改作文时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第二,对于互评互改中出现的优秀评语和有个性的评语,要像优秀范文一样重视,以提高学生互评作文的积极性。
4、进行作文修改,再次进行组内互评。经过学生互评,教师再评后,作文本发到了学生手中,学生要参考同学和老师的评语,进行作文修改。提前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修改本,专门用来修改每次的作文,修改的重点和互评的重点保持一致,即本次评改作文的侧重点,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作文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修改完后,再进行小组内互评,修改后的作文必须由评改过原文的互评人进行评改,参照原文,对比评改,这样更容易找到修改后作文的进步点,最后作文本和修改本同时由小组长收齐交给老师,教师进行对比再评。
5、教师对比再评,评出学生进步点。教师的对比再评,能使学生明确修改后的作文与原文的差别,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个环节。教师再评,主要内容有两点:第一,看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是否有进步,是否参考老师和同学的意见进行了修改;第二,看互评人的评语是否肯定了同学修改后作文的进步。教师在对比再评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进步,只要发现修改后的作文较原文有进步,就应客观真实的给出相应的肯定和表扬,并写成评语,用来鼓励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写作兴趣。同时对于准确到位的评语,也要给出相应的标示,以肯定互评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研究结果和成效
首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互动式作文评改方法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让他们变成了作文的评论者,针对同学的作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他们变成了作文课堂的主人,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通过互动式作文评改方法,学生对作文中一些常犯错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习了同学作文中的巧妙构思、美文佳句等,这些学习由于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较以前被动式的学习印象更加深刻,在自己作文时也会积极地加以借鉴应用,于是更快地提高了自己写作水平。
第二,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以前学生修改作文往往不知如何着笔,或局限于单纯的自我修改,对教师的评改领会不深。通过互动式作文评改方法,学生在互评交流、修改、再互评交流中逐步知道了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如何修改,特别是有侧重点的互评和修改方案,使学生在修改作文时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学生在修改中总结经验,积累写作方法,也为今后写好文章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第三,提高了作文评改的实效性。一方面,互动式作文评改方法免除了教师精批细改的负担,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打破了单边活动形式,通过学生互评交流、教师再评、学生修改、学生再评交流、教师对比再评等环节,使学生在评改中学习,在评改中交流,在修改中交流,在修改中提高,切实提高了作文评改的实效性。
互动式作文评改方法,克服了传统作文评改方法所存在的反馈周期长、学生不重视评语等弊端;加强了学生习作之间的交流,训练了学生的评改能力,培养学生了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了作文评改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写作水平;充分体现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了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1、要想快速提高文笔,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可以找一些名家大师的文章来看,看他们的结构、修辞是怎么用的,是怎样突出人物形象,是怎样说明事理的。

2、 文笔不好的人,通常写出来的东西都是非常散乱,没有具体的事例和素材。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可以多积累一些素材。比如生活中发生的小事就可以用手机里的便签记录下来,在以后写作的时候拿出来用,就是一件活灵活现的事情了。

3、 我国的唐诗宋词里面有写的非常精妙非常美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可以摘抄、背诵一些,然后在写作的时候用上去,就显得格调非常高。比如我们在一些山上的夜景时,就可以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的诗句来表达。

4、 文笔的练就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不断的练习、思考、总结。所以我们可以定期回头看看自己写过的文章,看看有哪些不足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此慢慢积累文笔就会得到提高。

扩展资料:
一、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大致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
与作家的自由写作、职业人群的专业写作不同,语文课程意义的写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特定要求用书面语言创造文本,以发展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
简单来说,写作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
二、 写作活动的主要作用和意义:
1、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
2、现代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才能从容应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3、写作关系到全民族文化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我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仍有近四分之一的文盲和半文盲。一个民族文化水平低,读、写水平不高,是难以进入经济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的,也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从现代信息论、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写作是一个收集、加工、输出信息的整体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是有阶段性的。大致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
具体又可分为采集、立意、谋篇、用语、修改等五个环节。每个阶段和环节都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和要求。如果人们的写作活动符合这些规律和要求,就有可能“妙笔生花”,写出文质兼备的好文章、好作品。
写作,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不仅仅存在于文学创作领域,还广泛出现于应用写作领域(包括公文写作、经济写作、广告写作、军事写作、法律写作、科技写作、英语写作等)。
就当下而言,学科意义上的“写作”概念已越来越多地指向应用写作这一遍及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实践活动。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大趋势》中曾断言:“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这里的“写”主要是指应用写作而非文学创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