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江要“十年禁渔”? 为什么长江被十年禁渔?

作者&投稿:伍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长江要十年禁渔的原因

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但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的水域环境破坏的越来越严重。

目前,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所以实现禁捕,让长江休养生息,迫在眉睫。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发出公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和此前一年一度的春季禁渔期不同,十年禁渔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面对长江已经“无鱼”的窘境和日益恶化的生态,十年禁渔堪称保护长江的百年大计。

而十年禁渔,拯救的不只是鱼,更是对生存环境的救赎。

从青藏高原汇流而下的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

从青海到上海,流经11个省市,再由崇明岛流入东海,一路生机蓬勃。然而,近年来,长江流域不断恶化的生态状况成为一个大难题。

鱼种锐减

众所周知,酷捕滥捞是淡水鱼资源大幅衰减的主要“凶手”之一,不仅削减渔业资源的“存量”,还严重破坏“增量”。

为什么白鱀豚、江豚、白鲟等都成为了大型珍稀保护动物,除了非法捕捞手段和轮船螺旋桨对它们造成伤害外,导致这几种动物消失或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就是鱼类数量锐减。

长江“无鱼”,最直接伤害的就是这些处于食物链金字塔顶端的大型动物。若再不采取措施,或在15年后消失。

因此,通过全面禁渔保住长江这个天然种质资源库,恢复长江野生鱼类的自然生态系统,关系到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和未来。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的衰退,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便是酷渔滥捕。

部分渔民为了获得捕捞收益,滥用“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作业方式,不仅抓大鱼,小鱼苗也不放过,造成了“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

有居住在长江上游的网民写道,“到了晚上,渔船捕捞突突突的马达声音能从上半夜一直响到凌晨”。

为何定期十年

而此前长江每年也有过设置禁渔期,禁期为三个月,那么为什么这次却要禁十年之久?

对此,相关专家解释到,以四大家鱼为例,它们繁殖成长通常需要四年。

禁渔期设置十年,才可以让它们繁衍两三代,这样他们才会数量的恢复,个体也能越变越大,也才能出优质的好鱼。

而以往三个月的禁渔期,生长的鱼还不够三天捕捞。



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浩浩江水哺育着424种鱼类,光特有鱼类就有183种,是全球七大生物多样性丰富河流之一。然而,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

在越来越严峻的形式下,越来越多的人涸泽而渔,开始采取“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作业方式竭泽而渔,最终形成“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所以实现禁捕,让长江休养生息,迫在眉睫

扩展资料

长江十年禁渔的执法监督管理:

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内违法从事天然渔业资源捕捞的,依照《渔业法》和《刑法》关于禁渔区、禁渔期的规定处理。

长江流域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建立“护鱼员”协管巡护制度,加强禁捕宣传教育引导,强化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严格渔政执法监管,确保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制度顺利实施。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对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内从事娱乐性游钓和休闲渔业活动进行规范管理,避免对禁捕管理和资源保护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土流网-长江十年禁渔:为什么长江十年禁渔?会带来哪些影响?



为了保护长江鱼类资源,今年一月份,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长江开始实施“十年禁渔”。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也是我国的第一长河,可以说长江的鱼类资源应该是丰富的,但是经历了几十年的捕捞之后,长江的鱼类资源在不断减少,甚至很多鱼类已经消失不见。就像今年年初的长江白鲟被国际期刊宣告历史舞台退出,在元旦过后宣布这个物种的灭绝。

“千斤腊子,万斤象”这是长江沿岸渔民都耳熟能详的话但谁又能想到“腊子”中华鲟陷入濒危,“象”长江白鲟已宣告灭绝斗转星移,山河变迁,1.5亿年间,躲过了各种气候灾害,躲过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长江白鲟没能躲过比它晚出现的人类,长江白鲟作为一种洄游鱼类,上游产卵,中下游觅食育肥,但由于葛洲坝的建立,长江白鲟的洄游通道被阻断,它无法再回到上游产卵,这就导致了长江白鲟无法繁殖。加上长江的渔业资源丰富,渔民的过度捕捞,导致了长江白鲟的食物减少。最终导致这类鱼的灭绝。

长江的“十年禁渔”是建立在保存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长江上的渔民很清楚的感受得到,这些年的长江鱼类在逐渐的减少,大鱼也越来越少,所以,禁渔也是为了不让竭泽而渔的现象出现,这么一看其实禁渔已经成为了必要的选择,因为再这么下去长江无论是鱼群还是鱼类都会不断的减少,直至消失。

《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因为这些年的过度捕捞,长江几乎陷入“无鱼”之境,竭泽而渔已无鱼,而今我们更应反思。“十年禁渔”,或许两三年后,我们会得到长江鱼群资源开始丰富的消息,但消失的物种却很难回归,“十年禁渔”保护的不仅仅是长江现存的鱼类,也是为了大自然的稳定。



因为之前长江的渔民捕捉了很多鱼,造成了长江很多鱼都灭绝了,所以为了生态着想,现在要禁渔10年。

长江是一座生态宝库,然而长期以来,受水域污染、过度捕捞等影响,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渔业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长江渔业资源年均捕捞产量不足10万吨,仅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0.15%。以往三个月的禁渔期,生长的鱼还不够三天捕捞,鱼类种群依然无法繁衍壮大。十年禁渔,可以给长江水生生物留出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使长江水域生态自行恢复生物多样化。

为什么长江要“十年禁渔”?为什么是十年?~

 (一)为什么要“十年禁渔”
  1.酷捕滥捞导致长江无鱼
  酷捕滥捞是淡水鱼资源大幅衰减的主要“凶手”之一,不仅削减渔业资源的“存量”,还严重破坏“增量”。长江中下游包括两湖流域,渔民使用电捕、“迷魂阵”、人工围堤、密眼网具等违法捕捞行为广泛存在。渔获物呈现数量少、质量低、幼龄化的趋势。这种竭泽而渔的方式对长江渔业资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2.江豚、白鲟等大型珍稀动物无食
  白鱀豚、江豚、白鲟等大型珍稀保护动物都是以鱼为食的。除了非法捕捞手段和轮船螺旋桨对它们造成伤害外,导致这几种动物消失或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就是鱼类数量锐减。长江“无鱼”,最直接伤害的就是这些处于食物链金字塔顶端的大型动物。作为长江的旗舰物种,白鱀豚已被宣布功能性灭绝,白鲟已宣布灭绝;江豚仅剩千余头,若再不采取措施,或在15年后消失。旗舰物种不在,长江生态系统危矣!
  3.天然种质资源库最后保种
  目前,四大家鱼占我国淡水渔业养殖产量约50%,然而其种质资源质量整体在下降。根据我国“三江”(长江、珠江、黑龙江)“四大家鱼”种质调查结果,长江水系的种质无论是表型还是遗传多样性等方面都是最好的。因此,通过全面禁渔保住长江这个天然种质资源库,恢复长江野生鱼类的自然生态系统,关系到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和未来。
  4.现行的禁渔期制度存在天然缺陷
  每年3-4个月的禁渔期制度对渔业资源保护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由于酷捕滥捞的屡禁不绝,自然繁衍的后代还来不及长大就在3个月解禁后被捕捞。此外,目前开展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往往形式大于内容。放流的鱼苗不久就可能被捕捞出现在市场上,实际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增殖放流还存在着影响或改变鱼类种群遗传结构的风险。
  (二)为什么是十年
  1.禁渔不影响老百姓吃鱼
  禁渔十年,让捕捞渔业退出长江及大型湖泊,一不会影响我国渔业的发展,二不会影响百姓生活对淡水鱼的需求,却能让长江休养生息,渔业种质资源得以恢复,是保护渔业前途的必要手段。
  2.禁渔不影响渔民生计
  捕捞收入逐年下降,捕捞业已难以支撑沿江渔民的基本生活。多数地区甚至陷入“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渔民另谋出路、转产转业已是大势所趋。
希望能帮助到您。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水生生物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水生生物4300多种,其中鱼类400余种,特有鱼类180余种。保护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对国家的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人为干扰的长期影响,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已严重退化。其中,过度捕捞是破坏水生生物资源的最重要和直接的因素之一。由多个部委在今年年初联合发布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他说:“这项计划的颁布为长江摆脱“无鱼”水平带来了希望。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长江流域渔业监督管理办公室的数据,“四大鱼类”(鲱鱼,草鱼,)的资源急剧减少,幼苗数量减少与1950年代相比增加了90。产卵量从1200亿尾减少到不到10亿尾,超过了%。为了获得捕鱼收入,一些渔民开始使用“电炸弹”,“永网”等非法作业手段将鱼排尽,最终形成“捕捞资源少,生态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渔民更穷。”

“在2019年底之前,将完成对渔民的水生生物保护区捕捞活动,并将实施第一个全面禁令。到2020年底,将在长江水域和保护区以外的重要支流中捕捞渔民。暂定实施十年禁令。”希望这项前所未有的严格和积极推动的长江“十年捕捞禁令”能够使长江恢复活力,造福人民。

推行草原森林河流,实施好长江什么禁渔
答: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禁渔期是指政府规定的禁止或者是限制捕捞海内动物的活动的期间。其目的是保护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或繁殖,保证鱼类资源得以不断恢复和发展。2、...

为什么长江要“十年禁渔”
答: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浩浩江水哺育着424种鱼类,光特有鱼类就有183种,是全球七大生物多样性丰富河流之一。然而,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在越来越严峻的形式下,越来越多的人涸泽而渔,开始采取“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作业...

十年禁渔政策
答:法律分析:为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二十二条 国家根据捕捞量低于渔业资源增长量的原则,确定渔业资源的总可捕捞量,实行捕捞限额制度...

长江禁渔十年钓鱼规定
答:法律分析:1. 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根据通告,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中,除了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其他天然水域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行为期至少10年的常年禁捕政策,期间禁止进行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2. 全面打击电捕鱼行为,形势紧迫。法律依据为《农业农村部关于...

长江禁渔十年最新政策
答:积极引导退捕渔民转产转业,要严格执法,有力有序推进长江禁捕工作。2019年12月,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会上获悉,从2021年1月开始,全面实施长江、汉江干流武汉段禁捕工作;根据保护实际,武汉各区可对其他水域依法设立禁渔期、禁渔区,武汉计划在长江汉江干流武汉段禁捕10年。

长江禁渔十年从哪年开始
答:长江禁渔十年从2021年开始的。根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官网发布《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十年禁渔”正式开始》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将实行“十年禁渔”,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林业局已联合发布《关于重庆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

长江十年禁渔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答:2020年1月1日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拓展:1.禁渔的原因:因为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许多淡水鱼类已经灭绝或是在灭绝边缘。而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又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这已经是全球面临的问题。2.禁渔十年的原因:长江里最常见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等鱼类通常需要生长4年才能繁殖,连续...

长江禁鱼十年从哪年开始
答:长江禁鱼十年开始于2003年。1、长江禁鱼十年的背景 由于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受到了严重的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影响,为了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中国政府决定实施长江禁鱼十年计划。2、长江禁鱼十年的实施 长江禁鱼十年计划于2003年正式开始实施,并在全长江范围内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捕捞活动。这意味着...

长江禁渔期十年从哪一年开始算
答:长江禁渔期十年从2020年开始算的。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是指《农业部关于调整长江流域禁渔期制度的通告》(农业部通告〔2015〕1号)公布的有关禁渔区域,即青海省曲麻莱县以下至长江河口(东经122°、北纬31°36′30″、北纬30°54′之间的区域)的长江干流江段;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等...

长江、汉江武汉段实行10年禁捕,这是为什么?
答:需要组织一些专业人员培训的退渔渔民的就业,这些培训将实施住房改善政策。预计从2021年1月起将全面实施对武汉长江和汉江干流的逮捕。对于不同的水域,每个区域可以根据实际保护条件设置封闭捕捞时段和禁止捕捞区。为应对今年上半年所颁布的禁渔令和武汉长江汉江期间支流非法捕鱼的问题,该市公安机关着力控制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