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作者&投稿:潜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此诗写作者游黄鹤楼时听笛的经历,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作者的生活遭遇和心绪,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两句点题,写在黄鹤楼上听吹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作品原文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⑴

一为迁客去长沙⑵,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⑶。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一作“饮”。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本谓史钦,其生平不详。黄鹤楼:古迹在今湖北武汉,今已在其址重建。

⑵迁客:被贬谪之人。作者自比,一说指史郎中。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

⑶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因在长江、汉水滨,故称江城。落梅花:即古代笛曲名《梅花落》,此因押韵倒置,亦含有笛声因风散落之意。

白话译文

世事难料,我竟一下就成为贬官,远谪长沙;西望长安,云雾迷茫,何处才是我的家乡?

黄鹤楼中传来阵阵《梅花落》笛声,如怨如诉,仿佛五月江城落满梅花,令人倍感凄凉。

创作背景

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等认为,此诗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被长流夜郎,路经江夏(今武汉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而郁贤皓、王运熙、华桂金等则认为此诗是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东归,途经江夏时所作。当时老朋友史郎中在江夏特意陪他游览了当地名胜黄鹤楼。黄鹤楼头,那悠悠笛声给凭栏远眺的诗人李白平添了无限思绪,兴会之余,他写下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事件受到牵连,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他的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有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来说十分遥远,充满了隔膜。望而不见,诗人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他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对此调的题解说:“《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使诗人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诗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

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清代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读者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这首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部分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

古代诗人曾经在著名的黄鹤楼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句你知道有哪些呢_百度...
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

唐代诗人李白为黄鹤楼作了哪些诗?
答:由于这首诗句中饱含了李白对好友的真挚情感,又写出长江浩浩荡荡的气势,所以后来,人们认为,崔颢和李白在为黄鹤楼作诗的过程中,两人“打”了个平手,于是,这两首诗都成为了我国唐诗中的著名诗篇。不仅如此,后来,李白还为这一著名建筑写下了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

李白的诗预言冠状病毒?
答:这两首都不是李白之作,但李白在黄鹤楼上,也的确留下了两首比较经典的诗。他曾在这里送过别,也在这里听过曲。他笔下的黄鹤楼里,不仅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真挚友情,也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悠悠乡思。黄鹤楼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 一为迁客...

关于湖北黄鹤楼的诗句有哪些
答:6.湖北黄鹤楼有哪些相关名句 1.《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释义: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年代:唐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释义: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

黄鹤楼对应的诗是那一首
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

《与史郎中倾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人表达的情感
答:题目是。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 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

关于江南三大楼的诗句
答:便搁笔不写 ,后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 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即是李白搁笔亭。 李白写下的诗词与黄鹤楼有关的不下五首,其中有一首《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从此,“江城”便成为武汉的...

律然《落梅》咏梅花诗赏析
答:“不须横管催江郭”,郭茂倩《乐府诗集》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曾这样写到:“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是李白因水王李璘事件受牵连,被流放到夜郎路经武昌,在黄鹤楼上听到有人吹《梅花落》时,伤感...

武汉被称为“江城”,有什么历史原因?跟哪位诗人相关?
答:主要和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的 “黄鹤楼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有关。726年冬天,26岁的李白来到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认识了有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和他成为了好朋友。 在孟浩然的介绍中,李白与唐前宰相徐圉师的孙女徐结婚,定居安陆。 “徐翔功家看到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