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屹立与世界文明之林 中华文明为什么是人类文明之最?

作者&投稿:只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这是黑格尔对世界历史上各文明古国进行了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方面。

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诞生了许多民族和国家,大多数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败没落了,但是,中华民族何以能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而依然熠熠生辉,彪炳世界史册呢?是什么支撑着中华文明长久不衰?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弄明白何谓文化,当我们清楚文化的内涵时,就不难找出影响中华文明发展的因素了。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庞朴认为:“文化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一切事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行为。”他将文化分成了三个层次:外层是物的部分,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创造的各种产品,这是物质文化;中层是心与物相结合的部分,包括自然和社会的理论、人际关系,规范化了的社会组织制度,如科学猜想、数学构造、社会理论、宗教神话等,这是制度文化;内层,也是文化的最深层内涵,即心的部分,它是一种文化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念和观念指导下的人们的行为规范,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情趣、民族性格等,这是观念文化。在研究中华上下五千年璀璨文明的发展史的过程中,主要是看到观念文化对整个民族塑造的影响。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了无数纷争战乱,历朝历代交替统治,最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从未间断。五千年的文明史,尤其是近三千年的大一统封建社会,发育成长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这个体系囊括了政治制度、经济形态、社会结构、思想体系、文学艺术、思维方式。甚至是潜意识的各个方面。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第一,就物质层面来说,中国的地理环境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像中国这样能存在下来并一直保持大国版图且资源丰富的国家实属罕见。黑格尔说:“助成民族精神的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黑格尔这句话说透了地理和政治的关系,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地缘政治。中国的地理大势是西高东低,西陡东缓,以高海拔山地为主。东部大部分地带直与大海衔接。这样的地形保护了国防安全。同时,中国这样一个主要由西面高海拔山地向东面低地呈阶梯形钳型包抄的地形对中国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广泛的山地及其复杂的地形容易造成中国的地方割据,但这些地方割据势力又都知道如最终不以问鼎中原为结果,其偏安位势既难在山岭间横向兼并,而自身又没有足够的资源以长期自保,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大一统;

第二,就观念层面来看,以“大统一”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价值观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古代中国大统一思想始于春秋,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帝王,秦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为秦以后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历经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宋、辽、金、元等时期,国家陷入严重分裂,但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因为“大统一”牢牢地印在了中国历史意识之中,传统文化一直表现出极大的融合力和生命力。正是这种意识才使中华文明长久的发展至今。所以,即使经历多次分裂和朝代的变更,根深蒂固的“大统一”思想还是会让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

第三,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道德观使得中华民族具有包容性。

儒家思想包含了“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自古以来儒家思想都在中国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甚至起主导作用,儒、释、道信仰给中国人建立了一套非常稳定的道德体系,这套道德体系是社会赖以存在、安定和谐的基础。“仁爱”使中央政权在允许其他归顺的小政权隶属于中央一体化的同时独立存在,正是这样的包容性才使众多民族得以生存。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民族的灭亡都是民族的排他性造成,而中国能够实现大一统,中华文明能够繁荣发展至今,就是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的包容性带来的。儒家道德观强调兼容并包,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逐渐走向和谐。

第四,以“权力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政治体制为政权的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皇权至上的理念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根深蒂固,对皇权的崇拜自古以来就已经形成,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政治统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同时也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一发展。在这样一种政治体制下,百姓崇尚皇权,安于在权力统治之下生活,这样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第五,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内在动力。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尽管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存在着分裂时期,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的主流。“天下一家”的民族整体观念已成为中华民族稳定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哪个时期,全社会从上到下总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促进民族国家凝聚合一的努力。英国著名学者罗素曾经发出惊叹:“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的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了。”
这其中当然有着非常深刻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古老中华民族之所以顽强地走到今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千百年来爱国主义传统,从形成到不断延续和发展,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意识中。爱国主义唤起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并由此激发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成为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伟大旗帜。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历经磨难而不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总之,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来看,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持久璀璨繁荣,与中国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思想观念、民族精神分不开。要让中华文明继续繁荣下去,必须继承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只有各民族文化不断交流、学习、融合,才能促进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中华文明为何可以屹立世界之巅?~

中国,是世界上对历史资料记录最为详实、完整、丰富的国家,没有之一,请注意,没有之一。世界上你找不出第二个文明能有三千多年前的详实准确的文字记录了。
历史就是中华文明的灵魂和根基,出于对历史的共同认同才产生了民族认同,才产生了现代的民族国家。
中华文明为什么始终没有产生一个具有支配性地位的宗教?很简单,我们崇拜的不是神,而是祖先,我们崇拜祖先,也就是崇拜我们的历史。而对历史的崇拜就取代了对神的崇拜,所以中华民族都是极为务实的实干派。什么“为了上帝的荣光”、什么“为了拉与荷鲁斯的荣耀”、什么“真主至大”,在中华民族的眼里就是扯淡放屁,有这闲工夫不住多抡两锄头多种点地,过年过清明过中元的时候祭奠两天得了。
而极端的务实精神给中国人带来了一正一负两个影响,正面而言,中国人永远只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负面而言,就是中国人对理论和假设性研究的不擅长。
说回来,就是因为每一个中国人都为自己的国家而自豪,历史之认同,所以才会有中华民族无比坚韧不拔的性格。想想吧,百多年前我们任人宰割,百多年后我们和流氓们一起瓜分利益。所有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而正是我们记住了近代的屈辱,才会有今天的拼搏向前,因为我们绝对不想再回到那个苦日子了。
面对洪水,我们选择了做华夏男儿,而不是求那个神仙。

“中华文明”中“中华”一词,源远流长,寓意颇深。追溯起来,它是公元300年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中”侧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华”侧重民族(人),寓意为华夏族群(汉族的前身)。因此,“中华”是一个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伟大实体,寓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美好心愿。

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灿烂果实。产生中华文明的重要因素非黄河和长江莫属了。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粟类,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农业文明区域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区域有一过渡地带,这一地带也是历史时期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主要是汉族)相互争夺的主要区域,在这一区域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也不断获得直接地交流、融合。

为什么说中国有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答:五千年悠久不间断地文明史是主要因素,加之中国人勤劳勇敢,不断进取,不畏强权,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在此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奋斗,并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延续至今?
答:一、因为中华民族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环境是文明生产发展和延续的重要基础。中华民族又处在亚洲的东部地区,我国的地形本来就有利于发展,属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能够独立存在的天然保护伞。中华民族有一个核心的主体民族。汉族是我们国家的主体民族。所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我们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从未中断过?_百度...
答:综上所述,与世界上其他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在地理环境、民族凝聚力、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保障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这也是中华文明千年来屹立于世界文明之巅的原因。

为何中华文明在任何挑战与灾难下都能屹立不倒?
答:文字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关键因素:汉字博大精深与一般国家的字母文字相比,语义表达更加广泛。从文字的形成到语言的统一,这使得中华民族的疆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并且很多历史和文化都能够以史书或者笔记的形式流传至今。文字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到了周朝时期,中华文明已经非常繁盛的阶段,孔子编撰的相关书籍更...

近代帝国瓜分中国,中国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
答:极其坚韧的民族性格,最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且文化积淀的深度是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法企及的,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危难之时,中国的民族凝聚力是世界上最强的,无人可比~~~

中华文明至今屹立不倒的原因是什么?
答:中华文明至今屹立不倒的原因,来源于文明底层建筑结构 底层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有些文明注定源远流长 当初这帮先知开创性的给世界几个地方的文明定了基调之后,在历史长河中,几个文明体系的发展逐一显现出其优劣性。但是,底层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有些文明注定会失败,有些文明注定繁衍生息,这也符合...

跟其他古文明比,为什么中华文明的生命力这么强能够维持几千年而不消 ...
答:中华文明不灭原因:第一,民族特征:中华文明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所以五湖四海兼容并包,几千年来,如果深究我们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华夏文明了。但是如果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的文明已经威服四海,影响了整个亚洲。这种其实就是生命力的体现。第二,就是地理原因:中华文明的所在处于一个隔离地带的大平原...

为什么现在前三大文明都消失了,而中华文明却屹立而不倒?
答: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虽然经过几次的分裂,但最后都统一了,这也让中华文明继续传播下去,而其他的文明在发展的历史过程当中出现了多次分裂没有统一,所以才会导致文明的消逝。

中华文明为何可以屹立世界之巅?
答:历史就是中华文明的灵魂和根基,出于对历史的共同认同才产生了民族认同,才产生了现代的民族国家。中华文明为什么始终没有产生一个具有支配性地位的宗教?很简单,我们崇拜的不是神,而是祖先,我们崇拜祖先,也就是崇拜我们的历史。而对历史的崇拜就取代了对神的崇拜,所以中华民族都是极为务实的实干派。...

历史上那么多的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为什么中华文明可以屹立不倒?
答:因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较高文明总是能够征服较低文化的,在长期的占领当中,文化都是相互融合的,而中华文化总是较强的那一方。在历史上,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混合的国家。这肯定也少不了各民族之间的斗争,各民族之间的混合,但是他们的目标也只有一个,占领中原夺得政权。但是也不管是哪一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