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区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 我国地形的特征是______,______.

作者&投稿:爰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2.1 我国山区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

我国是位于欧亚大陆东部的多山国家,在约960万km2的土地上,山脉纵横,丘陵起伏,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脉定向排列,山盆相间,地貌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

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由西向东逐级下降,明显的形成3个阶梯。

第一阶梯为青藏高原,海拔一般为4500~5200m,地势最高点为海拔8844米的珠穆朗玛峰。这一阶梯的形成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所致,从4000万年前的渐新世开始,印度板块不断北移,致使青藏高原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第二阶梯位于昆仑、祁连山以北,横断山脉以东,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地势急剧下降到1000~3000m之间,其间有大高原和大盆地。第二阶梯形成时代很古老,有些在一亿年前的白垩纪就已形成,比较新的也有3000万年的历史。它经受了多次地壳运动,地壳断陷和抬升也较显著,断陷处往往形成盆地,在这一阶梯面上,耸立着不少高山。

第三阶梯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到海岸线,高度由海拔1000m降到几十米甚至几米。自北而南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长江以南的一片广阔的低山丘陵,只有少数山岭的海拔高度可达到或超过1000m。从海岸线向东,则是碧波万顷的海洋,岛屿星罗棋布,水深不足200m的大陆水下延伸部分为浅海大陆架区,也可以称为我国地形的第四个阶梯。第三阶梯地势低平,形成时代也较新。

我国这三大阶梯特点决定了各阶梯范围内迥然不同的环境地质特征。第一阶梯,海拔高,气候寒冷,形成多年冻土,致使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第二阶梯,山地起伏较大,地形条件复杂;第三阶梯,地热平坦,地形条件简单,然而,多为第四纪沉积,土质松软,土体条件复杂。

1.2.2 我国山脉纵横、定向排列,山盆相间

我国多山,且其排列颇有规律,大多数为东西走向和北东—南西走向,部分为北西—南东走向和南北走向。

东西向山脉主要有三列,最北的一列为天山—阴山—燕山;中间的一列为昆仑山—秦岭—大别山;最南一列为南岭。这三列山脉主要受纬向构造体系所控制。

北东—南西向山脉,多分布在东部,山势较低,自西而东有三列。最西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即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闽浙一带的山地丘陵;最东一列则是位于海上的台湾山脉。这些山脉主要受新华夏系和华夏系构造体系控制。

北西—南东向山脉多分布在西部,由北向南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它们主要由北西向构造体系或有关山字型构造体系所控制。

南北向山脉纵贯我国中部,主要包括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它们主要受经向构造体系和山字型构造体系脊柱控制。

以上山脉,是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为网格状。在山脉分隔的网格中间,有高原、盆地和平原,形成山盆相间的格局。

全国各类地形的百分比是:山地约33%,高原约26%,盆地约19%,平原约12%,丘陵约10%。我国习惯上说的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2/3。

表1-1 我国主要山脉简表

表1-2 我国主要高原、平原简表

1.2.3 我国地貌类型

无论是从成因,还是从形态来看,我国地貌类型都是多种多样的。有急剧抬升的高原和山地,有强烈断陷和拱曲下降的平原和盆地,有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和堆积地貌,有风力作用为主的浩瀚的沙漠,有别具特色的冰川地貌,有景致奇特的岩溶地貌,有受海水雕刻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等等。

青藏、云贵、内蒙古和黄土高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高原。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和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盆地。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大河大川,在辽阔的土地上奔流,堆积成许多广阔的平原。东部平原上散布着低山丘陵。西部有很多高山峻岭。

在地面隆起的地区,在外营力作用下形成剥蚀平原或高平原,地面较平坦,但与堆积平原相比,则起伏较大,覆盖物较粗而松散,覆盖层薄。隆起强烈地区形成剥蚀高原,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黄土高原是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中游约40万km2的地区,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地面为自北向南颗粒渐细的第四纪黄土覆盖,厚度不等,最厚可达100m以上。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经侵蚀常成陡直的沟壁。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面植被大面积遭受破坏,经流水切割,形成沟谷深切的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分布着特有的塬、梁、峁、川等地貌形态,地面破碎,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流失的土层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黄土母质肥沃,利于耕垦。大力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是这一地区改造自然、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任务。

山地在中国占有广大的面积,构成山体的物质有各时代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大部分经过复杂的构造运动,存在大量的褶皱、断裂,并至今有程度不等的升降运动;同时经受着复杂的外力作用。大致5000m以上的极高山区,以冰川剥蚀作用和寒冻风化作用为主,一般剥蚀、切割强烈,冰川地貌和冰缘地貌发育,不少地区为冰川覆盖;3500m以上为高山,基本上没有森林分布,融冻机械风化作用为主,形成了陡峻的山坡和粗大的堆积物;1000m以下的中山和低山在中国东部分布很广,这里流水侵蚀作用占优势,在湿润的气候环境下,化学风化作用强烈,造成山地破碎、风化壳很厚的特点;向西北干燥区过渡,则干燥剥蚀及风蚀作用逐渐加强而占优势,山形和缓,向准平原化方向发展。

丘陵不以绝对高度划分,其特点是起伏和缓、没有明显的山脉走向,相对高度一般小于200m,极少突出的高峰,多见于山前地带或平原地区。海拔较低的丘陵地区多已辟为梯田或经济林区。

岩溶(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多数省区均有分布,多在石灰岩分布区的中度隆起带,以广西、贵州、云南面积最广。岩溶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在水的溶蚀、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石芽、峰林、漏斗、溶蚀洼地、坡立谷、落水洞、竖井、溶洞等特殊形态,河流常潜入地下成伏流。由于各地在新构造运动中升降幅度的差异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岩溶地貌有多层性和地带性的分布特点,中国亚热带地区岩溶地貌最典型,为山清水秀的优美风景区,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等。石灰岩区的地表形成石芽则不利耕垦,且由于漏水,常造成干旱,须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进行改造。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山地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丘陵占10%。如果把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都包括在内,那末中国山区的面积要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以上。

简单地说: 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形态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山脉纵横,具有定向排列

具体: 1.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工业生产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 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1.地形复杂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 故答案为: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中国有哪些地貌特征
答: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因素(一)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部,海拔平均达4000—5000米,是我国最高的一级地形阶梯。高原周围耸立着一系列高大的山脉,南侧是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

我国地貌的基本特点?
答:祖国的地形地形的概况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通常,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地势是指陆地表面高低起伏的趋势。地形的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表形态壮丽多姿,有面积广阔的高原和平原,有众多连绵起伏的山脉,有大大小小的盆地,也有岗峦起伏的丘陵...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答:第二级阶梯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海拔在 1500 ~2000m,河谷深切,地表起伏比第一级阶梯大,气候北部干冷,南部暖湿,以发育河流地貌和风成地貌为特征。第三级阶梯是东部平原-东南丘陵,海拔低,地形起伏小,气候比较湿润,河流、湖泊发育。2. 地貌类型及成因的多样性 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

中国地貌格局的特点自然地理学
答:中国地貌格局的特点:中国境内不仅有常见的构造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而且有现代冰川和古代冰川作用遗迹、冻土和冰缘作用现象、沙漠和戈壁等,还有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反映特殊岩性的石灰岩地貌和黄土地貌。中国地貌种类的多样、典型,是世界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中国大陆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形成三大阶梯下降。...

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答:地形地势特征的定义 地形地势特征指的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貌特征,主要包括山脉、高原、平原、盆地、河流、湖泊、海洋、峡谷、丘陵等。这些地貌特征是由于地球内部构造、地壳板块运动、气候和水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这些地貌特征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比如,山脉和高原的存在阻挡了风和气流的流动,塑造...

中国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的简单概况(特点)是什么
答:一、我国地貌特点 (一)、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陆地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而且绝对面积都很大。地貌类型的多种多样,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地貌旅游资源,非常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二)、山区面积广大 在我国,人们通常把高原、 山脉和丘陵合称为山区。我国山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山区...

中国地形特征是什么?
答:1. 中国地形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形成三级阶梯状分布。主要河流如黄河和长江,自西向东流经多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和东海。这一地势特征影响了中国的气候、水文和交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促进了东西部的经济交流。2. 中国的地形形态多样,包括高原、山地、盆地、平原和丘陵等。这些地形...

简述中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
答: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的地貌骨架。如果抱切割的高原和起伏较大的丘陵包括在内,广义的山地占全国总面积的65%,海拔超过500米的占84%。我国地形复杂高差显著,不仅有高达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又有低于海平面以下154米的艾丁湖。地势高差之大,为世界其他国家所罕见。

地貌类型有哪些
答:五、湖泊 湖泊是我国第五常见的地貌类型,占全国地貌总面积的0.1%,其特征是地形多为湖泊湖谷,地势以湖泊为主,多为折线状,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六、沙漠 沙漠是我国第六常见的地貌类型,占全国地貌总面积的0.1%,其特征是地形多为沙漠、沙丘、沙岭、沙洼等,地势多为折线...

地貌形态的基本特征
答:在特定的地质基础与新构造运动等内力因素,以及复杂多变的气候、水文、生物等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地貌轮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脉纵横,呈定向排列并交织成网格状。我国民族地区几乎连成一片,较完整地保留了我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我国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