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导致可能无法履行合同,先履行合同方应怎样维护自己权益? 急!请问外国人与国内学校签订合同,是否享有与中国人一样的法律...

作者&投稿:汪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此问题涉及不安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债务或者有不能履行债务的可能的情形存在时,在对方没有对待履行或提供担保前,有权中止履行合同债务。《合同法》第68条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3)丧失商业信誉;(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由此可见,当本应先履行方得知了后履行方存在可能危及合同履行的情况时,可以要求对方同时履行或者提供担保,否则自己可以暂不履行。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导致可能无法履行合同,应先履行合同方可采用不安抗辩权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在行使不安抗辩权时,也要小心谨慎,必须具有充足客观的证据时方可以行使,也就是说证据的来源一定要准确,并且最好手中已经握有证据,否则就可能因为消息来源不当而使自己承担违约责任。



存款合同对存款人法律权益的保障制度有哪些~

  《商业银行法》对存款人的保护规定有:
  (1)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对单位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存款利率,并予以公告。
  (4)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金。

  (5)商业银行应当保证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支付,不得拖延、拒绝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和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外国人在我国享有广泛的民事权利,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人身受保护权;
  (2)亲权;
  (3)继承权;
  (4)经营和开采权;
  (5)土地使用权;
  (6)知识产权;
  (7)劳动权;
  (8)诉讼权。
你男友的情况属于劳动权被侵犯,可依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仲裁不果提起民事诉讼。

先履行合同的一方发现对方没有履行能力或不履行的怎么办?
答:法律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是为了保护应当先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免受将来极有可能产生的损失。法律给予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考虑,对一方当事人行使该项权力的条件也做出了严苛的要求。 合同法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2.转移...

先履行合同的一方发现对方没有履行能力或不履行的怎么办?
答:法律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是为了保护应当先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免受将来极有可能产生的损失。法律给予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考虑,对一方当事人行使该项权力的条件也做出了严苛的要求。合同法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2.转移财产...

合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履行
答: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七条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

...只要发现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就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为什么错了...
答:双务合同成立后,后履行的当事人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导致其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可能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后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的情形发生变化,可能是财产上减少,也可能是其他变化。这种变化包括经营状况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和其他丧失、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例如:某...

合同履约风险主要包括
答:在实际履行合同过程中,可能会有国家政策变化、市场行情变化、一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等情况出现,都会对交易产生风险。最常见的风险有以下几种:1、刑事诈骗风险。犯罪分子假借签订合同之名,收取保证金、货款等,但实际上并没有履行合同的意愿;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导致一方财产受到损失。2、对方交付的标的物不...

对方资产状况明显恶化可否解除合同
答:有财产状况严重恶化等情况,危及到自己债权的实现时,有权中止自 己对合同义务的履行。《合同法》第68 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 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

如果一个公司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要谨慎采用哪种用组织变革方式?( )_百 ...
答:故B选项错误;计划式是通过对企业组织结构系统研究,制订出理想的改革方案,然后结合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有步骤,有计划的加以实施。故C选项错误;爆破式涉及公司组织结构重大的、根本性的改变,且变革期限较短。一般来说,爆破式的变革适用于比较极端的情况,如公司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一定要慎用这种变革方式...

借款人不能履约
答: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当债务人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等的情形时,就可以认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履行不能又称“给付不能”,是指债务人由于某种原因,事实上已不可能履行债务。履行不能使债的目的客观上无法实现,因而导致债务消灭或转化为损害赔偿之债,债权人无法请求...

当事人违约后不适用强制履行责任形式的情形是
答:法律主观: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3、丧失商业信誉; 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法律客观:《 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七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 证据 证明...

导致企业在持续经营方面出现严重问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可能的原因:1、经营风险(产品质量重大问题或缺陷,如三鹿奶粉)2、财务风险(到期债务无法归还,主动或被动破产)3、政策风险(如:国家关停高耗能企业)4、法律风险(如企业重大违规违法被吊销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