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20课时但学校禁止教师使用扩音装置,这样的规定是否合理?

作者&投稿:宁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觉得不合理。不知学校是出于什么原因禁止教师使用扩音器呢?是因为扩音器声音太大,隔壁班上课会互相影响吗?我能想到的只有这一点了。身处高位的领导就是这样激起一线老师众怒的了。老师为何使用扩音器?原因一,班级人数逐年增加。以前一个班就四十几人,现在一个班五六十人,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以及保证后排学生听得清楚,需要使用扩音器。原因二,自掏腰包,减轻学校负担。老师们并没有要求学校统一配发,自己花钱自己用,也会比较珍惜,也减轻学校负担。

原因三,工作量过大。老师热情饱满地讲完一节课,是需要消耗极大的体力和脑力的。有的一天五六节课,没有扩音器,如何支撑?课后还有体力改作业,管学生?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现在的孩子不比以前的孩子,现在的孩子懂得多,课堂互动也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以前很多都是老师一言堂,课堂比较安静,老师语气也比较平和,不用扩音器也可以。现在没有扩音器,根本hold不住。

原因四,保护自身身体健康。嗓子使用过度,直接导致咽喉问题,还会带来其他连锁反应,比如口腔溃疡、扁桃体发炎、声带损坏等,甚至还有更严重的。老师生病请假,教学进度被耽误,也会给其他老师增加负担。如果生病住院,学校能赔偿健康给老师吗?可能还要背后怪老师拖后腿。

如果是因为用扩音器影响了别人,那向老师强调调小音量就好,老师们都是理解的。禁止老师使用扩音器,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出于老师的身体健康考虑,学校领导还是应该人性化些。毕竟,老师健健康康,学校才能正常运转!



我觉得这样的规定是不合理的,因为老师如果一直大声说话的话,最后喉咙也会受不了的,所以我觉得安装扩音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个人认为, 这样的规定并不合理,因为老师使用扩音装置,是为了照顾坐在后边的学生。

如果使用扩音装置效果不好,学生听不清楚,那么学校的这个规定就是合理的。如果是别的其他方面的原因,那么我觉得老师可以自配一个使用。

这种规定一点都不合理,完全没有从教室的身体情况出发,对教师的健康置若罔闻,不考虑教师的嗓子是否能够承受?

~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职工工作量的规定
答:1981 年,教育部发出《关于试行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制度的通知》,颁布《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和《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超额酬金暂行规定》。规定教师工作量包括;教学工作量(含教学法研究工作量)、科学研究工作量、实验室建设工作量等。教师全年工作量按每天 8 小时,每周 5 天及每年校历周数...

按教育部规定高中语文周课时应多少节
答:为10—13课时。以海南省为例,小学普通专任教师周授课时数为14—18课时,初中普通专任教师周授课时数为12—15课时,高中普通专任教师周授课时数为10—13课时。各学校要结合教师所承担的备课、批改作业、指导教学活动和学校分配的其他工作具体确定周授课时数,但不得少于最低周授课时数。

国家规定中学体育教师周课时量是多少节?可以由学校自己规定为16-18节...
答:(6)村小或教学点教师周课时不少于18节;村小校长周课时不少于12节;(7)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老教师,在规定课时中相应减少20%;(8)班额在65人以上的班主任或主科教师在规定课时中相应减少10%;(9)对因病、怀孕待产及处于哺乳期的教师,可酌情减少课时量。2、中学教师周课时量 (1)...

教育部对中学各科每周的标准课时量的规定
答:5、等级法的特征是:首先制定出一整套详尽具体的教学工作的评价标准,规定达到每一标准的应得分数,然后由教师和学校有关领导组成评定小组,评定小组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认识,对被评判教师的课按各项评价要求逐项评分,最后求和,去掉两极的极端分数,得出均分,根据这个均分来判定课的优、劣或一般。

海南省城镇学校教师兼职支教课时要求
答:每周满足11节课。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海南省城镇学校教师兼职支教时,需要按照规定上满自己的课时,每周必须上满11节课,保证为乡镇学校学生传输知识,而且在教课时还需要非常的细心,禁止打骂学生。

教师满工作量是怎么计算的?
答:三、小学课堂教学工作量规定如下(按每学年40周计算)教师每周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语文每周年一个班的教学任务或课时10节并担任班主任;其他科目每周课时15-18节。中学(含高中)﹑小学中层领导达到6节以上。工作量不足,每少一节课扣1分。(兼任学校两基工作,计为3-4课时;专职普九工作计为满工作量...

广东省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情况如何?
答:小学教师每人包教一个班的语文、数学,或每周授课16课时~20课时,平均18课时。其他省、市根据本地区特点,对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均有类似规定。(1)广东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扩展阅读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

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课时量的标准有什么规定?
答:我国在20 世纪50 年代,高等学校试行过《教师工作日和教学工作量办法》,1978年起原教育部重新拟定《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经试行并总结、修订后,于1981 年正式颁发《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在这个《办法》中,根据每学年42 周,每周5 天,每天8 小时计算,教师工作的全年定额为1680 小时...

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课时量的标准有什么规定?
答:我国在20 世纪50 年代,高等学校试行过《教师工作日和教学工作量办法》,1978年起原教育部重新拟定《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经试行并总结、修订后,于1981 年正式颁发《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在这个《办法》中,根据每学年42 周,每周5 天,每天8 小时计算,教师工作的全年定额为1680 小时...

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课时量的标准有什么规定吗?
答:我国在20 世纪50 年代,高等学校试行过《教师工作日和教学工作量办法》,1978年起原教育部重新拟定《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经试行并总结、修订后,于1981 年正式颁发《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在这个《办法》中,根据每学年42 周,每周5 天,每天8 小时计算,教师工作的全年定额为1680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