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让孩子有什么样的感觉时,孩子就能自觉地努力学习? 孩子讨厌写作业怎么办?

作者&投稿:谢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习是孩子学生时代的主要任务,大家都清楚好成绩不是强迫出来的,成绩有益的基础一定是要在孩子自发自主地想要学习的意愿之上才能真的变好。

只靠父母的唠叨或者报补习班能够得到的只是一时的成绩提高,但想要真正地自发努力,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而非说教。

在学习中孩子不能总是被动地接受,他们需要有主动的控制感才能够自觉地想要奋起努力,想要有动力,就要有体验感,如果体验感得到的是正面反馈,就能够激发他们继续再做一次的动力。

凡事都要讲究兴趣,学习一样也是需要兴趣的引导,从家长这里就不要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

很多父母总是会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上学可辛苦了”“孩子上学真的很累”这样说着说着就等于在把学习和辛苦划上等号。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说教,纠错,说道理到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因为这个过程中没有正向反馈,家长总是揪着问题批评孩子的不是,到头来得到的只能是消极的不尽如人意的变化。

总是提起负面行为就会得到负面结果,学习也是如此,要想让孩子朝着正向的道路走,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要给他们积极的动力,而不是永远盯着成绩下滑的科目或者是他们不擅长的课程。

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学高年级或者是初高中的孩子,他们对于学习这件事可能已经失去了低龄阶段的好奇和耐心,将上学变成了任务,考试变成了包袱。



孩子这个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关于学习方面的看法,他们的心智能力已经能够理解学习这件事能够和自己的未来联系在一起,所差的就是对学习的态度。

如果孩子在这个时候能够有努力向上的意志,那么就能够很有自律性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如果他们从内心就很排斥学习这件事,就算是家长花大价钱把他们的课外实践都用来上提高班,未必成绩就能理想。

这个时候光讲道理很可能已经不管用了,因为相似的话他们从小就已经听了太多,道理都明白,缺少的是实际应用。

学习的责任已经从家长监督的责任变成了孩子自己的责任,他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仅仅只是靠外界的规范和强制。

孩子与家长之间要有一个控制力的转移,学习的大权不应该掌握在家长的手中,因为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需要自己控制自己,努力也许要是自发的。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或者是瓶颈的时候,父母要学会从动机上来引导他们,而具体的解决方式则是由孩子自己说的算。

好成绩的孩子都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些都是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慢慢摸索出来的,家长可以提供建议但不能强制让孩子去执行,这样就又变成了学习是家长的任务而不是孩子的。

家长要在孩子年级升高的过程中不断退出管理孩子学习的范围,本身年级上升学习的内容也会慢慢变难,想要辅导也是力不从心,家长要教会孩子自我管理而不是凡事都让父母说的算。

当下能够帮助孩子的与其说是帮助具体的方法,不如说学着帮助孩子“找寻意义”来得更加通用有效。



凡事都需要有动机才会有行为,学习这件事也不例外,而动机需要意义的支撑才能变得持久。

要想让孩子努力学习,就要让他们自己明白为什么要努力,对于小学高年级到之后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身份的认同。

在家庭中自然是很重要的家庭成员一份子,但是在学校,在社会中他们同样需要找到自己是谁的定义,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自我认同感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认同。

而在现阶段面对学校生活,孩子想要获得认同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学习成绩来证明自己。

逻辑思维在不断提升,孩子的社会性也在不断发展,这个过程中如果他们能够明白好的成绩能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并且能够在未来让自己做想要做的事情,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将学习这件事从应付老师和家长,变成自发自觉地想要努力,想要争上游。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需要用不断的冲突去凸显自己,因为他们需要存在感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叛逆来临之前,就要让孩子明白,证明自己不一定需要通过叛逆来表现,好的成绩能够更让自己显得有价值受重视。

如果能够从动机开始引导孩子,要比单纯地说教或者是和孩子说“好好学习才有好未来”管用得多。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要注意,不能仅仅只是从学习成绩这一个方面去帮助孩子寻找存在感,因为社会化需要的还有人际关系问题,要帮助他们解决与人相处之间产生的矛盾与纠纷,只有心态和谐了孩子才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学习能力上。

孩子如果能够在家里很好地处理冲突的话,他们就能在学校和班级中掌握和同学出现矛盾的时候要如何去做的方法。

现在的孩子要面临的不仅是学习压力,还有人际关系等等问题,父母不能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在这个方面帮他们,要在生活,家庭,学校等等方面做好他们的领路人。

帮助孩子提升胜任感和控制感,对于激发他们自发自觉努力有很大帮助,父母有养育的责任,但孩子自己也有为自己负责的义务,不能凡事都替他们做好,更不能在孩子本应该自我负责的年纪,还替他们做这做那。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要找到一种新的沟通模式,帮助孩子探索出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路,让孩子能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这样他们才会明白到底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更好的,当他们有机会替自己做主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努力的动力。



家长要让孩子有一种自信的感觉和一种成就感,这时候孩子就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也要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家长让孩子有自信认为自己其实是被在乎时,孩子其实就能够自觉的去学习了。对于孩子而言,被忽略掉的细枝末节的关心其实往往都很重要。

当家长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不容易时,孩子就可以自觉的学习了,因为每个孩子都不想看到自己的父母辛苦,所以他们就会想着长大替父母承担困难。

家长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很聪明,有潜力,其他同学都优秀的时候,孩子就会非常努力,自觉去学习。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觉得刚开始很重要,要盯着点。这一盯,就完了。他无法再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孩子写作业写到很晚,不是作业多。而是他边写边玩。

不想写就不写,让孩子学会接受“不写作业”的结果。让他去面对去解释给老师。然后找时间和他谈,写作业这个事

父母的什么行为会让孩子的心灵感到幸福呢?
答:三、在别人面前认同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长就非常容易在外人面前说自己的孩子不好,在外人看来可能是谦虚,但对于孩子来说,是自己没有得到认可,会觉得十分失落,若是反过来,父母在别人的面前认同自己,孩子就会非常开心。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所以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之前,在发脾气之前,一定要先想一想,如果...

该如何让青春期的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爱呢?
答:只要能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青春期的孩子就不会那么叛逆,会觉得父母很爱自己。总的来说爸妈如果真的很爱孩子的话,那就要给孩子准备一些小惊喜。这些惊喜非常的简单,不是说要给孩子买什么贵重的礼物。父母哪怕是买一个手办给孩子,孩子都会很开心。家长可以换位思考自己在收到礼物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在小孩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对小孩会有什么影响?
答:引言:这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样的一个视频,就是孩子去吃肯德基,家长配的文字是,孩子你知不知道你这一顿饭,花了家长的半个月工资,说实话当时看到的时候感觉非常的不能理解,明明吃一顿饭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家长的这种教育模式还有这种观点,就让人非常的难以接受。一、会让孩子有负罪感有些家长就...

你感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有什么样的作用?
答:如果状态好的话,就不要等孩子询问有没有时间陪着玩一会儿,最好主动向孩子去发出邀请,让孩子陪你来玩一会儿,这样孩子既能感觉到自己不是你的负担,又能感受到被需要的满足感。如果真的用心去经营的话,你会发现,撸娃比撸宠物好玩多了,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孩子在下一秒能展现出什么样子。陪伴对...

七个建议,让玻璃心的孩子变得更坚强
答: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因为这时候家长感觉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需要自己教孩子,所以在孩子面前家长表现的更放松。但是我们要知道孩子遇到的事情少,同时也更加敏感,所以说自己无形中的一些行为是不是真的伤害到了孩子? 怎么让孩子变得不那么玻璃心呢—— 1.让孩子有安全感: 很多孩子玻璃心都...

孩子不愿意表现?家长该怎么做
答:这样的现象一定不要着急,也不要强迫孩子,就平平淡淡的在玩乐过程中逐渐让他建立信心,不经意的机会如果是自发的在人前表现了,一定要让他获得好的感受,讲道理是没用的,就是需要一些不经意的时候,家长注意让他感受到表现的喜悦。敏感好强的孩子通常这样的孩子是比较敏感,也是属于比较好强的孩子,一定要尊重...

作为新时代的家长,应该与孩子有怎样的相处模式?
答:作为新时代的父母不难与孩子相处,因为我们也是从孩子过来的,知道我们想要怎样被对待。新时代的父母和孩子最好的相处模式就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觉到平等,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才能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养成好的亲子关系。一、尊重孩子的想法 有时候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矛盾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