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初,范文正 ① 公贬饶州 ② ,朝廷方治朋党 ③ ,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 ④ 独扶病饯于国门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那篇文言文的翻译

作者&投稿:井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题1:D
小题1:如果能够被范公称作是宗派之人,范公对我的恩赐就很厚重了。
小题1:士大夫莫敢往别;正直、无畏。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 ① 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

小题1:①治理,惩治 ②怎么,哪里(说明:本题2分。)小题2: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说明:本题2分。)小题3:政治磊落;敢作敢当。(说明:本题2分。)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山东省聊城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 治 ”治理之意。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山东省聊城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提示: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饯,饯行。国门,是都城门。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山东省聊城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人物的评价与认识,解题方法:通过仔细阅读,了解短文大意,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王质做出评价即可。【参考译文】当初,范文正公被贬到饶州,朝廷正纠治朋党,士大夫都不敢前去告别,只有待制顾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大臣们责怪他说:“你,是长者,为什么要把自己搅进朋党里面去?”顾质说:“范先生是天下的贤人,我哪敢和他比,如果让我做了范先生的朋党,那我感到太荣幸了。”听到的人都惭愧得缩脖子。

译文:
当初,范文正公(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朝廷正纠治朋党,士大夫没有谁敢前去告别,只有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大臣们责怪他说:“你,是长者,何必要自甘沦为范仲淹的朋党呢?”
而王质说:“范先生是天下的贤人,只是我哪敢奢望(成为他的朋党),如果能够成为范先生的朋党,那我感到太荣幸了。”听到的人都惭愧得缩脖子。
原文: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出处:《顾质独饯范文正公》——北宋·王辟之

扩展资料
王辟之的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广泛,为后世对北宋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历史研究,特别是对一些政治家、文学家的生平研究以及山东省的地方史研究、宋诗研究,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史料。
王辟之长期担任北宋基层地方官吏,交际范围主要是官场,所以对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传闻故事非常感兴趣也十分熟悉。
书中的前半部分如帝德、谠论、名臣、知人、奇节、忠孝、才识等篇记录了大量明君、贤臣的历史事迹,如“杯酒释兵权”、“开卷有益”的宋太祖赵匡胤、“治最为天下第一”并修岳阳楼的滕子京、力主革新变法的王安石、品行高尚的司马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以及大将军狄青、名臣寇准等,很有史料价值。
同时,王辟之又是一个文人,对诗人、书画家等文艺界的轶闻趣事非常关注,如著名文学家苏轼、欧阳修、尹洙、苏辙,山水画家李成、著名词人柳永等人的事迹也时时出现在书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顾质独饯范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