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的△公式是什么?

作者&投稿:翁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数学中的△公式是Δ=b²-4ac。在数学中,人们常用“△”这个三角符号来表示“德尔塔”,这个希腊字母在数学上所表示的是经常变化的量,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别式。因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我们不需要解方程,也能对根的情况做出判别。

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a≠0)的根的判别

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a≠0)的根有三种情况: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没有实数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²+bx+c=0那么Δ=b²-4ac。若Δ>0,则此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若Δ=0,则此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若Δ<0,则此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

正△的公式是什么?
答:(1)S△=1/2*2ah(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2)S△=1/2acsinB=1/2bcsinA=1/2absinC(三个角为∠A∠B∠C,对边分别为a,b,c,参见三角函数)(3)S△=√[p(p-a)(p-b)(p-c)][p=1/2(a+b+c)](海伦—秦九韶公式)(4)S△=abc/(4R)(R是外接圆半径)(5)S△=...

△的公式三种情况是什么?
答:内容如下:1、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方程有两个共轭虚根。判别式在解题时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解系数的取值范围、判断方程根的个数及分布情况等。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是b^...

三角形的高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三角形的面积是指三角形所占平面的大小。通常用字母S表示,单位可以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或者平方米等。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有几种方法,其中一种是用底和高来计算,即S△=1/2×底×高。这个公式中,底是指三角形的底部长度,用字母a表示,高是指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底部的垂直距离,用字母h表示。...

△的公式与求根公式是什么?
答:-b±√b²-4ac/2a一元二次方程的表达式是 ax²+bx+c=0(a,b,c都是常数)当b²-4ac>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这时可以使用上述求根公式求根。当b²-4ac=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这时可以使用上述求根公式求根。当b²-4ac<0是,没有实数根。

三角函数三角形面积公式是什么?
答:定理:在△ABC中,其面积就应该是底边对应的高的1/2,不妨设BC边对应的高是AD,那么△ABC的面积就是AD*BC*1/2。而AD是垂直于BC的,这样△ADC就是直角三角形了,显然,由此可以得出,AD=ACsinC,将这个式子带回三角形的计算公式中就可以得到。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以...

三角形求高的公式是什么
答:三角形求高的公式是什么介绍如下:三角形的高的计算公式是:h=2×S△÷a(S△是三角形的面积,a是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高是指从一个顶点垂直于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在三角形中,高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元素,它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ABC,假设BC为底边,A为顶点...

初中数学有个公式 里面一部分有△ 那个公式怎么求x?
答:那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x1=-b+根号b^2-4ac/2a;x2=-b-根号b^2-4ac/2a。其中你说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b^2-4ac

高中公式
答:(六边形记忆法:图形结构“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记忆方法“对角线上两个函数的积为1;阴影三角形上两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任意一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等于相邻两个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sin(-α)=-...

△的判别式公式三种情况是什么?
答:△的判别式公式三种情况是:△大于0,△等于0,△小于0。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方程有两个共轭虚根。以下是△的判别式运用的相关介绍:解一元二次方程,判断根的情况。根据方程根的情况,确定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

数学符号△公式是什么?
答:1、三角形 2、二次函数根的判别式 3、表示变量的增量,如△x,△y 4、表示一个小量 5、表示差分 6、在Riemann定积分理论中表示一个区间的分割 运算符号 如 加号(+), 减号(-), 乘号(×或·), 除号(÷或/),两个 集合的 并集(∪), 交集(∩), 根号(√ ̄), 对数(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