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解质是什么 弱电解质是什么

作者&投稿:仲长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弱酸H2S、H2CO3、CH3COOH、HF、HCN、HClO(次氯酸)等。
弱电解质有CH3COOH、HF、H2CO3、H2SO3、H2S、HClO、HCN、氢氧化铝、氢氧化、HgCl2、水等。弱电解质一般有弱酸、弱碱,少部分盐。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
弱碱一水合氨(氨水)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锌。
个别的盐如HgCl2、Pb(Ac)2、HgBr2、CdI2等。

弱电解质是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不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与少数盐。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既有分子存在又有离子存在,其导电的性质与溶液浓度和温度有关,与物质的溶解度无关。
例子
弱酸:如H2S、H2CO3、CH3COOH、HF、HCN、HClO等。HF酸是具有强极性共价键的弱电解质。H3PO4、H2SO3从其酸性强弱看属于中强酸,但仍属于弱电解质。弱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单质不是电解质。

弱碱:一水合氨(氨水)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锌

个别的盐:如HgCl2、Pb(Ac)2、HgBr2、CdI2等

水:是由强极性键构成的极弱的电解质。

不同的弱电解质在水中电离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用电离度和电离常数来表示。

电离度的定义和计算:

电离度——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数占原来总分子数(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的百分数。

电离度(α)= (已电离弱电解质分子数/原弱电解质分子数)*100%= (分子、分母同除以阿氏常数)= (分子、分母同除以溶液体积)

影响因素
内因:电解质的本身的性质。

外因:温度和溶液的浓度等。

浓度的影响
醋酸稀释时电离度变化的数据:

浓度(mol/L) 0.2 0.1 0.001

电离度(%) 0.948 1.32 12.4

可见,电离度随浓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浓度越稀,离子互相碰撞而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少,电离度就越大。)

温度的影响
因为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因此温度升高离子化倾向加强,又因大多数电解质电离时没有显著的热量变化,这就导致温度对电离度虽有影响,但影响并不大的必然结果。一般情况下,温度对电离度影响不大,但水的离解过程显著吸热,所以温度升高可以增大水的电离度。

因此,用电离度比较几种电解质的相对强弱时,就当注意所给条件,即浓度和温度,如不注明温度通常指25℃。

在相同温度和浓度时,电离度的大小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例3]下列关于电离度α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α与浓度无关;②α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③在相同条件下,α值的大小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④α值增大,相应离子浓度一定增大;⑤α值增大相应离子物质的量增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

电离常数又叫电离平衡常数,用Ki表示。如醋酸,碳酸和硼酸。其定义为,当弱电解质电离达到平衡时,电离的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叫做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该弱电解质的浓度无关。因为弱电解质通常为弱酸或弱碱,所以在化学上,可以用Ka、Kb分别表示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用HA表示弱酸,则其电离方程式为HA——H++A-,则电离常数Ka=[H]*[A]/HA

电离常数K与电离度α的关系可近似的表示为K=cα2(α平方)其中c为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弱电解质是什么意思~

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出离子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与少数盐。
弱电解质有:
弱酸:如H2S、H2CO3、CH3COOH、HF、HCN、HClO(次氯酸)等。HF酸是具有强极性共价键的弱电解质。H3PO4、H2SO3从其酸性强弱看属于中强酸,但仍属于弱电解质。弱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单质不是电解质。

电解质:
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根据其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几乎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只有少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
电解质都是以离子键或极性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化合物在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状态下能够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但也存在固体电解质,其导电性来源于晶格中离子的迁移。

弱电解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电解质是什么?
答:英文:Electrolyte 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并产生化学变化的化合物。另外,存在固体电解质(导电性来源于晶格中离子的迁移)。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编辑本段]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导电的性质与...

什么是电解质,溶液是么
答:先告诉你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解释:电解质是化合物,而溶液是混合物,所以溶液一定不是电解质 电解质归类: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本人是高中化学教师,所以不会错,望采纳

什么叫做电解质?
答:电解质都是以离子键或极性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化合物在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状态下能够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但也存在固体电解质,其导电性来源于晶格中离子的迁移。

什么是电解质什么事非电解质
答: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区别:1、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即是电解质,如HCl在熔融态不导电,但它溶于水时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BaSO4在水溶液中不导电,但它在熔融态时能导电,所以它也...

电解质是什么东西?什么情况下是电解质呢
答:(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 (首先是纯净物) (2)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从属化合物,区别就是一个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还是不导电。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常见的非电解质有:非金属氧化物...

电解质是什么
答: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根据其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中几乎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强弱电解质导电的性质与物质的溶解度无关。

电解质是什么物质
答: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根据其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几乎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只有少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电解质都是以离子键或极性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化合物在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状态下能够...

什么是电解质化学
答: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可以产生自由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 。1、概念: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HCl、NaOH、NaCl、等。2、导电原因:具有自由移动的,带有电荷的粒子。如NaCl固体不导电,因为Na+和Cl-紧密排列,没有自用移动的离子,而NaCl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Na+和Cl-脱离NaCl...

什么是电解质
答:1.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融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2.电解质必须是化合,如铜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属于单质;3.电解质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如盐酸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因其是混合物,同理所有能导电的溶液均不是电解质;4.某些物质溶于水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如氨气、二氧化碳等溶于水...

什么叫电解质
答:概念:电解质是在固体状态下不能导电,但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并产生化学变化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导电的性质与溶解度无关,强电解质一般有: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一般有:(水中只能...