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是怎样的人?

作者&投稿:邓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朝花夕拾》里有这样一个女人,她身份卑微,举止粗俗,朴实善良,迷信唠叨,“满肚子都是麻烦的礼节”,但作者对她尊敬又感激,对她充满了深切的怀念,她就是长妈妈。

长妈妈是个身份低微的劳动妇女,她只是我家的一个保姆,在旧社会应该叫做下人。主家对她还客气,小主要叫她阿妈,只有老主人叫她阿长,小主人生气时候才叫她阿长,一般人也称她长妈妈。这似乎不足为奇,名字就是被人叫的嘛,但奇在阿长并不是她的名字,旧社会妇女没有官名很正常,但未出嫁前还是有一个乳名的,“花儿"“燕儿”"玲儿"“桂儿"虽然俗气,但也顺口。这阿长也被自己的父母唉做什么姑娘,至于是什么姑娘就不得而知了。她来到“我"家,因为先前保姆叫阿长,大家叫阿长习惯了,这个什么姑娘也就丢掉了自己的名字,被人唤称阿长了。

这样一位连名字都被人弄丢了的劳动妇女,也是一个粗俗至极的村妇,她“切切察察”,背地里说长道短,她上下摇动手指,指指点点,她摆成“大”字的睡相,这一切都把她的粗俗的样貌展现得一览无余,所以作者写道:“我实在不大佩服她",甚至讨厌她。

作者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是叙述着阿长的令人讨厌。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又把一个可爱可敬的长妈妈介绍给大家。

长妈妈懂很多礼节,例如吃福橘时的惶急,人过世时不能说“死掉"……这何尝不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的呢?不过长毛的故事却真真的是迷信了。

(在这里我要插一个小笑话。往年我检查课外阅读情况,询问学生“长毛"是什么人?一男孩课外没有认真阅读,他回答“长毛是长妈妈的儿子,过去人们爱把小孩叫小毛,因为是长妈妈的儿子,所以叫长毛。"看来课外阅读监管不到位,是会笑死人的。)

长妈妈的朴实,善良是最让我感动不已的,一个保姆,大字不识一个,却用自己的钱为小主人买来念念不忘的“三哼经”。而且是利用自己的假期。她把一个孩子的愿望放在心上,努力去帮他实现,孩子并没有求过她,因为小主人觉得这事对她来说是不可能的办到的,可她却偏偏帮孩子实现了。

所以拿到《山海经》的那一刻,“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可见这事给作者的触动之大。“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至此,前面的“指指点点”,“切切察察”,“大”字的睡相都不重要了,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也不重要了。“我"的内心只有感激、敬佩、尊敬和祝愿。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

《朝花夕拾》长妈妈人物形象是什么?
答:作品评价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景山:它(《朝花夕拾》)不是小说,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不是传记,却提供了鲁迅早年的一大批鲜为人知的传记材料。它不是历史书,却使人从中看到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而生动形象的侧面;它当然更不是民俗学著作,但它却涉及并记叙了那么...

《朝花夕拾》中“长妈妈”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答:这篇文章专门回忆和纪念长妈妈,展现了两代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总的来说,长妈妈是《朝花夕拾》中一个生动而真实的人物,她的形象反映了鲁迅对那个时代普通人民的深刻理解和同情。通过对长妈妈的描写,鲁迅既揭示了她的缺点,也歌颂了她的美德,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劳动妇女的艰辛和不易。

长妈妈的人物形象分析
答:文学赏析:《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基本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怀念。《阿长与〈山海经〉》可以说是鲁迅先生所有文章中,笔调最温暖的一篇。此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满怀诚挚之情地刻画了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长妈妈虽然没有文化,甚至有几分粗俗,...

《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的阿长的人物特点
答:长妈妈她是一个没有名字,平凡普通,地位低下,饶舌多事,不拘小格,迷信无知,淳朴善良,关心爱护,真诚热情,乐于助人,关心孩子的人,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而我对长...

《朝花夕拾》中长妈妈的性格特点
答: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的性格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迷信:长妈妈虽然没有文化,但却十分迷信,她相信一些传统的迷信观念,如在新年时要吃福橘,以求得好运。2.善良:长妈妈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她对鲁迅和他的家人都非常关心和照顾,经常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唠叨:长妈妈是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长妈妈的性格?
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长妈妈”的性格特征是愚昧麻木,朴实善良。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踩踏死鲁迅喜爱的隐鼠,这些都使鲁迅对她感到厌烦,但是当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来时,鲁迅不禁心生敬意和感激。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

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分别是什么形象?
答: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2.父亲(出处:《朝花夕拾》中《五猖会》)性格特点:有些不近人情。父亲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强迫孩子背书,使孩子深受打击,留下心理阴影,从而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相关文...

长妈妈的人物形象分析是什么?
答:并且,她把孩子的心愿一直挂在心上,想方设法买来了《山海经》,这部书成了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人物介绍 阿长(?—1899),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大门人。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是做裁缝的,他有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中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阿长是个怎样的人?我...
答:在这些“讨人厌,令人烦”中,即便杂有某些迷信、陋习与愚昧无知,却仍然显示着长妈妈对“哥儿”的真情关爱。而这种真情关爱,在购买《山海经》这一情节中猛然表露了出来,使作者大受感动,“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以至于对过往所有的抱怨,“从此完全消灭了”,并且对长妈妈“发生新...

联系全文看,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她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她思想、性格上有很多消极、落后的东西,是封建思想毒害的结果,与其说是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