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增层改造中的技术应用?

作者&投稿:费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本文论述了当前既有建筑增层改造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实例对某多层建筑增层改造中加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常用方法和措施。
一、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既有建筑物受到当时经济条件和建筑技术的制约,使用功能和结构形式已不能满足时代需要,若将这些建筑拆除,重新规划建设,目前我国经济条件尚不能满足,但如果采用增层改造的方法,改造既有建筑,就能够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
增层改造的优点:
(1)将大幅度地增加建筑面积,节约征地费用和配套费;
(2)在既有建筑上增层,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该区域的建筑密度,节约用地还不影响该区域周边环境的协调;
(3)在增层改造的过程中,通过合理调整原建筑的平面和立面格局,更新了原有水暖、电等配套设备,达到调整使用功能、美化环境的要求;
(4)增层改造的建设周期短、投资小,对于目前13益增长的建设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增层改造是既有建筑由低层或多层建筑变为多层、中高层或高层建筑的有效途径;
(6)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的增长剩余,在地基不作处理或略加处理的条件下,直接进行增层改造,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目前,我国城镇现有房屋中相当数量的既有建筑具备增层改造条件,增层与改造不仅节约投资,还对缓解13趋紧张的城市用地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适用条件和设计要点
既有建筑是否满足增层改造的条件,应由建造年代、破损程度、结构情况、建筑物重要程度及使用要求等进行鉴定,通常对于现状不错的建筑增加二三层是比较合理、经济的,一般适用于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类建筑物,该类建筑钢性结构体系较多,几乎无横向侧移,通常不需要计算风荷载引起的结构内力,受力特征主要是承受竖向载荷,受长期载荷作用,沉降基本完成,地基基础强度得有剩余。
增层改造设计时首先要分析该建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勘测、调查研究其结构体系荷载分析、受力状况、初步安全鉴定和地基基础的受载作用情况,在确定可以进行增层改造后,设计的重点是处理好地基和基础及结构设计,并注意新旧建筑物各部位的连接。
三、工程实例
1、工程概述
某5层办公楼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建于20世纪70年代,长41.8m,宽19m,建筑面积2820m,整个楼体采用纵墙承重,外墙490mm,内墙240mm,基础为毛石条形基础,墙体材料为粘土实心红砖,混合砂浆砌筑,屋面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平屋面,现建设单位要求增--层,使用功能不变。
2、基础加固方案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是增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其大小决定增加层数和上部结构方案的选择,所以首先计算既有建筑现在的地基承载力,使增层后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设计值应不大于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我国混结构房屋加层技术规酚按建筑物下实际地基反力与原地基承载力的比值确定原有房屋地基承载力,规范规定:当房屋经长期使用,未出现裂缝和异常变形,地基沉降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原基底地基承载力在80KPa以上,且使用6年以上的粉土、粉质粘土地基;使用4年以上的砂土地基;使用8年以上的粘土地基;结合当地实践经验,其原地基承载力可适当提高。
一般认为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在自身荷载作用下,地基固结,产生压密效应而得到提高,经现场检查,地基使用情况较好,人工挖孔取样检测基础强度时发现,该楼地基土质为粘性土,密实性较好,然后计算地基变形,增层后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得大于《健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值,经验算有地基容许荷载力不能满足增层改造要求,经与建设单位协商后决定,采取加固措施,保证使用阶段的安全,其中基础加固尤为重要,慎重考虑,采用扩大基础底面的办法较为经济,并在构造上需采取有效措施作为保证,最后经论证,确定采用。
基础加固过程中,根据原设计基础图,确定了基础增宽加固部位,并根据原设计基础宽度及增层荷载情况进行结构计算,确定基础增加宽度,然后采用在毛石基础两侧分别设置了“L”枕头垫块(垫块长度可以取1.2m左右),交替施工,避免一次性大开挖对地基承载力影响过大。
3、构造措施
(1)为进一步提高整体性,增加层每层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使增层部分新增荷载均匀传到基础上,防止增层后产生不均匀沉降,圈梁应作内外墙设置;
(2)铲除屋面防水层,减轻增层部分自重,承重墙可采用承重多孔空心砖,非承重可采用石膏板、加气混凝土等轻质材料,屋面结构采用木屋架或轻钢屋架承重体系;
(3)增层部分结构上保持一致,上下对应,在原结构上直接增层时,原地基基础和承重结构保持统一,窗口位置设置和原建筑应相同,烟囱及上下水管、煤气、暖气、电器设备的布局要考虑原有系统的布局和走向,尽量做到统一;
(4)在对地基基础及墙体强度进行复核验算并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后,可采用轻质高强材料来砌筑增加层墙体,当个别墙段基础强度不足时,可先进行局部加固处理;
(5)该建筑经长期使用,墙体强度下降较大,增层验算时,上部结构的砌体强度降低10%~20%,通过试验确定准确的砌体结构承载力,墙体强度不足,为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从增层建筑的安全储备考虑,采用在原墙两面加钢丝网水泥砂浆的办法加强。
既有建筑物的增层改造,在当今社会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这对改善生活条件、美化环境和缓解建设用地紧张具有现实意义,在给既有建筑做增层加固中,要认真做好现场调查,认真分析资料,正确地进行理论分析,准确计算,综合运用多种加固方法,确定合理的建筑方案和结构方案,以科学、简便且经济的加固手段来确保原建筑物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本文介绍了关于“分析建筑增层改造中的技术应用”的内容。欢迎登陆中达咨询,查询更多相关信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

...增层改造加固实用手册》如何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改造技术?
答:它遵循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最新发布的技术规范——“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改造技术规范”(CECS:2007)(送审稿),内容分为十个章节。手册详细介绍了各类工程实践,如建(构)筑物的移位工程、纠倾工程,以及增层和托换工程的实施方法。结构加固、地基基础加固、沉降控制技术也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建...

旧工业建筑加层改造结构设计?
答:(1)挖潜直接加层法挖潜直接加层法是通过挖掘原建筑结构的剩余承载力,在地基变形、基础承载力、主体结构不需要加固或不需要做太多加固的情况下,在原建筑顶部直接新起建筑的加层改造方式。(2)改变荷载传递加层法该加层改造是在原有建筑物基础承载力或承重结构不能满足加层后承载力的要求,或因加层改造后使用功能的...

论原有房屋的增层改造?
答:2.1增层改造的对象增层改造的目的主要是节约投资,短期收效。在选择改造对象时,更应着重于其安全设计,凡满足下列条件的房屋可进行改造:1经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增层改造房屋的造价低于新建房屋造价;23~4层砖混结构或混合结构房屋;3房屋结构状态良好,未因基础不均匀下沉、地震和其他人为因素引起裂缝;4增层改造后房高、...

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目录
答:深入讲解了裂缝的调查、原因分析和加固方法,包括加大截面加固、外包钢加固和预应力加固等实例。第四章 建筑物增层改造 探讨了房屋增层改造的意义和技术发展,以及具体的工程实例。第五章 建筑物托换工程 涉及托换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展示了多个实际工程案例。全文详细梳理了建筑物改造和病害处理的各个环节...

建筑结构维修加固改造的程序与原则?
答:旧城改造、旧建筑物的维修加固、拓展应用是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之一。通过对建筑物的加固改造来增层、扩建、改变用途,使旧建筑焕发新活力。工程中的缺陷可能源自于劣质的材料或施工中的疏忽,甚至是设计的错误、有害环境的侵蚀或混凝土等材料的老化,这些缺陷的处理需要结构维修和加固,对旧建筑不符合抗震设...

楼板叠合层加固施工方案
答:加固专业公司首选深圳鹏建市政改造补强有限公司致力于建筑加固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与应用,主要从事建筑物结构改造加固补强、楼宇增层加固、抗震减震防震加固、建筑工程缺陷老化病害治理、裂缝修补,地基基础补强加固、加固补强行业材料销售等服务.优势施工工艺有:植筋(锚栓)锚固、粘钢板.钢结构.化学锚栓.粘碳...

徐至钧的《建构筑位移纠倾增层改造加固实用手册》出版时间是什么?
答:增层改造的设计原则,为实际工程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和指导。无论您是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管理,还是工程技术人员,这本书都是您理解和解决建筑结构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对它的深入学习,读者将能够提升对建筑结构改造加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提高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有力支持。

地下增层改造工程主要涉及哪些岩土工程基本问题?
答:影响方案的确定,施工难的影响。岩土力学特性分析、支护与建筑物改造方案的确定以及原地下增层改造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改造工程对辖区内建筑物及其他设施的不良影响。地下增层改造当增层建筑物基础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重时,需将进行托换桩体或托换承台加固,将托换结构与上部结构进行托换链接...

工程质量出现系统性缺陷可以举个例子吗?
答:负责及参与国家科技部《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住建部《既有钢结构安全性检测评定技术研究》、《全国既有建筑安全管理》、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参与《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改造技术规范》等十多本国家与行业标准的编制与...

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内容简介
答:《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是一本实用的指南,专门针对现有建筑物的评估和可靠性鉴定提供深入讲解。它详尽地阐述了如何对既有建筑进行增层改造、改扩建、移位与转动等设计和施工操作,包括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案例分析。书中特别关注常见的建筑物病害问题,如裂损的分析和处理,通过加固技术、托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