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劳节俭的资料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手抄报内容。

作者&投稿:塔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最基本最突出的传统美德。所谓勤劳节俭,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与品格。作为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所谓节俭,指的是人们对待个人生活欲望的态度,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节约生活,节约财用。

勤劳节俭,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早期的经典《周易》中,就有这样思想的总结,即,“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孔子也认为,“礼,与其奢也宁俭”、“奢则不孙”、“君子惠而不费。”从传说中的尧、舜、禹起,各个历史时代的广大人民群众,乃至封建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无不以勤俭为做人的美德、持家的要诀、治国的法宝,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

据调查,在美国的各个幼儿园,都设有美劳角、木工角等,经常对孩子们讲述节约和保护森林、海洋等资 源的重要性。据国际儿童机构的统计,世界各国儿童中,以美国儿童干家务活最多,时间也最长,平均每天1. 2小时以上,父母亲们从小培养孩子勤劳和节俭的意识和品行,培养孩子独立、自强的能力。在日本中小学道德 教育的目标和课程中,很重视“勤劳与奉献,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爱国心和园林艺术”等的教育。儿童教育 学家中岛博士的研究表明,孩子干家务活儿可以使他们有尽可能多的机会,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接受 外界的各种刺激,这些刺激信息传入大脑,便可形成智能,发展孩子的动作、语言和技能等,强调了干家务活 儿还可极大地发展孩子的智能。此外,在日本的城市中,由于住高层和超高层(20层以上)的居民多,他们的 孩子到户外活动以及同小伙伴们交往的机会少于其他孩子,因此,在家里做些培育花木、饲养小动物等家务活 ,也可以收到多方面的教育效果。他们说:“家务活能使孩子意识到他是重要的家庭成员,能获得成年人的成 功和幸福。”在韩国的学校中,很重视对学生进行热爱农民,珍惜粮食的教育,那里竖着汉字条幅“农者天下 之大本”。在德国的法律中,明文规定了不同年龄的孩子,应当在家帮助父母亲完成什么样的家务活;最近, 在德国又掀起了一个新的旅游热点——参观工厂,家长们在带孩子外出旅游时,喜欢同孩子一道到工厂去,了解生产的过程,资源的开发与节约,特别是了解生活用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既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又培养劳 动生产、勤俭节约的意识和品德。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华人们继承了祖先的勤劳致富,节俭持家 的好传统,在当地成了富民,但是,他们仍坚持“子女不沾父母光”的教育,教育孩子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致 富。

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周恩来总理艰苦朴素躬行节俭的生活故事
建国以后,周恩来总理在生活上始终保持战争年代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常说:生活上不要那么讲究,穿得旧一点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
“我要中国料子”
进北京后,周总理第一次做衣服,选中了“红都”服装店。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闻名全国的高级服装店。”
周总理笑容满面:“我就是慕名而来的。”
面对工作人员介绍的英国呢料、澳大利亚毛料等各色的外国布料,周总理摇摇头,说:“我要中国料子,无论毛料布料都要国产的。”
这次他做了一套青色粗呢毛料中山服、一套蓝卡其布夹衣和一套灰色平纹布中山装。这几件衣服一直穿到1963年,始终光滑整洁、挺挺括括。
衣服穿了10年仍然挺挺括括,其中当然有奥妙。周总理有两只袖套,办公时必定套在胳膊上,这样就保护臂肘不会磨损得太快。然而,他一天工作长达十七八个小时,天长日久仍不免磨损磨破,于是,便送去“红都”请裁缝织补,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衣服虽然旧了,会客时将衣服熨烫一遍,穿出来仍然挺挺括括,再加上他潇洒大度的仪容举止,丝毫无损大国总理的风度。
“我们领导更要带头”
周总理吃饭很简单,经常是两菜一汤,主食吃普通面粉,不吃富强粉,吃普通大米,不吃小站稻,而且每周至少一顿粗粮。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周总理不吃肉,不吃鱼,不吃蛋,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在中南海,他常常亲自排队买饭。有一次,他买了一碗玉米饭和一碗汤,最后碗里剩下的汤,周总理就用窝窝头蘸着吃完,一点也不浪费。同志们见到这种情景,都非常感动,劝他说:总理,你肩上的担子重,一定要保重身体。现在虽然困难,但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总能让您吃好一点。周总理却亲切地对大家说:“现在全国人民度荒年,我们领导更要带头。”
" 楼外楼”上三付餐费
1973年9月,周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杭州。这天下午,周总理请随行工作人员到杭州有名的酒家“楼外楼”吃饭。这是总理第9次上“楼外楼”,酒家职工们非常高兴,除了准备西湖醋鱼等高档名菜外,还端上了总理喜欢吃的绍兴霉干菜、豆芽菜等家常菜。饭后结账时,省里的同志说由地方报销,总理不肯,坚持要自己付钱。店里的同志知道,不收钱,总理会生气的,就收了10元。谁知周总理不肯,说:“10元钱怎么够,要收足。”店员们商量了一下,加收了5元。不料周总理又说:“不够的,要同一般顾客一样收。”没办法,店里只好又收了5元。这样收了20元。没想到一个小时后,杭州机场来了电话,说总理上飞机前留下10元钱补交中午的饭费。于是店员把当天的午餐费按照牌价表仔细算了一遍,餐费是19元多一点。
“不能有以后,
一讲以后就止不住了”
周总理住的是旧房子,地面的方砖高低不平,泛潮泛碱,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已灰黑,门窗缝是用纸糊的。虽然这样,但他一直不让修缮。1959年,趁他外出,管理人员替他翻修了房子,装上地板,换了地毯、窗帘、洗澡盆。没想到,周总理外出回来,却少有地发了脾气,把有关同志严厉批评了一顿,并且愤然离去,不肯回家。有关同志多次认错检查,又请陈毅等老同志出面,周总理仍然不肯回家,并且主动在国务院做检查,要大家吸取教训,还专门召开会议做自我批评,要大家引以为戒。一些老同志劝说:“已经这样了,以后注意就行了。”周总理却说:“不能有以后,一讲以后就止不住了。”结果,除了地板之类无法取走的东西之外,凡能取下来的东西都退回了公家。

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

节约就是大收成。

节约节约,积少成多,一滴两滴,汇成江河。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

紧紧手,年年有。

细水和流,吃穿不愁。

囊中未空先节约。(布依族)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

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

关于勤劳节俭的手抄报资料~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最基本最突出的传统美德。所谓勤劳节俭,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与品格。作为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所谓节俭,指的是人们对待个人生活欲望的态度,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节约生活,节约财用。
勤劳节俭,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早期的经典《周易》中,就有这样思想的总结,即,“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孔子也认为,“礼,与其奢也宁俭”、“奢则不孙”、“君子惠而不费。”从传说中的尧、舜、禹起,各个历史时代的广大人民群众,乃至封建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无不以勤俭为做人的美德、持家的要诀、治国的法宝,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勤劳节俭教育,具体内容包括:
1.教育青少年学生懂得勤劳节俭的意义。通过历史故事讲解,使学生懂得以下道理:(1)懂得,“成由节俭,败由奢”是治国安邦的大道。春秋战国时期,齐桓、晋文、秦穆等都极力提倡俭朴而摒弃奢华,从而达到了富国强兵、称雄列国的目的。西汉文帝躬修节俭,思安百姓,选贤治国,大度安邦,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使当时出现了社会安定、人给家足的繁荣景象,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盛世之一“文景之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等开国明君,也都以勤俭治国,而使国富民强,社会繁荣的。(2)懂得“克勤克俭,开源节流”是治家之法宝。“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无节,则物力必屈。”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家庭也如此,即一方面要辛勤劳作,创造财富,一方面要节衣缩食,减少开支,以丰补歉,这样才能使家庭富裕。(3)懂得“勤以立志,俭可养德”是做人之美德。俭是德的全面体现,是道德的根本;侈是万恶之首,也是万恶之源。只有倡俭尚廉,鄙弃奢侈,才能克己奉公,为人景仰。东汉杨震,安贫乐道,身无余财,给子孙留下的遗产是“清白”。宋代名臣包拯,以刚正廉直,不畏权贵著称,他训诫子孙“任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意,非吾子孙也。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无论居朝在野,不管士农工商,其勤劳节俭美德,万古流芳。
2.教育青少年继承勤劳节俭传统美德,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美德。毛泽东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代表者。早在中学时的读书笔记就写下“惟安贫者能成事。故曰嚼得莱根,百事可做”的名言。建国后,毛泽东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现在国家还穷,不能开浪费的头”。“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吃世界,而为了改造世界,这才是人。人跟其他动物就有这个区别。”毛泽东身为国家主席,只有几套遇到大事才穿的灰色中山装。一件毛巾睡衣从50年代一直穿到去世。周总理一生简朴,身居高位,从不讲排场,摆阔气,给人们留下了朴素而伟大的革命领袖形象。要以这些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教育青少年学生发扬革命年代的“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及建设年代的“雷锋精神”、“好八连精神”,使无产阶级光荣革命传统发扬光大。
3.教育青少年以实际行动继承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勤劳节俭、艰苦奋斗并不是一种模式化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人民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改善进步,但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还任重道远。中国的国民经济必须量力而行,中国人的消费原则只能是量入而出;提倡合理消费,并不是鼓励浪废。从这个意义上说,勤劳节俭,艰苦奋斗,不仅是对我们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现代与未来国情的呼唤,应当教育青少年懂得,它不仅是步入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也应继续作为人们各种适度的科学的经济行为和生活方式。特别是作为经济还不独立的青少年更应以实际行动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讲吃穿,不乱花钱,不摆阔气,爱惜劳动成果,节约用电、用水、用粮,养成良好的艰苦奋斗的勤俭习惯。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手抄报内容可以从介绍为什么要勤俭节约、介绍历史伟人勤俭节约事迹、总结勤俭节约的好处三个角度进行描述。
1、勤俭节约的原因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如今世界资源的紧张,环境的恶化,将节约提到了一种新的境界——社会节约,就是以多数人甚至所有人的人生幸福为目标,追求社会整体效益、追求可持续发展,既不影响当代人利益又不影响子孙后代利益,力避各种浪费的社会活动。

2、勤俭节约的毛泽东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3、勤俭节约的好处
勤俭节约的好处是可以使人保持理性,保持优良传统。节俭的人比较善于精打细算,这样可以更好的守住劳动果实,不至于挥霍,最后败光。

扩展资料:
古人讲“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有各行各业在帮我们服务、在帮我们准备,我们生活才都不用担心。
所以整个社会确实是互助之体,取之社会,用之社会,每一个人都应该要回报社会。不管是精神、经验,包括自己的钱财,都应该有这个回报的态度。“当思来处不易”,应当思考、应当思维,这些食物得来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半条丝、半条线都是人家血汗做出来的。“恒念物力维艰”,都能够念着这些物品都是人家辛勤的劳作,就不会糟蹋了。

关于勤俭节约的内容有哪些?
答:7、勤劳的人们懂得,勤劳给他们带来了财富和朋友;节俭的人们懂得,节俭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尊重。你愿意拥有财富和朋友吗?你愿意拥有快乐和被别人尊重吗?那就行动起来,勤勤俭俭做人吧。世界勤俭日,祝愿天下所有勤俭的朋友健康快乐!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勤劳节俭,富贵之道;...

关于节俭的作文素材
答: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的美德,《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

勤俭节约的事迹材料
答:生活给了她太多的不幸,她却从中磨练出了坚强乐观,有了这些她不再脆弱,这就是“勤劳节俭”美德好少年马润茁! 勤俭节约的事迹材料3 梁丹,女,现年14岁,苍溪县雍河乡桃园村人,现于我校八年级八班就读,担任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八年级八班语文科代表,女生416号寝室室长,共青团员。该同学沉稳大方,坚强乐观,严于律已,...

短少的名人勤劳节俭的故事
答: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周恩来总理艰苦朴素躬行节俭的生活故事 建国以后,周恩来总理在生活上始终保持战争年代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常说:生活上不要那么讲究,穿得旧一点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我要中国料子”进北京后,周总理第一次做衣服,选中了“红都”服装店。工作...

关于节俭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答: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处】《尚书·大禹谟》。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提示】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对于国家大事尽心尽力。大禹勤劳于治水大业,数过家门而不入。尧特别关心群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是自己的过错...

勤俭节约的短文
答:爷爷经常说:“每一种子从播种到收获,农民伯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常言,一粒米九斤四两力,实在不夸张,从谷稻到米粒,最终成为盘中餐是多么地来之不易。”爷爷奶奶时时处处勤劳节俭,爸爸妈妈也不甘落后,就拿我们家里的电器来说,我可以引以为傲地告诉你,平日里爸爸妈妈都会将电器通通拔掉,你一定...

伟人勤劳节俭的故事
答: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周恩来总理艰苦朴素躬行节俭的生活故事 建国以后,周恩来总理在生活上始终保持战争年代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常说:生活上不要那么讲究,穿得旧一点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我要中国料子”进北京后,周总理第一次做衣服,选中了“红都”服装店。工作...

什么是勤俭节约?
答:1、勤俭节约的意思是勤劳而节俭,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也可以指节约吃穿用度。2、勤俭节约出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3、勤俭节约的相关名言警句: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渡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

勤俭节约要怎么做 写出十条?
答:1、淘米水——绝对环保的蔬果洗洁剂 淘米水完全可以作为洗蔬菜水果的第一遍用水。这是孩子姥姥告诉我们的小窍门。这不仅可以节水,由于淘米水中有淀粉等物质,有助于洗净蔬果上的尘污,浸除蔬果上的农药残留。尤其是葡萄等浆果,经淘米水濯洗一遍,再用流水一冲干净透亮。2、丝瓜瓤——洗碗刷锅之神器...

关于节俭的资料有哪些
答:例子:伟大领袖朱德的母亲一生勤劳俭朴。雷锋同志省吃俭用,为民族做出了多少奉献啊。名言: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