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夏有五千年文明,却没有发展出体系化的现代科学?

作者&投稿:郑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同样可以问西方为什么没有发展华夏的中药学、儒学等,因为同样是人,都是从非洲走出的人类后代。

体系化的科学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之一,它的 历史 渊远流长,科学思维在西方相当发达,不但是物理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还有发达的数学思维,相互促进,证明。科学的特点之一是抽象,对于自然事物某个重要属性的强化,如重量,又如质量,又如运动等属性。古代科学包含在哲学中,如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体认的事物的是自然性,有了科学的开端。

在我国 历史 上,自然似乎是不存在的。儒家讲伦理,法家讲刑法治理,道家接近自然,对自然有粗略认识,道法自然,然而主要是修生角度讲自然,为升仙作准备,又并无功利目的,为帝王服务,或为逃避帝王,很难达到科学。自然只能是风花雪月,六雨雷电,七情六欲,是雾中景,云中月,自然从来不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虽有逻辑学派,如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辨,也只一瞬间就消失在 历史 长河。科学即对物的研究理性偶尔存在,绝大部分时间不存在,事物或物质的理性认知也停滞不前。而数学法则由于生产的一直落后,也得不到进步。

自然从来没有大规模进入中国人的视界,因此也不可能产生现代科学。道家的炼丹目的也只是为 养生 服务,偶尔发现了火药,并没多加理会。自然又是风花雪月的对象,寓以情,无人直接探究自然。徐霞客有游记,仅作风土地貌记载,有发明器具多为奇巧好玩。

长期的重农抑商,工商业不发达,难有资本积聚,无经济基础。

五千年几乎一直领先,还不能偶而打个盹?

现在暂时在个别领域里落后于个别国家

没什么,很快就赶上了

要自信,别跪舔

是由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制约限制了发展

失道就会寡助

问题很大,简要补充一下:

1.哲学是开始的学问,是一切学问之基础,即一切科学之母。任何专业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都需要从最基础的定义开始,逐步构建学问的大厦,而定义就是哲学的思考方法,属于哲学的范畴。西方哲学系统完整,条理清晰。中国古代哲学没有类似的完整系统。古希腊从研究自然界着手,到中世纪以神为一切的基础,再到文艺复兴之后,回溯古希腊和罗马时代时期的人文精神。中国人谈哲学最关心如何安身立命。

2.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以找出因果关系。具体来说,西方哲学和科学是同源,西方哲学是建立在“逻辑”之上的一门知识,而科学的范式则是建立在“数理逻辑和实证主义”之上。从牛顿开始,科学开始注重实验和观测(观测是建立在严密的定义之上)。这已经完全让自然哲学(科学)和哲学分道扬镳了。而古代中国不具备这两个基础,所以中国古代的一切技术只能归结为经验技术,而非科学技术。

3.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科学大量传入中国,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直到辛亥革命,中国竭力地在吸收西方科学成果。国人开始全面重视 科技 与基础科学教育。

记得经济学家哈耶克曾说:观念的转变和人类意志的力量,塑造了今天的世界。既然我们的观念已经转变了,我们还有什么值得焦虑的呢,干就完了!

提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然后就没什么然后了,但为什么华夏有五千年文明,却没有发展出体系化的现代科学?

我认为中国科学技术自汉代以来,被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给锁死了。

为什么呢?

精髓是仁义礼智信,以及由仁派生出来的孝,由义派生出来的忠,廉,由礼派生出来的谦,以及忠君爱国思想。

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认为儒家文化对于王朝的统治太好用了,于是大力推行儒家文化,从汉朝的汉武帝开始,排斥百家学术,独尊儒家,这就掐断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基因。

自唐代以后中国的科举考试自考四书五经,到了后来科举考试甚至还规定了八股文的格式。

也就是说你想进入士大夫阶层,你想出人头地,你就必须学四书五经,学些八股文,其他的都是杂学,那谁还去学什么算术这类杂学呀!

想想看,如果现在中国的高考内容只有作文,其他的数理化、 历史 、英语、政治都不考,大学阶段也只学习写作文、好词好句和书法,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促进 社会 的发展吗?

假如中国的科举制度的采取包容并蓄,百家争鸣的方针,考试内容包括各类学术,鼓励各种学术的发展,以中国的人口数量和高智商绝对可以赶上甚至超过西方。

现在只能是假如了,中国古代一直不遗余力的发展儒家文化和诗词歌赋,没有科学文化的传承,这就造成了中国的 科技 开始慢慢的停滞不前,以至于到后来的大幅落后,后人只能津津乐道于对四大发明了!

所以说,中国古代历代政府不鼓励杂学,独尊儒学,这就造成了中国的 科技 开始慢慢的停滞不前,以至于到后来的大幅落后。

所以中国只有儒家文化和诗词歌赋,没有科学文化的传承,也就发展不出体系化的现代科学。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个人理解,至少有这几个问题,影响了中国进步的方向。

其一,是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业文明,并且农业技术一直是重点发展方向,长期是领先于世界的,包括今天。

农业相较于渔猎和游牧,收入更加稳定,粮食更易储藏,也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农业的发达,也让滋生于其上的文化更强调农民、土地、粮食之间的关系,而抑制非农经济的发展,有了士、农、工、商的 社会 阶层划分,并不鼓励商业,也不鼓励除农业 科技 外的科学技术发展,把人捆绑在土地上不让流动,自然也就不需要流动过程中运输工具,自卫武器等等的研究,有需求才有发展,这是真理。中国是典型的自己自足小农经济,生产颇多可需求甚少,有更多农业产出,就去追求生活享受和文化升华,这使得 美食 、美服(丝绸)、茶酒、诗词歌赋等等都很发达。

其二,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格局,虽几经战乱,但多归于一统,追求一统。这样并没有长期多国并存并混战不止,这也极度减小了竞争力度,特别是武器发展。虽然一直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危胁,可大部分时段,北方游牧民族只对农业文明的中国是骚扰,就算形成统治,也归化于农业文明的本制,被中国文化所同化,动荡期一过,又回到稳定的农业经济之中,只是周而复始,回到原样,并没形成突变。

其三,地貌。中国总人口不断在增长,地域也不断在扩展,到了元、明、清,周围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域几乎已全部纳入了版图。东、南都濒临了大海,西部是沙漠和青藏高原,北方是高寒地区。这种地貌已没了拓展空间,而国内物产可足够养活人口,没了拓土的源动力,也就没了发展新技术的必要。

郑和下西洋,是对海洋以外地区的一次探视。七下西洋走过的地方,都不及华夏文明发达,搞清楚了这点,防止落后地区觊觎天朝,来抢夺中华的财富,自然下了禁海令,把自己封闭起来。

农业文明,只要生存无忧,的确是很容易封闭的,就是当下,也可以看到许多农业国家依然如此,印度就是例子。如果中国不搞工业化,也还会是老样子。

欧洲的飞速发展,还是源自于战争、掠夺,这才有了大航海时代,有了交通工具、武器的发展需要,开启了现代 科技 。

不过,不要妄自菲薄,中国不是所有的 科技 都落后于世界,积累的思想、文化在当今也不是都无用。加上中国人的聪慧和勤劳,看清楚世界发展方向后,我们会用最短的时间,重回世界之巅,这个日子不会太远!

首先华文明五千年,其五千年的文化知识的积累成沉本身就形成了一定文化体系。

一、道家哲学:《庄子》《道德经》《周易》

儒学《论语》《荀子》《孟子》《大学》;

二、法学《法经》《韩非子》、《大明律》《大清律例》等;

三、医学: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四、管理学《管子》、《富国策》

五、地质地理学:先秦《山海经》、《禹贡》;汉 《汉书·地理志》我国北魏时期《水经注》

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六、数学体系:《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

七、天文学: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唐朝的僧一行的《大衍历》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

七、心学著作:

《陆九渊集》,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传习录》

八、军事学:《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钤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三略》、《李卫公问对》。

中国文明五千年岂能没有现代科学体系,5000年文明是浩瀚 历史 中政冶、经济、军事、农业、工业、科学、技术、人文、自然等集合而成,才形成了我华夏文明的璀璨辉煌。

二、四大发明技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地动仪都是中国古典军事、天文、航天、工业、航海等现代科学的重要雏形和奠基人。

三、或许有人问我们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有最早的现代工业科学雏形,为何我们现代科学发展慢了。自三黄王帝、夏商周秦、汉唐宋一直是我们中原汉人在推进 社会 更迭进步。自宋之后便以成为中国 历史 的外族入侵愚人管理、闭关锁国的统治。蒙元统治98年、满清统治267年,长达365年之多的外族文化统治泱泱大国,以满汉文化融合,以蒙满族游牧文化实行残酷的文化压迫、思想压迫、 社会 模式压缩,让中国错失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足发展的机遇,元清两朝要的是他们天下稳固,要的是汉人愚昧守旧,不要兴兵复国。这三百多年的欧洲国家用着我们祖辈的先进的知识和四大发明,造船造炮、大兴航海外侵殖民经济、国内也是推起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的变迁。我们这300多年一直尤如一只被铁链、铁笼困住的猛虎不得行动方寸。所以我们没有拿走本应属于中国变革和工业科学发展的红利。

  我们当然要有文化自信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独有的,独具魅力的。可以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我个人很喜欢书法,汉文化,古诗词。近几年来,汉服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大街小巷,常常看到身穿汉元素衣服的人,这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所创造与传承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一代代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种,像古代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等,他们在当时都有自己家族的思想文化;还有古代大家闺秀都要学会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还有中国文字,中医,服装服饰,戏曲,节日,多民族,建筑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数不胜数,这是我们民族所特有的,我们当然要有文化自信。也要尽自己的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发展与传承。

先问一个问题,中国的科举考试有没有科学?一个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国家怎么可能发展出现代科学技术?

~

为什么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却一点都不文明,很多人猪狗不如,比如:地 ...
答:这个跟文明的关系不大,跟体制有很大的关系。

华夏文明到底有没有5000年?
答:华夏文明到底有没有5000年,至今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真正的答案还在探索之中。泱泱华夏,我们常常为自己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度而感到十分骄傲。但这一点,却常常被西方的一些人所怀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指大约在五千年前在黄河流域形成的一种文明体系,后来由于部落迁移,文明又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形成...

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国文明,究竟有几千年?
答:很多人会把文化和文明搞混,会认为有人出现的地方便有文明,但其实不然,比如中国发现的三星堆文化、西王村文化,都是考古学家在其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比如人们所使用过的陶器、工具,居住过的房屋等,但是他们的文化里面却都没有文字,所以才并不认为他们不算文明。在原始人时期,人们都是组成一个...

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其他文明古国如何中断的...
答:第二点则是我们的文明的核心,那就是兼容并蓄。其实我们几千年的文明走下来并不容易,外族的入侵一直没有中断过,但是最终的结果确实入侵的民族被我们同化,变成我们的一部分,而且现在我们依旧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和谐发展。可以说,正是因为我们强大的文化核心,兼容并蓄,才导致我们和外族...

夏朝距今只有四千年,哪个文明填上了华夏五千年历史的一千年空白?_百度...
答:当然是史前文明了。在中国一直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说法,为什么是五千年呢?是因为有一千年是史前文明,史前文明的意思就是没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有文字记载才叫文明的开始,准确的说应该是从商代开始有文明的,而不是夏朝),这个时候的人们就是结绳记事。这个是不是很先进呢?看来古代人的脑子还是很好的!

为什么中华文明没有中断,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中华文明没有中断的主要原因是汉族的形成和思想上的统一,在民族的不断融合与发展之下,统治者对于思想文化方面的建设是非常重视的,并且秦始皇还统一了六国,直接促成了民族的大融合。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古代的中国一直都是处于分裂的状态,并且因为诸候间的纷争不断,从而导致民不聊生。然而,就在秦始皇...

考古家说人的历史在200万年前就有为啥中国才有五千年?
答:华夏文明的起始点按照这个定义的话,我国的文明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夏朝在古代文献中有记录,但是并没有出土足够的物证支持,算上夏朝我国也只有4000年出头的文明历史。但后来在国外编写中国历史人文书籍的时候,认为中华文明应该从公元前2952年的伏羲时期算起,到现在2020年已经很接近5000年文明史了。

华夏大地孕育了有史料记载的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的历史的那些没有史料...
答:很多历史都是由史官记载下来的,在古代史官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一般前程灭亡后后,一个朝代也会修前朝的史书来宣扬自己统治的法理正确性。但是如果整个中原都陷入长时期的战乱的话,那就不一定能找到修史书的人了。或许一些史观家族修了史书,但是把它们收藏起来,没有流传下来 ...

华夏文明史真的有五千年吗?
答:五千年一直是国人的说法,外国人大多承认的中国历史只有3千年(3千年也就是说4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最断),3千年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3千多年(商朝有的文字),而一个国家的文明的开始文字是一项主要的东西,而中国在商以前的历史没任何文字上的记载就连夏有几个国君都是模糊的至于三皇五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