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三返回舱的降落伞引热议,护佑航天员回家的“生命之伞”是如何设计的?

作者&投稿:单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护佑航天员回家的“生命之伞”从设计到制造都经过了多重的考虑和设计。

一、“生命之伞”的设计首先是确保安全

“生命之伞”的设计首先考虑的是安全,“生命之伞”的使用因为是不可逆的,所以一旦打开,就是唯一的机会。因此,为了保证安全,降落伞在结构、材料、程序等方面都做了充足的准备,以确保万无一失。

为避免主伞失灵,返回舱内装有备用伞。当返回舱从6千米高空降落到5千米时,若不到预定的时间,则会被系统判定为主伞系统出现故障,并启动备用伞,确保宇航员的生命。

二、“生命之伞”的减速设计

返回舱在离地10公里左右的时候,会自动开启伞舱盖,然后拉出引导伞,引导伞然后将减速伞拉出来,此时返回舱的速度是每秒180米。

当减速伞运行19秒后,从返回舱中脱离,并将主伞拉开,此时,返回舱的下降速率从80m/s降低到40 m/s,接着又降低到7-8m/s。在这期间,为了避免过载过大,减速伞和主伞并不会一同打开,而是分步骤打开。

三、“生命之伞”采用全手工制作

降落伞生产车间分为流水区、大伞加工区、零件组装区,工人们要把3000多个零件、20多件伞衣进行全手工地加工缝纫,整个“生命之伞”制作完成后其面积达到了1200平方米。

虽然现在的技术也可以机械化生产,但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它的每一幅、每一环、每一个间距都是有严格要求的,还是要靠人工的整体的配合,来完成产品的加工。所以,“生命之伞”从设计到制作都凝聚了中国的工匠精神。



护佑航天员回家的生命之伞大多出自80后,90后之手。他们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杭州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研究团队中的主力队员。生命之伞是这些主力队员一针一线手工缝制的。

降落伞缝制车间主要分为流水区、大伞加工区和零部件装配区,而且工作人员需要将3000多个零部件和20多幅伞衣进行缝纫加工,从而做成1200平方米的主伞。

保护航天员回家的生命之伞都是在缝纫车间,由工人们一针一线亲手缝制而成的。

~

神舟十三号回家,首次尝试快速返回,看似十分安全,过程充满挑战
答:此“鞘套”严重衰减无线电波,使航天器与地面无线电信号联系中断,造成地面测控通信系统跟踪的“目标”暂时丢失,因此人们称此中断区域为无线电“黑障区”。返回舱此时会和地面失去联系,但地面可以通过电扫雷达等方式进行跟踪。而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困难的一步,就是打开降落伞,稳稳落地。在距地面10公里...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重返地球过程总共分几步?
答:空气密度越来越大,返回舱与空气剧烈摩擦,使其底部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返回舱周围被火焰所包围,舱内会出现震动噪声过载的现象,其间会经历4-6分钟的“黑障区”,返回舱此时会和地面失去联系,但地面可以通过电扫雷达等方式进行跟踪。程序五:打开降落伞,稳稳落地。在距地面10公里左右的高度,返回舱将...

神舟十三号怎么返回
答:4、第四步:安全着陆 在距离地面10公里的位置,返回舱会依次打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降落伞。主降落伞足足有1200平方米那么大,但是在返回舱降落时不能一下子全部打开,否则伞会被空气崩破。5、第五步:打开舱门 此次神舟十三号返回,还是选择在东风着陆场着陆,搜救团队已经有了神舟十二号的搜救经验,...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为什么飞船返回时剧烈燃烧,升空时却不会
答:降落伞起不到多少减速作用。另一方面,返回舱与空气发生相互剧烈作用后,还会产生上千度高温,如果早早打开降落伞,无疑会被烧毁,根本无法让返回舱减速。只有到大气层足够稠密,返回舱的温度和速度足够低时,降落伞才能起到有效的减速作用。最后,让我们一起热烈欢迎神舟十三号的三位航天员回家!

神舟十三号“回家”,确保平安返航的关键步骤有哪些?
答:再者是降落着地的准备。当距离地面约10公里时,载人飞船即将打开降落伞。一般来说,载人飞船会配备两套降落伞,以防止其中一套发生意外。在离地面约1.2米的高度,返回舱将开启反推力发动机,最终顺利降落在地面上。按照计划,神舟十三号的这次返回是更好的借助快速返回技术,三名航天员明晚将乘坐载人飞船...

为什么飞船返回舱要用降落伞着陆呢?
答:刚进入大气最外层的逃逸层/散逸层时空气过于稀薄,降落伞根本打不开。等到空气密度上来之后(热层、电离层),这时的摩擦力和热量又太强太高,这时候开塞不是被烧掉就是被扯坏。所以也只能等到了大气下层,返回舱速度和温度都已经降得够低的时候才开伞,而且也还要先开减速伞,然后再来主伞。说白了...

神舟13号成功返回地球,外表烧得漆黑,火箭发射为啥不会烧黑?
答:回到此次的神舟十三号上来,当隔热瓦充分吸热后,返回舱的高速也就到达了10公里左右, 此时返回舱的速度已经下降至200米每秒 ,降落伞这时也会因为空气密度增高而逐渐打开,辅助返回舱进一步减速到3.5米每秒。最终在距离地面1.2米的时候, 返回舱会启动反推火箭彻底把速度降到0 ,这也意味着返回舱正式...

宇航员返回舱的降落伞烧不坏吗?
答:宇航员返回舱的降落伞虽说经过了特殊的耐高温设计,但是也是有限度,超过极限一样会烧坏的!返回舱的降落伞不是在返回舱初进大气层的时候使用,那个时候,大气稀薄,大气阻力也小,减速作用小,返回舱速度非常快,从而使得外部温度很高;在经过正确的姿势飞行过一段时间后,随着大气越来越浓,阻力也会越来...

神舟十三号回家,首次尝试快速返回,航天员们会面临哪些危险?
答:首先是强烈的冲击力危险。您不必敲击重物就能感受到冲击力。当神舟飞船返回地球时,着陆速度会在进入大气层的那一刻瞬间下降,打开降落伞,着陆,让里面的宇航员感受到强烈的冲击力。尤其是在打开降落伞降落在地面的那一刻,航天员所面临的震撼不亚于一场小车祸。其次是重新适应重力的危险。空间站处于微...

神舟十三号返回在即,快速返回缩短至4~6小时,将经历四个阶段
答:返回舱正借助着气体分子剧烈摩擦来进行减速,将每秒几公里的速度降到每秒几百米,温度急剧升高让返回舱外表面发生电离,形成一层电离层,屏蔽了无线电波,于是返回舱与地面失去联系,这段时间被称为“黑障”。四,着陆返回阶段,在距离地面约10公里的时候,返回舱自动打开减速伞和主降落伞,返回舱的速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