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存货模式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 利用存货模式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

作者&投稿:荤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存货模式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计算公式:

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平均现金持有量×机会成本率+交易次数×每次交易成本

TC=(C/2)×K+(T/C)×F

此时问题就转换为数学上的求最小值问题,即求C为何值时,TC取得最小值。

根据导数的应用:一阶导数为0,二阶导数大于0时,TC取得最小值。

对C求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0。

即:0=K/2-TF/C^2,解此方程可得:C=(2TF/K)^1/2

对C求二阶导数,即:TC″=2TF/C^3

将C=(2TF/K)^1/2代入得出二阶导数TC″大于0,所以当C取值为(2TF/K)^1/2时,TC取得最小值,即最佳现金持有量为C=(2TF/K)^1/2。

扩展资料

企业持有现金量的三种成本:

1、机会成本,现金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它的机会成本。现金资产的流动性极佳,但盈利性极差。持有现金则不能将其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失去因此而获得的收益。

企业为了经营业务,有必要持有一定的现金,以应付意外的现金需要。但现金拥有量过多,机会成本代价大幅度上升,就不合算了。

2、管理成本,企业拥有现金,会发生管理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安全措施费等。这些费用是现金的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3、短缺成本,现金的短缺成本,是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而使企业蒙受损失或为此付出的代价。现金的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最佳现金持有量



  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又称鲍莫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William Baumol)提出的。他认为,现金的管理与存货的管理是一致的,所以借用了存货的经济批量模型来确定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存货模式将现金视为一项特殊的存货,假定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稳定可预测,在需要现金时可通过有价证券的迅速变现来取得。存货模式中与持有现金有关的成本有机会成本、转换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持有现金所放弃的投资收益,通常用有价证券的利息率表示,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转换成本是指有价证券转换为现金的固定成本,与交易次数呈正比。管理成本因其相对稳定并同现金持有量的多少关系不大,将其视为无关成本而不予考虑;由于有价证券可随时转换为现金,无需考虑现金的短缺成本。因此,存货模式只考虑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即指使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计算公式为:
  TC(Q)=Q/2×K+T/ Q×F
  其中:K:有价证券的机会成本率;F:出售有价证券换回现金的交易成本;Q:每次有价证券转换为现金的数量;T:一定时期的现金总需求。
  现行存货模式存在的问题
  存货模式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之上的,这些假设条件与企业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列举以下五点进行说明。
  模型中假设一定时期内企业未来所需现金总量稳定且可预测,现金支出平衡,波动较少。而实际情况却是,企业近期的现金预测准确率较高,远期的预测率较低,如要确定远期的最佳现金持有量,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往往有误差。另外,大多数企业的现金支出都不均衡,如发放薪酬、支付购货款、购置固定资产、偿债时的现金支出额远远超过平时用于日常开支时的现金支出额。
  模型假设企业所需现金均能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得以实现,且有价证券可随时变现补充现金。而实际中大多数企业的现金流入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或外部融资,并不主要依靠有价证券的变现获得。而且,有价证券的转换也不是随时都可以进行的,因为企业是否买卖有价证券,不仅要看企业对现金的需求还要看有价证券的收益。短期有价证券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在股价达到最高点时,即使企业不需要现金也必须抛售;同样,在股价达到低点时,卖出有价证券会产生损失,这时可向银行借款解决现金的需要,等股价上涨后再卖出,所以企业并不是需要现金时就必须变现有价证券。
  模型中有价证券转换为现金的每次交易成本是固定的。实际上,我国上交所、深交所证券交易费用主要包括交易佣金、印花税、交易通讯费和过户费等。其中前两项是变动费用,按交易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如交易佣金按交易额的0.25%计算,印花税按交易额的0.2%计算;后两项是固定费用,按交易次数收取,如上海证券交易所每次的交易通讯费为5元、过户费为1元,深圳证券交易所每次的交易通讯费为5元(没有过户费)。而存货模式下的转换成本,仅指每次证券交易的固定费用,没有包括变动费用。在转换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固定费用较小可以忽略不计,而这时的变动费用却很大不可不计,按照存货模式计算的转换量就不是最佳的现金持有量了。
  根据存货模式中一段时期内的现金持有状况可见,现金持有量最大为Q,最小为0。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企业会使现金持有量在某一时刻是为零的,因为库存现金不足就会使许多重要工作甚至整个企业陷人停顿,短缺成本十分巨大,而节约的资金成本却很少,所以企业都应保证一个最低的现金持有量水平。
  存货模式中所计算的Q实质是每一次有价证券的转换量,并不是最佳的现金持有量,最多只能算是最佳的现金转换量。这种做法没有考虑企业的最低现金持有量水平,认为上一次有价证券转换的现金用完后可再进行转换,平时根本不需要持有现金。因此,存货模式关注的是每次需要转换多少现金,而没有明确表明现金应该持有多少,没有达到进行最佳现金持有量控制的目的。

帮考网刘方蕊老师带你学习注会考试核心考点:存货模式



你只需知道结论就行了,至于推导过程需要运用高等数学知识。
TC=(Q/2)*K+(T/Q)*F[1]
求导数
TC'=K/2-T*F/Q^2
令TC'=0
K/2-T*F/Q^2=0
Q^2=2TFK
Q=根号(2*T*F/K)
代入[1]式,可得
机会成本(Q/2)*K=1/2根号(2*T*F*K)
转换成本(T/Q)*F=1/2根号(2*T*F*K)
证明完毕.

  你只需知道结论就行了,至于推导过程需要运用高等数学知识。
  TC=(Q/2)*K+(T/Q)*F[1]
  求导数
TC'=K/2-T*F/Q^2
  令TC'=0
K/2-T*F/Q^2=0
Q^2=2TFK
  Q=根号(2*T*F/K)
代入[1]式,
  可得
机会成本(Q/2)*K=1/2根号(2*T*F*K)
转换成本(T/Q)*F=1/2根号(2*T*F*K)
证明完毕.

存货模型确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计算公式应该怎么算?~

一、计算公式为:TC(Q)=Q/2×K+T/Q×F。
其中:K:有价证券的机会成本率;F:出售有价证券换回现金的交易成本;Q:每次有价证券转换为现金的数量;T:一定时期的现金总需求。
二、具体内容如下;
1、存货模式只考虑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即指使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2、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模式主要有成本分析模式、存货模式、现金周转模式及随机模式。
3、就企业而言,最佳持有量意味着现金余额为零。但是,基于交易、预防、投机动机的要求,企业又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企业能否保持足够的现金余额,对于降低或避免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扩展资料
存货模型理论
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企业存量减少,抑制生产。经济下行阶段时,存货调整体现在进出口上,有三个效果:
首先是大幅度地减少进口的原材料;
其次是使上游生产企业的产成品存货被动增加;
最后是上游重工业的调整幅度和压力要远远大于轻工业。
存货调整基本结束时,意味企业恢复正常经营,全国工业生产也随之进入了比较正常的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货模型

最佳现金持有量=(2×8400×0.015/7%)1/2=60(万元)
  机会成本=60/2×7%=2.1(万元)
  交易成本=8400/60×(150÷10000)=2.1(万元)
  相关总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2.1+2.1=4.2(万元)

财务方面的问题,算最佳现金余额?
答:C=【(2TxF)÷K】^1/2 C^2=(2X4500X0.15)÷(7.5%-1.5%)C^2=25500 C=150万元 存货模式,是将存货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原理用于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其着眼点也是现金相关成本之和最低。运用存货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是以下列假设为前提的:(1)企业所需要的现金可通过证券变现取得,且...

在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的存货模式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答:【答案】:A、C、D、E 最佳现金持有量=(2×全年现金需求量×一次转换成本/有价证券报酬率)1/2,所以最佳现金持有量与全年现金需求量、一次转换成本呈同方向变化,与有价证券的报酬率成反比。所以,选项A、C、E正确,选项B不正确;最佳现金持有量下,持有成本与转换成本相等,所以,选项D正确。

存货模式和随机模式是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两种方法,下列关于这两种方法...
答:【答案】:A,C,D 根据计算公式可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考虑了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随机模式考虑了每次有价证券的固定转换成本(由此可知,考虑了交易成本)以及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由此可知,考虑了机会成本),所以选项A的说法正确;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

存货模式确定的现金持有量主要考虑的成本因素有
答:存货模式确定的现金持有量主要考虑的成本因素有机会成本、转换成本。机会成本的介绍: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转换成本的介绍:转换成本是...

企业运用存货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所依据的假设包括
答:2、使用成本分析模型确定最优现金持有量的步骤是:根据持有的现金不同,计算确定相关成本值;根据不同现金持有量及相关成本数据编制最佳现金持有量计算表;找出计算表中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即最佳现金持有量。在这种模式下,最好的现金持有是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 库存模型,库存...

企业采用存货模式管理现金,在最佳现金持有量下,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有...
答:【答案】:A、C 根据存货模式的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总成本的图示可知,在存货模式下,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是最佳现金持有量,而且,在最佳现金持有量下,机会成本等于交易成本,所以选项AC的说法正确。

利用存货模型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不予考虑的因素是()单选
答:在采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需考虑的因素有(持有成本、转换成本) 1、 持有成本: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的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及丧失的再投资收益。 2、 转换成本:企业无论是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还是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交易费用,即转换成本,如委托买卖佣金、委托手续费...

最佳现金持有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1、最佳现金持有量=√【(2*150000*600)/5%】=60000元 2、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2*150000*600*5%)=3000元 全年现金转换成本=150000/60000*600=1500元 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60000/2*5%=1500元 3、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150000/60000=2.5次 和有...

最佳现金持有量三种计算方法
答:成本分析模式。成本分析模式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存货模式。存货模式是根据现金周转速度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随机模式。随机模式是根据现金需求量和随机变量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最佳现金持有量计算公式如下:最佳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Q=√2...

最佳现金持有量、变现次数、时间间隔如何计算
答: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认 最佳现金收支持有量是企业进行现金收支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最佳现金持有水平既能满足企业日常业务的需要,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因持有现金而丧失的潜在收益。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主要确定方法主要有:成本分析模式、存货模式和随机模式。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