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句形容什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诗人谁的《白雪歌送武判...

作者&投稿:羊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形容了边塞大雪的奇异景象。

忽如:忽然好像。一夜:一个夜晚。春风来:春天的暖风吹来。千树万树:形容整片的面积很大的树。梨花开:梨花在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当友人武判官即将登上归京之途时,诗人岑参看到挂在枝头的积雪,仿佛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这两句诗主要写边塞雪景的奇丽。“忽如”“春风来”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经过一夜雪飘,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

诗人用春天的景色梨花来比冬天的景色雪花,特别是用中原春天的景色来比边塞冬天的景色,使人们似乎忘记了大雪中的奇寒,感受到了内心的喜悦和温暖。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写的边塞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以其新奇的想象和比喻,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忽如:犹如。 ②梨花bai:此处喻雪花。
简析:
这两句是说,一夜大雪,树上挂满雪花,天明一看,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世界,犹如昨天吹来了春风,而使千树万树梨花怒放。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妙甚,传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千树”句的壮美意境,颇富浪漫色彩。盛开的雪白梨花,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诗人“妙手回春”,以雪喻花,匠心独运,将内地春景比塞外冬景,构思奇巧,意境奇绝,是千古传诵的咏雪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象像,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什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如“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出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而写下了此诗。
作者简介
岑参,唐江陵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天宝三年进士。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者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有《岑嘉州诗》七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之间,竟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这句话是形容雪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