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军事特点 王阳明的军事能力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水平

作者&投稿:祗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守仁一生最大的军事功绩,是平定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当时,王守仁最为担心者,就是宁王朱宸濠挥师东下,占领故都南京。如果南京失守,宁王就有了称帝的资本,同时也占了地利,那就不容易消灭了。王守仁虚张声势,利用假宣传假情报,扰乱宁王的视线,逼他做出错误的判断,以为各路大军已经组成合围态势。同时使用反间计,使宁王猜疑自己部下的进攻南京策略。宁王果然上当,有半个月时间犹豫观望、不知所措,没敢发兵攻打南京。王守仁利用这一时机,做好了防守南京的准备,使宁王欲攻南京,已无可能。 七月,宁王率六万人,攻下九江、南康,渡长江攻安庆。王守仁这时已经调集了八万大军(主要为各地民兵与农民),对外号称三十万。有人指出应该急救安庆,王守仁说:“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敌军占领,如果我们越过南昌跨江救援安庆,就会腹背受敌。现在南昌空虚,我军锐气正盛,可以一举攻破。敌军听说南昌失守,定会回师来救,这时我们在鄱阳湖迎击他,肯定能取得胜利。” 由于先前进行大量宣传工作,谎称有大量军队攻城,南昌竟然不攻自破,停了两日,王守仁便派诸将分五路迎击回援南昌的宁王大军。四路分兵迎进,一路设伏。交战以后,宁王大军很快腹背受敌,被分割成几部分,后又中了埋伏,惨遭大败,溃逃退守八字脑地区。宁王眼观局势不妙,急忙调九江、南康的精锐部队出击,王守仁派几路大军迎战并取南康。 这一仗打得相当激烈,是关键的一战。官军一度退却,王守仁部将伍文定立即斩杀了后退之人,命令诸军一决死战。最后终于打败了敌人,敌军退保樵舍地区,将大船结成方阵,宁王拿出金银珠宝犒赏将士,要求他们死力一搏。 但宁王军队的方阵被王守仁看出破绽,他决定仿效赤壁之战,放火烧船。第二天,宁王群臣聚集在一起,正在船上召开“早朝”会议,王守仁大军杀到,用小船装草,迎风纵火,烧毁了宁王的副船,王妃娄氏以下的宫人以及文武官员们纷纷跳水自杀。宁王的大船搁浅,不能行动,仓促间换乘小船逃命,被王阳明的部下王冕部追上擒获,宁王的其它文武大臣也成了阶下囚。不久,南康、九江也被官军攻陷,宁王之乱全面平息,前后只有三十五天时间。王守仁因此而获“大明军神”之称。

战术就是无需顾忌所谓的仁义道德,首先要达到目的,比如平叛的时劝降头人然后诛杀;还有就是善于抓住重点,也参见平叛经历;无畏,智慧,没有足够的兵力也能和宁王对抗;善用阴招,用反间计出去宁王的助手,使其决策失误。
总的来说,明的暗的都来,就是他的特点

很简单,就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当实力处于绝对弱势,毫无希望时,立马溜号.

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就战术而言的话风格类似诸葛亮,因为诸葛亮就是他的人生目标

狡诈,不按常理出牌,主要还是他的对手太菜

王阳明作战的特点~

战争是一个体系,不是单指作战部队,注意进行体系建设,体系包括军事体系,政权体系,战争是需要政权来支撑的,要建立一个有力高效的体系,进行制度建设文化建设,要培养人才,训练军队,制定严格纪律,没有什么人能百战百胜,总是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王阳明的军事水平一般略突出高一些,打仗不是请人吃饭,不能那么温良恭俭让,要有那股猛劲狠劲,机动灵活,关键是要打赢,统帅了解实际情况,知道实际,平等待人,不怕死,不怕死不是说说,不怕死才有建立于其上的胆量见识魄力。

王守仁被称为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既然被称为“军事家”可见其军事能力属于一流。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可一窥究竟。当年明月把他推为明朝第一人,排在了于谦的前面。要知道于谦曾任兵部尚书(国防部长)并指挥了著名的“北京保卫战”,所以其军事能力非同一般,满意可采纳……

记载王守仁武艺很好的原文在哪里啊?
答:金庸的小说里讲明史记载,王守仁在军中练气,忽有所地,不禁发声长啸,十万军马皆惊。我查了明史,王守仁传,没有。可能不在明史里面。求史书原文。各位神一样的大人帮帮忙吧。共250分... 金庸的小说里讲明史记载,王守仁在军中练气,忽有所地,不禁发声长啸,十万军马皆惊。我查了明史,王守仁传,没有。可能不在明...

王阳明 智慧的人不会把永不出错看成一件好事 这是哪一句的译文
答: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二十岁时,王守仁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举人[6],之后的他更加适才讨论军事,并且善于射箭[7]。然而,二十二岁时考进士不中,内阁首辅李东阳对其笑道:“你这次不中,来科必中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王阳明悬笔立就,朝中诸老惊为...

1996年邓守仁是如何参观“大渡河连”,并有何感想?
答:1996年5月的一天,英军驻港司令邓守仁少将首次与我驻香港部队接触时,提出参观士兵驻地的要求。毕业于英国皇家军事学院的邓守仁,在驻香港部队司令员刘镇武少将的陪同下,来到“大渡河连”。邓守仁以军人独特的视角审视着士兵的一举一动。战士站有站相,走有走相,着装整洁,举止端庄。地上没有一点痰迹...

明史 王守仁传
答:原文: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

中国军事史上,王阳明是什么地位
答:历史上记载王阳明是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军事才能,王阳明用兵如神,总是出其不意,王阳明的战术主要是以正和,以奇胜,这在王阳明的国学思想中有所提到。史料记载,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对王阳明佩服得五体投地。1905年,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大败俄国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

请问有没有王阳明将其心学思想运用于他的军事之中的例子?
答: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王守仁平定盗贼后兵符已上交兵部,手中无兵。在江西境内的朝廷官吏都来帮助守仁,又在袁州(今江西宜春)聚集各府县士兵,征调军粮、制造兵械船只。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宸濠。为争取时间集结军队,写蜡书让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

...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
答:王守仁,字伯安。以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之龄参加乡试(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乡试第一名称解元,通过则称举人,读书人成了举人才有资格进入更高层次的会试。),学识大进,反而(“顾”是“反而”...

军事家王阳明有那些功绩
答:这些手段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王阳明在军旅生活中,充分意识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他说过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正因为既要破山中贼,也要破心中贼,所以他此时学术的重点是——“发明大学本旨,指示入道之方”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 《明史》称:“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

...跌宕自喜。后受业王守仁,闻其言, 无底滞,守仁大喜。嘉靖五年举...
答:王畿,字汝中,山阴(地方名)人。二十岁时考中举人,他自己有点沾沾自喜。后来拜师王守仁(明朝一超级牛人,军事、政治、很有两把刷子,尤其是他所创造的“心学”),王守仁听他说话,不拘泥于小节,很高兴。王畿嘉靖五年高中进士,与钱德洪并不就廷对归(这句话不知道什么意思,可能是说他和钱洪...

王守仁是谁,王阳明有是谁,在线急用~!
答:永提督赞画机密军务,在忠、泰辈上,而故与杨一清善,除刘瑾,天下称之。守仁夜见永,颂其贤,因极言江西困敝,不堪六师扰。永深然之,曰:“永此来,为调护圣躬,非邀功也。公大勋,永知之,但事不可直情耳。”守仁乃以宸濠付永,而身至京口,欲朝行在。闻巡抚江西命,乃还南昌。忠、泰已先至,恨失宸濠。故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