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合同是什么意思 民法典规定的准合同是指

作者&投稿:勇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准合同是什么意思
1、准合同是带有先决条件的合同。该先决条件是指决定合同要件成立的条件。准合同主要指两类,即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是指无因管理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不当得利是指得利人在没有法律根据的前提下取得的不当利益。对于不当得利,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获得的利益。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九条
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管理事务不符合受益人真实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规定的权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二、准合同中的无因管理,其构成要件是什么
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有三,即为他人管理事务、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
1、为他人管理事务,管理他人事务,就是为他人进行管理或者服务。这是成立无因管理的首要条件。这里所说的“事务”,是指有关人们生活利益的一切事项;
2、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简称为管理意思,是构成无因管理的主观要件。由于管理意思是管理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所以对它的判明需借助于一定的判断标准;
3、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无因管理中所谓的“无因”,就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是无因管理成立的重要条件。

准合同是什么意思?~

准合同是带有先决条件的合同。该先决条件是指决定合同要件成立的条件。合同的特征如下:1、合同目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合同目的不同于合同标的。合同标的是具体的合同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合同目的是合同双方通过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2、合同目的具有确定性,一般情况下,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的合同目的应该是确定的。从严格意义而言,任何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也属于人的行为,而且是比较正式的行为,所以更应该具有一定的具体目的。因此,对于特定的合同当事人,其合同目的是确定的;3、合同目的具有多样性,同一合同标的,可能对于不同的合同当事人,其目的也不尽相同。每一种合同标的的用途是多方面的,某些合同当事人可能用到其中的某些方面,其他人可能用到另一些方面,因此,即使合同标的相同,其目的也可能大相径庭;4、合同目的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有些合同对合同目的进行明确,其合同目的是明示的。有些不明确,但当事人根据交易的习惯和商业惯例可以推定,其合同目的是默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百六十六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

【法律分析】准合同是带有先决条件的合同。该先决条件是指决定合同要件成立的条件。如:许可证落实问题、外汇筹集、待律师审查或者待最终正式文本的打印、正式签字(相对草签而言)等。准合同与合同从形式上无根本区别,内容格式均一样,只是有时定为草本或正式本之别。但从法律上说,有根本的区别。准合同可以在先决条件丧失时自动失败,而无需承担任何损失责任合同则必须执行,否则叫"违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_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第四百六十五条_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百六十六条_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

名词解释:合同
答:合同作为一种法律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这里所说的合同是指受《合同法》调整的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l)合同是两个以上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2)合同以产生、变更或终止债权债务关系为目的;(3)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51.html?

通过合同合同是什么意思
答: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的意思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合同是民事主体...

合同、协议、契约和合约的关系
答:合同又叫契约、合约。所以三者意思基本一致,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合同与协议 《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从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合同就是协议。合同与协议是同一概念,协议是人们一种习惯上的叫法。 但根据逻辑学的原理,协议是合同的种概念,即所有...

什么是协议?什么是合同?
答:合同(Contract),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

合同和协议是什么意思?
答:合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关于建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简而言之,合同就是对某事物的协商、约定、承诺等,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合同的签署,通常会伴随着法律效力的产生,以确保合同中的规定得到合法充分的履行和补偿等。因此,在商业等社会活动中,合同起着良好的规范...

合同和协议是什么意思啊
答:合同是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协议,明确约定了各方在一定时间内应当按照协议内容承担哪些责任和享有哪些权利。合同的签订必须是自愿、平等、自主和公平原则的体现,并且必须具备合法的形式和内容。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为了共同实现某种目标而达成的共识协议。协议不同于合同的具有约束力...

合同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答:法律分析:明确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