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源氏于平氏之间的历史

作者&投稿:邗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源平合战,史称“治承·寿永之乱”,指日本平安时代末期,1180年至1185年的6年间,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家族集团一系列争夺权力的战争的总称。

▲名称说明

“源平合战”是一般的俗称,但并不足以正确描述事实,甚至有所误导。

虽然“源平合战”的两大阵营领袖为源氏和平氏,但并不一定所有的源氏就支持源氏,平氏就支持平氏。

事实上,同族间的战争屡见不鲜。

也有父方是源氏,母方是平氏,因而左右为难,不得不衡量利害得失,以致一族分崩离析,彼此交战的悲剧。

类似的故事在数百年后的战国时代亦多有所闻。

·支持源氏的平家

北条时政、熊谷直实、畠山重忠、梶原景时、三浦义澄、千叶常胤、上总広常等。

·支持平家的源氏

新田义重、志田义広、佐竹秀义、源季贞等。

▲背景

①平氏崛起

平安时代末期,贵族间充满了权力的冲突与矛盾,最终诉诸武力解决。

在1156年的保元之乱和1159年的平治之乱中,伊势平氏皆为胜方贡献良多,战功赫赫,尤其是平治之乱,平氏几乎剿灭了政敌源氏。

源氏领袖之一的源义朝于逃亡途中遇害,三子源赖朝被流放到伊豆,其余苟存的几个儿子亦被强制送入佛寺出家,平氏地位确立。

平氏领袖平清盛于1167年升任至太政大臣,朝中重要官职皆为平氏出掌,朝外许多诸侯国亦落入平氏手中。

除此之外,平清盛的女儿德子亦嫁给高仓天皇为中宫,并生下言仁亲王(即后来的安德天皇),此时平氏可谓权倾天下。

②鹿谷阴谋

平氏在势力不断扩张的过程中日渐骄奢跋扈,统治也越来越腐败残暴。

旧势力的公卿贵族或因既得利益受损、或因轻视平氏武夫出身却大权在握,旧势力的反扑逐渐蕴酿,最终在1177年于鹿谷(鹿ヶ谷)密谋诛杀平氏(日史称为“鹿ヶ谷の阴谋”),但随即事迹败露,反为平氏所害。

由于谋议者中有许多是后白河法皇的近臣亲信,据信为后白河法皇在幕后授意,因此平清盛一度欲幽禁法皇,赖平清盛长子平重盛力谏而做罢,但平氏与法皇间的关系已急速恶化。

▲始末

①以仁王令旨讨平

1179年,平重盛病故,后白河法皇收回平重盛领地越前国,引起平清盛不满。

清盛惟恐大祸不远,决定先发制人,乃将后白河法皇软禁在鸟羽殿。

1180年逼宫高仓天皇并拥立自己年仅2岁的外孙言仁亲王继位,平氏完全掌握朝政。

素有大志的后白河天皇三子以仁王于1180年4月与摄津源氏的源赖政合谋,假称“最胜亲王”名号,密使在熊野隐居的源行家(源义朝之弟)向全国源氏传送征讨平氏的令旨。

然而此事已为监视源行家的僧人湛増所获,平氏发兵征伐,以仁王与源赖政出奔至园城寺,并向延历寺和兴福寺求援。

延历寺拒绝,以仁王等只好逃往奈良兴福寺。

途中到达平等院时,遭到平清盛四子平知盛追击,双方人马于宇治川交战后,源政赖战死。

以仁王继续逃往光明山,最后于鸟居前中箭落马身亡。

②关东兴兵

讨平令旨陆陆续续到达在各地蛰伏的源氏,其中一人即为河内源氏的源赖朝。

在伊豆蛰居的源赖朝与北条时政合谋,开始秘密纠结伊豆、相模、武藏的源氏势力,于8月17日袭杀平氏在伊豆的监管山木兼隆。

之后源赖朝转往相模,于石桥山遭遇大庭景亲等平氏追讨大军的夹击,惨败而逃。

石桥山之战初尝大败的源赖朝辗转逃往安房,途中在海上与三浦半岛豪族坂东平氏的三浦义澄等会合。

抵达安房后,源赖朝除了得到官吏阶级(在庁官人)的支持外,上总的千叶常胤、武藏的足立远元、畠山重忠等平氏或藤原氏地方豪族,由于当时武士身份的领地不甚稳定,为了更进一步巩固武士阶级的权力与利益也陆续加入,源赖朝的势力迅速壮大。

10月6日,源赖朝入驻过去也是河内源氏祖先经略之地的镰仓。

此时,源赖朝已实质控有关东南部。

在关东的另一方面,甲斐源氏的源信义(又称武田信义)亦在收到令旨后兴兵讨平。

关东乱起不久,平氏即派遣平维盛、平忠度、平知盛等前往征讨。

平氏东征军兵发东海道,10月18日于骏河富士川和源赖朝、武田信义联军对峙。

然而关东联军以逸待劳已久,平氏东征军则兵疲马困,武田军趁机发动夜袭,平氏军未战先败、望风而逃。

平氏军退去后,源赖朝等决定以经营关东为优先,未加追击,退回镰仓。

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川之战得胜后,源赖朝在黄濑川阵地与前来驰援的九弟源义经于失散多年后再次相会,此后的作战主要由源义经负责执行,源赖朝则在后方运筹。

在关东经略上,对内,为了有效统御庞大的武士集团,源赖朝创立了侍所,命和田义盛和梶原景时负责掌控。

对外,源赖朝则积极收服、铲除关东地区同为源氏的志田义広、新田义重、佐竹氏与藤姓藤原氏的足利忠纲等反抗势力,并巩固己方武士集团的权益。

③源氏蜂起

除了关东之外,各地接获令旨的源氏势力也一一兴兵响应。

例如土佐的源希义、河内石川的源义基与源义兼父子、美浓的土岐氏、近江的佐佐木氏、山本义経、熊野的湛増、伊予的河野氏、肥后的菊池氏等,此外,在若狭、越前、加贺也有官吏集团起事。

1180年9月,信浓的源义仲(又称木曾义仲,源赖朝的堂弟)誓师,迅速席卷信浓、越后。

之后曾一度进兵至上野,但由于和源赖朝家族间有杀父之雠的嫌隙,所以不选择与源赖朝会合,而是向北转进,并拥立以仁王之子北陆宫,平定北陆,俨然是和源赖朝竞争的一股强大势力。

④平清盛病故

在近畿方面,以寺庙、神社为中心的反平势力也如火焰般蔓延,平氏强力镇压。

1180年12月,平重衡烧毁东大寺、兴福寺,更 *** 了寺社的反抗。

1181年1月,纪伊的熊野三山势力起事,在伊势、志摩等地和平氏交战。

(熊野海贼菜切攻め)。

1181年闰2月,正在规划新体制及镇压作战的平清盛身染热病,于九条河原口的平盛国宅邸逝世,平氏骤失龙首。

4月平重衡率领大军东征,于墨俣川大败源行家,史称墨俣川之战。

之后平氏军一度追击到三河,之后因源氏援军抵达,攻势才因而中断。

⑤木曾义仲上洛

1183年4月,平维盛、平通盛受命征剿木曾义仲势力。

平氏军陆续击破越前、加贺等地,同年5月于加贺、越中国界的倶利伽罗峠与木曾军对峙,但为木曾军所破。

倶利伽罗峠之战后木曾军举北陆宫旗号,向京都推进。

源行家、源行纲(又称多田行纲)、源义定(又称安田义定)等多路进击,突破平氏的京都防卫线。

7月,平宗盛等挟安德天皇及三神器弃都西逃,木曾军进入京都。

虽然一开始木曾军受到后白河法皇乃至贵族、庶民的热烈欢迎,但由于先前养和大饥馑的影响,军粮不足的木曾军却开始大肆掠夺,人心遂望源赖朝能进京平乱。

9月,木曾军继续追击平氏,兵发山阳道。

闰10月,木曾军于备中水岛为平重衡所败,史称水岛之战。

之后木曾军连吃败战,退回京都。

⑥源赖朝奉旨勤王

后白河法皇为制衡木曾义仲,屡次催促源赖朝进京勤王。

但源赖朝反而趁势要求法皇下旨将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等地的国衙领和荘园返还给各地国司或本所。

法皇迫不得已,于寿永二年(1183年)10月宣旨,除了北陆道之外,几乎悉数同意源赖朝的要求。

至此,源赖朝不只是实质控有关东,也有了法理上的正统性。

源赖朝派遣源范赖、源义经领兵上京,11月初抵达近江。

而在这段期间,锐气大挫的木曾义仲不但和法皇濒临决裂,复加以昔日盟友的离弃,逐渐陷入孤立。

11月19日,木曾义仲发动政变,法住寺合战后软禁法皇,并解除摄政近卫基通与数位法皇近臣的职务,令藤原师家接任摄政。

之后法皇与木曾义仲达成协议,12月法皇下旨命木曾义仲率军讨伐源赖朝。

1184年1月,木曾义仲受封为征夷大将军,统揽军政大权。

1月20日,源范赖与源义经各于京都近郊的濑田和宇治与木曾军展开会战,木曾军仅400余骑,很快地就被击溃。

木曾义仲企图逃往北陆,但于近江粟津遭到截杀。

⑦平氏灭亡

在木曾义仲与源赖朝冲突期间,平氏势力趁机反扑,1184年1月时,势力已返回至摄津福原一带。

法皇命源范赖与源义经征讨平氏,兵发福原。

源范赖与源义经兵分两路,于一之谷(一ノ谷)奇袭平氏军,平氏军大败,多位大将战死,残部取海路而逃。

一之谷之战后,平氏盘踞赞岐屋岛。

由于源氏军没有水军,因此未能追击。

半年后,8月,源范赖为绕到平氏背后,取径山阳道,但为平氏识破,源范赖大军遭平行盛截断,关门海峡亦为平知盛封锁,陷入兵粮不继的困境。

1185年,源范赖渡逃九州,在战情不利的情况下,源赖朝令源义经发兵征讨平氏。

2月,源义经渡海,由阿波胜浦上岸,在巧妙获得当地武士势力的支持后,攻陷平氏屋岛本阵。

屋岛之战后,双方陷入胶著的对峙状态。

不久,平氏得到源范赖率军驰援的情报,主动向长门退兵,结果造成濑户内海拱手让与源氏,河野通信等水军势力及中国、四国的武士集团一一向源氏输诚。

3月24日,双方在关门海峡的坛之浦(坛ノ浦)进行海战,约于清晨6时许,由平氏军主动展开攻击。

虽然一开始平氏军占了上风,但中午过后战情即开始逆转。

眼见大势底定,平氏大将陆续投海自尽。

最后,平氏血脉的安德天皇抱子二位尼跳海,坛之浦之战结束,平氏覆亡。

▲影响

源平合战对日本历史有着重大的影响。

其彰示着武士集团的权势跃升,公卿集团的快速衰败。

1179年,后白河法皇被平清盛软禁,代表着日本院政制度的崩坏。

源平合战结束后,源赖朝于1192年就任征夷大将军,于镰仓设立幕府,开创了日本绵延700余年的幕府政制,直至明治时代。

~

源平合战为何日本平氏家族会没落,幕府将军会崛起?
答:平宗盛继俱利伽罗峠之战失利之后,再没有什么作为。他拒绝跳海,一名下属对平氏领袖懦弱的表现备感羞愤,于是推其入海。但他深谙水性,后被源氏家族的船救起,成为战俘。几天后,平宗盛在由镰仓送往京都的途中被斩首。平氏舰队全军覆没,日本平氏家族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源赖朝称霸日本,并把他的堂弟...

源氏、平氏、藤氏、橘氏,是否在日本这四姓很尊贵?
答:都和历代天皇挂点关系 源氏 的诞生日应该是弘仁五年(814年)五月八日。因为,这一天52代的嵯峨天皇因财政困难的原因,第一次下诏赐四位皇子和四位皇女以源氏之姓氏。之后又陆续有十三名皇子和十一名皇女被赐以源姓。这就是日本源氏最初的由来。平氏 家族是日本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平氏家族...

源氏家族简介
答:由于皇帝有多达 50 名子女,即使是直系后裔也被从皇室中除名,并被赋予两个姓氏之一:源(又名源氏或源氏)或平(又名黑氏或平家)。源名最初是作为嵯峨...宫廷贵族根据他们的特定效忠依赖于其中一个家庭,此外还有影响力的藤原氏族,该氏族在整个平安时代(公元 794-1185 年)提供摄政。 敌对氏族之间几乎不可避免地...

有谁能介绍下源氏和平氏这两个家族啊
答:是日本两大家族吧。两家都是皇室苗裔,也都是两大武家。 其后各武家诸侯都喜欢把家谱续到着两家下面。德川就是自称源氏后裔。

从家徽里看日本:读《家徽里的日本史》
答:后来平氏家族取胜,然而好多人不服,1179年,后白河天皇的第二皇子以仁下令旨,希望被流放到各地的源氏一族反抗平氏的统治。由于武士来自各地,因此仅仅依靠红白两种颜色已经无法区分敌我,而家徽作为标识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武士们创造了自家或本家族的家徽,并将其印制再帐幕、军旗等物品上,家徽成了代表家族门第的象征...

什么是源氏,什么是平氏?
答:1183年,战局 转为对源氏有利。他们贏得了接连的勝利,在1185年的壇之浦 之役达到高峰。平氏及源氏都登上战船,朝濑户內海进军。 平氏由安德天皇压阵。安德天皇虽尚在稚龄,却是平氏及皇家 正统性的象徵,也是平氏据以统治日本的重要根据。壇之浦之役 实际上是战船与战船之间的陆上战斗。战役中...

能否介绍一下日本藤原家族的历史(尤其是在唐朝时期藤原世家在日本政坛...
答:Tags: 日本武士 日本历史 藤原氏 庄园 源氏 平氏 僧兵 武士集团 “武士道精神” 幕府 By lizi at 2005-11-04 14:59 | 历史学 | 要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或 注册后三条天皇第71代天皇:后三条天皇(1034-1073)(在位1068-1072)1068年,后三条天皇即位,这是自宇多天皇以来170年间,唯一和藤原氏没有血统关系的...

求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历史简介
答:710-784年是日本历史上社会政治稳定的时期,因其以平城京为都而称为奈良时代,这一时期日本注意吸收中国文化,佛教迅速传播,多次派遣唐使和留学生来中国。十二世纪两大武士集团平氏和源氏为了争夺权力而展开斗争。平氏和源氏都是移居地方的皇室后裔。后势力渐强。关西的豪族飹依附平氏,关东的豪族依附源氏...

平氏和源氏有什么区别?
答:不要以结果倒推所谓规则,因为根本没有只有源氏能当将军的社会认知。源氏和平氏都是天皇养不起孩子时,赐姓臣降,脱离皇族,自食其力,而形成的两大武家,这两氏之间虽然同同源,但是血缘疏异,可能即使同姓,始祖也可能不同,因为不止一个天皇赐姓臣降后裔。源氏之中最有势力的是清河源氏,即清河...

源氏建立的镰仓幕府为什么会被平氏北条家控制了几百年?
答:1192年,源赖朝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武家政府‘’镰仓幕府‘’。此后,日本开始了漫长的武家政权时代,然而,仅仅过了一代人的时间,源赖家族的政府就被北条家族所把控。究其原因,则是因为源赖家族的继承人软弱无能以及没有继承人的问题,导致了北条家族最终篡夺了镰仓幕府的政权。源赖朝将军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