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结节莫轻忽 定期健检最重要

作者&投稿:陀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随着社会型态的改变,定期健康检查也逐渐受到国人之重视,在许多健康族群接受检查,偶然发现一些肺部阴影或结节之后,许多民众很容易不知该如何面对这种检查结果,进而造成疑虑及惶恐。

当病人经检查发现肺部有结节状阴影时,首先想知道的就是:「医师,这有没有关系?」,所谓有没有关系包含以下等问题:「这个阴影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若肿瘤是恶性的,肺癌是否能治疗?」、「如果是良性的,是否需要后续治疗?」

振兴医院胸腔内科陈威廷医师表示,所谓的肺部结节,是指小于三公分的肺部阴影,肺部结节并不是每个都是恶性,它也有可能是良性的病变。结节有可能是因为感染引起、肺结核、器质性肺炎、霉菌感染或是肿瘤所引起,通常是针对结节的大小、外形及生长速度来辨别是否为恶性。

若发现肺部结节状阴影时,除须和先前胸部X光作比较外,胸部电脑断层扫描可清楚显示结节特性,是否为单一性或多发性结节,也可以透过查看肿瘤的钙化形态,一般钙化属于中心层状或玉米粒形式者较趋向良性;若不规则或无钙化则恶性的机率增加。此外,结节的大小也为评估标准之一,若肿瘤大于三公分,罹患肺癌的可能性超过五成,就算小于一公分,也有两成左右的肺癌可能性,有抽菸习惯、家族有癌症病史等高危险群,发现病灶超过一公分者,尤须提高警觉。现行正子电脑断层扫描也可以提供参考价值,但价格昂贵须自付约4~5万元金额。有些肺部结节被最后证实为恶性,虽然不大,但却早已附近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因此,大多的胸腔科医师在评估肺部结节都采取非常审慎的态度,并希望病患密切追踪。

陈威廷医师进一步说明,若为肺部恶性肿瘤者,早期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癌细胞,并搭配术后辅助性化疗;口服标靶药物目前健保规定仅限用于肺腺癌晚期病患(即第三期B及第四期且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变异)。晚期的治疗方针建议多以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为主,此阶段以缩小或控制肿瘤癌细胞为目的,目前新一代化疗药物已颠覆传统化疗的刻板印象,副作用较小,极少恶心、呕吐及掉头发等问题,且注射时间较短,患者仅需每三至四周于门诊进行注射治疗即可,其预后与存活期也都已有明显的进步。新一代化学治疗对于晚期肺癌病人能拥有更多充裕的自我时间,于治疗的同时,患者也能兼顾日常生活品质。

由于肺部没有什么疼痛神经支配,常常大多肺癌发现时大多为晚期,仅有四分之一病患可以开刀, 陈威廷医师呼吁,民众应养成年度健检的习惯,并维持饮食均衡摄取,培养良好运动习惯,减少已知致癌因子的暴露(如抽菸等),若发现结节时,应与您的主治医师讨论及评估是否使用手术切除,并定期接受门诊追踪检查。

若想了解更多关于肺癌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