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怎么读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怎么读?

作者&投稿:公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

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扩展资料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这些附会并无实际意义。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时辰



1、子(zǐ)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2、丑(chǒu)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3、寅(yín)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4、卯(mǎo)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5、辰(chén)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6、巳(sì)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7、午(wǔ)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8、未(wèi)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9、申(shēn)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10、酉(yǒu)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11、戌(xū)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12、亥(hài)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扩展资料:

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历法纪年。在中国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中国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旧式记时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时、丑时等

在十二生肖中十二地支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地支,也是古代人用来纪录时闸的符号,因为有十二个符号,所以叫做十二支。这十二个符号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代中国人民用十二地攴纪月,月为阴,阴为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十二地支



地支一共只有十二个字(记的时候顺序不能乱):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地支字义溯源:

“子”字形,像婴儿之形。造字本义:名词,包裹在襁褓中挥动两臂、尚不能独立的幼儿。

《说文解字》:子,在十二地支之中,“子”代表十一月,这时阳气发动,万物滋生。

“丑”字,手的初文。《说文解字》:丑,用手指拧衣纽。在十二地支中,“丑”代表农历十二月,此时万物萌动,可以预备用事。

“寅”、“黄”在甲骨文中同源,后分化。黄,甲骨文,表示箭竿穿透其中,即用来练习射箭的箭靶的靶心。

《说文解字》:寅,摈弃排斥。寅代表正月,此时阳气发动,离开地底黄泉,想要向地上冒出,但地面的阴气还很强,就像屋盖一样遮盖,使阳气不能通达地面。

“卯”是“铆”的本字。卯,像钉在左右两扇门板上的双头钉。单头钉为“丁”,双头钉为“卯”。

《说文解字》:卯,阳气从地下冒出。地支中“卯”代表农历二月,这时万物冒出地面长出新芽。

“辰”是“晨”和“振”的本字。《说文解字》:辰,震动。在十二地支中,“辰”代表农历三月,三月阳气已经发动,雷电振天,是百姓忙于农务的时令。此时万物已经生长,所以字形采用“乙、匕”会义,像草芒伸展;采用“厂”作声旁。

巳,造字本义:名词,新生儿。《说文解字》:巳,已经。在十二地支中,“巳”代表四月,这时天地间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纷呈,形成众多色彩与花纹,所以“巳”代表的是蛇,字形像蛇的形状。

“午”字,甲骨文、金文字形都像舂米棒槌。造字本义:名词,有横结的舂米棒。当“午”的“杵棒”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木”另造“杵”代替。

《说文解字》:午,逆反。在地支中,“午”代表五月。

“未”,“枝桠重叠”,表示枝叶茂盛。造字本义:动词,夏季果树枝叶正茂,还没结果。

《说文解字》: 未,即“味”。六月,是最富于滋味的时候。字形像树上枝叶重叠的样子。

“申”是“电”和“神”的本字。造字本义:名词,雨天的闪电。

《说文解字》:申,天神。地支中,“申”代表七月,这时天上阴气形成,它的体态任自伸展、收束。

“酉”字甲骨文,形似酒缸。造字本义:名词,酿在大缸里的酒。

《说文解字》:酉,酿成酒。酉代表八月,这时节黍子已成熟,可以酿制醇酒。

戌,造字本义:名词,战斧。《说文解字》:戌,消灭。在地支中“戌”代表九月。

《说文解字》:亥,草根。在地支中“亥”代表十月。字形采用“二”作边旁,“二”,这是古文写法的“上”字。字下部的两个“人”,表示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加个木就是核,核在中国人看来也就是种子,完满结束!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多多打赏 哦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些字是几点到几点了~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
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午属马、未属羊、申属猴、酉属鸡、戌属狗、亥属猪。
子,23:00-次日1:00
丑,1:00-3:00
寅,3:00-5:00
卯,5:00-7:00
辰,7:00-9:00
巳,9:00-11:00
午,11:00-13:00
未,13:00-15:00
申,15:00-17:00
酉,17:00-19:00
戌,19:00-21:00
亥21:00-23:00

妙趣汉字屋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怎么读以及代表什么意思
答: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卯是茂,言万物茂也。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巳是起,指阳气之盛。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酉是老...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酉戌亥净 每个时辰对应的时间,
答:(15时至17时)。10.酉时:日入,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11.戌时:黄昏,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19时至21时)。12.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21时至23时)。注:十二时辰中,没有“净”时,题目中少“申”时。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是指什么
答:“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代表什么意思: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阳气之下。丑是纽,系的意思,既萌而系长。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至此因毕尽而起。卯是冒的意思,指万物都是冒地而出。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生长。巳是起,巳的意思,指万物至此因毕尽而起。午是仵的意思...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指时间的什么时候?
答:1.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我国至少从汉代开始,便已经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并采用十二地支计时法来记录这十二时辰(大时),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这样一昼夜便是现在所称的二十四小时。2.鼠、牛、虎...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都是代表几点啊
答:1、子时 唐朝前:0:00-2:00 唐朝后:23:00-1:00 2、丑时 唐朝前:2:00-4:00 唐朝后:1:00-3:00 3、寅时 唐朝前:4:00-6:00 唐朝后:3:00-5:00 4、卯时 唐朝前:6:00-8:00 唐朝后:5:00-7:00 5、辰时 唐朝前:8:00-10:00 唐朝后:7:00-9:00 6、巳时 唐朝前:10:...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时间表
答:1、子时为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2、丑时为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3、寅时为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4、卯时为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5、辰时为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6、巳时为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7、午时为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8、未时为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9、申时为北京时间:15...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什么意思?
答: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的时间:【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

时辰“子丑寅卯...”分别是几点?
答:1、子时:(北京时间11点至1点)据说老鼠是深夜里最活跃的动物,也因此子时属鼠。2、丑时:(北京时间1点至3点)据说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所以丑时属牛。3、寅时:(北京时间3点至5点)寅字解析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怕的动物是老虎,所以寅时属虎。4、卯时:(北京...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什么
答:子(zi三声)(鼠)丑(chou三声)(牛)寅(yin二声)(虎)卯(mao三声)(兔)辰(chen二声)(龙)巳(si四声)(蛇)午(wu三声)(马)未(wei四声)(羊)申(shen一声)(猴)酉(you三声)(鸡)戌(xu一声)(狗)亥(hai四声)(猪)...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生肖请问怎么读音?谢谢
答:子表示鼠排第一,丑表示牛排第二,寅表示虎排第三,卯表示兔排第四,辰表示龙排第五,己表示蛇排第六,午表示马排第七,未表示羊排第八,申表示猴第九,酉表示鸡排第十,戍表示狗排第十一,亥表示猪第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中国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