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佛教是宗教吗

作者&投稿:标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阿罗汉是佛教术语。阿罗汉不仅仅翻译成阿罗汉,他还翻译成了罗汉、杀贼、无生、应供等等几个,但是这些翻译又不是随便翻译的。比如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阿罗汉是如来之一四果之一,在四果之中的地位最高。因为罗汉徐奥没有任何烦恼、需要所谓的六根清净,所以又被叫做杀贼,因为罗汉已经超脱生死之外,没有了所谓的轮回转世,所以又被叫做无生,因为罗汉的地位非常崇高,理应受到所有人的供奉,所以又被叫做应供。

阿罗汉又被译作阿拉汉。阿拉汉来源于佛祖还是阿罗汉时候人们给予的尊称,这个阿拉汉有几个意思,分别是没有烦恼、没有轮回、可以受到供养等几个意思。有的阿拉汉会自己主动去帮助其他人,但是也有的阿拉汉不会这么做,他们会自己选择住在森林里面。但即使是那些不去帮助别人的阿拉汉,他们也能够为其他人带来利益。只要在他们托钵的时候去供养他们就可以得到功德。

上面指的是南方的,下面讲的是北方的。北方的阿罗汉有两种,第一种是四果之一的阿罗汉,就跟上面所讲的南方的阿罗汉一样,都是要断六根、没烦恼、没轮回。但是在北方的阿罗汉地位是仅次于菩萨的,会帮助佛祖还有菩萨一起救助世人.还有一种是大阿罗汉。但不再是四果之一,而是菩萨,大乘阶段的菩萨,这个阶段仅仅次于圆满阶段。

须菩提,第一阿罗汉。因为他的通达,他能够做到忍辱负重,不产生烦恼。所以佛祖非常高兴,因为想要修炼到这个阶段是非常难的,所以佛祖就把须菩提封为了第一阿罗汉。须菩提非常高兴,但是他又不能够表现出来,因为须菩提会被奉为第一阿罗汉就是因为他的通达,如果表现出来了,就表明他还没修炼到家,担不起这个第一阿罗汉的称号,并且认为自己称不上第一阿罗汉。



佛教中常说的阿罗汉在梵语的音译中,即得道者,圣者的意思。根据原始佛教的定义,阿罗汉是依照正法修行而达到涅槃的圣者,是解脱了烦恼,受人崇拜敬仰的圣人。

阿罗汉是梵语,中国人翻译后的意思有三个,杀死烦恼的贼,应当受人天供养,不再有生死因果。

阿罗汉(arhat ):梵语的音译,即得道者、圣者的意思
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槃(无生)
小乘佛教最高果位,也是对断绝了一切情欲嗜好,六根清净,受人崇拜敬仰的 圣人的称呼。

阿罗汉,是修行者的圣人,在《阿含经》对阿罗汉的定义是,修行人断除“见思惑”,就证阿罗汉,可以超越生死轮回,简单的说就是修行人彻底断了贪,嗔,痴,疑,慢,就是阿罗汉。

宗教和佛教有什么区别啊?~

佛教与西方宗教有什么区别?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之士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


扩展资料:
佛教还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
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
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既、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

...如来应正等正觉般若。 这几个词的意思是什么?
答:不还:三果,音译:阿那含。指后三品也断除,由欲界往色界而般涅槃的不还果圣者。阿罗汉:四果,断除见思惑,证得涅槃。没有了执着,但却还是有分别和妄想。声闻:在你这个问题中,应该解释为,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听闻佛法而证道,证得以上四果。独觉:在没有佛法的时期,自己能够自己开悟,...

罗汉是什么意思?
答:罗汉是阿罗汉的缩写,翻译成梵文。包括杀贼、无生命、忏悔等义行。杀死一个小偷就是杀死这个小偷所有的麻烦。没有生命就是摆脱生与死。应该奉献的是天地的奉献。在大乘佛教中,它是大佛的法门弟子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人身心清净,愚昧烦恼已破(杀贼)。他已经从生与死中解脱出来,并且已经进入涅盘(...

怎样才算阿罗汉,怎样验证
答:无法验证。宇宙的法则是:一旦泄露自己阿罗汉或菩萨的身份,就会在短时间内归天,完不成在世间的任务。所以,没有一个阿罗汉或菩萨会对人说出自己的身份。所以:如果有人说他自己是阿罗汉或菩萨,你就可以认定他不是了。除非他能够为你传正宗佛法,且你可以真正受益,并且他持戒清净、教理清楚,无我...

罗汉有哪些含义?
答:第二个意思,阿罗汉的意思叫「杀贼」。我在过去有一次,这还是在台湾早年,有一位天主教的神父,他也常常看佛经。有一次问我这个问题,阿罗汉怎么这么样不善?他还开杀戒!你们佛教不是讲不杀生,他为什么杀贼?这是从文字上读的,他不了解这个名词的含义。这个贼不是人,是什么?是烦恼,把烦恼...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道。各是什么
答:1、须陀洹,又译为预流、入流,佛教术语,是南传佛教中的修行位阶,为沙门四果中的初果。2、斯陀含,是佛教的位阶、果位名称,意为一还果,是第二阶成果成效,因此也称为二果。3、阿那含,佛教术语,由后秦鸠摩罗什由梵语译为阿那含,“不来”或“不还”之义,声闻第三果。4、阿罗汉为声闻四...

佛跟阿罗汉有什么区别
答:宋代即有人指出这一错误,然而十八罗汉却已经在我国广泛流传开了。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读朵)的简译音。菩提意思为觉悟,萨埵意译为有情意的生物或众生。大乘佛教认为,以阿罗汉果为修行的目标还不够,应修持佛果,即达到成佛的境地。但在成佛前,应先作菩萨,即一面修持佛果自度,一面教化众生,度...

声闻,缘觉,阿罗汉和菩萨的区别是什么?
答:被称做罗汉的:又次于菩萨,因为他们比较注重自我觉悟,自我解脱,而较少把佛教的教义扩大化。通常人们称他们为“自了汉”。所以,他们到达的只是小乘佛教中的最高境界。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音译(Arhat)。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

请教诸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阿罗汉 菩萨 佛的理解 不要表面的人与亦云...
答:四果:无学(阿罗汉)三果:不来(阿那含)二果:一来(斯陀含)初果:入流(须陀洹)菩萨:梵文全称菩提萨埵,中文意为觉有情或大道心有情,处于六道之上四圣法界中第三层法界。总分两类,一类为未明心见性的权小菩萨,分别、执着没有了,但是还有分别的习气在,自渡渡他用妄心,但是妄心用得正,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