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古扬州为什么深得朝廷、商人、文人的共同喜爱?

作者&投稿:稻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乔平

如果被人问到诗词中提到最多的是哪个城市,你一定要回答是扬州,而且你肯定会脱口而出那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古代扬州城招人喜欢,不仅仅是文人墨客,皇帝和商人也是乐此不疲地光顾,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扬州曾是很多国的都城,如西周时是古邗国国都,两汉时是五大诸侯国的国都。能作为国都的地方,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肯定是非常繁荣的。

特别是隋炀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使得扬州在沟通南北经济运输上成为重要的枢纽城市,经济更加繁荣了。据记载,隋炀帝曾三下扬州现场办公,把扬州的地位一次次地提高,使其成为三京之一。天子脚下的城市,自然比其他地方更加有名,更加的富庶了。

也正因为扬州的富庶,自古以来就深得皇帝们的喜爱,一批批受宠的皇子王爷被封赏去扬州。朝廷愈是重视,这个地方就越发达,经济频繁,交通便利,更有利于与其他地方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发展态势,越来越好。

唐朝,是扬州的历史地位最高的时候,其地位甚至超过了长安和洛阳。那个时候,扬州是大唐唯一的一个不夜城,其繁华程度可想而知了。更有外国派来的遣唐使者经常来往逗留于扬州,扬州还因此成为了那个时候第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太平广记》记载,唐代时期的扬州是“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明清时,大批商贾云集两淮盐区,形成了以陕、晋、徽商为主的商贾群体。因为大运河的交通枢纽地位,商人们聚集在扬州,使扬州成为了盐产聚集、散运之地,殷富甲于天下。由此可以看出古代扬州的商业之繁华。

扬州的繁华,我们还可以从《鹿鼎记》中略窥一斑,是那个充满商贸气息的地方,青楼林立,红袖招招,脂粉浓郁,才孕育出了那个机灵鬼巧的传奇人物韦小宝。

杜牧有诗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古人云人生乐事,莫过于“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也道出了唐朝诗人,留恋于扬州的一个真正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唐诗中有150位诗人写过超过400篇跟扬州有关的诗篇,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等。这些著名的扬州诗,简直就像是特意给古代扬州做的代言,足见古代扬州的受欢迎程度了。

古代扬州作为一个风流之地,吸引了不计其数的唐朝大才子和诗人前往,他们在扬州不仅可以找到归属感,还可以流连于烟花柳巷,派遣心中淤积的不快。这里,最典型的要数以才华和风流而闻名的大诗人杜牧了。

据史料记载,杜牧“性疏野放荡”,这个评价对一个文人来说真是有点不堪。比较文雅的解释就是说杜牧这个人,性格不受拘束甚至有一点野蛮。而“放荡”二字多与风流成性相匹配。得到这样一个评价,大概是因为他太留恋扬州的美景和那里的青楼佳人了。

先看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这首诗是杜牧为扬州而写的,前两句诗是写景,说扬州是一个隐没于青山被绿色所环抱的城市,即使到了深秋,这个地方的花草树木依然不会凋敝,写出了扬州城的美丽。后两句中的“二十四桥”是扬州的一大盛景,说当明月映照在二十四桥的时候就突然想到了那个曾经为教他吹箫的美人。诗人通过这样一首短诗,表达了自己对扬州美景与美色的怀念。

另外,杜甫在《赠别二首·其一》中写道:

一位年龄才刚到十三岁的姑娘,体态优美,举止大方,她就像春天里的花苞一样娇嫩。即使寻遍扬州城十里长街,以及那些卷起珠帘的美女,都无法与这个女孩相提并论。杜牧的这首诗,写出了唐代扬州盛产美女的事实。

杜甫离开扬州后,创作了一首《遣怀》追忆十年前,他在扬州的蹉跎岁月:

这首诗中, 诗人自述在他人生落魄之际,每天饮酒消愁,还搂着美人的细腰一边观看歌舞,在扬州的十年里,仿佛就像做了一场悠长的梦,与很多青楼女子都有感情纠葛,最后只落得个薄情负心汉的名声。杜牧的这首《遣怀》,是对自己在扬州时所作所为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候扬州的一种生活现象。

由上所述, 古代扬州是“淮左名都”,更是文人墨客趋之若鹜的地方。 南朝梁殷芸的《小说·吴蜀人》中有一句: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想象一下,扬州,该是个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啊?

正是因为有 皇家的偏爱、商人的聚集、文人墨客的青睐 ,使古代扬州的 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占尽了优势 ,再加上文人们为扬州记录了众多的名篇佳作,使扬州的秀美和繁荣有章可循,这足以证明古代扬州深受喜爱的事实了。



~

为什么古人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三月有什么景色?
答:扬州除了瘦西湖之外,其实还有好多景点,比如个园、何园、、大明寺等这些景区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江南和扬州最美好的季节应是在春天,每当这个时候,与我们的家人朋友一起到扬州去欣赏那烟花的三月美景,一起去感受这大自然的美好,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无限生机和活力。

读诗|再“烟花三月下扬州”,才知扬州是当时人们梦中的天堂
答:当然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原因,让文人骚客对这个地方向往不已。那就是扬州的青楼妓院多,而文人骚客对这些地方又情有独钟。秦淮河畔的夜夜笙歌,能抚慰他们释放心中的苦闷,激发创作的灵感。到扬州的名人多了,留下了的好诗句也多了,文人骚客的笔下生辉,再加之口口相传的故事,人们对扬州自然是更加的心...

烟花三月下扬州详细资料大全
答:其由来是因“州界多水,水扬波”,遂以“扬”为州名。扬州建城始于2400余年前的春秋时期,灿烂的历史文化给扬州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春秋时代的运河,汉代广陵王的墓,南北朝的古刹大明寺,隋代迷宫、隋炀帝陵,唐城遗址,宋元时期的普哈丁墓、仙鹤寺、平山堂以及明清时期的楼、台...

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的古称
答: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扬州春天的绚丽与繁华。总之,“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底蕴深度的一种体现,也是对历史名城广陵的一种赞美。而广陵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精髓和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向人们呈现出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南方古城,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观光的一处绝佳之地。

烟花三月下扬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三月要去扬州?
答: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思是:三月的时候,正是烟柳、琼花开放的时候,要去扬州游览观赏。因为扬州的春季,三月的柳树、琼花正是开放待赏,交友时节。之所以三月要去扬州,这是因为作者李白得知孟浩然三月份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这首诗就是二人相会几...

烟花三月下扬州
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朱帘总不如”……仅仅是这些诗词,我就被扬州这个城市深深吸引了。扬州古称广陵、南临长江,北望淮水,中有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处于长江与大运河交会点上,西通长安,南达苏杭,是我国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江浙一带的盐、铁、米、茶及手...

为什么说烟花三月下扬州
答:扬州位于我国的江南地区,自古都是风景秀丽而且人杰地灵,是许多诗人游客所向往的地方,许多人也都被扬州的春景所深深吸引。在春天扬州所呈现出花团锦簇的一种景色,不同的花在三月不约而同地盛开,形成了非常美丽的风景。而这里的“烟花”与扬州所盛开的花朵,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不仅花朵...

李白名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流传千年,哪个是扬州的古称
答:李白名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流传千年,广陵、江都是扬州的古称。一、扬州介绍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滔滔的长江,东依静静的京杭大运河,历来就是风光秀美的风景城、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博大精深的博物城。扬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其由来是因“州界多水,水扬波”,遂以“...

烟花三月下扬州真正意思
答:诗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辞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东面了,接着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既广陵,由武汉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下行所以说“下扬州”。这句说孟浩然在阳春三月的时节去,那景如烟花的扬州。扬州本来就以风景...

为什么烟花三月下扬州
答: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是指现在的五月。以前古代的扬州不是现在的扬州,是很大面积的江南地区,气候宜人,经济发达,所以众多富人(以盐商为主)定居在瘦西湖畔,扬州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旅游胜地,故有“烟花三月下扬州”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