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帝是哪里人?他是那个世纪的人物?何以伟大? 为什么亚历山大帝是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作者&投稿:戈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亚历山大大帝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希腊语:Alexandros III o Makedon,写作Αλέξανδρος Γ' ο Μακεδών,意为“人类的守护者”[Defender of Men]) (公元前356年7月22日 - 公元前323年6月10日)是马其顿王国的国王;他统一了因敌对交战而分裂的希腊诸城邦,并征服了波斯、埃及和许多其它的王国,直至印度的边界。

  亚历山大简介:
  “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这是希腊最著名的雄辩家的雄心,只可惜当时的希腊已失去了当年的气势,处于日暮西山的时候了。但事隔几年,马其顿的国王亚历山大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踏上了征服亚洲的征途。
  马其顿是希腊北部一个贫瘠落后,默默无闻的城邦,到腓力二世时,这个城邦走向强盛。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击败反对他的希腊联邦,真正确立起他在全希腊的霸主地位。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被波斯派来的刺客杀死在他女儿的婚礼上。亚历山大,腓力二世的儿子,当年年仅20岁就继位了。
  亚历山大从小兴趣广泛又聪明勇敢,12岁时曾驯服过别的骑手不能驾驭的烈马。13岁到16岁,他的父亲为他聘请了当时希腊“最博学的人”亚里斯多德作家庭教师,他向老师学习了哲学、医学、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他最喜欢的书是《伊利亚特》,他一心想向阿喀琉斯学习,创下辉煌的伟绩。腓力二世被害后,希腊被征服的城邦认为这是摆脱马其顿帝国控制与奴役的天赐良机,他们纷纷起义暴动,但年轻的亚历山大在短短的两年里就平息了骚动。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以镇压希腊各城邦的反马其顿运动,为了实现自己征服世界的野心,亚历山大把目光放向了领土辽阔、资料丰富、财富滚滚的波斯。
  公元前334年的春天,亚历山大率领35000人的大军和160艘战舰,开始了远征东方的行动。行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分赠给人。一位大将迷惑地问道:“请问陛下,您把财产分光,给自己留下什么?”
  “希望”。亚历山大说:“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
  将士们被亚历山大的雄心所激励,他们决心随他到东方去掠夺更多的财富。
  亚历山大率领部队首先占领了小亚细亚,消灭了那里少量的波斯军队;然后他又挥师北上,向叙利亚进军在伊苏城,他打败波斯王大流世三世,并俘获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看着大流士豪华的宫殿,亚历山大赞不绝口:“这样才象个国王!”
  接着,亚历山大向南进军叙利亚和腓尼基,又派手下大将攻占了大马士革,从大流士的军械库里获得大量战利品。他亲自率领部队南下,经过7个月的艰苦战斗,攻下了推罗城,把推罗城的3万居民卖为奴隶。
  亚历山大围攻推罗城时,大流士三世曾派使者求见亚历山大,愿意出巨款赎回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还要割让半个波斯帝国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一员大将帕曼纽心满意足地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接受这个条件。”亚历山大则毫不动心,他说:“我不是帕曼纽,我是亚历山大。”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切断波斯陆军与海上舰队的联系后,长驱直入埃及,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他亲自勘查设计,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亚历山大城,他要它永存人世,做为他伟大战绩的纪念碑。埃及的法老为亚历山大加上了“法老”的称号。在庆功的宴会上,亚历山大分外兴奋,他说:“英雄的伟大就在于不断开拓疆土,不断增加权力,尽情享受美味佳肴和少女美色。”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率军穿过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在高加米拉平原和波斯进行生死决战。大流士三世败退,被自己的部下杀死。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苏萨、波斯波利斯和埃克巴坦各波斯王宫,掠夺了金银财富达15万塔兰特。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彻底击败了大流士的继位人,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领军队离开中亚,南下侵入印度,在印度河谷建立了两座亚历山大城,迅速占领了西北印度的广大地区。他想进一步征服印度的心脏地带,向恒河流域进发。但此时亚历山大的士兵已厌倦了长期的紧张战争,再加上印度的炎热、暴雨和疾病,他们拒绝前进,要求回家。他们纷纷举行集会,发生哗变,印度的土著居民也群起反击。亚历山大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公元前325年,将大部队撤出印度。
  亚历山大的部队分两路撤回。一路在海军将领涅阿霍斯的率领下取海道由伊朗海湾入波斯湾;一路由亚历山大亲自率领,从陆路经卡曼尼亚沙漠而归。公元前324年初,两路大军会师在巴比伦境内的奥皮斯城。由于长途跋涉,亚历山大的部队损伤极大。将近10年的亚历山大远征,终于结束了。亚历山大将巴比伦作为首都。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它的版图西起希腊、马斯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
  在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希腊民族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民族,只有这个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而其他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的民族。随着东征,亚历山大逐渐认识到波斯人和希腊人一样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能,他们也应该受到尊敬。因而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他认为各民族应该是公平平、等和睦相处。他因此产生了一个伟大的计划,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为了促进马其顿人和波斯人、东方人的融合,亚历山大和大夏贵族罗克珊娜结婚,并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在苏萨城,亚历山大举行了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他亲自和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女儿斯塔提拉结婚。同一天举行婚礼的马其顿将士有1万对之多。在婚礼上,亚历山大宣布: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给新婚夫妇馈赠了许多礼物。
  在巴比伦,亚历山大还整编一只庞大的军队,将3万波斯青年编入马其顿部队。并准备继续进行远征。他计划侵入阿拉伯与波斯帝国北面的土地,还想再次入侵印度征服罗马,迦太基和地中海西岸地区。但不幸的是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突然患恶性疟疾,从发病到生命结束仅10天时间。他匆匆离开了世界。
  由于死亡的突然降临,亚历山大未明确他的接班人,导致争夺王权的激烈斗争。在斗争中,他的母亲、妻子与儿女都被反对党杀死。将领们纷纷拥兵自立为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马其顿王国从此分裂为若干个希腊化的国家。亚历山大庞大的帝国只存在了短短的13年。
  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亚历山大的东征,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通路。他在东方建立的几十座城市,都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至今仍是埃及著名的大海港。

  参考资料:http://www.yisou.com/search?p=%D1%C7%C0%FA%C9%BD%B4%F3%B5%C4%BC%F2%BD%E9&k=page&source=yisou_union_265&pid=200523_1006

一楼的你太......了吧?

亚历山大简介:
   “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这是希腊最著名的雄辩家的雄心,只可惜当时的希腊已失去了当年的气势,处于日暮西山的时候了。但事隔几年,马其顿的国王亚历山大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踏上了征服亚洲的征途。
   马其顿是希腊北部一个贫瘠落后,默默无闻的城邦,到腓力二世时,这个城邦走向强盛。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击败反对他的希腊联邦,真正确立起他在全希腊的霸主地位。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被波斯派来的刺客杀死在他女儿的婚礼上。亚历山大,腓力二世的儿子,当年年仅20岁就继位了。
   亚历山大从小兴趣广泛又聪明勇敢,12岁时曾驯服过别的骑手不能驾驭的烈马。13岁到16岁,他的父亲为他聘请了当时希腊“最博学的人”亚里斯多德作家庭教师,他向老师学习了哲学、医学、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他最喜欢的书是《伊利亚特》,他一心想向阿喀琉斯学习,创下辉煌的伟绩。腓力二世被害后,希腊被征服的城邦认为这是摆脱马其顿帝国控制与奴役的天赐良机,他们纷纷起义暴动,但年轻的亚历山大在短短的两年里就平息了骚动。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以镇压希腊各城邦的反马其顿运动,为了实现自己征服世界的野心,亚历山大把目光放向了领土辽阔、资料丰富、财富滚滚的波斯。
   公元前334年的春天,亚历山大率领35000人的大军和160艘战舰,开始了远征东方的行动。行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分赠给人。一位大将迷惑地问道:“请问陛下,您把财产分光,给自己留下什么?”
   “希望”。亚历山大说:“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
   将士们被亚历山大的雄心所激励,他们决心随他到东方去掠夺更多的财富。
   亚历山大率领部队首先占领了小亚细亚,消灭了那里少量的波斯军队;然后他又挥师北上,向叙利亚进军在伊苏城,他打败波斯王大流世三世,并俘获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看着大流士豪华的宫殿,亚历山大赞不绝口:“这样才象个国王!”
   接着,亚历山大向南进军叙利亚和腓尼基,又派手下大将攻占了大马士革,从大流士的军械库里获得大量战利品。他亲自率领部队南下,经过7个月的艰苦战斗,攻下了推罗城,把推罗城的3万居民卖为奴隶。
   亚历山大围攻推罗城时,大流士三世曾派使者求见亚历山大,愿意出巨款赎回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还要割让半个波斯帝国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一员大将帕曼纽心满意足地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接受这个条件。”亚历山大则毫不动心,他说:“我不是帕曼纽,我是亚历山大。”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切断波斯陆军与海上舰队的联系后,长驱直入埃及,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他亲自勘查设计,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亚历山大城,他要它永存人世,做为他伟大战绩的纪念碑。埃及的法老为亚历山大加上了“法老”的称号。在庆功的宴会上,亚历山大分外兴奋,他说:“英雄的伟大就在于不断开拓疆土,不断增加权力,尽情享受美味佳肴和少女美色。”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率军穿过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在高加米拉平原和波斯进行生死决战。大流士三世败退,被自己的部下杀死。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苏萨、波斯波利斯和埃克巴坦各波斯王宫,掠夺了金银财富达15万塔兰特。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彻底击败了大流士的继位人,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领军队离开中亚,南下侵入印度,在印度河谷建立了两座亚历山大城,迅速占领了西北印度的广大地区。他想进一步征服印度的心脏地带,向恒河流域进发。但此时亚历山大的士兵已厌倦了长期的紧张战争,再加上印度的炎热、暴雨和疾病,他们拒绝前进,要求回家。他们纷纷举行集会,发生哗变,印度的土著居民也群起反击。亚历山大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公元前325年,将大部队撤出印度。
   亚历山大的部队分两路撤回。一路在海军将领涅阿霍斯的率领下取海道由伊朗海湾入波斯湾;一路由亚历山大亲自率领,从陆路经卡曼尼亚沙漠而归。公元前324年初,两路大军会师在巴比伦境内的奥皮斯城。由于长途跋涉,亚历山大的部队损伤极大。将近10年的亚历山大远征,终于结束了。亚历山大将巴比伦作为首都。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它的版图西起希腊、马斯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
   在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希腊民族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民族,只有这个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而其他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的民族。随着东征,亚历山大逐渐认识到波斯人和希腊人一样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能,他们也应该受到尊敬。因而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他认为各民族应该是公平平、等和睦相处。他因此产生了一个伟大的计划,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为了促进马其顿人和波斯人、东方人的融合,亚历山大和大夏贵族罗克珊娜结婚,并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在苏萨城,亚历山大举行了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他亲自和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女儿斯塔提拉结婚。同一天举行婚礼的马其顿将士有1万对之多。在婚礼上,亚历山大宣布: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给新婚夫妇馈赠了许多礼物。
   在巴比伦,亚历山大还整编一只庞大的军队,将3万波斯青年编入马其顿部队。并准备继续进行远征。他计划侵入阿拉伯与波斯帝国北面的土地,还想再次入侵印度征服罗马,迦太基和地中海西岸地区。但不幸的是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突然患恶性疟疾,从发病到生命结束仅10天时间。他匆匆离开了世界。
   由于死亡的突然降临,亚历山大未明确他的接班人,导致争夺王权的激烈斗争。在斗争中,他的母亲、妻子与儿女都被反对党杀死。将领们纷纷拥兵自立为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马其顿王国从此分裂为若干个希腊化的国家。亚历山大庞大的帝国只存在了短短的13年。
   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亚历山大的东征,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通路。他在东方建立的几十座城市,都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至今仍是埃及著名的大海港。

亚历山大大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亚历山大大帝半身像

亚历山大大帝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希腊语:Alexandros III o Makedon,写作Αλ?ξανδρο? Γ' ο Μακεδ?ν,意为“人类的守护者”[Defender of Men]) (公元前356年7月22日 - 公元前323年6月10日)是马其顿王国的国王;他统一了因敌对交战而分裂的希腊诸城邦,并征服了波斯、埃及和许多其它的王国,直至印度的边界。

目录
[隐藏]
1 早年
2 平定内乱
3 远征
4 亚历山大之死

[编辑]
早年
亚历山大大帝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和伊庇鲁斯公主奥林匹亚的儿子。据希腊传记作家Plutarch的记述,奥林匹亚与蛇共眠,令腓力普二世厌弃。在亚历山大出世之前,奥林匹亚梦见雷电,腓力二世则梦见自己用狮子的封印封住了奥林匹亚的阴道。当时的历史学者普遍相信,阿蒙的神谕显示亚历山大是天神宙斯之子。

亚历山大小的时候,腓力二世聘请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作他的导师。公元前340年,腓力二世出战的时候,16岁的亚历山大代父统治马其顿。公元前339年,腓力二世与奥林匹亚离婚,亚历山大与父亲激烈争吵,差点丧失继承权。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成立了科林斯同盟。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女儿克利奥帕特拉的婚礼上被刺身亡。这次暗杀可能与亚历山大或奥林匹亚有关,也有可能是刚刚登基的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指使的。

[编辑]
平定内乱
20岁的亚历山大被军队推举为马其顿的新国王。他很快处决了国内所有可能的对手,开始了征战生涯。

[编辑]
远征
早在亚历山大幼年就深受其父影响对遥远的东方充满了好奇。在其继承王位并消除内患后,便立即踏上了对东方的探索和征服之路。

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34年发动了对波斯帝国的侵略战争。他将一部分军队留守在国内,以维持对欧洲的占领,所以当他肆无忌惮出征时,所率部队只有约40000人——与波斯部队相比则是敌众他寡。尽管存在许多不利,亚历山大仍对波斯军队致以一系列毁灭性的打击,取得了胜利。他的成功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腓力二世留给他的军队比波斯军队训练有素。第二,亚历山大是一位杰出天才将领,也许是举世无双的最伟大的将领。第三,亚历山大本人具有英勇无畏的精神。虽然每场战斗初期亚历山大是在后方坐阵指挥,但他的方针是如果部队发动决定性进攻,他则身先士卒。这种冒险的战术使他屡次受伤,但士兵们看到他与他们生死与共,并不要求他们去冒那些他自己不愿冒的危险,这对鼓舞他们的士气影响巨大。

亚历山大首先率领部队攻克了小亚细亚,消灭了驻守在那里为数不多的波斯部队;随后向叙利亚北部挺进,在伊苏城击败了一支庞大的波斯部队。接着亚历山大又向南进军,经过七个月的艰难围攻,攻克了腓尼基鸟市泰尔(现在的黎巴嫩)。在围攻泰尔期间,亚历山大收到波斯国王的一封书笺,提出为了达成和平协议,他愿把半个波斯帝国割让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手下一位将军认为这个建议很好,他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采纳这个建议”。亚历山大回答:“如果我是帕门牛,我也会采纳这个建议。”

攻克泰尔之后,亚历山大继续南进。经过两个月的围攻,埃及一箭未发,自动投降。接着亚历山大在埃及停留一段时间,让军队稍有喘息之机。在那里年仅24岁的亚历山大被誉为法老,称之为神。随后他率军返回亚洲,公元前331年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阿拉伯战役中,彻底歼灭了一支极为庞大的波斯军队。

取得这场胜利之后,亚历山大率军进入巴比伦和两座波斯都城,苏萨和波斯波利斯。为了防止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不要误认为是大流士大帝)向亚历山大投降,大流士手下的军官把他们的国王暗杀了。时年为公元前330年。但是亚历山大击败了大流士的继承人,并将他斩首,经过三年奋战,攻克了整个伊朗东部地区,并继续向中亚推进。

这时亚历山大已经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本可以返回家园,重新筹划他的新领土。但是他征服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而是继续挥军进入阿富汗,又从阿富汗穿过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印度。他在印度西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企图继续向印度东部进军,但是他的军队由于长年战争,已经精疲力竭,不肯东进,亚历山大不得不返回波斯

[编辑]
亚历山大之死
亚历山大英年早逝,死于从印度返回希腊的途中,其死因颇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死于嚏根草中毒。

前任:
腓力二世 马其顿国王 继任:
腓力三世
亚历山大四世

安提帕特(摄政)

亚历山大帝是最伟大的帝王吗?个人觉得是的~

亚历山大是最早的一个,他20岁即位,一年以后出发远征波斯帝国,33岁在征服

了波斯,埃及,和印度北部以后在回军途中病逝。这个人在西方历史上有多伟大

,可以由一则逸事看出来:凯撒年轻时碌碌无为,直到34岁在西班牙当财政官时

,有一次在神庙里看到亚历山大的塑像,突然想起亚历山大在他这个年纪,早已

征服了当时希腊人已知的整个世界,对比自己,不禁悲从中来,仰天长叹。由此

亚历山大的事迹激发了凯撒的雄心,此后发奋图强,终成一代伟人。




亚历山大时代的背景是这样的:波斯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跨欧亚非叁大洲的

帝国,公元前5、6世纪时试图征服希腊半岛,希腊城邦国家联合击退了波斯侵略

(象马拉松战役,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斯湾海战等着名战役),而后希腊内部雅典

和斯巴达为争夺希腊世界的领导权,打了30年伯罗奔尼萨战争,雅典,斯巴达,

和底比斯先后称霸,但是都两败俱伤。




希腊北部的小国马其顿乘机崛起。亚历山大的父亲是马其顿王菲利普。菲利普创

建了一支精锐的职业部队,完善了步兵方阵的组织,使马其顿成为希腊世界的一

个强国。亚历山大从小就成长在一个充满英雄主义的宫廷氛围里,不仅习武,而

且受到极好的教育。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13岁起,跟随

亚里士多德在一个小山村里住了3年之久。根据英国军事史学家和军事理论家富勒

的评价,亚历山大是希腊这个小国寡民传统的城邦世界中,第一个具有"四海一家

"的帝国思想的君主,他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后世罗马帝国,现代西方的文化则是

源于古希腊罗马。"他不仅是一个世界征服者,而且他还创立了一个世界观念,自

此以后在(西方的)每个时代中,这种观念都曾经一再地复活,因为这一点,所以

在(西方)历史上没有另外一个人能够赶得上他这种光荣的地位"(引自富勒"亚历山

大的军事艺术"(Generalship of Alexander the Great)1960年英文版)。这里面

肯定有他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亚历山大20岁时(公元前336年),菲利普被刺杀,亚历山大继位以后,利用他父亲

打下的坚实政治军事基础,只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以前几百年雅典、斯巴达、

底比斯都没有作到的事情,成为整个希腊世界的共主,并征集了一支希腊联军开

始远征庞大的波斯帝国。




公元前335年底或334年初,21岁的亚历山大率3万步兵和5千骑兵,横渡赫勒斯庞

海峡(今天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踏上亚洲的土地,开始远征。自此,直至病逝,

亚历山大一直是在远征中渡过的,再也没有回到希腊。他的希腊联军,步兵以马

其顿方阵兵为主,骑兵以希腊帖撒里亚骑兵为主,还有他最精锐的马其顿近卫骑

兵(是后世西欧重装骑士团的雏形)。美国军事理论家杜普伊认为,马其顿方阵是

当时世界一项真正的军事组织和战术革命("武器和战争的演变"85年中文版)。




亚历山大一生在征战中渡过,打过大小战役无数,最重要的是四大会战。第一战

是横渡赫勒斯庞以后不久的格拉尼卡斯(Granicus) 战役,波斯边疆省份的3位总

督,包括波斯皇帝大流士的附马,联兵4万人(2万波斯骑兵,2万希腊雇佣兵),被

亚历山大一战击败。此战中亚历山大亲率近卫骑兵冲锋,手刃2位波斯总督,自己

的头盔和帽缨也被其中一位波斯总督的战斧劈掉。另外一位波斯总督在亚历山大

身后偷袭时被亚历山大的部将杀死。




此战之后,他发现波斯的海军优势对他的后勤补给产生严重困扰,但是当时希腊

又没有足够强大的舰队来挑战波斯的制海权。因此他决定采取一个笨办法--从陆

地上攻占所有的东地中海港口和基地。亚历山大从今天的土耳其地区出发,一路

征战南下叙利亚,巴勒斯坦,直到埃及。途中,波斯皇帝大流士御驾亲征,从亚
洲腹地征调几十万大军出现在亚历山大的背后,切断马其顿军的供应线。亚历山

大回身面对大流士的优势兵力,进行了伊苏斯(Issus) 会战。对伊苏斯会战中波

斯方的兵力,古典历史学家的说法不一,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中的60万肯定

是大大夸张了。不过波斯兵力占很大优势是没有问题的。但波斯军的素质不如马

其顿军。此战几乎全歼波斯军,大流士皇帝落荒而逃。为了巩固后方,亚历山大

没有穷追,而是回身继续征服地中海沿岸港口,其间进行了着名的推罗城(Tyre)

围攻战 ,历时7个月。




然后亚历山大南下征服埃及,建立今天埃及着名的港口城市亚历山大,并宣称自

己是太阳神阿蒙之子。此时,"他联想到Homonia这个观念,就是和谐团结,万众

一心的意思"。"亚里士多德告诉亚历山大说,对待希腊人应如朋友,对待野蛮人

应如禽兽。但是亚历山大却要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又进一步,他宁

愿把人类分为善恶两种,不考虑种族的区别,因为亚历山大相信他负有一个神授

的使命,来调和全体的人类"。(源自英国历史学家塔尔恩Tarn的着作,转引自富

勒"西方世界军事史"1980年中文版第一卷107页)。




征服埃及以后,亚历山大北上向波斯腹地进发,和大流士作总的清算。在阿贝拉

(Arbela)会战,又称高加米拉(Gaugamela)会战中,亚历山大的4万步兵和7千骑兵

,面对大流士御驾亲征召集的波斯帝国各部族倾国之兵。普鲁塔克的古典着作"十

二帝王传"说波斯军100万(没错,壹佰万呀),阿里安说是4万骑兵,100万步兵,


200辆大镰刀战车,15头战象(早于汉尼拔对罗马的战争,在印度以外使用战象这

是历史记载的第一次)。这些数字当然是大大夸张了的。真正的波斯军数字已经不

可考,最保守的估计是20万步兵和4万5千骑兵。阿贝拉会战的结果是古老而庞大

的波斯帝国一战崩溃,大流士逃出战场,后来被反水的臣下所杀。




灭亡了波斯帝国以后,亚历山大继续向里海进发,经过一系列征战,灭国无数,

一直向东进军,越过阿富汗,入侵印度,进军到印度何以东的海达佩斯(Hydaspe


s)河,和前来抗击的印度国王波拉斯(Porus) 夹河对峙,打了他4大会战的最后一

次,海达佩斯会战,彻底击溃波拉斯的军队。因为钦佩波拉斯的勇敢,也为了赢

得当地人的拥护,亚历山大战后义释被俘的波拉斯,仍然让他作印度国王。尽管

波拉斯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在战场上阵亡,波拉斯本人此后仍然对亚历山大死

心塌地地效忠。




此时亚历山大手下的军队已经厌战,亚历山大不得不开始西归,途中他还派人进

行了一系列探险活动,包括查明印度河入海口,寻找波斯湾,并绘制海岸地形图

,还想查清里海究竟是海还是湖,等等。公元前323年6月回到巴比伦城,在那里

染上疟疾死去,终年33岁。

亚历山大大帝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希腊语:Alexandros III o Makedon,写作Αλ�0�5ξανδρο�0�9 Γ' ο Μακεδ�0�4ν,意为“人类的守护者”[Defender of Men]) (公元前356年7月22日 - 公元前323年6月10日)是马其顿王国的国王;他统一了因敌对交战而分裂的希腊诸城邦,并征服了波斯、埃及和许多其它的王国,直至印度的边界。

亚历山大简介:
   “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这是希腊最著名的雄辩家的雄心,只可惜当时的希腊已失去了当年的气势,处于日暮西山的时候了。但事隔几年,马其顿的国王亚历山大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踏上了征服亚洲的征途。
   马其顿是希腊北部一个贫瘠落后,默默无闻的城邦,到腓力二世时,这个城邦走向强盛。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击败反对他的希腊联邦,真正确立起他在全希腊的霸主地位。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被波斯派来的刺客杀死在他女儿的婚礼上。亚历山大,腓力二世的儿子,当年年仅20岁就继位了。
   亚历山大从小兴趣广泛又聪明勇敢,12岁时曾驯服过别的骑手不能驾驭的烈马。13岁到16岁,他的父亲为他聘请了当时希腊“最博学的人”亚里斯多德作家庭教师,他向老师学习了哲学、医学、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他最喜欢的书是《伊利亚特》,他一心想向阿喀琉斯学习,创下辉煌的伟绩。腓力二世被害后,希腊被征服的城邦认为这是摆脱马其顿帝国控制与奴役的天赐良机,他们纷纷起义暴动,但年轻的亚历山大在短短的两年里就平息了骚动。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以镇压希腊各城邦的反马其顿运动,为了实现自己征服世界的野心,亚历山大把目光放向了领土辽阔、资料丰富、财富滚滚的波斯。
   公元前334年的春天,亚历山大率领35000人的大军和160艘战舰,开始了远征东方的行动。行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分赠给人。一位大将迷惑地问道:“请问陛下,您把财产分光,给自己留下什么?”
   “希望”。亚历山大说:“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
   将士们被亚历山大的雄心所激励,他们决心随他到东方去掠夺更多的财富。
   亚历山大率领部队首先占领了小亚细亚,消灭了那里少量的波斯军队;然后他又挥师北上,向叙利亚进军在伊苏城,他打败波斯王大流世三世,并俘获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看着大流士豪华的宫殿,亚历山大赞不绝口:“这样才象个国王!”
   接着,亚历山大向南进军叙利亚和腓尼基,又派手下大将攻占了大马士革,从大流士的军械库里获得大量战利品。他亲自率领部队南下,经过7个月的艰苦战斗,攻下了推罗城,把推罗城的3万居民卖为奴隶。
   亚历山大围攻推罗城时,大流士三世曾派使者求见亚历山大,愿意出巨款赎回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还要割让半个波斯帝国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一员大将帕曼纽心满意足地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接受这个条件。”亚历山大则毫不动心,他说:“我不是帕曼纽,我是亚历山大。”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切断波斯陆军与海上舰队的联系后,长驱直入埃及,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他亲自勘查设计,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亚历山大城,他要它永存人世,做为他伟大战绩的纪念碑。埃及的法老为亚历山大加上了“法老”的称号。在庆功的宴会上,亚历山大分外兴奋,他说:“英雄的伟大就在于不断开拓疆土,不断增加权力,尽情享受美味佳肴和少女美色。”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率军穿过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在高加米拉平原和波斯进行生死决战。大流士三世败退,被自己的部下杀死。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苏萨、波斯波利斯和埃克巴坦各波斯王宫,掠夺了金银财富达15万塔兰特。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彻底击败了大流士的继位人,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领军队离开中亚,南下侵入印度,在印度河谷建立了两座亚历山大城,迅速占领了西北印度的广大地区。他想进一步征服印度的心脏地带,向恒河流域进发。但此时亚历山大的士兵已厌倦了长期的紧张战争,再加上印度的炎热、暴雨和疾病,他们拒绝前进,要求回家。他们纷纷举行集会,发生哗变,印度的土著居民也群起反击。亚历山大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公元前325年,将大部队撤出印度。
   亚历山大的部队分两路撤回。一路在海军将领涅阿霍斯的率领下取海道由伊朗海湾入波斯湾;一路由亚历山大亲自率领,从陆路经卡曼尼亚沙漠而归。公元前324年初,两路大军会师在巴比伦境内的奥皮斯城。由于长途跋涉,亚历山大的部队损伤极大。将近10年的亚历山大远征,终于结束了。亚历山大将巴比伦作为首都。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它的版图西起希腊、马斯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
   在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希腊民族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民族,只有这个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而其他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的民族。随着东征,亚历山大逐渐认识到波斯人和希腊人一样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能,他们也应该受到尊敬。因而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他认为各民族应该是公平平、等和睦相处。他因此产生了一个伟大的计划,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为了促进马其顿人和波斯人、东方人的融合,亚历山大和大夏贵族罗克珊娜结婚,并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在苏萨城,亚历山大举行了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他亲自和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女儿斯塔提拉结婚。同一天举行婚礼的马其顿将士有1万对之多。在婚礼上,亚历山大宣布: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给新婚夫妇馈赠了许多礼物。
   在巴比伦,亚历山大还整编一只庞大的军队,将3万波斯青年编入马其顿部队。并准备继续进行远征。他计划侵入阿拉伯与波斯帝国北面的土地,还想再次入侵印度征服罗马,迦太基和地中海西岸地区。但不幸的是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突然患恶性疟疾,从发病到生命结束仅10天时间。他匆匆离开了世界。
   由于死亡的突然降临,亚历山大未明确他的接班人,导致争夺王权的激烈斗争。在斗争中,他的母亲、妻子与儿女都被反对党杀死。将领们纷纷拥兵自立为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马其顿王国从此分裂为若干个希腊化的国家。亚历山大庞大的帝国只存在了短短的13年。
   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亚历山大的东征,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通路。他在东方建立的几十座城市,都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至今仍是埃及著名的大海港。

亚历山大大帝是怎么死的?
答:亚历山大大帝是病死的。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即亚历山大三世,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国王,生于古马其顿王国首都佩拉,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巴卡,恺撒大帝,拿破仑)。

亚历山大大帝是谁?有何作为?
答:亚历山大果决地击败了各种反对势力。在占领忒拜后,把居民全部出卖为奴,只有神庙和诗人品达之家幸免。使希腊再度屈从于马其顿的统治之下,他以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帅的身份,组织对东方的侵略性战争。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藉口波斯人曾经蹂躏过希腊的圣地,又参与刺杀腓力二世,而大举东征。他以解放者自...

居鲁士大帝与亚历山大大帝有着什么关系?
答:其实居鲁士大帝和亚历山大大帝虽然同是生活在古代,但他们却并非同一个时期和同一个国家的人。亚历山大大帝是马其顿的国王,生于公元前356年,而居鲁士大帝则是活跃于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帝国,两个人在位期间,同样是将自己的帝国版图扩张到了极限。亚历山大大帝更是仅用了13年的时间就创造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他在位期...

亚历山大大帝在位时中国是哪位皇帝,普鲁士称雄时中国是哪位皇帝。
答:亚历山大大帝生于公元前356年7月20日,死于前323年6月10日 此时是中国的战国时期,公元前356年正好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时间,而前323年是张仪合纵连横的时期 普鲁士崛起是在18世纪腓特烈大帝开始的,他是1740年即位,此时中国是乾隆五年

我要亚历山大大帝的那段历史和他个人的情感问题?
答:这里是亚历山大的陵墓目前可追溯的最后所在地,但也于公元第4世纪末期消失无踪,迄今依然不知下落。 赫费斯提翁(约前356年-前324年秋),马其顿贵族Amyntor之子,因他是亚历山大大帝的亲密朋友而盛名于史。他是亚历山大的右辅大臣,而且是亚历山大的同性恋人。 无人知道赫氏和亚历山大何时初识,但是两人很可能在和贵族子...

亚历山大大帝是怎么死的?
答:那亚历山大大帝是死于酗酒还是恶性疾病呢,也不是没有可能,自从他的好友病死之后,他心情烦闷连日酗酒,已经没人能阻止他,所以酒精中毒导致昏迷不醒而死。恶性疾病也有解释,因为亚历山大常年在热带沼泽地区作战,在伤口得不到消毒处理情况下,很容易化脓感染,所以在回到家乡后,很可能因为一个伤口的破裂...

亚历山大大帝逝世时,年仅32岁,请问,他是死于什么~?
答:历山大大帝可能死于西尼罗河病毒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古代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很有可能死于西尼罗河病毒感染。据英国科研杂志《自然》网站报道,这项结果是由两名美国科学家通过电脑分析得出的。亚历山大(公元前356-323年)是在巴比伦(离现在的巴格达...

亚历山大不是俄罗斯独有的姓嘛,怎么美国也有叫亚历山
答:首先,“亚历山大”(Alexander)是名不是姓,这个名在西方很常见 其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人民保卫者”也有“勇气、力量”的含义,因为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而成为后世人喜欢用的名字。最后,俄罗斯自诩为东罗马-希腊正教的正统继承者,所以其人名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希腊语词根的。

亚历山大大帝存在吗?还是西方人妒忌我们有秦皇汉武编出的谎言
答:当然存在,其实在中国就有个佐证,佛像。佛教刚起源时,并没有非常立体的佛像,但是打到印度河流域的亚历山大大帝不单带来了马其顿的强兵悍将,也带来了希腊的文明,希腊人喜欢造像,佛教受其影响,也出现了希腊风格的佛像,至于为什么佛像到中国基本变形,那只是中国化的结果,毕竟大部分中国人还是爱瞧和...

凯撒大帝敬仰亚历山大大帝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最崇拜亚历山大的罗马人自己是征服者,也想成为征服者,这也不是巧合。庞培是一位成功的罗马将军,也是恺撒的对手,他留着亚历山大著名的发型,自称马格努斯(Magnus),或“伟大的”,显然是对亚历山大的绰号的回调。庞培大帝的半身像。虽然这幅画是公元1世纪的,但它是以庞贝时代的作品为基础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