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烙铁亦可更换 GX 机械轴的个人化利器, Logitech Pro X 电竞键盘动手玩

作者&投稿:但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机械式键盘仍是当前最热门的游戏用键盘结构,不过不同的机械轴结构也有截然不同的手感,对于挑剔的玩家或许会有在特定的按键区域有偏好的手感,但一般的机械式键盘要更换机械轴并不容易...至少对一般人来说要动到烙铁并不方便,而罗技 Logitech 推出一款具备创新可更换机械轴结构的全新键盘 Pro X ,让玩家可针对喜好打造个人化的机械轴配置。

▲ Pro X 采用 85% 无数字区配置

Logitech Pro X 是一把 85% 配置的无数字区配置的键盘,结构仍采用典型的满框设计,并未使用较为花俏但防护性相对较差的无框设计,不同于磨砂面处理的正面,侧边采用镜面处理,不过笔者有点担心后续可能发生刮伤;上方的边框较一般文书型键盘厚一些,左上方是象征罗技电竞产品的发光 G 标志,右上方两键分别是游戏模式开关以及光效开关。

▲底部设计有斜纹点缀

▲立架第一段

▲立起第一段后的角度

▲第二段立架

▲立起第二段立架角度

▲采用 microUSB

▲原厂线材具备防呆设计

▲连接后除防呆亦有稳定的作用

Logitech Pro X 在机构部分采用两段式立架设计,可调整包括平放等三段键盘角度,背面虽然有橡胶垫的止滑设计,不过似乎是为了造型还在底部加上斜纹。线材采用分离设计,虽然是可靠性较差且将慢慢淘汰的 microUSB ,不过原厂的线材在端子两边加上有防呆与防拉扯的扣具,不过若忘记携带原厂线仍是可使用一般的 microUSB 使用。

▲键帽为涂层处理,相容标准 MX 型键帽

▲预设可透过 Fn 搭配右上方七键提供多媒体快捷

Logitech Pro X 的键帽采用涂装处理而非二色成形,注音与英文字体可透光,虽然这种键帽久了难免会有漆层磨损问题,不过 Logitech 采用的 GX 机械轴仍为相容 Cherry MX 轴的机构,未来若磨耗严重,仍可选择其它 MX 轴的键帽搭配使用。而键帽配置虽采无独立多媒体键的设计,不过可借由右方的 Fn 搭配右上排的七键进行组合,进而提供多媒体控制。

▲水平方向用于拆除键帽

▲机械轴在垂直方向有卡榫,须以上下夹住才能卸除

而 Logitech Pro X 主打的就是能够轻松替换 GX 机械轴的快取机构,虽然先前在滑鼠业界,华硕已经率先在 Gladius 电竞滑鼠实现可免烙铁抽换的微动开关设计,不过在键盘业界要更换机械轴仍得动用烙铁; Logitech Pro X 实现免烙铁更换机械轴的机构说穿了也很简单,就是多了机械轴的插座结构。

▲台湾版本一并有注音刻字

利用盒装的多功能拆卸器,先从水平方向移除键帽,接着就可从垂直方向先扣住 GX 轴上下端点的固定机构并取下 GX 轴,此时就可看到其底部的针脚安装点的插座设计,虽然乍看下概念并不难,好像也只要把轴放上去并压仅就好,不过若从生产装配的角度,这样的结构反而比起传统焊接在 PCB 更麻烦。

▲借由母座设计使 GX 轴可以进行免烙铁的装配

因为多了插拔机构不仅只是多了元件,等于过往只要把机械轴轻放在 PCB 的孔位、以机械焊接的模式,变成要先将插座焊接完后,再把机械轴精准的压进插座;直接焊接与装配在插座最大的差别是对于机械轴与安装位置的容错。连带一提的是,拆下键帽后,即可在机械轴上盖看到 Kailh 的字样,确认 GX 轴是由凯华代工,基于凯华贴片轴体的外框。

▲ GX 轴结构设计沿用代工厂凯华的贴片式 RGB 发光轴设计

一般键盘组装的过程中,由于 PCB 的开孔会较机械轴的针脚大一些,这意味只要把机械轴对着模板放上去,焊接之后开孔与针脚的间隙自然会被焊锡填补;但 Logitch Pro X 为了能够插拔与导通,其插座设计安装需要施加压力才能装紧,而笔者实际在换装时也碰到机械轴接点的结构材料在安装产生的问题,导致装配时若不稍微用心就可能发生无法触发。

▲虽然底部设计与 Cherry MX 轴类似,不过由于固定于铁板的扣具设计略有不同,无法保证可使用 MX 轴替代

谈到安装失败的问题前需要先回到罗技 GX 轴的结构设计,虽然凯华代工的 GX 轴大致可相容 Cherry MX 轴,不过也仅有锁点与针脚位置,乍看插拔机构应该可直接换装 Cherry MX 轴,但考虑外壳与 Cherry MX 轴仍有一定程度的差异,考虑到固定在底版用的上下卡榫点形状与标准 Cherry MX 不同,不确定在插上 Cherry MX 轴后能否以同样的方式卸除。

▲下方大面积的透明区块使得贴片 RGB LED 可透光

此外,其透光结构是在轴的下方有大面积的透光开孔,使 PCB 上的贴片式 RGB LED 能够穿透,上下盖的拆卸式透过侧面的扣具结构,但扣具设计也与 Cherry 不同,较 Cherry MX 轴扣具更宽、且底座的扣点采用两点而非 Cherry 的单点,可直接使用指甲打开拆解分解,内部的结构大致上符合凯华轴的机构。

▲原厂有贩售整组的 MX 轴

不过由于 GX 轴流用凯华轴的外壳体设计,理论上若仅有局部几颗机械轴的维护或是更换手感需求,应该是可直接购买凯华的 RGB 轴取代,如此一来也进一步提升机械轴的种类选择,不一定要购买一整包的 GX 青、茶与红轴,但切记要选择针对贴片式 RGB 的版本,否则安装后就失去发光作用。

▲此次提供的是预载青轴的键盘与茶轴机械轴包

目前 Logitech Pro X 拥有三种可交换的官方 GX 机械轴组合,包括青、茶与红,此次除了键盘本身搭配的 GX 青轴以外,罗技也提供 GX 茶轴供此次测试替换;从官方提供的规格,与凯华同色的贴片式机械轴的设定有微妙的差异,由于未实际比较,无法确认罗技的 GX 轴是否有向凯华要求自订规格。

▲三种 GX 轴的官方数据与凯华官网有些许不同...

罗技选择预载 GX 青轴是相当聪明的,毕竟青轴是许多人对机械式键盘的刻板认知,轻脆的声响与明确敲击感的手感,是多数重视手感的消费者会喜欢的特质;不过由于笔者是在传统开放式办公室使用,也不得不考虑到邻近其它同事,故将主要区块的机械轴改为较宁静但同样非线性的 GX 茶轴,不过若能够选择,笔者应该会更习惯强调线性的 GX 红轴。

▲ GX 轴体本身仍是以相容 MX 轴设计为基础,并未特别针对插拔重新设计

由于 GX 机械轴结构沿用针对 PCB 焊接安装设计,故会产生笔者先前提到 Logitech Pro X 插拔需要稍加注意的情况,因为插针是片状而非针状,然而若在插拔时的施力位置稍有倾斜,则有可能使插针歪曲,导致插针并未正确插入插座,并且插针上会产生凹折痕,笔者自己承认在一口气把键帽更换成茶轴时,就有把一颗机械轴插针插歪的情形。

▲青轴与茶轴的拆解

可理解的是罗技为成本与通用,选择以底座迁就继存插针而非重新设计插针结构,但也等同结构特性只考虑直接固定在 PCB 的情境,当然只要注意一点是可避免弄歪插针,只是若一口气更换大量机械轴也难免因重复作业感失去耐性而失手,但也幸好通常完成客制化配置后,也仅可能在轴体故障时才会再度拆装更换。

▲贴片式 RGB LED 焊接在 PCB 上

以当前罗技旗下的机械式电竞键盘来说, Logitch Pro X 比起全尺寸、同样使用 GX 青轴的 G512 RGB 机械式键盘价格高出不少,不过其分离式线材、 85% 无数字区配置,则增添队有携带外出使用需求的便利性,同时也由于缩减数字区带来更紧凑的宽度,对桌面空间有限、但又不希望键位配置受影响的消费者使用。

▲管理软体提供 RGB 光效设定

▲可自订快捷、巨集

▲能够设定游戏模式启动后禁用的按键

参照笔者的键盘使用习惯, Logitech Pro X 的可更换机械轴的是在键盘长时间使用后有较便利的维护性,毕竟对如笔者这一类虽然会有偏好触发手感,但没有手感分区需求的使用者,应该会在购买前就先决定好键盘搭配的机械轴,但即便机械键盘的理论耐用度再高,仍有可能因为特定因素在使用一两年后有局部按键故障,此时就相对一般键盘容易维护。

▲创新的免烙铁可换轴设计是 Pro X 的卖点

对一些特别要求键盘敲击特性的玩家, Logitech Pro X 能够自行更换每个机械轴的特色,也意味着他们能够针对自己操作时的按键触发需求去自定义每个键的触发特质,先前市场上也曾有几家品牌推出在不同区块配置不同轴体的特殊键盘或是 DIY 键盘套组,然而当前也只有 Logitch Pro X 能不须使用烙铁并完全依照个人喜好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