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作者&投稿:戎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哈尼族节日较多,境内比较盛行的有“十月年”、“埃玛突”、“惹矻扎”,俗称哈尼三大节。

1.“十月年”:是哈尼族最盛大的节日,一般过节三天,每年夏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至属马日为节期。节日期间不推磨,不舂碓,不生产,不许把山上的青枝绿叶子带回家里。家家户户都要杀猪杀鸡,做汤圆,舂粑粑,敬天地,献祖宗。出嫁的姑娘要带着米酒、粑粑、猪肉、鸡蛋等回娘家拜年。节日过后回婆家时,娘家要送上一只猪腿,表示对亲家的回敬。亲戚朋友之间相互请客吃饭,互致节日的祝贺。青年男女邀约上山,弹三弦、吹巴乌、对山歌、谈情说爱,寻觅知音。

建国以后,许多与汉族杂居的哈尼族,如境内东部和西部地区,已经不再过“十月年”,盛行过春节。但地区边远,哈尼族比较集中的黄草岭乡、俄扎乡、沙拉托乡等地过“十月年”的习俗仍很盛行。

2.“埃玛突”:俗称“长街宴”,意为祭寨神。境内以豪尼、白宏、罗缅、阿邬、罗碧等自称的哈尼族在春节前后过“埃玛突”。“埃玛突”一般是在村子的上方,选择一棵挺拔的大树进行祭祀,整个祭祀活动,由“咪谷”主持。“咪谷”需经村民选举,必须是夫妇双全,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品德良好的男性老人担任。祭祀时要杀一头肥猪,一只大公鸡,并将一背篓黄糯米饭供奉在树下,众人叩头,“咪谷”则念:“祭寨神,保平安,逢凶化吉,消灾免难”。小孩在一旁敲牛皮鼓,祝愿全村吉祥幸福。祭毕共同就餐,然后每家分一点猪肉带回家去祭献。“埃玛突”一般过节三天,不事生产,男女青年邀约串山,寻找对象。村里的小孩身背小蛋笼,内装五彩蛋,到处玩耍。节日的最后一晚,全村男子都要到“咪谷”家门前的场地上摆长街宴,边吃边唱,共致节日的祝福,哈尼族称这节日之夜为“埃玛支拔多”。席间由“咪谷”领头,同唱古老的哈尼酒歌。村里新生男孩的人家,要特意献上一壶米酒,向长者报喜,祝全村幸福。

3.“惹矻扎”(又叫“矻扎扎”),每年夏历六月的头一个属狗日至属鼠日过节。节期各村都要立磨秋,杀牛祭祀。节日前,村里要选出一个叫“倮突”的人主持祭祀。在村边的磨秋场上,由“倮突”开刀杀牛。牛头牛脚归“倮突”,牛肉按户平分。节日期间,家家户户舂粑粑,煮糯米饭,喝闷锅酒,三天之内不事生产,男女青年上山唱山歌、找对象,村里村外,一派欢乐景象。新街镇、牛角寨乡、胜村乡、攀枝花乡、黄茅岭乡的哈尼族,节日期间有摔跤比赛的习俗。

此外,哈尼族还有“莫埃纳”、“合什扎”、“扎勒勒”等节日。

姑娘节:

云南省元阳县碧播山一带哈尼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四日举行。
关于这个节日有个传说:相传古时候,碧播寨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她与一个英俊的青年猎手相爱了,但她的父母不允许,硬把她许给了土司的独眼儿子,姑娘悲痛欲绝。二月初四这一天,她上山砍柴,遇见了三个与她命运相同的姑娘,于是她们互相诉苦,最后,一起跳崖自杀了。事情过后,哈尼族人觉得这是很痛心的事,认为不该再继续干涉自己儿女的婚姻,于是,把二月初四这一天定为姑娘节。节日这天,未婚的小伙子向情人借来漂亮衣裤,打扮成姑娘的模样,翩翩起舞陪伴情人,直到太阳偏西。已婚的男人这天要特别勤快,他们要为自己的妻子服务一天。

元阳哈尼十月年,能带你真正了解古老哈尼族的风俗和传统节日



哈尼族一年一度的节日叫什么节?~

哈尼族一年一度的节日不止一个,分别是:
1.六月年:六月年是哈尼族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的节日,节日期间杀牛祭祀,祭天神、土地神和祖先神。清扫水井,夜晚点燃松明火把,照亮屋内,驱赶邪恶,火把插到田间路旁,送走瘟神。苦扎扎节日期间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2.耶苦扎: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人的传统节日。每年在农历六月的一个属牛之日开始,进行三至五天。 期间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玩乐或外出访友。还举行赛马、跳竹筒舞等活动。
3.活瑟瑟: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只进行一天。
4.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在农历十月间进行,节日进行六天。新年当天,每个寨子要共杀一口猪,再将猪肉按户平均分配。
5.十月年: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过十月年。节期五、六天,多至半月。亲友互相拜访,请媒说亲,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探望。
6.嘎汤帕节:是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的主要节日,过节的时间在每年的1月2日至4日,节日期间有展示哈尼族风情的文娱节目如长竹杆舞及荡秋千、射弩等比赛。
7.新米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卡多人要把收获的新谷舂成新米做成饭“尝新”,这被认为可以增强体质,同时,也表示庆祝丰收。
8.母亲节:每逢农历二月第一个属牛日,是云南哈尼族支系卡多人的“母亲节”。
9.老人节:为每年的农历腊月十五,在老人节这一天,哈尼族青年男女身着传统服饰,用独特的舞蹈和丰盛的酒宴为村寨中的老人庆祝节日。

扩展资料
哈尼族,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
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哈尼族种植茶叶的历史相当久远,西双版纳格朗和的南糯山,是驰名全国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哈尼族地区的茶叶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
哈尼族喜饮酒,酒节特多。如祭母节、老人节、黄饭节、命名节,祭龙节、认舅节等。逢节便有美酒。最有趣的是"阿巴多"酒与歌的恋爱宴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哈尼族

哈尼族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米饭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十月年为大年,按哈尼族的历法,十月是岁首。节期六天左右,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这时正是大春上场,厩中猪肥的时节,有条件的人家都杀牲,舂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黄糯米饭献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着新装,亲友们互相走访;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这个节日里请媒人去说亲,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和粑粑回娘家献祖过年;村里的老年人轮流着到接到订婚礼物或有姑娘回家的人家去探望,分享一些礼品。墨江的部分哈尼族,年节里经常整个家族聚会餐(自带食品),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风俗,即前一年出嫁的新娘们,要集于村外山野里互相诉说自己的新婚生活,而严禁男子偷听。

  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内地红河南岸的哈尼族,也过正月年、端午和中秋等节日。正月年过三至五天,有条件的人家杀猪祭祖,初一吃汤圆,亲友之间互相宴请。端午和中秋节大体同汉俗。

  “里玛主”节

  居住在红河边上的哈尼族崇奉布谷鸟,把布谷鸟尊称为“合波阿玛”(布谷鸟妈妈)。每到山茶盛开的阳春三月,不论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鸣啼,人人都会报以一声“我听见了”的回答,表示对春天的欢呼。据说,这一声回答,可使勤劳善良的哈尼族农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终年和平康泰。

  据传说,布谷鸟是受天神阿波摩米的派遣,从遥远天边的石岩洞里飞出来,向人间传达春天的消息的。当它飞过一个名叫“巷阿窝尼崩崩麻”的大海时,飞不动了,眼看快要掉进大海里去了。突然,从海里翘起一条龙尾来,随后龙尾变成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让布谷鸟在上面歇脚。布谷鸟终于历尽千辛万苦,把春天的信息传达给了人间。

  按照前辈人沿袭下来的规矩,等多数人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后,就相约在一个属羊的日子,备办美味佳肴,用一种大树的花汁浸泡糯米,蒸出喷香金黄的糯米饭,煮好红鸭蛋,向布谷鸟虔诚地敬献。这天,村村寨寨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满面春风,身着节日盛装,会聚在一个适中草坪上,欢度一年一度的“里玛主”节(春天的盛会),借以选择对象,谈情说爱。节后,各家选定一个好日子,在雀鸟未出巢、四山一片寂静的五更时分,家长悄悄地把三丛秧苗插在自家田里,意即、“开秧门”。据说,“开秧门”时听不到雀鸟的声音,今年庄稼就能免灾除害,获得好收成。

  “捉蚂蚱节”

  捉蚂蚱节”,哈尼语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后的一第个属鸡或属猴日举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区,种植一季水稻。过了“六月年”,水稻就开始抽穗,为确保水稻丰收,哈尼族人民就采取过“捉蚂蚱节”的方式来驱除和避免虫灾。

  “捉蚂蚱节”这天,全寨子男女老少都到田里捉玛蚱,每家捉够一竹简(约二斤)后,就把蚂蚱一只一只撒成四份:头一堆,腿一堆,身一堆,翅膀一堆;依次用划开的竹片夹起来插在田埂和排水沟旁,以对尚未捉到地蚂蚱及其他昆虫进行恫吓。半小时后,又要把这些蚂蚱收进竹筒。带回家当菜或拌粑粑吃,据说蚂蚱肉很甜。离开田野时,人们都要不停地大声叫:“呕,蚂蚱,三天内不捉你了,三个月内你不要吃稻谷!”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答:6、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

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答: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中秋...

中国有哪些民族传统节日
答:12. 爬坡节:苗族的传统节日。13. 龙船节:苗族人民的节日,庆祝划龙舟。14. 芦笙节:苗族文化中重要的音乐节日。15. 苗年:苗族的新年。16. 彝年:彝族的年节。17. 跳公节:彝族的节日。18. 火把节:彝族、哈尼族等多个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19. 赶花街:彝族的传统节日。20. 吃立节:壮族的传...

什么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
答: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指的是: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3.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3.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4.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5.清明节(公历4月5日后);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7.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8....

每个民族的节日是什么
答: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 15、鄂伦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 16、赫哲族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各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是什么?
答: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如下:1、阿昌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会街节农历九月初十、泼水节农历二月二十九日、撒神农历七月初一、尝新节农历八月十五日。2、布依族: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3、布朗族: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泼火节农历二月...

我们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答: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1、春节(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2、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3、龙抬头...

什么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答:二月十二 三月初三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清明节 4月5日前后 端午节 五月初五 七夕节 七月初七 中元节 七月十五 中秋节 八月十五 重阳节 九月初九 寒衣节 十月初一 下元节 十月十五 腊八节 腊月初八 冬至节 12月22日前后 祭灶节 腊月廿三或廿四 除夕 腊...

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答:中国少数民族主要节日 民族 主要节日 时间 民族 主要节日 时间 阿昌族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德昂族 泼水节 农历四月十五日 会街节 农历九月初十 东乡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泼水节 农历二月二十九日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撒神 农历七月初一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尝新...

56个民族的特色节日是什么?
答: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放高升、点孔明灯等活动。3、刀杆节是云南边陲轮马山一带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节日。时间是农历二月初八。刀杆节由来于一个传说,纪念明朝时期体察边民疾苦的兵部尚书王骥。4、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